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蓝天上,挂着白云片片,婆娑的桉树摇曳着身姿,散发着澳洲的味道) 2.从 2.1 起 我们便在这里 —森林湖国际学校上课 ![]() 这个学校竟然没有大门的? 就一块牌子写上学校名字,就行了? ![]() “不怕有坏人,不怕被偷东西?”羊城通很好奇。 ![]() (建在森林和湖泊之间的美丽校园) 欢迎广州同学来到澳洲 当车子开到学校时,校长已经在停车的地方等候我们的同学了。校长是穿着夏天的长裙,和大家挥手,微笑着和大家say hello。 一下车,羊城通看来看去,“咦,怎么学校看不见校门?”只有一块牌子写着“FOREST LAKE INTERNATIONAL COLLEGE ”.校长领着大伙去到一个露天的会场,好多的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已经在等候了。 首先,是校长给大家介绍 校长:欢迎中国广州的同学们来到布里斯班。一路感觉怎么样? 越来越热?大家从家里出来时,是冬天,穿着厚厚的衣服,9小时的飞行后,来到了夏天的地方。这就是澳洲和中国的不同。中国在北半球,澳洲在南半球。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还会发现有更多不同的地方。 ![]() (校长Sally 和 负责Homestay 的Rose 在给大家介绍情况) 坐在这里等候大家的寄宿家庭,有来自欧州的,英国、意大利,亚洲的韩国、菲律宾、中国,……澳洲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文化的国家。2000万人中近四分之一是在外国出生。如果包括至少一方父母是在外国出生的,这个人口。数将接近总人口数的30%。 ![]() (在学校等候大家的寄宿家庭) 大家即将入住的家庭,可能爸爸是澳洲人,妈妈是韩国人,孩子全部讲英文。饮食方面,对身体最健康为标准,所以,煮菜,基本不放油、盐,生吃为主,因为这样对身体最健康。还有,中国人比较含蓄,有问题不直接说出来,在澳洲,人是比较开放、直率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果有小问题,请同学们尝试自己和寄宿家庭沟通,比如说:希望在青菜里加点盐等,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一点等问题,如果是中等的问题,大问题,请直接和我说。但是,一些问题是不能办的。比如:一个寄宿家庭,爸爸是白人,妈妈是中国人,家里有三个孩子,全部说英语。如果同学提出,我不要去这个家庭,因为妈妈是中国人,要换寄宿家庭,这个不行,因为这是“种族歧视”,在澳洲是不可以的。其实,不论来自哪个国家,大家的生活已经本地化了。希望大家有一个开放一点的心态。或者说,我们有的同学入住白人家庭,听不懂英文,要换中国家庭,基本上也是不可以。因为大家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学英语。除了在课堂上学,在家里学的是日常生活用语,和直接体会澳洲的生活习惯,这也是一种学习。希望大家有一个快乐的澳洲之旅,作为大家的新年礼物。 ![]() (寄宿家庭的家长在认真阅读接待学生的要求和每日行程计划) ![]() (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抱着的两个小朋友,看到家里的新成员,好新奇。“哥哥,你长得怎么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黄头发、蓝眼睛,你是黑头发、黑眼睛,还戴着眼镜,你是外星人吗?”爸爸、妈妈听了哈哈大笑!) ![]() (“车场在那边,跟我来,我们一起去开车回家吧。”Homema说) 入住寄宿家庭 羊城通和小灰入住了一个澳洲人家,慈祥的Homeda 叫Rob, homema叫Helen, 开车带着羊城通和小灰回家。推开一个矮矮的铁栏栅,是一个有上千平方的院子,有好多的大树。中间是一栋单独房子。 ![]() (Helen and Rob在森林里的家) “到了”,Homeda,homema 帮孩子们放好行李后,就带孩子参观这个“家”,总共有三间卧室,三个厅,平时只有他们2个人在家住。 “厕所和冲凉房是分开的。”羊城通发现,“小灰,我们不用抢厕所了。早上起床,我们其中一个人先上厕所,一个人先洗脸、刷牙。” 然后Homeda,homema领孩子们参观客厅,客厅的墙上挂着好多照片。Homema边看边介绍,这是大儿子,这是小儿子,现在他们都长大了,搬出去自己住了。你们住的两个卧室原来就是他们俩住的。 ![]() (温馨、幸福的家的记忆,从Rob和Helen结婚开始……) 然后Homeda,homema领孩子们看和饭厅连通的厨房。 好大的冰箱,有2个,还有一个冰柜。 羊城通好奇地问:你们两个人,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冰柜、冰箱? Homema 告诉羊城通,在澳洲,商店的开门时间和正常上下班一样,当你下班时,商店的工作人员也要下班啦,所以商店关门了,什么都买不到。所以,一周买一次食物。一次就要买够一周需要的,所以要大冰箱。 