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昵称5616265 2014-04-10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4月12日 - leeys2005 - leeys2005的博客


名家甲骨文书法8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8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9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12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2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2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2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2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2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2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2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1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1 - lbyshzys - 吕伯愚书画篆刻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甲骨文字歌

作者:何崝,四川成都人,生于1947年7月。字士耕,号啃轩,又号腐公、

锦里先生。四川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

会会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甲骨文字歌》,巴蜀书社,1986年。

本书用歌行体的形式介绍了甲骨学发展史,并用甲骨文书出,附有释文、

注释。是一本甲骨学普及读物。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字歌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甲骨文书《千字文》

 余研习甲骨文多年,也书写了很多幅甲骨文书法作品,但用甲

骨文书体书写《千字文》即属首次。余利用五年时间,查阅了

众多资料,搜集整理并出版了《甲骨文书写手册》,在此基础

上,方书写了下面甲骨文体《千字文》,敬请博友及其方家、学

者予以评品。谢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甲骨文书《千字文》 - 西楚浪子 - 西楚浪子的博客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青石甲骨文三十六计作品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青石艺术有您指导会更精彩

 书者近些年来对甲骨文书法进行研习并作了一些探索,深得苦练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在创作意识上和创作心态上确立自己的书写风格之后,选择了三十六计为甲骨文书法创作题材。选好题材苦练创作技艺是创作手法的基本功,是完成一副好作品成为学好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决定因素。书者甲骨文书法创作技法上,多次受书法家熊基权先生的教导,熊基权先生对书者创作技法上亲自进行了指点。书者创作上基本上掌握笔法悟得笔墨古韵味所在之处,在注重线条质量上力求刀笔融合之美妙,得契刻之真意。书者创作中避免不了的难题是甲骨文字集中不曾有的字,没有的字只能按书家前辈们的创作经验,向前辈学习讨教借助金文与甲骨文的通贯性,借金文补位技法来完成三十六计全集作品,以确保甲骨文书法通达高古,率真之妙境。书者注重章法方面曾多次浏览蒋兆武先生的网易博客拜访学习,章法上研习蒋兆武先生的大量作品并从斗方作品中找到了创作形式和答案。在两位书家前辈作品的感悟下青石专门创作了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全集”斗方作品。作品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书写完成,而同时将作品发表在博客日志中,又特邀请书家及爱好者和甲骨文书法行家的点评指教。在广泛征求大家的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甲骨文字书法的创作经验和书写技法,并经书者多次修正使作品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全集最终完成。甲骨文字书法章法的创作难度极大,书家各有见解点评不一。甲骨文字书法与现代书法的书写技法有所不同,区别很大。所谓,现代书法章法其实就是书法创作中对整幅书法作品的布局设计和安排,字间的映带关系,行间的位置分配,空白大小,疏密关系,行文走向顺序等技术因素组成。甲骨文字的书法布局章法有众多不同的因素所构成,创作甲骨文字书法难度最大的是由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如何能在笔墨纸砚工具中完全表达和体现出书写之美,这有关于创作甲骨文书法作品的成败关键所在之处。书者就利用甲骨文字中的象形字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动物植物和器物用具等具体分作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寥寥数笔,轮廓地勾画出所象之物,虽然线条简单,却也惟妙惟肖,神态备至,如“山”、“水”、“木”、“禾”、“鱼”、“龟”、“燕”、“犬”、“鹿”、“鸟”、“鼎”、“鬲”等字;另一种是以点代全,取所象之物的部分特征来表示物之整体,想象丰富,如“牛”、“羊”、“月”、“云”、“雨”、“鼻”等众多而有趣的象形字,书者将这些原始图画性质的文字进行了梳理,并找出了一定的规律,这在今后的创作中使甲骨文字的书法章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甲骨文字中“虎”字的象形作身有斑纹而口大,“象”字的象形作挺着大肚而鼻长;“龙”、“蛇”、“猴”、“鸡”画符逼真字符象形近似;以及甲骨文中的“牛”、“羊”之象形,分别以牛头形和羊头形代之,“月”字之象形,以月缺之形以代之等等的相关规律。 作品(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全集)书者在反复书写过程中悟出落笔微逆而入,提笔中锋运行,驻笔平出空收,用笔顿挫自如尽量掌握逆入、涩行、紧收的行笔基础。书者曾多次研习并将这些基础加以梳理作了总结,只有掌握住这些基础的要领,在研习中去体会得悟性,创作时写出的线条就会既挺直,又扎实,书写性强,很能显现出真正的甲骨文字书写美妙之处。作品创作完成时应不失去甲骨文字的远古风貌,保持古朴韵味才会有真正的书法欣赏价值。作品创作书写时首先应认清自己是用笔墨在纸张上书写甲骨文字,而不是用刀去刻求甲骨文字。所以,书者在创作时充分表现其书写性,即使露锋之笔也要表现出写的特点,这样的出锋才显得自然有韵味,同时也能表现出一定的刀笔味。如果,用毛笔去刻意地模仿刀刻的效果,不仅趣味全失,而且,会显得生硬出现的是刻字效果和书法相差甚远。(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全集)作品是代表书者个性,是书者多时研习甲骨文书法一点体会。书者有望甲骨文书法爱好者多多切磋交流!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计围魏救赵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三计借刀杀人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四计以逸待劳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五计趁火打劫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六计声东击西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八计暗度陈仓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九计隔岸观火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计笑里藏刀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青石甲骨文书法(三十六计 全集)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陶居欢迎您!

