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程体验:体验式作文的教学路径

 作孚图书馆 2014-04-09

                         全程体验:体验式作文的教学路径

 

                   (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2期)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切切实实的真情实感的过程。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体验怎么办?有了体验表达不出怎么办?学生如何才能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以及比较成功的作文教学故事(或片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智慧加以探讨。

    (一)组织活动,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体验。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生活体验,学生没有什么可写,觉得心中空空,不就是表明学生没有体验吗?针对学生没有感受、体验,教师就要想尽可能的方式、手段,创设一定的条件、情景,诱导、激发学生相关的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写作冲动和欲望。

     1.“未成曲调先有情”——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请看下面笔者记录的一个利用课外活进行体验的案例:

   作文教学故事1:《幸福指数调查》

   调到杭州将近一年了,在感受着杭州这个“天堂”城市魅力的同时,我经常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教书,究竟是小县城的生活质量高呢,还是大都市的生活质量高?为这个问题,我经常和妻子有不同的看法。一次,我们又因这个问题意见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说“干脆问问从外地定居于杭州的人吧?”可这个群体太庞大了,怎么问啊?就这样,这事也就当作笑谈被搁在一旁。

    也不知是哪天了,从报纸上得知,杭州被确定为中国茶都,当天下午布置作业的时候,我把这消息告诉学生,这时和丈夫讨论的问题又一次萦绕在我的脑海。何不借助学生做个调查呢?

     最初只是希望学生帮我们调查,了解大致的情况。在设计调查表格的时候,忽然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体验作文的题材――让孩子们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杭州,统计杭州市民的幸福指数,既能锻炼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又能体验当记者的幸福与艰辛、积累一些写作素材,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和学生一起讨论并出台了《杭州市民幸福指数调查》活动方案:

 

第一步:设计问卷表格;

第二步:成立调查小组——按居住位置自愿组合成几个活动小组;

第三步:培训调查礼仪;

第四步:分头调查;

第五步:统计调查成果。

第六步:撰写个性化调查报告。

第七步:召开新闻发布会

第八步:活动总结

 

    学生经过半个月的实践,积累了丰富多彩的习作题材,更主要的是,体验了“当记者”的酸甜苦辣。在这样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学生有了很多的感受,“情动于中而发于外”,习作,则成了体验的副产品——学生已经不吐不快了!请看一则学生的一篇习作。

 

         第一次当“记者”

             何子扬

    今天,我们开始了“幸福指数调查”的作业。虽然老师对我们做了培训,可平时二门不出的我可犯难了。但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不完成啊,于是,我硬着头皮上阵了。

    我先来到公园。只见这里有许多人在散步。我的目光在人群中不断地搜索着,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这时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老奶奶一般对小孩都比较和善,何不先调查老奶奶呢?于是,我鼓起勇气,忐忑不安地向老奶奶走去。我先向奶奶说明了缘由,接着递上调查表。老奶奶接过我的东西,看了看,便答应配合我的调查。她的态度让我喜出望外!于是我便开始将设计好的问题一个一抛了出去:

 

     “请问奶奶,您觉得生活在杭州幸福吗?”

     “当然幸福了!因为这里有西湖,景色很美啊!”

     “您觉得什么地方让你感觉不满意?”

      “我人老了,行动不便了,可有的时候,年轻人也不让座。“

     “那您觉得我们杭州的市民应该为这个城市做些什么呢?“

     “那当然是更加文明些啊!多为我们老人着想。“

     我谢过老奶奶,和她说了声再见,高兴地跑开了。哈哈,没有想到第一个便旗开得胜!

后来接连几个,调查都成功了。我分到的是调查10个人的任务,只剩下一个了。我看到一个叔叔正在放风筝。我想如果去调查,说不定会吃闭门羹。但是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居然走了上去。叔叔先是不搭理,但在我的诚恳感召下,放下了收中的活,开始接受我的访谈,不用说,这次又顺利OK了!

