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亲近师生

 tuzididie 2014-04-10
  “以分取人”现象仍然存在,多数学生的潜能因此并未被激发。在上周三举行的上海市第三届白玉兰教学论坛上,虹口区教育局发布了《发现并发挥学生潜能的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显示,36%的学生认为大部分老师只关注学习成绩,44%的教师坦言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还是基于带教学生的成绩。

  除了教师做出改变并关注到每个学生,教育专家认为,对于觉得“遭冷落”的孩子,家长也要改变“唯分数论”的观点,发现孩子的兴趣倾向,鼓励他主动融入到学校生活中。

  受关注的只是少数

  调查显示,虽然,95%的教师认同“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但具体实行仍遇到一些阻碍,比如,只有五成的教师真的能够在课堂上关注到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而学生对教师的关注度也并不满意——2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自己学习状况关注较少,35%的学生认为自己被老师课堂提问的次数较少。

  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则认为,教师潜意识的行为可能会阻碍学生潜能的发展,很多传统的课堂里,受关注的还是只有少数“明星”学生。“有次,我看到一位女老师亲自给每个学生分发试卷,但她发到成绩好的时候满脸春风,发到考砸了的就冷若冰霜。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潜能。”

  以分取人”扼杀潜能

  近日,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的两名学生拿下了英国一个设计比赛的特等奖,但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当初选择中职学校其实是无奈之举:因为初中数学、物理把他们弄得焦头烂额,考不上高中只好根据自己的一点美术兴趣,歪打正着进入了职校。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在论坛上分享这个故事后说,如果教育仍然整天围着语数外,习惯以分取人,学生的潜能是不可能发现和发挥的。

  虹口实验学校校长胡培华说,现在的选拔机制其实从一定程度上会扼杀了学生的潜能,当他的分数无法达到标准的时候,教师和家长都容易忽视他其他方面能力的关注。

  努力发掘孩子才华

  胡培华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挖掘孩子潜能,家长和教师的作用同等重要。

  首先,家长要抛弃唯分数论的观点,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他的才能倾向,比如,音乐、文学、运动等才能。

  其次,家长要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其实,在一个班级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最容易受到忽视,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和教师及班集体的亲密情感,很可能他在学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家长或许就应该采取一些行动,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受到关注。”

  1.要鼓励孩子积极接触班级集体,让孩子本身愿意亲近同学、亲近老师。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孩子才能更容易地被发现。

  2.家长要及时与老师保持沟通。良好的沟通能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更多了解和关注。要创造和谐的氛围,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伙伴关系,鼓励他和同龄人间积极正面的交往。注意挖掘和孩子要好的小团体里,是否有一些兴趣的共性,能更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记者 马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