 三十六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青石甲骨文字书法(长寿)、意“鹤寿”作品欣赏 - 青石 -                                                               青石甲骨文字书法(长寿)、意“鹤寿”作品欣赏

甲骨文字书法“长寿”二字,书者创作时构思巧妙,书写按其甲骨文字的形象特点,章法布局格调新颖。书者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图案如松鹤图,如寿星图及人们常用“驾鹤翔云”、“松鹤长春”、“鹤寿松龄”、“龟鹤齐龄”、“龟鹤延年”表述吉祥、祝福、祝寿、春安夏泰人长寿 ,秋富冬祥家进财 。书者创作以鹤飞翔图案化的甲骨文长寿二字构成,意人长寿之启发,将甲骨文字笔划结构的长寿二字,称“鹤寿”,亦寓长寿之意。书者利用甲骨文字独特的字形,书写时特意避开了刀刻的线条质感,巧妙地将书画形象的组合成一幅浑然天成的作品,作品力求体现甲骨文字的象形与现代书法的结合,并使作品力在表现出金石篆刻的展示。书者对每个字的形态认真查阅了甲骨文字集的大量资料,书者珍惜中国古老文化确保不失甲骨文字愿意原味,充分体现出甲骨文字古朴质感。书者从书法的表现及笔法的运用到章法的布局,都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研究,使作品显现出书者的独特风格。

     
                        青石甲骨文字书法(长寿)、意“鹤寿”作品欣赏 - 青石 -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以用字来分:

一、用甲骨文字写成的甲骨文书法;

二、以通假或借用替代甲骨文所缺的字写成的甲骨文书法;

三、用偏旁拼凑法凑成甲骨文所缺的字的甲骨文书法;

四、以金文或篆书替代甲骨文所缺的字写成的甲骨文书法;

五、用以上“二、三、四”三种办法来凑足甲骨文所缺的字写成的甲骨文书法;
六、其他杜撰乱造的“甲骨文”书法。

以笔法和章法来分:
    一、以甲骨文的笔法和章法写成的甲骨文书法;   
    二、以甲骨文的笔法写成的方块型甲骨文书法;
    三、以金文和篆书笔法写成的方块型甲骨文书法;
    四、“游于艺”的甲骨文书法;
    五、以甲骨文的笔法和章法写成的原有甲骨文、和其他字体来充填甲骨文所没有的字,而写成的两种字体混在一起,但能一目了然那些是真正的甲骨文,那些是甲骨文所没有的字,而少用通假和借用,绝没有杜撰乱造的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甲骨文书法的几种类型 - xiaolin - 峨山居

