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苋菜

 btdv 2014-04-07

刺苋菜

别名  刺苋、野苋菜、野刺苋、假苋菜、猪母刺、白刺苋

来源  为苋科苋属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有分枝,无毛或疏生短毛,绿色或红色。单叶互生,具柄,柄长1-8厘米,基部两侧各有一刺,刺长0.5-1厘米,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顶处有小针刺,基部楔形,全缘。夏、秋开淡绿色或绿白色花,簇生于叶腋或排成顶生或腋生稠密的穗状花序,花单性或杂性,苞片窄披针形,部分苞片变成尖刺,花被片5,长卵形,端尖,雄花有雄蕊5个。胞果矩圆形,盖裂。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村边、路旁、草坡上。分布于华东、华西、西南、以及陕西、河南、湖南等地。

采集加工  夏、秋采挖。

药理作用  本品对溃疡病出血有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甘、淡、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

主治用法  痢疾,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便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疖肿脓疡。用量:30-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痢疾、肠炎:刺苋菜、旱莲草、凤尾草各30克,水煎服。

2.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刺苋菜根30-60克,水煎分2次服。

3.内痔便血:刺苋菜根30克,猪瘦肉1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4.咽喉痛:鲜刺苋菜根45克,水煎服。

5.臁疮(下肢溃疡):鲜刺苋菜根适量,捣烂,加生桐油少许,调匀外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