     经过这次调查,我发现了大多数杭州市民都觉得生活在杭州很幸福。但是也发现了市民生活的“三大难":出行难;让座难,买房难。我真心地希望在政府和全体的市民的努力下,我们的市民,不仅仅拥有美丽的西湖,更拥有美好的心灵和美好的未来。

 

     相比于听别人说或静止的观察,亲身参与活动是形成体验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学习旅游”活动,把学习与旅游二者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自然的熏陶中感悟、体验。主体性活动往往是以学生主体的需要而展开的,因此,学生会能动地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当中去。学生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形成新关系,此时,无客体也无主体,主客体的这种活生生的关系成为体验的关系,形成学生丰富体验。

     2.“操千曲然后晓声”——营构“情动于中”的体验场景。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像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是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有一次,教师预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教师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最后忍俊不禁时,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接下来让学生用大约300字,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

    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写作兴趣盎然,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写起来非常顺手。“老师胸有成竹地翻开讲义,满怀希望地‘抖动’课本,失望地望着在地上滚动的硬币,有些慌乱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仅存的一线希望破灭了,从走廊上回到讲台上,还一边无可奈何地摇头,尴尬地望着学生,最后带有几分狡黠地宣称……”

     这就是情境的功能。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善于有目的地导演“情境”,为学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写作灵感。

     某一种实际情境,或模拟情境,甚至想像的情境,只要能激起学生对事物的真切感受,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真实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就能诱发他们的体验。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情境,如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等。

    (二)激活原型,生成表象,唤醒学生的体验。

      当学生时时在心中积累起许多杂乱的感性的“体验”(我们暂且称它为原始体验)后,这种体验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而是要沉淀、浓缩、进化、生成、凝聚为人的大脑无意识记忆等等,总之是演化为理性模式——这就是原型。

     原型,就是原始方式、原始模式、古老范型之意。原型是一种“开端”,意味着后世不得不遵循的原则,因而是一种活的东西,它要遗传、继承、发扬、变形,它是“源头活水”。维科认为原型是一种根源于感性的,属于族类共同体的并且富于复现功能的原始模式。这些理论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是人们曾经对生活的诸种感受的积累已经作为一种“原型”沉淀在大脑中,成为无意识记忆。二是这种原型是一种理性模式,是属于“族类共同体”的,也就是大家所共有的基本模式。三是正因为原型复现既是继承、发扬,又是开放、变形。即“作为由感性自然演化来的理性模式,原型还要演化为新的感性自然——当下的个体体验”,也就是说,“原型还需要与当下的主体发生新的此在间的‘相遇’,以便生成新的体验。”体验式作文教学应如何唤醒学生的那些“原型”体验呢?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原型”体验,要唤醒这些体验,应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生活中的一片落叶,一抹夕阳,一段小巷,一扇小窗,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句带有暗示性质的话语等等,都有可能会激活他们某种积于心底的情绪,唤起作文的欲望。当然,这里的置身生活,并不是说非要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不可,有时候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唤醒学生的“原型”体验。

请看作文教学故事(片段)2——《亚马逊河探险记》教学片段:

师:咱们精神上、物质上都已经准备好了,那么还犹豫什么呢!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我们开始出发。

(煞有介事地)各位探险队员,经过认真的筹备,亚马逊河假想探险活动今天开始了,我们先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出发。请大家背上行李,系好安全带,飞机起飞了(伴随飞机起飞声)乘坐国际航班飞往香港,再从香港转机飞往智利(响起飞机降落声)。好,智利机场到了,请大家背上行李,准备出发……

(继续富有启发性地叙述):          

哦,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亚马逊河.(音乐舒缓,伴随鸟叫);让我们进入这密密层层的原始森林吧,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也许,更多的秘密在森林深处吧,让我们继续往里走……(音乐节奏明显加快)
更危险的,也许是在深林的深深处……(音乐明显带有恐怖感)
哦,这一切终于过去了……(音乐优美宁静)让我们踏上回大本营的路。
(“……”均表示恰当的停顿)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来到刚才说不敢去的孩子身边)这位孩子我刚才看见你脸色铁青了(笑)。在刚才的假想探险的过程中,你仿佛经历了什么?你遇到了哪些危险,你又有什么发现呢?请大家先在探险小队内交流一下。
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些猛兽盯着我们看,他们一步一步地贴近我们,我们向别的方向跑去。

生:我仿佛还看到了我被一群吸血蝙蝠(追逐),他们一直跟着我,我用麻醉枪跟他们一直在挣扎。

师:他们不是在挣扎,而是你在挣扎(笑)

生:我仿佛看到了鳄鱼,我们在水里和鳄鱼搏斗。

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些凶恶的动物向我们攻击过来。

 