瑞安市政协甲骨文学会  刘显佑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甲骨文百家姓   

网站首页更多文章精彩图册加为好友问题咨询

甲骨文百家姓  - xinfeng0101 - xinfeng0101的博客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甲骨文为甲骨文书法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我想,可以运用象形甲骨文的字画同源之理,在保持甲骨文字基本字形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画的意境,用简洁笔画,形象的笔调,组合成古朴、有趣、具有诗情画意的“素描”。也有的是字画组合,融字于画中或融画于字中。在创作中着重于写意,就是以保持甲骨文原来字形为基调,运用毛笔特有的软毫韵味,采用形象的手法表达出甲骨文的本意。其精髓在于“传神”。用长毫毛笔书写甲骨文,字之笔画有粗有细,有方有尖,有轻有重,尽情挥洒。用流畅的笔法写出甲骨字的峻峭、欹丽、古拙、空灵。当然,创新而不离法度,强调原始再现和艺术再现,熔哲理、功法、气势、悟性、情感、格调、书法艺术于一炉。在“形似”中更创造出“神似”,在古味中更有新意,从而演变成象大写意画般精美的艺术品。本着以上创作意图,我曾创作了一些作品,今选择了几幅分别介绍如下,以求方家教正。

这幅作品是把甲骨文的“鹿”字、“鱼”字、“草”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幅作品。鹿在青青的草地上自由奔跑,来到河边喝水,看到河中的小鱼,抬头呼唤自己的同伴快来。表达“水不求深鱼自乐,人之好吾鹿则鸣”。

这幅作品是把甲骨文的“鱼”字、“网”字和两只手(即网上下的两个“又”字),组成用手持网在捕鱼,实际就是进行渔猎。也即“渔”字。正是,“启网得鱼,船满网盈”。

这幅作品实际也是一个“渔”字。不过不是用鱼网,而是用鱼竿钓鱼。鱼竿下方的“又”字,在甲骨文中代表“手”字。正是“得鱼贯柳乐渔夫,斗酒传花约友朋”。

五是字画派。即运用象形甲骨文的字画同源之理,在保持甲骨文字基本字形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画的意境,用简洁笔画,形象的笔调,组合成古朴、有趣、具有诗情画意的“素描”。也有的是字画组合,融字于画中或融画于字中。商代晚期卜辞中就有“文字画”(见图十二)。字画派作品,充分利用甲骨文的基本笔画横、竖、点、斜、曲,尤其是巧妙地运用甲骨文中“曲笔”的“曲无常态,随物、意曲尽其妙”之特色,创作的作品达到“所书动物字,飞禽展翅,蛇虫曲伸,猛兽獠牙,栩栩如生;所以人体字,立、卧、蹲、跪、躬、手举足行,如朝夕相见;所书景物字,山、水、草、木,犹身临其境,画意盎然;所书器物字,具具形象。”(《商甲骨文选》前言)(见图十三、图十四)。

图十二甲骨原版及摹片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图十三鹿

图十四燕 鱼图十五 鸟 山

四是写意派

即以保持甲骨文原来字形为基调,运用毛笔特有的软毫韵味,采用形象的手法表达出甲骨文的本意。写意的精髓在于“传神”。又称之为“甲骨文意书”。代表人是怪夫子宋大海。怪夫子师古不泥古,创新而不离法度,强调原始再现和艺术再现,熔哲理、功法、气势、悟性、情感、格调于书法艺术一炉。其写意作品,匠心独具,古朴迷幽。著名书法家东山先生评价说:“综观大海写意甲骨文,有着不可重复的意韵力度。是民族情趣、民族哲学、美学、文化精神意蕴的体现。”“纵笔纷披,酣畅无拘;构思雄伟,大开大合;中锋硬笔,凝重势动;线条爽利,运笔诡谲。入金石,出石鼓,行意落落;吞四海,吸五湖,气势勃勃;铿锵节奏,顾盼映带,奇丽甲骨文艺作集于腕下”(见图十、图十一)。

图十 龙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图十一凤雏鸣云

 三是游于艺派。

即用长毫毛笔书写甲骨文,字之笔画有粗有细,有方有尖,有轻有重,尽情挥洒。用流畅的笔法写出甲骨字的峻峭、欹丽、古拙、空灵,在“形似”中更创造出“神似”,在古味中更有新意,从而演变成象大写意画般精美的艺术品。代表人是我的老师“优秀人民艺术家”魏峰先生。其作为大写意画家,在进行甲骨文书法创作时,融入东西方艺术及中国画的写意性,探求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大胆地“变形”,“破体”,在章法布局上追求新的形式,强调整幅作品疏密、对比,计白当黑,用笔大起大落,甩得开收得住,痛快爽利。用墨上强调干、湿、浓、淡的变化,常用缩墨作书。“狂怪求理,鲁莽求笔”,目的是追求现代书法的审美情趣。启功先生评价魏峰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是“甲骨遗风”(见图七、图八、图九 )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图八 艺风

