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诗人宇向致意

 墨雪夜疯狂 2014-04-11

向诗人宇向致意 - 东方虹 - 东方虹

向诗人宇向致意 - 东方虹 - 东方虹

书名:宇向诗选 作者:宇向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吕德安

这些年人们害怕灵魂这个词,常常回避它,仿佛它已被时代抛弃,就要在空气中变得稀薄而无用,而它却时时地在宇向的字里行间凸显。

大约在2005年的圣诞节期间,我在朵渔主编的《诗歌现场》第一次读到宇向的诗。那时我在国外,还从未听过她的名字。正如所有好的诗会跳入眼帘,一下子让人记住——宇向的那些诗句,让我读后并对她有所期待。不久后我回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的一个画家村认识了诗人孙磊,他的诗闻名遐迩,画也了不得。聊天时才知道他和宇向竟是一对伉俪。那些年来宇向在国内诗坛其实已是一个公认的优秀诗人,她的许多诗歌作品在一些重要的诗歌选本和刊物上发表,并为她赢得许多令人瞩目的荣誉。孙磊说她实际上是在2000年才开始写诗的,而且她生性敏感体弱多病,这些素质似乎都与她那耀眼的诗歌天赋成正比——一个经典意义上的女诗人形象?或者说这一切正好贴近我对她的想像……

我还知道,这些年来不仅是我,许多诗人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位出手不凡的诗人。由于她的灵气,云南的于坚形象地比喻她是一位为我们“祈雨的女巫”,而北京的西川也说:“宇向在表达以及对表达的控制上呈现出极好的天赋,她的诗歌背后透露着现代艺术的气息,既和时代保持着恰如其分的通气性,又尚未被时代所抹平”——说的是诗人身上那种纯粹的诗性的东西。今年初,我在为影响力中国网站做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专题中,曾这样评述她:宇向是那种有智慧的天才型的诗人,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精神向度,且诗艺上天然地具有一种完整性,妙不可言,无懈可击。更重要的是,对于这类诗人,对宇向,诗是直接的,洞开的,而她通过它似乎看见一个与自己相似的灵魂,这让她在处理各种题材时,那种让“现实回归于言说”的能力变得可信。作为同行,我羡慕她的罕见的诗人品质,期待着她写出更多诗歌精品。

如此说来,一些诗人的能力似乎透露着不可知的力量,它同时也意味着某种原创性。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难对宇向的诗进行准确归类。我们或许只能将之放在她个人的神话里。但是应该说,宇向的诗又不属于复杂的高蹈的那种,相反,它甚至是简单的,现场的,直观的,读了让人容易感同身受。但是,她的诗成就那么快地受到诗坛普遍认可,我认为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共识,那就是在她的许多诗中,那种“宇向式”的灵巧多变的意识——不论它意味着诗性能力或某种触及形而上的经验能力,它们最终都指向一种人性的尊严和良知——而这些也使得她那些多数取材于日常生活的诗,像是一个人在其最基本生存形态(有时是绝望的底线)——因而也是灵魂的高度表现!这些年人们害怕灵魂这个词,常常回避它,仿佛它已被时代抛弃,就要在空气中变得稀薄而无用。而它却时时地在宇向的字里行间凸显,带给人们清醒的认识——我说的是那种站得住脚经得起过问的诗人形象!

再多说几句,我认为中国当代诗歌对“精品”的意识日渐淡漠,那是缘于对精神性的东西少了几分敬畏之心。社会上充斥着粗制滥造。记得几年前我回到福建老家栖居山中,一度与外界疏于联系,可是有一天,劳动之余顺手拿起一本民间诗刊读,忽然感受那上面的文字都是过眼烟云似的。当时我设想着自己是一个普通读者,也还是有被那些文字拒之千里的强烈陌生感。我不相信那是我自己老眼昏花,毕竟我这一生多半时间是在读诗中求得一种专注能力,况且好的诗总会自己跳入眼帘,挑剔着我们的眼光,然后引导我们进入微妙的思考和感觉的世界。《宇向诗选》里的许多诗恰好能证明这一点。她是个精品诗人,精确而耐读。而我在此能为《宇向诗选》写下几个拙字,是我的荣幸。我想以此表达我对她的深深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