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市的保护建筑之四(黄浦2)

 xuminglibrary 2014-04-07

31.港监大楼

上海于1843年开埠后,美国商人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紧跟英国商人之后,利用在中英《南京条约》等条约中获得的特权,也在上海开设洋行,走私鸦片,操纵进出口贸易。旗昌洋行是美商在沪开设最早的一家洋行。

  旗昌洋行总部设在美国波斯顿,1818年在广州设立洋行时名叫罗塞尔洋行,得到美国在华的“贩毒大王”普金斯洋行的扶植。1824年,罗塞尔洋行改名旗昌洋行。上海开埠后,1846年迁上海租外滩9号(今黄浦区中山东一路9号)开行。初以贩卖鸦片进行血腥的原始积累,后从事丝茶、金银、杂货及棉织品进出口贸易,兼航运和缫丝等业,是当时沪上三大洋行(怡和、宝顺、旗昌)之一。首任大班华考尔还兼任美国驻沪领事(是美第一个到沪的领事)。

  旗昌洋行在沪设行后,继续向中国武装走私鸦片。它有一支飞剪船队,经常有3条船往返于上海、香港与印度(帕栖)之间,在吴淞口外停泊有储存鸦片的趸船。其规模不亚于英商怡和洋行和宝顺洋行,这三大行当时号称三大“鸦片大王”。1853年旗昌洋行的孔夫子号轮(430吨位)从纽约抵沪。1855年又添造了羚羊号和明号轮,后又有惊异号、威廉号投入中国沿海和长江航运。1862年开办轮船公司。1866年,旗昌击败英商怡和、宝顺,确立了其在长江航运的垄断地位。18671872年,旗昌每年在华获利均在七八十万两白银左右。1872年该行有轮船19艘,2.78万吨位。旗昌洋行还于1862年开办扬子保险公司,承接轮船、夹板船及货船的保险。次年与宝顺等27家洋行合伙组织上海苏州铁路公司,由旗昌主持。1879年开设旗昌丝厂,雇员达1100人。英商太古洋行兴起后,廉价与旗昌争夺长江航运,旗昌失败。1891年旗昌洋行破产,最终被大清轮船招商局收购。说起来也还有点意思,小刀会起义有些事也与旗昌有点关系。1853年小刀会在上海起义,其首领刘丽川原本是旗昌的马夫。被小刀会俘虏的上海道台吴健彰曾是旗昌的买办。当时美国传教士文惠廉将他救出上海城(今老城厢),也是躲在旗昌。

  1877年,清政府创办轮船招商局,以220万两银子购进旗昌洋行,次年产业过户,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此前,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看到外商轮船公司掠夺了内河、长江的航运权,赚了大钱,便提出先买船、租船经营航运的奏章,获得批准。当时办招商局受到沙船业的抵制,因为关系他们的衣食饭碗。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得知后,派轮船招商局会办盛宣怀、曾赴法留学精通洋务的马建忠与沙船业领袖会商,邀请他们参加招商局,才平压了事态。招商局成立,为组建我国的近代航运业起到了开拓的作用。

  外滩9号(今黄浦区中山东一路9号)建于1901年,距今有一个多世纪了(现门额上金字“轮船招商局1901”)。初为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当时由经营航运的旗昌洋行租用。1877年后由轮船招商局购进,1901年在原址重建大楼。轮船招商局大楼系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砖木结构,占地455平方米,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外立面仿照欧洲文艺复兴的建筑式样,每层都有外伸的腰线。底层外墙用石块砌成,上面两层为清水红砖墙,各层均用拱券式木头门窗。第二、第三层原来有塔什干和科林斯式双柱外廊,但后被加外窗改成房间。内部楼梯蜿蜒曲折,栏杆非常精致,木扶手有雕花。整个建筑为三段式,上两段现为曙红色。旗昌洋行楼在广东路与福州路之间,北邻福州路,南邻大北电报公司楼。

  轮船招商局原是官商合办,国民党政府接受后,1930年改为“国营”。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楼内驻有西南的民生实业公司驻沪办事处,还有大达、大道联营处。大达是由清朝光绪甲午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的轮船公司。新中国建立后,这里改为上海港务局、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和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的办公处所。旗昌大楼是外滩建筑群中的重要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大楼正面
          2.大楼侧面
 
         3.建筑局部
 
 
          4.建筑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