图七登山临水

图九 殷商王朝在洹上,龟甲契文出异光。不用贞卜集新句,刀笔书艺要弘扬。

二是形似派。

即以摹写的甲骨文入书,创作的甲骨文作品字形形似,保持原味。代表人是老甲骨文学家董作宾先生。先生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曾对甲骨作了大量摹写工作,对甲骨文形体与笔法谙熟于心,因此得其用笔之妙。卢贤生先生评价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作品是“笔致秀润端雅,深得卜文神韵。他的甲骨文书法多为第一期卜辞的风格,并吸收了卜辞中朱书墨书的丰厚风格于一体。写的清润朗健,字体整肃峻峭,形态变化自然,    婀娜多姿,潇洒飘逸。”(见图六)。

                                图六

甲骨文书法,从广义的角度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刀代笔”,即在甲骨片上进行契刻的书法艺术。包括发现的三千年前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和现代仿制的工艺品甲骨文;二是“以笔代刀”,用毛笔在纸上书写甲骨文的笔墨书法艺术。

甲骨文笔墨书法艺术,是从20世纪20年代罗振玉编集的《集殷虚文字楹帖》为开端,迄今才八十多年,比起金文,大篆,小篆,隶,行,草,真各种书体的书法来,它是最年轻的一种书体类别。在这不长的时间里,老一辈的书法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极为珍贵的可供借鉴的墨宝。在随后的几十年间,热衷于研究甲骨文的各种学科及甲骨文书法艺术,创作甲骨文书法艺术作品的新老甲骨文学家,众多的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这对繁荣甲骨文书法创作、发展甲骨文书法艺术,无疑是件幸事。综观几十年的发展,甲骨文书法艺术已形成五大流派。为了从多个流派中汲取精华,充实自己,从而写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路,今将各流派艺术特点概括如下:

一是规范派。

即用字严格,主要以临写或以甲骨文集字严肃创作,不臆造或妄加改窜。书写甲骨文以篆和钟鼎笔意入字,作品均衡、对称、稳定、端庄、谨严。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临写甲骨文。完全忠实于甲骨文原貌,如徐无闻先生的临写甲骨文作品(图一)

图一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甲骨文书法五大流派 - xiaolin - 峨山人

一种是甲骨文书法创作作品,甲骨文字大小一致,整齐排列,圆笔等划书写,融有篆书笔意,有的以钟鼎文笔意书之,如丁佛言的书法作品(见图二),罗振玉的书法作品(见图三)。

图二

图三

笔者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在书写佛经及经典著作时,也是采用融入篆意的笔法书写的。拙作不能和大师们的墨宝相提并论,但为了说明问题,斗胆举出二篇。(图四是笔者写的60米长卷《孙子兵法》节选局部,图五为25米长卷诸葛亮《出师表》局部)

图四

 图五

局部放大图

   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用笔秀润,格调清丽”(杨鲁安先生语)“罗氏写甲骨文有两种形式,临写原刻辞和集联。他以体势开阔宏伟、结构严谨的一期卜辞为宗,参以中锋篆法,坚实挺拔的结构字形,既有盎然古意,又别具心裁,成为契刻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丛文俊先生语)。张俊之先生的评价是:“分析罗氏甲骨文书法是吸收篆意而雅化了。用笔改变了甲骨刻辞恣肆放纵的瘦劲,而为玉箸篆的圆韵丰满,起笔藏锋,兼用侧锋,收笔斩齐,运笔中有的中锋,圆笔书之,有的加大了按笔力度,使笔锋铺开,有方笔遗韵。结体采篆法纵长,大小整齐,点画间平衡对称,协调而统一,隽雅而质朴,行款章法,楹联单行,虽有倚侧,但中轴稳定。卜辞纵有行,横无列,端庄谨严。粗笔画的,也有细笔画的,不失甲骨神韵。为我们如何用毛笔书写甲骨文开辟了一条正宗之路。”老一辈的甲骨文学家罗振玉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严谨规范的榜样。

    八十年代以来,甲骨书法或篆刻作品时有出现。研究甲骨文书法并作为创作体裁在一些大型的展览中比重明显加大,作品在质量上也有了新的提高。作者在继承前贤作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视野,涵养学识。随着甲骨文物资料的刊布增多,注重了从甲骨原版文字本体中间讯消息,书体也不再囿于典范书家格定的旧模式,开始追求新的体态风貌。1984年10月,在河南安阳市首届举办“殷墟笔会”和“甲骨文还乡书法展览”,这一时期甲骨文书法创作可分为以下几种倾向:

