分享

仙茅---益精血、强筋骨和行血消肿

 天天人 2014-04-07
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始载于《海药本草》,其叶似茅,根状茎久服益精补髓,增添精神,故有仙茅之称,别名地棕(四川贵州),独茅(四川),山党参(福建),仙茅参(云南),海南参(海南),茅爪子婆罗门参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收载的中药仙茅,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和行血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虚痨内伤和筋骨疼痛等病症。

功用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散寒湿。
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阳虚冷泻。
阳痿精寒,腰膝风冷,筋骨痿痹等症。
古方中有仙茅丸,能壮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发。
①《海药本草》: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筋骨,消食。
宣而复补,主丈夫七伤,明耳目,益筋力,填骨髓,益阳。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开胃下气。
③《开宝本草》: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失溺。
④《滇南本草》:治妇人红崩下血,攻痈疽,排脓。
⑤《生草药性备要》:补肾,止痛,治白浊,理痰火,煲肉食。
十蒸九晒,用沙糖藏好,早晨茶送,能壮精神,乌须发。
⑥《玉楸药解》:治皮肤风癞。[2]
中国民间用仙茅全草治疗跌打损伤,印度民间将仙茅用于流产。大叶仙茅在四川民间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在福建民间用于治疗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傣医用其治疗肾结石。短葶仙茅在广西民间用于治疗水肿
其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温肾阳、壮筋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阳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等症,为补阳温肾之专药。市场上有以毛茛科植物铁棒锤(亦称雪上一枝蒿)的干燥根冒充仙茅,使用时注意鉴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