Homema 打开一个冰箱给羊城通看,全是各种面包、面条、牛油、果酱、番茄酱、牛奶、果汁……,Homema 又打开另一个冰箱,里面全是一袋袋的蔬菜半成品、蘑菇酱、罐头……做饭用的材料。冰柜里有几大盒雪糕、牛肉、鸡肉…… Homema 说,看看这些是不是你们喜欢吃的东西,你们喜欢,这里又没有的,告诉我,我们再去买回来。 羊城通心想,这个和饭厅连通的开放式厨房,等一下一炒菜,整个客厅都是油烟。 (和餐厅相连的无烟厨房) 开饭啦! 在羊城通和HOMEDAD 聊天时,HOMEMA 叫开饭啦。 羊城通:这么快啊!心想,我都没看到开火,没有炒菜,就做好饭啦? 她跑到餐桌去瞧一瞧,果然,餐桌上摆着一盘烤牛肉、杂菜蔬菜沙拉、三明治、面包、牛油、果酱、果汁 HOMEMA:是啊,一早,全部食物都准备好放到冰箱里,回来用微波炉,电烤箱,10 分钟就有吃的了。 HOMEMA:羊城通?你喜欢吃哪种食物? 羊城通:我喜欢吃米饭。HOMEMA:你不喜欢吃面包吗?羊城通:早餐的时候吃面包,午餐、晚餐吃米饭。羊城通:不过,我喜欢所有的食物,我是一个不挑食的人。 饭后甜点时间 入住寄宿家庭,黄书记把育才实验学校同学的作品,环保袋和同学自己设计的台历送给寄宿家庭,HOMEDAD, HOMEMA在认真欣赏 “这些是孩子自己做的?真棒!” (澳洲爸爸、妈妈像“中国结”一样,手挽着手,育才实验学校黄书记祝福他们永结同心,心心相印) 吃完晚饭,Homema收拾完碗碟,她问孩子们,喜欢吃吃雪糕吗? 喜欢! Homema拿了三盒雪糕出来,有巧克力味的、草莓味的、香草味的。 她给大家准备了碗,每人都盛了各种味道的一个雪糕球, Homema:吃完了,再添。 大家边吃边聊天 Homema:你有没有时差反应呢? 觉得累吗? 羊城通:没有,我很好。 Homema :中国和澳洲有3小时时差,现在已经9点30分了。你们该休息了。 羊城通:现在就是广州傍晚6:30,还早着呢! 互送礼物 羊城通 送了手工做的十字绣,小灰送了一个“中国结”给HOMEDAD,HOMEMA。 他们要HOMEDAD,HOMEMA 把手圈在一起,像中国结一样,永结同心。 “LOVE FOR EVER .” Homema要把十字绣用相框裱起来。 澳洲的东西,很多都是“MAKE IN CHINA ”,我们要送一样“MAKE IN AUSTRALIA ”的礼物给你们。 桉树叶书签。HOMEDAD说,这个礼物肯定是“MAKE IN AUSTRALIA ”。 Homema:你要想和家里、同学、朋友联系,用国际电话卡打电话很方便。 羊城通:是的,但是我没有。 Homema :别担心。在任何一家便利店里都可以买到。 不过,在这里的商店开关门是有时间限制的,在工作日,只有星期四和星期五,一般在下午5:30关门。明天下午放学时,3:30接到你们,我们带你们先去便利店买。 羊城通:好的。谢谢Homema 。为什么商店只有星期四晚上开门? Homema:星期四是每周发工资的日子。大家拿到工资,首先买一周家里需要用的东西,除了食品,还有清洁剂、花园用的肥料、铲子等,然后去加油站给车加满油。星期六、星期天就去玩,比如一家人去野营,几家人一起聚餐,钱就用完啦。就要等下周四再发工资时,才有钱了。 羊城通:所以,就算商店开门,也没什么生意啦。 Homema:真聪明!吃完雪糕就要睡觉了。明天一早要上学! 羊城通 :好的,雪糕真好吃,明晚还要吃。晚安。 李老师小课堂: 一. 澳洲的饮食习惯 1.西方人的饮食以肉类、奶制品和面食为主,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吃牛肉、啃面包、喝牛奶。而中国人则是以大米、面粉和蔬菜为主食。 2.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特别强调健康、养生,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不仅是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也都生吃。因而他们的“沙拉”有如一盘鸡饲料,不加油、不加盐,因为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疏忽。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超市里不卖活鱼,活鸡等生禽,(中国店除外),也不卖动物内脏;澳洲人做饭时不用明火,加热食物使用微波炉和电烤箱,所以不存在炒菜油烟的熏烤与气味。 3.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他们讲究一天每顿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适宜,卡路里的提供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 4.做饭时不用明火,加热食物使用微波炉和电烤箱。 5.饭后甜点时间 在澳洲,周一到周四晚上,大人很少社交应酬。饭后,一般家里人围坐在一起,一起吃雪糕,一起聊天。 西方人在就餐的时候很少说话,他们聊天时间基本是饭后甜点时候才会开始,许多人会边吃甜点边聊天,大人也有些边喝酒边聊天,而且音量都很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