    1. 恪守甲骨文原字型,依照契刻效果,再现刀笔形态。

    2. 采用甲骨文字,施以石鼓或金文笔意,一改甲骨文劲直而为凝重的效果。

    3. 将甲骨文字整齐划一,以小篆笔致成之,追求工稳精致的格调。

    4. 保持甲骨文字的大概结构,行书用笔简率急就,突出天真稚拙的意趣。

    5. 打破甲骨文的形体结构,草书用笔,潦草开合,觅求欹侧恣肆的境界。

    1985年安阳甲骨学会成立。1986年9月,何崝《甲骨文字帖》由巴蜀书社出版。1988年 孙常叙撰集《龟甲兽骨文字集联》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4月,徐振韬在英国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举办甲骨文书法展,为国外举行甲骨文书法展之发端。10月,刘兴隆《甲骨文集联书法篆刻专集》出版。这个时期刘顺、潘主兰是其中代表人物。刘顺的甲骨文书法(见图十七)“没有束缚于甲骨文的表现形式,而是透过刀刻的痕迹想见古人书写的风神,使刀刻的线条活泼起来,柔挺合度,是书写的甲骨文,而非刊刻的甲骨文。”(《中国书法》2001年8期41页张海《关于刘顺》)而潘主兰先生甲骨文书法的“布白呈均衡式但能自由构筑,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字距参差有别致,行距疏宕有余韵,用笔直取瘦硬,能活泼,具生气,“字外出力中藏棱”,经衍化的繁简错落有致的线条,于无规划中求规则,于纤微要妙处临事从容,情驰神纵而任其自来,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令古树开新花。”(摘自蒋平畴先生《枕流漱石逸清刚——潘主兰先生艺术世界》)此外还有“吴昌硕的嫡传弟子诸乐三结字取自甲骨文,结体与笔意多存金石碑版气息,与董作宾,叶玉森等的风格大相径庭;苏州沙曼翁影响亦及于一代。北京王友谊在近年书作中,写甲骨文体线条灵动,刚柔相济,颇受时誉。”“他更多参入了行书笔法,如运笔的裹锋绞转、中侧并用;结体以固字立形、依象取势,章法以随形布势、虚实相生;墨法的浓度相间、燥润相杂。因而线条委婉多致、灵动活脱而不失劲挺,具象造型稚拙自然、天真可爱而不神秘,意境古朴而清新,明爽而蕴藉,一面以现代审美意识解读着先民‘仰观’、‘俯察’的构思,同时抒发着“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的情致。”(见王世征《发远古之韵抒时代之情》)

    90年代,大批甲骨文书法集出版,以及个人书法展的展出,给书法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1991年王乃栋书《写意甲骨文》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刘兴隆《新编甲骨文集联》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2年台湾董玉京撰《董玉京甲骨文草书集》出版。9月,安阳段长山、魏峰合编《甲骨文书法艺术大观》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被誉为“我国第一部集近现代甲骨文书家作品之大成”的著作。1994年9月,柳学智《甲骨文集唐诗一百首》由北京龙门书局出版。10月,安阳举行“94’中国安阳甲骨文发现95周年国际学术纪念会”,大会还在殷墟博物苑举办了甲骨文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国际大展。1995年1月、3月和11月徐振韬分别在英国帝京大学、杜伦大学和美国柏克利大学举办个人甲骨文书法展,每次展出30余幅作品。2月安阳殷墟甲骨文艺术研究会成立。1996年台湾袁德炯《甲骨文游艺集》出版。南京举办江苏省甲骨文学会首届书法展,并举行“发展甲骨文事业,弘扬民族文化”座谈会。1997年南京举办首届中日甲骨文书法展,展出作品118件(其中中方92件,日方26件)。李鸿伦书《甲骨文书法》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1995年以来,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围绕甲骨文出土百年纪念,连续几年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分别在南京、北京、淮安、常州等地举办了全国性、国际性甲骨书法大展6次,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与各种座谈会5次。其中 1998——2002年,江苏省甲骨文学会等主办了二届“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联展”,推出了一些较为优秀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他们大多数书法创作的轨迹是沿着罗振玉、董作宾、丁辅之和简经纶等近现代著名书家的风格而逐渐演进的。与前辈书家不同的是,当代书家在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创作手法的灵活性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突破。就台湾和大陆的作品而言,台湾书家的作品特别注重传统,书写普遍工稳严谨,深受董作宾雅静秀美书风的影响,安国均、王学勤、董玉京、瞿达三、柯美风等人为其代表。大陆书家则取法较宽,风格多样。师承罗振玉雄浑古朴书风的以范毓周、徐自学、仲贞子等为代表;取法丁辅之刚挺瘦劲风格的以石学鸿、王一羽、王冰石、吴柏军、何昌贵等人为代表;师法简经纶粗放恣肆书风的以秦士蔚、周风池、焦智勤、王小平、胡家持等人为代表。”。这一系列的展示活动,受到中外学术界、教育界、书法界的极大关注,有力地推动了甲骨文书法向前发展。

