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daobao 2014-04-10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1、本单元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2、这一类文章一般都采用怎样的写作手法?

 

v1、山水游记类散文   

v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

v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一  修禊之“乐”集会盛况

   永和九年,岁在(     )丑,暮春之初,会于(        )山阴之兰亭,修(     )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     ) 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前两段总叙了兰亭集会盛况,第2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品读1、2自然段看看作者为何而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
      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二   死生之“痛”

v 朗读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思绪和心境的变迁?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提示:俯仰一世

           不知老之将至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况修短随化

            生死亦大矣

 

 

         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史铁生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不必急于求成。”

 

v 我们要健康而快乐地活着。

v 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要设法增加它的密度。

 

v      那么作者的情感又如何由“痛”而转“悲”了呢?齐读课文第四段。

v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悲什么?

v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

v 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 的虚妄。

v 三悲后人叩问今人。

 

v 批判 “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的哲学观点,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珍惜

 

v 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v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可见作者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想为后世留下点什么。

 

v 曹操曾经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他最终成为了乱世枭雄。

v 李白曾经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但他成为了一代诗仙。

v 苏轼曾经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但他终成一代文豪。

v 所以,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谓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的文化背景及鉴赏

作者:薛曼(《文学教育》2008.3)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兰亭集序》“生死观”解析

