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经新解

 德利书馆 2014-04-07

《心经》只是用来背诵的吗?佛经是佛陀对众生所说的佛法,其用意当然是要佛弟子们欢喜奉行。

“老师!我已经把您所说的话,一字不差完全照着念,念了500遍。”

《心经》的实践

“我为你们说法,是要你们领会,依照去做。如果你们不去行,不会用,只是念了110100遍,就算你念了10万遍......还是停留在原地,什么也没改变啊。”“对啊!”

心的问题

人生最大的问题无非是“心”的问题,我们幸福或是痛苦的标准,都来自“心”的分别、比较、评估。心的问题最大,我们有幸来到这尘世,生于尘世,住于尘世,也将灭于尘世······“这一生到底要怎么走?怎么过?”

心的思考

却少有活着的人,

能自己先想清楚

这一生所要走的道路

才很笃定地依自己的想法

去过自己的一生

在实践中突破迷惑,

而不是随波逐流!

只有死掉的鱼,

才随波逐流!

心的染著

然而,

如果我们让

贪欲、

渴爱、

我执,

无端地增长,

随之而来的只会是

欲求不满的痛苦而已

心的迷惘

佛陀说:

“我的心啊!

你为何总是趋于无意之境呢?

何不勿躁稍安呢?

为何要陷我于迷惘?

常常无端生出些无谓的妄想妄念呢?”

佛陀说:

“贪欲、嗔恚、愚痴的心啊!

让我沉湎于凡尘幻境,

也让我受地狱烈火灼烧,

今后不能再恼害我,

我要修行,把自己从种种苦境中

拯救出来。”

佛陀说:

“山河大地一切都在变迁!

纷纭万象,都是正常,

无常是苦

何处不能寻找得到安乐的处所?

无我无我所

“我的心啊!

你必须知道一切现象都无实体,

无常在,

是空。

不要去执著它,

任何事物都不要有

我和我所有这样的想法。

远离贪婪、嗔恨、愚痴,

即可得到自在安乐。”

“耕种田地,

锄头自先毁坏,

还能耕种吗?

无法舍弃世间染著,

颠倒梦想,

如何耕种心田?”

《心经》在说些什么?

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

觉悟出一切无谓的苦

产自于我们的心

心识是所有痛苦的起源!

佛陀也同时发现了:

如何调御心、

降服心魔、

令苦止息的有效方法:

运用智慧,

净除心垢,

让众生佛性的真心

大放光明!

不执两端

佛陀将这套

智慧到彼岸解脱自在法

三法印,

缘起法,

四圣谛,

八正道。

不执有,不执空;

不放逸享乐,不极端苦行,

而走“中道”

《心经》在说些什么?

而这便是佛陀在世

说法45年的基本教法:

苦和苦的止息,

达致清净自在、

无苦境界、

智慧彼岸的涅槃之道。

当务之急

“心”,还作这中心、核心解。

《心经》

是大乘佛教最精要的经典之一。

它呈现出一个得到解脱者的心境

同时也是证得究竟涅槃、

达到圆满成就的纲领。

《心经》的境界

学习佛法的修行者阅读《心经》时,

可以用来比较自己的修行程度

与《心经》所开示的境界相比,

还相差多远?

同时也可以作为自己修行的指导。

《心经》

所开示的境界是什么?

以下,

我们试着以平时的语言

略微描述《心经》的意境

·心经·

观自在菩萨。

菩萨思维

当初,有一位由观照世间声音

这一法门而得道的修行者,

他能观世间音声,即时为作舟航,

觉悟有情众生,使之离苦得乐,

所行圆满,而得大自在,

世间名之为“观世音”。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去哪里?”

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

深层体悟

他对于人存在宇宙中

到底应如何自处

这个问题

做最深、

最深、

最深层思考修持......

契入了甚深的“到彼岸大智慧”,

常行救世间苦难的大行。

“对无穷宇宙而言,

人是什么?

对虚空而言,

人又是什么?”

五蕴无常

他发现:

我们自以为有个内在的“自我”,

执著于物质的身体和精神的意识,

透过自己的感官—

色、受、想、行、识五蕴

去察觉“外在”一切,

这样的观念是错的!

度一切苦厄

痛苦止息

他同时发现:

当我们不再执取有个内在的“自我”

与外在变化的情景互动,

而是内外融而为一,和谐依存时......

痛苦、烦恼的火焰便息灭,

而从厄难中解脱了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万象无常

五蕴怎么是空呢?

观自在菩萨对佛弟子说:

“舍利子啊!

具体有形现象

并非孤立存在而需要条件,

因此是空无自性的;

变化与现象不异,

是互为因果的一体

所以说,空与色没有什么不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色一如

“有形现象来自无形变化,

无形变化转变为有形现象

色空一体、当体即空,

是实物的实相

能如此认识,就超越了自我”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心识无常

“思想、心理上也是如此,

我们所看到的情境好坏,

来自我们当时的主观想法;

而我们的主观想法,

决定自己所认为的情境好坏

慢慢明白这一点

就不会迷失在

如同过眼烟云的世象世情中”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万法本空

观自在菩萨说:

“舍利子啊!

万物万象的根本只是因缘和合而生,

随时变化无常性,

是缘起缘灭的空性显相”

不生不灭。

“于任何际遇,

我们当知这只是整体一生的

霎那瞬间切片,

而生命的实相

并不随其生灭而生灭

人只能存在于当下!

如果我们这样观察,

就是正确的观察。”

不垢不净。

无所分别

“于任何当下瞬间,

我与万物万象同体,

生命与际遇不二。

万象的原态不随心净而净,

不随垢染而垢。

如果我们能这样观察,

就是正确的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