    1999年4月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由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同江苏省社科联、江苏省教育工会、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甲骨学商史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及台湾甲骨文学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举办“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海内外甲骨文书艺展”。5月,由江苏省文化厅、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年——海内外甲骨文书法大展”,展出作品178件。8月,“魏峰甲骨文书法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从上可以看出,八、九十年代甲骨文书法越来越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出现了甲骨文书法创作热,书写内容、形式、风格及表现手段的大有改观。他们用诗词、古句、自撰诗为题材,以横批、斗方、扇面等多种表现形式,追求浑厚、险峻、写意的个性,其制作技巧不择手段。打破了单一表现契刻原貌为正宗的条条框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卜辞的神韵。但与各种传统书体相比,甲骨文书法只不过才八十余年的历史,甲骨书家的队伍还比较小,甲骨书法也还有一个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接受的过程,但作为书法艺术的一个新品种,必将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沙鸥国学论坛)

  甲骨文书法艺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各具个性的不同流派,下篇将根据我的理解分别进行讲述,以使朋友们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对甲骨文书法产生更大的兴趣 。同时学会如何欣赏甲骨文书法。

近现代甲骨文书法,是指今人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字,与殷商时期用利器镌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甲骨文”是不同的。近现代甲骨文书法是我国墨苑里的一朵奇葩。

    殷商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是古文字学家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在我国的文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们当今社会研究发扬甲骨文书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财富之一。甲骨文里保存了不少商代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也是历史学家和古代科技史家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用毛笔书写甲骨文,书写时并讲究执笔、用笔、点划、结构、章法等,作为一种书法艺术来对待,那应该是1921年罗振玉等学者集甲骨文字书写楹联以后的事情。自此,在甲骨学研究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甲骨书法这朵新的墨苑新花。

    最早出现甲骨文书法作品是1921年左右。著名学者罗振玉在研究之余,首先集甲骨文字用毛笔写成楹联。他曾说:“取殷契文字可识者,集为偶语。三日夕得百联,存之巾笥,用佐临池”,后于1921年以《集殷墟文字楹联》为书名付印。这是一部最早的甲骨文书法集,是甲骨文书法时代的大事,使这种古老的书体为现代人服务。尽管罗氏说:“用作临池之用”,但印行出来,传播开去,受到甲骨学者、书法家的广泛注意,真正把甲骨文书法引导到书法园地里。其后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纷纷集甲骨文字为楹联。

    1927年罗振玉将自己和其章钰、高德馨、王季烈三人作品集为《殷墟文字楹帖汇编》由东方学会石印出版,共收400余联,四言、五言、六言至十言不等。在甲骨文可识不足千字之时,他能集出这样多的楹联,可谓极变化之能事,创甲骨书法之奇观。此书1985年以《集殷墟文字楹帖》为书名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放大重印。

    “罗氏写甲骨文有两种形式,临写原刻辞和集联。他以体势开阔宏伟、结构谨严的一期卜辞为宗;参以中锋篆法,坚实挺拔的结构字形,既有盎然古意,又能别具心裁,成为契刻书法的杰出代表,”影响着甲骨文艺书界。(丛文俊:雪堂书法叙论)