   上述教学片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想象体验的饱满、自由的展开,直接决定着想象作文的成功与否。这种展开,靠告诉无异于缘木求鱼,靠解说则极易使想象折翅从而跌入黑暗的思维谷底。因此,学生的想象只能靠体验唤醒。设计中,伴随着情景音效的呈现,教师有几句断断续续的启发性叙述语。其实,这些洗练的充满着诱惑的话语,正是再典型不过的“原型”体验唤醒语——教师通过这样的语言和音乐,将学生储存于大脑深处的原始体验唤醒了。它们的功用,正在于唤醒学生沉睡的想象之神,而不是去替代、束缚甚至扼杀学生的想象。细品味,每一句话都是对想象情景的小心翼翼的召唤,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味味药引子,酵化出学生想象世界的生动图景;又像是一块块吸铁石,吸附起学生心灵空间的每一个可资玩索的细节。每一句话,都仿佛是成为催化、唤醒学生对情感往事的体验,有了这样的唤醒体验,就不愁学生无话可写了。
    事实上,学生心中积累的体验每一次被唤醒,他们每一次都会创生成更新的体验。荣格说:“原始意象……是同一种类型的无数体验心理残迹……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为类命运的一片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的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与悲哀的残迹,并且整个地始终遵循同一条路线。它宛如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出的河床,生命流在这道床上突然奔涌成大江,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在宽阔然而清浅的小溪中漫泻。”如“走别人的路,说自己的话”一样,原型体验的复现指向未来的创造,它将使个体的生命流“遵循”原型体验提供的水道而“奔涌”为新的体验的大江。

     (三)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流泻学生的体验

     体验并不就是艺术,体验有时可能是薄弱的、片面的、易逝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把不易把握的、瞬间性的、内在的、神秘的体验表达出来,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1.我手写我心——写最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的话。

     卡西尔在《人论》中写道:“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形式、韵律、节奏是不能与任何单一情感状态同日而语的……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情感本身的力量已经成为一种构成力量。”这段话是说,艺术不等于情感,而是情感化的形式,情感本身是一种力量。学生心中积累了或悲伤、或欢喜的情感体验,在作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情感生活的语言——用会痛苦的语言、会流泪的语言、会欢笑的语言来写作,乏味的语言只能表达乏味的情感——即使你此时心潮澎湃。因此,在体验式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使得体验能够在习作中得以延续、升华和凝固。例如于永正老师在他的作文课《考试》中,他十分强调学生要说真话,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说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才可以听到许多非常富有童真的精彩话语:

 

      教学故事(片段)3:于永正《考试》

 

    (习作背景:于老师让学生谈了对考试的看法后,当堂发下一张试卷,并在考试前一再关照学生要看清题目,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学生未看清隐藏在最后的做题要求,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学生是按要求做的。考试结束后,于老师让学生畅所欲言,以下为师生对话片段)

 

师:白纸黑字,印得清清楚楚。赵一帆你请坐,全班只有这位赵一帆按求做,

你看老师说了第一要细心,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楚;第二按要求做,要求多明确啊!要求是先读每一道题然后再做。此时此刻看到你们的表情,我想你们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受。先请谁来说?

生:我感觉好像被人当猴子一样“耍”了,(生笑)这么多都白做了,可

是就因为最后一题没看清楚。我真不明白,那个教授为什么后面还要写,多浪费字啊!让你前面两题写出来就行了吗?多简单!一下子就写完了,然后偏偏让我们看清楚全文。我以为嘛,下面还有,已经翻过去看了,可是结果就没仔细看,就开始写了,最后害我白写了很多字。

师:那你现在最想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自己此时的心情?

生:我好像被人给耍了。

老  师:哈哈!被人给“耍”了!但是如果这个“耍”加上引号的话,你

就会思考得更多!你呢?

生:我觉得像参加一次跑步比赛,快要到终点,突然被一块石头折断脚,

而到不了终点;也像一群乌龟面对着火锅,一直在纳闷,该怎么吃吗?所以我觉的于教授出的这张试卷,就像谢张天所说,陷阱太深了,每一个同学不细心按要求做的话,真的会考不好。

师:不仅考试要按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要求和规则。好!你说!

生:我觉得自己好笨呀!而你于教授好聪明!你很会利用人之常情来给我们编这样的试卷,所以我非常敬佩你!

师:我现在觉得是后悔莫及,我怎么没有发现你于老师这么阴险狡诈?

(生笑)

师:听见吗?阴险狡诈!

