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跟师小感悟(3)------宛金

 清茶清清 2014-04-09

如何爬中医这座山

昨日,老师抱着余宝宝一下午,我聆听老师教诲一下午。深感开悟颇多。但我天资不敏,现只能试总结一下思路,希望没有偏离老师思路太远。

我一直就大我现在的医学状态有点虚浮。不能落到实处。一气周流的理论深深的刻在我的心底。但在应用时,不能很好的和中意基础理论结合,所以辨证时有点割裂或想起哪边用哪边。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因为接受这一套理论后,有点浮躁,竟然有些瞧不起其他人的书和理论,认为没有必要去研究。这是我对如何成为一名好中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也是我个人修养不够的表现。昨日老师的教诲中,我认为这两个问题应该是解开了。

成为一名好中医就像爬一座山,一共有四种人,代表四种状态或阶段。第一种有充足的物资,没有地图,进了山门瞎走瞎摸的,这样是很难到达山顶的。第二种是拿着了地图,没有物资,没有进山门,空看着山顶。第三种是有地图,物资充足但没有进山门,所以也是光说不练。第四种是有地图,有物资,进了山门,沿着线路逐步向上爬,闯过一个个关卡,一步一步爬上去。

成为一名临床效果好的医生实在不容易。第一种人是没有大的理论框架,只是试方,就像用一个个小小的圈子套病,忙忙碌碌,在临床上的效果时好时坏,自己也不知道为啥,倒是有些经验。第二种就像我,懂得一些大的理论,可以从大的视角看病,可以避免以后的迷茫。但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没有临床经验,所以感觉自己轻飘飘的。第三种人就像有些师兄们,理论和知识很好的理顺融合了,但就是缺乏独立临床,所以这座山相当于没爬,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状态。第四种就象老师这样,有较高的理论,丰富的知识储备,有临床经验和机会。时间的积累使老师把这三者完美的结合,并不断同时促进提高。就像三股力拧成一股合力一样,不是1+1+1=3而是1+1+1大于3

老师和我说学医有一道道关,要逐一过,只要抱着修道的态度就没有过不去的。但不能空谈道,要落实到生活中,落实在学医中,落实在临床上。所以学医没有捷径,如果你仅背道德经,不看医书,照样不会看病。所以老师轻轻的说了一句话,但分量很重:“好好看书,好好背书,再去山里悟一悟。回来再看,再背。”

所以说,医道,医术,医技,医理等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有时难以说明白。我也只能尽力阐述。最后我也只能总结一句: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看书,去临床,去生活,悟医,悟书,悟生活。这样慢慢的成长,慢慢的变老,回首再看时,他人只知你爬的高,只有自己知道这一路的寂静和险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