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北写生作品展示 刘武宏

 昵称6279792 2014-04-07

 陕北,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在西部开发的浪潮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昔日的穷山恶水,如今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昔日的漫漫黄沙,如今披上了绿色的锦绣。

    挖一个洞,安一扇窗,打一盘土炕,连一个灶台,通一根烟囱,这是陕北最为常见的居住形态——窑洞,这一景象如今在陕北依然随处可见。
    黄黄的那个山峁峁黄黄的沟壑,数不清的那个川道淌不完的河。沉寂了千万年的黄土地哟,黄土里冒出了一团火。

 

  黄土里冒出了一团冲天的火,照亮了陕北的山塬照亮了黄土高坡。

  祖辈寻找希望的金钥匙,今日打开了尘封的大锁。陕甘宁呀革命老区, 黄土里冒出了一团冲天的火,催响我的腰鼓催响我的歌。世代梦想欢腾的好日子,今日扫尽一切寂寞。山和川就像儿女们的青春,争着献出光和热。陕甘宁呀我的家乡,你的风貌你的风采光芒四射呀光芒四射。

    不怨荒山,不怨恶水,祖祖辈辈恋着这块黄土地。贫穷没有气馁,落后不甘沉寂,想唱就唱,想醉就醉,兰花花的故事,走西口的曲,赶牲灵的人儿爱喝黄河水,信天游把顽强的生命托起。

  再看陕北,山川秀美,大开发的脚步,坚定不移。艰苦铸就坚强,信念鼓舞士气,众志成城,改天换地。山沟沟里唱歌,圪梁梁上绿,羊肚子手巾创奇迹,宝塔山把新中国的精神撑起。

  智慧的陕北人用勤劳美化着黄土地,豪放的陕北人,让山丹丹红遍神州大地。英雄的陕北人,让《东方红》唱响大江南北。

  言为心声,民歌是老百姓的心声,陕北民歌是陕北老百姓的心声。陕北有歌曰: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改革开放改变了陕北,也改变了陕北人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陕北民歌的主题:信天游,不断头,一路高唱信天游,陕北人迈开大步朝前走。

    在过去,提起走西口,无语泪双流,多少有情人,难舍又难分。但为了生计,陕北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北上包头、西去宁夏,踏上了一条“走西口”的求生之路。俗话说,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窝。草窝窝尚且令人留连,更何况如今的陕北也变成了金窝窝。

    赛江南的美景在新世纪造就,古老的山川明天到处披锦绣。'

编后:阳春三月,我应邀带几位画象来黄河畔艺术写生基地釆风,受到写生基地闫少伟的热情接待,因我们五人行,所以要安排两辆小车陪同,小闫是一位地道的陕北汉子,陕北的人性格淳朴善良,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待人热情真挚憨厚。虽说我们相处时间很短,他的为人处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人之极。
    
闫少伟原本在外地打工现回到自己家乡办起了写生基地,他那里比较原生态,是创作黄土高坡作品理想的写生基地。随处都有美景可成作品。以上作品是一个地方,原点转个角度即可创作多幅作品。


基地简介:陕北黄河畔美术写生及影视基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刘家山乡闫家峁村,是陕北享誉全国的美术写生及影视基地。基地坐落在大气磅礴、千沟万壑黄土高坡之中,自然环境优美。村落古朴有质。民风淳朴。置身于山水之间,写意书画人生。

基地是陕北地区最大的美术写生基地,可同时接待200人,基地设施齐全,环境质朴优雅。住宿以冬暖夏凉的窑洞和平房为主,有机体宿舍和标准间。干净、整洁、舒适。餐厅、浴室(配有太阳能热水器)、电视、电话、电脑宽带一应俱全。基地距离佳县县城2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这里不仅是一个恬静质朴的陕北小村庄。这里是画家之家,更是黄土文化积淀孕育和弘扬广大的地方。

基地设施及招待介绍:

1.住宿:本写生基地住宿以陕北窑洞和平房为主。窑洞住在炕上,平房是两层的架子床。每个房子住5-8个人。基地给老师提供标准间(有独立卫生间、电视),便于老师创作和休息。

2.伙食:基地一日三餐。早餐:小米稀饭、包子、馒头、煮鸡蛋、农家咸菜等。午餐、晚餐,一般5-6个菜,荤素搭配,有各种时蔬,每天搭配鸡鱼肉、红烧肉等。还有陕北面食、烩菜、烩粉汤、油糕等。厨房配菜营养健康。让每一位师生吃饱吃好。

3.服务部:为师生提供画具,颜料等画材以及日用品、零食、饮料等以方便师生在这里写生、学习。

4.周边景点:白云山庙、香炉寺、全天星台遗址、云岩寺、佛堂寺、三皇庙等。紧邻黄河。

5.交通:交通贯穿东西南北,汽车可达全国各大中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