    “罗氏甲骨文书法用笔改变了甲骨刻辞恣肆放纵的瘦劲,而为玉箸篆的圆韵丰满,起笔藏锋,间用侧锋,收笔斩齐,运笔有的中锋,圆笔书之,有的加大了按笔力度,使笔锋铺开,有方笔遗韵。结体采篆法纵长,大小整齐,点画间平衡对称,协调而统一,隽雅而质朴。行款章法,楹联单行,虽有欹侧,但中轴稳定。卜辞纵有行,横无列,端庄谨严。有粗笔画的,也有细笔画的,不失甲骨神韵,为我们如何用毛笔书写甲骨文,开辟了一条正宗之路。(张俊之《罗振玉对甲骨文书法的贡献》)

    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工作展开以后,甲骨学研究完成了草创阶段向成熟阶段的飞跃。在这一阶段期间内的甲骨书法艺术作品,基本上是由下述两部分人创作的。

    一部分是非甲骨学者。1928年丁辅之出版了《商卜文字集联》;1937年出版了《观水游山集》。1937年简琴斋也出版了《甲骨集古诗联》上编等。因为他们对甲骨文所知甚少,所写的甲骨文书体已经基本失去契刻刀意,他们几乎不用摹拟甲骨错落疏密之整齐规范,行列划一,笔笔精到,一丝不苟,是一种经过甲骨文改造的篆书,用笔均为方笔,而且集错的字也时有发现。以上所述罗、章、王、简、丁、高诸氏的作品,在1969年由严一萍先生汇为《集契汇编》一书,由台湾艺文书馆出版。此外1974年台湾还出版了石叔明、林翰年编的《甲骨文与诗》,文字犹如刀削斧刻,用笔侧卧拖出,失去了甲骨文的韵味。因为作者没有甲骨文的基本知识,不知道甲骨文写的基本规律,也没有临摹过甲骨拓本,所以写出了和甲骨文相距甚远的甲骨书法。

    另一部分是甲骨学家。著名的甲骨学家董作宾先生,不仅对甲骨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对甲骨书法颇有研究。他常在公余之瑕,挥毫临习甲骨文契刻。他认为临摹是学习甲骨文书法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能马虎,或当作消遣自娱,一定要认真对待。他总是先用玻璃纸蒙在拓片上,钩出轮廓,再与原版甲骨对照临摹。在刻苦临摹的基础上,也不断地创作了一些集字甲骨文书法作品来。此幅甲骨文书法七言联“为大我不为小我,疑古人也疑今人”,写得秀润遒丽,方圆相济,骨肉兼备。点画起笔都逆锋入纸,呈浑圆厚重状,收笔大多瘦劲尖利,但并不轻薄浮滑,意到笔到。他用墨到位,落笔、运笔到收笔,粗细过渡十分自然匀称,提按的动作和力度,把握得很有分寸。线条刚直遒劲,转折有方有圆,圆处自然内敛,方处挺括锐利,呈尖角状。(王本兴《董作宾甲骨文书法赏析》,此外据严一萍(《甲骨学》第八章《甲骨文字的艺术》)介绍,董作宾曾在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先生逝世时,用甲骨文字撰写了四百多字的长篇挽联。其结体纵横开合,上下错落,浑厚劲削,绵里藏针。董作宾从甲骨文拓片的临摹走出来,带着自己的个性与面貌,启迪着后人。郭沫若其甲骨文书法甚少,尤为珍贵,今仅见《甲骨文字研究》中一小幅甲骨文临作及1934年为柳非杞书甲骨书法条幅。

