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万元首付难住公安局长项文渊 本报记者 阮占江 从警27年,先后在3个县市当过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副县长等职,破过多起重案要案,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多个荣誉,家里却一贫如洗,连购买单位集资房的首付款都要向亲友们筹借……这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最终积劳成疾不幸牺牲的湖南省桃源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项文渊。 “项文渊对公安工作始终尽职尽责,敢于担当,敢于拼搏,业绩辉煌。”这是《法制日报》记者连日来在常德津市、安乡、桃源等项文渊工作过的地方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 “拼命三郎”高调做事 “2001年元月,项文渊被任命为津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当时大队欠外债400多万元,队伍管理涣散,年年在常德交警系统考核排名倒数第一。”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卢祖华告诉记者,为迅速扭转这种消极局面,项文渊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一心扑在工作上,与基层民警摸爬滚打在一线。同时,项文渊通过推行竞争上岗等系列措施,打破了铁饭碗,激发了民警们的积极性和战斗力,2002年系统年终考评时,津市交警一跃成为常德交警排头兵。 “2005年以前,安乡公安局在全省县级公安机关综合整体排名都在110名左右徘徊。项文渊来后的第二年就陡升至全省第45位,实现了惊人的飞跃。”安乡县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何威告诉记者,为抓好“三基”工作,让安乡尽快出成绩、出作品、出经验,项文渊带领同事,日夜吃住在村组农户,奔波在田间地头,很快形成以派出所包保创安警务责任制为抓手,以农村责任区警务工作为切入点,以建设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重点的“三基”工作思路,这一经验随后在湖南省公安厅“三基一化”大会上交流。 “2010年10月调任桃源工作后,项文渊在两个月时间内走遍了桃源县40个乡镇、42个派出所,进行充分调研,查找影响桃源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桃源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宋辅明告诉记者,两年多时间里,项文渊带领广大民警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515起,打掉黑恶犯罪团伙10个,实现命案全破且发案率逐年降低,特别是捣毁以李维忠为首的黑恶犯罪团伙,成功侦破“花源酒店命案”,树立了形象、赢得了民心。 “另类”局长低调做人 “项局长是一个做事很高调不要命,但做人很低调的人。”从1988年开始就和项文渊在一起工作的津市经侦大队民警何从平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眼里,项文渊是个不合群的“另类”,因为他从不玩牌、从不抽烟,也从不参加洗脚、按摩、唱歌等娱乐活动,总是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做我的司机你就别打算搞钱。”2005年起担任项文渊司机的陈常平告诉记者,做司机的第一天,项文渊对他提出很多具体要求,包括不准收礼,节假日关闭手机,不得透露他的行踪等。 “每次和项局长一起出差,我们总是住简单的宾馆,好多次局长甚至让我和其他县市领导的司机挤在一起住,感觉公家的钱是他自己的钱似的。”陈常平告诉记者,不少领导的司机隔三岔五会收到各种礼物,但他不仅没有收过礼,反而经常要陪项文渊去退礼。虽然经常到派出所等基层单位调研,但项文渊很少在外吃饭,都会要求他饿着肚子开车回到局里吃食堂。 “一个在3个县市当过多年公安局长的人,竟然连单位集资房的4万元首付款都交不起,还要向亲友筹借,说起来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桃源县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姚中华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俩一起出差,听到项文渊在电话里向亲戚借钱才知道这事。而直到项文渊去世,他们一家也没搬进新居,因为房子至今没钱装修。 五光十色业绩永载人间,一清二白忠魂漫游天体。项文渊遗体告别仪式上,数百位普通群众自发前来吊唁。其中一位80多岁的老干部挥泪写下这副挽联。
|
|
来自: shuhuaidetushu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