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鲥鱼闹完黄鱼跳 冀盼正店飨饕餮 — 梅玺阁之幸福生活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07

 (02/24/08)

  ”虹桥人家”最早是开在虹桥地区的,遵义路上,生意极好,大约在1999年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吃成了老客人。后来,莫名奇妙地关了,听说是遭遇了极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道听途说,也不足为凭。那时的虹桥人家,有道猪油菜饭是每回必点的,味道的确相当好。

  后来,过了许多年,在肇嘉浜路上看到一家,由于没了感觉,始终没有进过门。再后来,遵义路上又重开了虹桥人家,特地呼朋引伴地去了一次,装修得大不一样,只是那次的菜实在咸得很,遂打消了”恢复常驻”的念头,直到如今。

  前几天,丈母家说西郊百联的四楼,又开了一家虹桥人家,又听父母说起那里的点心”不失实惠”,于是趁着周末造访一次,四个大人,一个小人。

  走进店里,装修豪华漂亮,大幅的广告印着”野生大黄鱼”的字样,也不忘提醒大家”368元一条”。要知道,野生大黄鱼早已在上海的餐桌上绝迹,甚至于水产专业户也已经有十个年头没有见到过野生的大黄鱼了(《文汇报》2007年7月18日),据说上海的野生大黄鱼向来有价无市,价格是1000元一斤。记得我曾撰文说过上海的鲥鱼都是鲞鱼冒充,看来如今又时兴用”李鬼”黄鱼卖大价钱了。破绽在哪里?价钱。就象鲥鱼一样,上海的饭店中的价格不是太贵了,而是太便宜了,因此绝对不可能是真的,然而吃假的话,又太贵了(很拗口是不是?这事就是这样拗口)。随便说一声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的区别,野生的头长嘴尖身体瘦,养殖的头圆嘴平身体胖,两种鱼的味道,可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虹桥人家中的黄鱼,别的不说,就是照片上看,也不是野生的。

  及至进门,尚未落座就”不爽”,由于我们带了一个虹宝石的奶油蛋糕,”依例”交给服务员要求冷藏,谁知服务员百般推托,就是不肯,非要等我们板了面孔,方才照办–真是岂有此理。

  点菜,服务员便怂恿我点那368元的大黄鱼,我若是连这当也能上,恐怕今后再也不敢写”食话”了,洋盘如此,有谁还敢看啊?服务员又怂恿我点”水晶虾仁”,如今就连小豆也能炒出又嫩又鲜的河虾仁来,我哪有兴趣来吃又老又大的沙虾仁呢?而我点的,费功夫、味道好、价格(口強)的菜,一概没有。饮料要了”玉米汁”,被告知没有,改成”黄瓜汁”,还是没有,引蜡笔小新的话什么都没有,还敢开店?

  冷菜先上,三道冷菜,实在不敢恭维。第一次,名字我忘记了,反正有”脆藕”两字,结果是用白糖熬浆裹脆的,这倒也罢了,可是糖浆中加了果珍,一股香精味道,大家尝了一块,再不问津。鹅肝酱是豆妈特地加点的,58元一份价格不菲,待得端上来,卖相正宗,中规中矩。可是挟起放入口中,大呼上当,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鹅肝酱,简直就是”蛋清赤豆沙”,可以说,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滑润”、”细腻”的鹅肝酱,”肝味全无”,而且吃口根本就和果冻差不多,要是给这道菜打分的话,只有2.5分,因为只有样子还象。

  冷菜实在乏善可陈,倒是几道热菜还过得去。”椒香童子鸡”上菜极快,让我怀疑不是生炒而是煮熟了炒的,味道调得很好,用了新鲜的绿花椒(其实也是干的),照着上海人的口味,不太辣亦不太麻,可以打到7分。土豆烧刀豆,没有照片上烧得那么透,好在酱料调味不错,也可以打个7分。为小豆点的”澳门火烧肉”,其实就是方式烧腊的脆皮烧肉,肉没有烧透,有点咬不动,勉强及格的样子。一道”富贵双方”,我连赞了几次。一般来说,富贵双方是照人头,一人一块面饼,配套一块豆腐衣,一块火腿片,虹桥人家的火腿片并不”正气”,是个锡盒里放些碎火腿片,用糖渍起。然而值得一提的正是那些”碎火腿片”极好,肉嫩味鲜,而且新鲜,标准南腿,甚至可以说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火腿。尔后的”咸肉干虾蒸娃娃菜”,其中的咸肉就极其一般,一道菜,不过路边水平,打个6分,已经挺抬举了。鱼头粉皮汤不过中规中矩,并无特色,拿个6.5分也就罢了。

  最后结账,374元,其中一壶”贡菊”,算了42元,依我看来,不过是10元一包的菊花冲泡,着实不算厚道。上海如今有许多店,茶水极贵,动辄上百,记得我的姑夫(古蕫名家)有次在波特曼点菜前要了数百一壶的铁观音,端上来尝了一口,大怒道”这不是草吗?”

  什么时候才有真价实货的好店啊?食客要的是味道,不是排场,不是装修,不是创新,要的是食材好,烹调好,规矩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