    1950年汪一庵为所集董作宾、汪一庵书法的《集契集》一书稿本作序,1960年10月《集契集》发表在《中国文字》第一期上。1976年日本欧阳可亮据稿本重新书写,以欧阳可亮、董作宾、汪一庵三人名义由日本春秋书院出版《集契集》,全书共有对联182幅,诗91首,词77阙,令6首,共356篇。董、汪原《集契集》稿本1978年10月由严一萍在艺文印书馆出版。严版集词87阙,其它与欧阳版相同。由于董作宾作为著名学者的声望和他甲骨书法的造诣。国内一些甲骨学家,如丁佛言豪芒雄健,结体疏放;容庚先生笔力犀利,造型古朴;商承祚先生运笔苍劲,体态端凝;胡厚宣先生笔锋挺劲,神情俊朗;陈邦怀先生挥笔工整,书韵秀雅;而王襄先生篆势盘拿,拙中见巧,返扑归真,显示出前辈对甲骨文书法的精深研究。因为写得不多,故他们的墨宝更为珍贵。此外叶玉森与柳诒徵是学者兼艺术家,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了甲骨文书法创作。叶玉森所书甲骨文,以毛笔作刀笔。“得殷契之神采,用笔纵横排傲之势,兼有刀契与笔写之特点,有方有圆,笔意自然贯通;有大有小,参差错落有致;而且字体形态稳重,笔势生动,文字布局虚实相倚,从外形到内涵都给人一种含蓄的对称美观之感”。(李植中《叶玉森与甲骨文书法》)“寓刚于柔,与董作宾甲骨文书法弘毅刚劲相映成趣,其线条极精致细腻,颇有书卷气息,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得殷代甲骨文书家的笔意而少刀意新的甲骨文书体的创造与借鉴,较罗、董更趋谙熟与圆融。”“ 柳诒徵所作甲骨文书,不拘于字形而僵持,而是从用笔到结体颇随情意而行,生动婉转,富有意趣。往往用甲骨文错落的章法,但结字大小相间,方圆并用,与叶玉森的甲骨文体颇多相近之处。” 天津李鹤年,他以毕生精力精研甲骨文书法,兼善多体,于所写甲骨文直溯殷契。虽笔致中锋方圆兼有,而天趣盎然,古风犹存。特别是尖头尾、肥当中的笔画,无纤弱之弊,多生动之机,作品流走通畅,令人叹绝,受到国内外甲骨文书法家的广泛推崇。

    “黄宾虹是一位山水大画家。他以笔墨‘写’山水,蔚成开宗立派大师。由于他对书画线条的深刻理解与锤炼,在篆书上更为自由地融入甲骨与金石的多种笔意,形成形体疏放,结字简古,用笔松活的似甲骨非甲骨,似金文非金文的独特风格,颇受时人所赏。可以说是对甲骨文书体的天才吸收运用。”(刘正成《考古学对二十世纪书法的影响》)(沙鸥国学论坛)

附几位甲骨文大师的书法作品: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甲骨文楷原对应检索表1096个

甲骨文楷原对应检索表1096个 - 温州博古斋,收藏历史储存文化,收藏天地广弘扬文化宽,民间收藏家陈纪平,鎏金银套装,陶瓷,陶器,古瓷,瓷器,玉器,古玉,字画,古玩,古董,艺术,收藏家,收藏,青铜,杂项 - 温州博古斋 - 汗淋后人 - 我的镜头走四方(网易博客:摄影|艺术|)甲骨文楷原对应检索表1096个 - 温州博古斋,收藏历史储存文化,收藏天地广弘扬文化宽,民间收藏家陈纪平,鎏金银套装,陶瓷,陶器,古瓷,瓷器,玉器,古玉,字画,古玩,古董,艺术,收藏家,收藏,青铜,杂项 - 温州博古斋 - 汗淋后人 - 我的镜头走四方(网易博客:摄影|艺术|)甲骨文楷原对应检索表1096个 - 温州博古斋,收藏历史储存文化,收藏天地广弘扬文化宽,民间收藏家陈纪平,鎏金银套装,陶瓷,陶器,古瓷,瓷器,玉器,古玉,字画,古玩,古董,艺术,收藏家,收藏,青铜,杂项 - 温州博古斋 - 汗淋后人 - 我的镜头走四方(网易博客:摄影|艺术|)甲骨文楷原对应检索表1096个 - 温州博古斋,收藏历史储存文化,收藏天地广弘扬文化宽,民间收藏家陈纪平,鎏金银套装,陶瓷,陶器,古瓷,瓷器,玉器,古玉,字画,古玩,古董,艺术,收藏家,收藏,青铜,杂项 - 温州博古斋 - 汗淋后人 - 我的镜头走四方(网易博客:摄影|艺术|)甲骨文楷原对应检索表1096个 - 温州博古斋,收藏历史储存文化,收藏天地广弘扬文化宽,民间收藏家陈纪平,鎏金银套装,陶瓷,陶器,古瓷,瓷器,玉器,古玉,字画,古玩,古董,艺术,收藏家,收藏,青铜,杂项 - 温州博古斋 - 汗淋后人 - 我的镜头走四方(网易博客:摄影|艺术|)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名家甲骨文书法及知识内容大盘点都在这里了 -  墨韵书香 - 中国三星堂书画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