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编按:“2014长江青年投资人论坛”上,最为火爆的当属“移动互联网分论坛”。大咖们将商学院课堂上学到的“颠覆式创新”战略讨论会直接搬到会场上,畅谈移动互联网发展格局。干货不断,非常过瘾。“颠覆性思维”?互联网思维方法论?移动互联未来发展格局?来听听大咖们对于这些内容的独家解读。
(一)移动互联带来的“颠覆性思维”
1. O2O新的交易模式——“随需而至”(周航,易到用车网CEO)
为什么淘宝在“双十一”可以卖到400亿,在搞“3.8生活服务节”却完全失败?原因在于传统购物与社会服务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淘宝为例,UV、PV比差不多是1:50,每个用户平均进一次淘宝要翻50个页面,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逛的行为。而在生活服务方面,所有人都希望获得产品服务后尽快离开。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
所以在O2O过程中应当有新的交易模式——“随需而至”,用户发出需求,商家来实时竞标。在移动终端上,O2O不仅仅是把用户从线上简单地带到线下,而应该更具有“移动”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未来计划中建立“汽车共享网络”的理念是:酒店不一定要在一个建筑物里面,餐厅不一定要租一个好的门面,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车上完成。
2. 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变革思维方式(孟醒,雕爷牛腩董事长)
如果让我说互联网思维这件事的话,首先就是传播学的一次天翻地覆的变革。今天人们讨厌在互联网上看到硬广告,请大V帮你转发都没有用,读者并不傻。但若是我们看到的是貌似广告但又非常富有争议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很可能一夜之间会变得人人皆知。
同样,消费者行为学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已经全面被改写了,以前传统的理论完全不再适用了。如果没有人在互联网上骂你,那你是糟糕的品牌,越有争议越有传播。比如雕爷的牛腩和周航的汽车结合起来,将餐饮搬到汽车上,这个点太好传播了,一定会在互联网上引发讨论,一旦引发讨论就会在互联网上疯转,不用花一分钱,营销就会做得非常好。
3. 从搜索型电商到社会化电商(蔡虎,爱乐活CEO) 在移动互联带来的电商3.0时代,核心不再是商品信息,而是人。根据人去组织消费行为,才是新电商时代的核心。传统电商都可以称作“搜索型电商”,其基础是“货”,是商品信息。在搜索型电商模型下,用户行为只有两个,一个是搜索,一个是导航,搜索词越来越长,所谓行为都是基于关键词。所有生意成长的基础就是我比别人的东西信息大而全。
在PC互联网时代,因为行为是搜索、导航、比较,所有平台拼价格。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不一样了,你买东西是因为你喜欢,当你在朋友圈里发现了一个朋友推荐的商品之后,真的很喜欢,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再不抢就买不到了,只要价钱比心里预期低就会出手了。
(二)他们眼中的互联网思维方法论
1. “三步走”战略(孟醒,雕爷牛腩董事长)
互联网的关键是双向沟通,互联网时代你可以找到每一个角落里最奇怪的个性人群,找到之后就可以为他设计出小众的,但是针对性极强的产品。产品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改进,进行快速迭代,进而无限的去符合目标人群。
我认为这里可以分为三步走。
首先,用“边缘产品打边缘人群”。需要在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找到散布在各个狭小角落里的个性人群。比如裂帛(一个崇尚理想主义的服装设计品牌),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个品牌只能存活在北上广这样的对设计较为敏感的地区。小米也是利用互联网来吸引小米最初的产品“米Y”的使用者,也就是最初的边缘人群。
其次,用“主流产品打边缘人群”。小米1代出来了,价格1999元,这是主流产品。虽然也不便宜,但是顶配,是发烧级,所以边缘人群立刻被点燃。
最后,“主流产品打主流人群”。小米公司现在红米的出现,全中国都被点燃,就是前两步骤积累的效果。
2. 互联网营销不是炒作,精力应该花在改进产品上(孟醒,雕爷牛腩董事长)
我认为很多人夸大了所谓互联网营销的作用,互联网世界的传播最多三天,三天之后没人谈了。所以,不能简单理解互联网营销就是炒作,在用5%精力去做营销的同时,必须要有95%的精力和时间去专注于你的产品、热爱你的产品。雕爷每一道菜品的推出,至少淘汰了20道其他菜肴。互联网时代精力恰恰更是应该花在产品上,无限改进它以接近小众客户的需求。因为我的目标人群是小众人群,喜欢我的顾客会特别喜欢我,我在菜品、餐具、装修等等一切所花的精力是10—20倍于我花在所谓的互联网营销上的时间的。
3. 产品仍然是核心(蔡虎,爱乐活CEO)
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一定还是产品,不是营销。大家看到的各种营销只是企业经营冰山上的一角。例如凡客,凡客的广告模式可谓击中人心,创造了一个时代高度的电商发展模式。但这次请来中国好声音的学员,使用“怒放”的广告理念,但在产品上没有丝毫体现。所以这次并没有成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自己对产品还不满意,没有为市场做好充足准备,即使再好的营销,也只是徒劳。
(三)移动互联未来发展格局
1. 电商的新时代就是“小时代”(蔡虎,爱乐活CEO)
我个人觉得,未来垂直品类电商是没有机会的,品类电商的概念仍然是大而全,但依然是基于商品信息的,所以品类电商一定会被综合平台打得悄无声息。但是以人群为聚焦的分众电商是会崛起的,同时,品牌电商一定会有非常大的成就。品牌的溢价是不能忽视的,因为用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是不容忽视的。会颠覆淘宝的不是电商,而是人,人会对于电商品牌、商品品牌、渠道品牌产生黏合度。所以我觉得,传统的商业就两个选择,死亡,或者是线上和线下做到合体,迎合消费者的行为。
2. 要让所有的商务关系社交化(周航,易到用车网CEO)
为什么所有的微信服务号都要内敛起来,为什么微信封杀过这么多商务行为?就是因为商业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交关系的体验。也就是说,现在的社交网络、社交平台不能承载太重的商务关系。所以我的观点是: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企业,都不应该在社交网络里做生意。但应该考虑的是让所有的商务关系社交化,我们应该多做这方面的思考,进一步努力。
3. 商业的本质是关心人(陆凡,触景无限CEO)
大家在谈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思维时,一谈案例就是雕爷牛腩,就是马佳佳,实际上两者有特别大的差别,都是做互联网传播,传播的热度散尽了以后怎么样,这有本质的差别。互联网学会今天进行关门的分享,也得出了一个非常类似的结论:就是无论你怎么传播,商业本质都是为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样的产品,这才是核心。
有时候大家讨论问题太偷懒了,把很多人生的思考在年轻时说得那么决绝,这是欠妥的,无论是什么年龄都希望大家勤于思考。如果想不明白的话,我给您一个建议——去长江书。进入长江之后,你会遇见各种志同道合却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大家对于商业和人生的思考,会碰撞出很多的火花。
来源:长江商学院MB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