“ 大抵南朝多旷达, 可怜东
晋最风流”。魏晋文学的人格生
成, 在汉儒人格范型中断的前提
下, 历经“ 邺下—竹林—金古—
兰亭—南山” 之地理移位, 以及
与之相表里的“ 孕育—徘徊—焦
虑—消释—重铸”之心理流变。[1]
永和年间的兰亭之会, 既是一种
艺术活动, 更是玄学人格在大自
然中的展示。它距元康年间的金
谷之会已有六旬, 距太和年间的
竹林之会已过百年, 竹林之游,
是始和终离, 七贤之中, 惟有嵇
康、阮籍坚守其玄学思想而至生
命尽头, 其余诸贤, 均以不同的
方式走出了竹林。金谷之游, 虽
有山水却无胜情。而东晋玄言诗
的人格价值正在于以道家理想人
格的精神境界化解前代诗人的心
理焦虑和人格冲突。
东晋的名士虽然和正始时期
的名士一样追求精神个性, 但区
别很大, 正始时期的文人追求气
节, 抵抗现实的污浊, 以不做官
为手段, 而这表示他们的隐居、
他们的悲凉具有社会性质。而东
晋时期, 人们已经找到了归隐与
为官的协调方式, 所谓“ 小隐隐
于野, 大隐隐于朝”; 东晋时期
的名士对于现实已不太关心, 可
以说是绝望, 他们注重的是一个
人应该怎样返回到自己的心灵,
于是他们自己欣赏自己的性情,
将自己的内心、性情变得非常纯
粹, 毫无功利色彩, 魏晋文人的
人格冲突, 在出处、雅俗、狂
慎、躁静等各个层面的徘徊与踌
躇, 最终都上升为关于生死的心
理焦虑与哲学思考。东晋名士所
建构并实践的玄学人格, 在于游
心于淡, 出处同归, 寄情山水,
他们大都举止风流、潇散, 言谈
随意, 可谓风流旷达, 宗白华先
生称晋人崇尚“ 人格的唯美主
义”, “ 尤沉醉于人物的容貌、
器识、肉体与精神的美”, 魏晋
人格的诗性魅力, 首先在于她的
风神潇洒, 风姿特秀, 在于魏晋
名士对于这种“ 人格的优美” 的
发现与重视, 可以说, 王羲之的
风流旷达并非仅仅是外观的仪表
态度。其“ 少自朗拔, 为人真
率、自然, 闻人觅婿, 不自矜
持, 东床坦腹而卧”。可见他们
珍视人格的完美, 追求自然天真
的人格状态, 热爱自然并且在自
然中培养高远的人生情趣, 轻忽
世俗的得失和人为的礼仪。真率
性情, 不滞于物, 乃是其风流旷
达的内涵。
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
年) 农历三月初三, 书圣王羲之
偕名士好友在绍兴兰渚山下的兰
亭边以曲水流觞, 修禊宴集, 得
诗37 首。他乘兴作《兰亭集
序》, 此序文采灿烂, 隽妙雅
迪, 辞采清亮, 文思幽远。站在
兰亭之畔举目仰望, 只见天空碧
蓝碧蓝, 一下子就可以看到远处
的天地交际线; 再俯下身子看到
的就是兰亭边那一池澄澈的碧水
( 仰望碧天际, 俯瞰绿水滨) 。
天碧蓝, 水碧绿, 两碧相映, 就
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表里俱澄的美
妙世界。仿佛看到, 在这美妙世
界中的诗人正拿着饱蘸浓墨的如
椽大笔面对着蓝天碧水, 构思他
的文章, 运筹他的笔法。有“ 天
朗气清, 惠风和畅” 良辰之赏
心, 有“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美景之悦
目, 有“ 酒逢知己千杯少” 兴致
之浓烈, 更有名士好友的真诚鼓
励和热切期盼, 诗人的艺术创造
力在此间找到了最好的迸发点。
创造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 犹如
钱江潮涌势不可挡: 修禊诗篇标
新越俗、清拔超迈, 兰亭集序美
仑美奂。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颇有
诗的感觉, 他写的每一个字都很
有灵气, 写景时, 觉得景物似在
眼前, 山环水绕, 境界清幽, 写
林写竹, 也只言其“ 茂”, 言其
“修”, 而弃其碧绿苍翠, 极力营
造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这样
的山水, 正可以涵养淡泊、宁静
的心性。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
者人格性情的体现。在这里, 自
084
2008.031 学教育
然是那样具足圆满、自由活泼、
高旷寥廓、生生不息, 人似乎忘
却了自我与物同化, 生命意识渗
透在深邃的宇宙精神之中, 此时
此地, 人世的是非彼我, 荣辱毁
誉, 都变得虚幻和微渺了, 烦绪
顿消, 心境澄明, “ 信可乐也”,
在这自然景物的触动下, 他感觉
到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 而且每
一个个体生命都独立的面对整个
宇宙, 让人觉得自己的心灵好像
跟整个茫茫宇宙都结合起来了,
有一种超然玄远的情趣。
从自然中得到愉悦, 又从中
感到悲哀, 对于自然的感发化作
了对人生所产生的深沉的叹息。
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 人生
却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 自然
是永恒的, 人生却如此短暂。尽
管人们的好恶取舍各不相同, 得
