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子来打我,我就爬城墙”

 LuXin4164 2014-04-09

*老北京杂谈

“鬼子来打我,我就爬城墙”西便门桥旁,明北京城城墙遗迹——致我们逝去的北京城楼城墙

每当我想起那些消逝的城墙,就沉浸在儿童时期围绕“城墙”的那些童稚趣事儿中。

我上小学前,所住胡同的一些孩子中,流传着一段歌谣,即“我是李向阳,坚决不投降,鬼子来抓我,我就爬城墙……”。歌谣中提到的“李向阳”,就是当时刚上演的影片《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长、双手打枪的抗日英雄,也是当时孩子们心中崇拜的偶像。“李向阳”所在的华北平原地区有没有城墙,我不知道。北京城里孩子们说这首歌谣,大概是围绕着当时仍存在的北京城周围的一些城墙做“文章”,是为攀爬城墙玩儿“创造”依据。虽然那时候北京城周围还有不少城墙,但那城墙大部分显得破烂不堪,尤其是城墙表面,即“墙身儿”凸显坑洼不平。这倒为一些“艺高胆大”的孩子或大人攀爬城墙,提供了“天然阶梯”。

北京古城墙始建于元朝,建成于明朝,一直延续于清朝、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建立。以后,城墙陆续被拆,如今古城墙已经不见踪影。我儿时正值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不少城门和城墙虽存在,但是有些地段已经破旧不堪,城墙表面也坑坑洼洼、大小洞像炮眼儿或枪眼儿一样布满城面。不少城门外都是一片野地,城门和城墙成了城市和郊野的分界线,城内外景色截然不同。那时候,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内容贫乏,加之生活水平不高,孩子们的所谓玩具大部分是极其简单的自制品。所以城墙成了有吸引力的“玩乐圣地”,城外更是孩子们娱乐的广阔天地。

我小时候,我父母不让我自己到城边儿去玩儿,更不准我出城去玩儿。邻院有个长我7岁的大哥,他的弟弟也比我大四岁,他们都是好孩子,所以如果他们哥儿俩带我到城外玩一会儿,我父母还是允许的。只有在这时,我才有机会饱览城边趣事和城外景色。我喜欢看那些孩子们爬城墙,其实说是孩子,有些“孩子”已是十几岁的少年,与我同龄的孩子并不多。他们有的能扒着城砖的缝隙,踩着那坑洼不平的墙面儿,一直爬得很高的地方。这些就是所谓的“李向阳”。有的孩子爬上一两米,就因胆小望而却步了。我是根本不敢爬,那两个哥哥带我出来担着沉重,所以也根本不敢放手让我乱跑。我最多是站在城墙墙角给那些“李向阳”叫好。那些“李向阳”个个也是“双枪手”,不过那“枪”可是五花八门儿,大多是用作业本的废纸折叠成的“手枪”;有的是用硬纸板剪的“手枪”;最新式、昂贵的“手枪”,是木制枪,所以这样的“李向阳”遇见“鬼子”只好爬城墙喽!

我喜欢看一些孩子在城墙根儿翻跟头,大家管这种玩法儿叫“拿大顶”。那动作就是两手支撑地面、头朝下倒立、把两只脚“贴”在城墙面儿上。那些“拿大顶”的孩子们经常比耐力,即看谁能头朝下支撑的时间长。往往在这个时候,我就成了“站脚助威”的,又拍巴掌、又大声叫好。那些孩子的“比赛”,有时候也吸引一些行人站脚助威。

我有个上大学的表舅非常喜欢收集和研究各种枪支图片和有关介绍资料。他能用木头制做手枪,那些几乎是“仿真枪”。他给我做了支左轮手枪,漆黑后几乎和真枪一样。一次,当我这个小小的“李向阳”在城墙根儿刚“出枪”,所有在场的“李向阳”都围过来欣赏我那把枪,他们都羡慕不已。现在回想起来,中国人中那种“气人有,笑人无”的劣根儿,竟在小小的孩子身上也会“发芽儿”和“开花儿”。一个家庭生活贫困的男孩子在欣赏我的“枪”时,一不“小心”把枪掉在地上,结果把枪的“扳机”摔碎,尽管他连声说“对不起”,但是我和几个孩子,包括我的两个哥哥,都看出他是有意把那支枪“掉”在地上的。大家很气愤地谴责他成心毁坏这枪,但是那个孩子嬉皮笑脸地一个劲儿地“道歉”,我虽然对心爱的枪被摔坏非常心疼,但是毕竟心软,不再说什么。回家以后,那两个哥哥的母亲听说这件事儿后,从此她不让那两个哥哥再带我去城墙附近玩儿。其实算起来,我和两个大哥去城墙边玩的次数也就有五六次,但却给我记忆中留下难忘印象。

城墙被拆,不是本文要谈的话题,实际上那城墙一直在被人们“蚕食”。我记得每当我隔些日子去城墙边儿时,总看见那墙体有新“伤痕”,或增加一个“洞口”,或一些墙面少了几块城砖等。据我当时所知,有些居住城墙附近胡同院子里的住户,“就近取材”地把一些城砖拿走垫厕所的粪坑或用作他用;有的大孩子挖回城砖后,从中间掏一个孔,然后在两块城砖中间插一根木棍作为举重用的“杠铃”;还听说有进出城门的赶大车的农民,顺手挖几块城砖回去垫厕所的便坑或垒猪圈;有的……总之,这种类似耗子盗洞的行为,也对城墙起到破坏作用。北京的城墙是陆续被拆毁的,那时候似乎北京的平民百姓没有人考虑那城墙的历史价值,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了。我们这些孩子充其量也就是觉得城墙被拆后,少了一处玩乐的地方。我本人因为从来就没有爬过城墙,所以对城墙的兴趣倒也不大。城墙被拆后,倒也没听说有人谈论那些城墙的历史文物价值。倒是城墙被拆毁半个多世纪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议论城墙的价值和如何保护城墙啦;一些所谓“老北京问题的专家”,也津津有味地研究起城墙的文物价值和保护城墙的意义,这些纯粹都是“贼走了关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