生:你于老师设下的陷阱是环环相扣,因为你先是说要细心,然后说按要求做,后来又说在5分钟内做完。原来试卷一发下来,我就看见后面第十题只做一二两题,我当时觉得很奇怪。

  

    细读这个教学片段,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他们的语言才那样的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无视教师的存在,他们不是在上课,更不是在作文,而是在无拘无束地聊天:有埋怨老师的,有懊悔不已的,有借机“损”老师的,当然也有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作文教学中,一旦学生的语言沾染强烈的情感色彩,那么,我们说这样的作文就是富有个性色彩的。

 

    2.我笔抒我情——写最能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话。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化的情感,那么,与这种烙有学生主体生命痕迹的言语内容相吻合,作为其外化的言语形式也应具备写作主体的个性特征,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情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写最能展示个性的话。

    当下,我们的学生说着大话、套话,说着成年人要求他们说的话,这种语言就不是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如一学生写参加集体劳动,他写道:“在集体活动中,我们都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动脑筋,为集体活动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集体才能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而且集体就像一辆自行车,少了一个零件就难以前进,所以我们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再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就是热爱集体的表现。”这种“群性话语”掩盖了学生个性化的心灵,使个体的劳动体验在“群性话语”中得不到表达。学生的体验是多元的,他们的语言或许是谨严的,或许是粗放的,或许是直率的,或许是细腻柔顺的,或许是幽默风趣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文本中肆意地流淌。同时,倡导个性化言语,我们还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挑战教师的语言权威,展示真我的风采。

    作文教学故事4:《亚马逊河探险记》

    交流开始了,我将其中一个探险小组的队员全部叫上来,朗读习作,再现他们的探险经历。没想到,这些家伙,居然把我作为“修理”的靶子,一会儿让身陷沼泽,一会儿让我遍体蚂蝗……其他学生见我被“整”,笑得不亦乐乎。听完了他们的习作,我请其他小组的队员谈看法,孩子们有谈优点的,也有谈不足的。终于轮到我这个“领队”出场了,我把自己写的片段通过屏幕切换了出来:(文中所有的名字均为该班级学生的名字)   

    当陈光捷逐渐恢复神志,开始寻找同伴的时候,一株食人花正舞动着它那如灵蛇般的藤蔓——它刚刚缠死了一只三头鸟。很显然,它已经嗅到了生灵的气息,正追踪而来。陈光捷还来不及为看到的一切惊讶,已经听到了食人花的藤蔓穿行在草地上那悉悉嗦嗦的声音。一株株食人花怒放着巨大的血红色花朵,一张一合,一合一张,像填满番茄酱的血盆大口,仿佛要把整个世界吞没。    

    “啊!快跑……食……食人花,食人花来了!” 陈光捷尖叫一声,吓得脸色发白,昏死过去。“大家小心,快想办法,我大喊起来……“    

     听到喊声,冷静的戴博文连忙转身,见到这可怕的食人花,他十分警惕地朝陈光捷走去……忽然,他将随身带着的手电筒向食人花扔去……     

    张镭和郭丹丹连忙小心地来到陈光捷身边,为他疗起伤来……    

    看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我欣慰地笑了。    

 

    看了我的文章,学生开始了评论。其中有个孩子谈到写食人花的这个细节,因为我写得细致具体,因此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也都表示认同。这时,和我一起探险的戴博文举手了,我示意他发表看法。    

    “老师,我觉得在这个片段里边,你自己太没有事情做了。”    

     我一楞,辩解道:“我是在放手让你们自己去处理棘手的问题嘛,老师可是‘该出手时才出手’哦!”  

 “可你是我们的领队呀,我们遇到了危险你总不能什么也不表示,就是心理也得有点反应啊!”    

     小家伙言之有理,我意识到这是很好的生成的契机。于是我对他说;“你评得很有道理,那我该怎么修改呢?”

     “ 你应该在‘ 陈光捷尖叫一声,吓得脸色发白,昏死过去。’这个地方加‘大家小心,快想办法!’我大喊起来……”  

     呵呵,说得还真有道理呢!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在电脑键盘上敲打起来。敲打完毕,我来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真诚地说:“谢谢你,戴老师!”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正是因为学生有了全新的体验,他们已经把作文当作了一种生活,他们才敢于驳斥老师,展示真实的言语个性。而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也必将会铸造学生的独立言语人格。而独立的言语人格,正是学生人格修炼的最高境界。

    从上述作文教学故事或片段中,我们不难领略体验式作文的魅力。虽然,体验式作文教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必将成为习作教学的一个新亮点。我们期待着体验式习作教学为作文教改园地吹去一缕清新的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