其所需, 莫不欣然忘乎所以, 以
为人生致此, 可称满足。然而随
着时光的流逝, 那些令人欣喜的
事物, 很快就成了陈迹, 当时所
觉的满足感, 如今早已无影无
踪, 只留下无穷的感慨而已。天
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生命修短一
期, 具有尽时, 人生的长短要听
凭造化的安排, 最终要走向死
亡。这种痛苦, 更是难以摆脱,
生命个体在整个宇宙间是多么的
渺小和短暂, 人都逃脱不了死亡
的压力和痛苦!
人们普遍看重的是生, 厌恶
的是死。庄子“ 一死生” 的观点
是“ 虚诞”。那么, 未来呢?后人
看我们, 也像我们看古人一样,
每个人都会渐渐由后人变成今人
再变成昔人, 留给后人的不是自
己, 而是你自己的痕迹。人生代
代相传, 痛苦也代代相传, 没有
休止。这真可“悲”啊!这种悲伤
不同于上段生命短暂的痛苦。痛
的是人生短暂, 好景不长; 悲的
是人生代代相痛, 永无休止。但
这种忧伤的情绪背后, 是对生命
的深沉眷恋与执着; 这种感伤,
是诗人对人类终极命运的一种哲
学思索, 其间有积极的因素存
在。如果真是可以置生死于度
外, 逍遥避世, 哪里还会有伤感
呢? 伤感当中蕴含着对生的执着
和追求。他的内心其实是充满了
矛盾与痛苦的。大千世界, 万事
万物, 纷繁复杂, 各不相同, 可
这些都是天地的自然造化, 在这
一点上大家是平等的。面对自
然, 体会整个宇宙和人生, 经验
最大的快乐与最大悲哀, 超越生
死又回到生死, 这正体现了士人
的深情与超迈, 和充分享受自然
与人生的率真与任情。
东晋文人的这种游心于淡,
出处同归, 与他们对大自然的亲
近是分不开的, 江左之胜水名山
陶冶了名士的高情雅趣, 而名士
之情趣又寄予这佳山水中, 灵秀
的山水消散了名士之滞忧, 东晋
时期的士人已不再像正始时期那
样关心生命的意义, 而是关心生
命的闲适程度, 存在的方式, 他
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肆情酣畅,
并将这豁畅之感写成文章, 王羲
之的《兰亭集序》是他以玄对山
水、以玄对人生的产物。但王羲
之此文, 不同于当时的咏物谈玄
的作品, 对山水的描写, 不仅仅
取一种静观默察的心态, 而是要
借助山水的幽淡玄远来消释他们
包括“ 生死之大病” 在内的现实
焦虑。有两重主旨蕴于其中, 是
对魏晋人格中基于自然和名教之
冲突的各种心理焦虑的消释, 和
对一种融合了自然与名教之后的
旷淡、清远之玄学理想的描绘与
追求, 然而这种追求尚停留在
“ 形式” 阶段, 尚未成为可操作
的人格行为。谁能将这种内在的
追求, 外化为生存方式或生命行
为? 则是后来的陶渊明。同阮籍
相比, 阮籍是纯粹孤独者心声之
流露, 它的意境是在灿烂的星、
朦胧的月照耀下的一个孤寂无依
的灵魂在清风徐徐的田野里独
行, 而王羲之则是挣脱尘索, 回
归自然对山水的吟唱, 追求人与
自然的和谐。两位诗人都以个体
生命存在为本位, 但一个是上下
求索而无以安顿心灵, 另一个是
个体生命置于山水之中, 与大化
流衍的生命之流相俯仰, 但真正
在自救之途中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是陶渊明, 他借个体生命与自然
生命的和谐一致而找到了使心灵
世界保持某种张力平衡的方式。
阮籍代表的是士人阶层遁世自救
之初的心态, 此时他们已从政治
角逐中挺身而出, 却不知往何处
去; 而王羲之等东晋玄学名士已
认识到将心灵与大自然相契合,
和对人生的超迈, 而陶渊明则代
表那些已经找到有效自救方式的
士人之心态。
对于东晋士人来说, 他们与
常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于心
灵的承担, 他们需要找到生命继
续存活的深意, 外化为对生命存
在方式的求索, 东晋时, 书法是
能体现风度的一种特别的艺术,
它需要将对生命的感悟之“ 气”
融入其中方能成就佳篇。王羲之
此文, 即融入了他叙“ 乐” 叹
“ 悲” 的感怀, 叙“ 乐” 张扬生
命意趣和自由个性, 叹“ 悲” 穷
究人生命运和宇宙天道。叙
“乐”是尽情尽兴讴歌生之欢快,
叹“ 悲” 是庄重严肃地阐发生之
意义。叙“ 乐” 是为了引出
“悲”, 乐极而生悲, 是为了反衬
“悲”, 悲得深沉。叹“ 悲” 则是
叙“ 乐” 发展的必然, 悲乐相
生, 蕴藉含蓄。内在的灵气被高
雅的形式所笼罩, 遂成这篇绝美
之文!
注释:
[1 ] 《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李建
中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 998 年版第
1 1 7 页
参考书目:
①《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李建
中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 998 年版
②《先唐散文艺术论》熊礼汇著
学苑出版社1 999 年版
薛曼, 广东珠海七中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