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电视的美学特征

 丘山书屋75 2014-04-11

电影电视的美学特征

    电影、电视是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之后,所产生的第七(加上“建筑”它就是第八艺术)和第九艺术。它们作为一个大家族、一个大系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人类在语言、文字文化交流信息载体之后,又发明创造了第三文化信息载体——光电、磁波,电影、电视就是借助于光电磁波而成像、成声的,它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电影、电视更加以迅猛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形象系列、时空观念、思维方式都以新的面貌出现,与当代世界、当代人的需求而合拍、相适应。它正在从初级阶段的纯技术、非艺术和次文化形态的局面向大艺术、大科学、大文化的形态转化、上升,成为人类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影——“第七艺术”

    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在1911发表了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著名论著,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声音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电影语言。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电影也不例外。电影语言作为银幕上视、听形象的总合,由蒙太奇、画面、声音等构成,集中体现为银幕造型。“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是将不同的镜头、场面和段落,根据创作构思和剧情发展组接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蒙太奇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是电影美学的重要元素,也是电影的基本表现手段。此外,电影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电影语言还包括画面造型、色彩造型、声音造型等,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为电影提供物质技术条件,电影语言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电影的分类。电影诞生,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百多年。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宽银幕、环幕、立体电影、3D电影……品种繁多;从艺术角度上说,侦探片,歌舞片,西部片,历史片,科幻片等等,琳琅满目。这些都是人类进步和进取精神的见证。

    电影的种类除有声片、无声片、黑白片、彩色片外,按内容分还有故事片、美术片、纪录片、科教片等四大类别。作为电影艺术最主要样式的故事片,又可做出各种具体的划分。故事片充分发挥了现代综合艺术的长处,根据电影的特征,借用文学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体裁、种类、类别三个层次。从体裁来看,文学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种最基本的体裁,每种体裁又可再细分为不同的种类和类别。电影故事片也可以区分为这样三个层次。从第一个层次上讲,电影的样式包括诗电影、散文电影、小说电影和戏剧式电影等各种体裁。事实上,电影这门年轻的艺术在它百年的发展历史上,在每个阶段总是侧重于向一门兄弟艺术学习。

电视——“第九艺术”

    电视属于大众媒介,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也有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同时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电视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用现代传播技术武装起来,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许多表现手法而成的新艺术形式。有人称它为“第九艺术”,还有的叫它“家庭艺术”、“余暇文化”、“心理调节文化”,像英国又称它为“罐头艺术”(意思是平常、一般)

    它与电影相比,二者的制作过程大体相同。片子(像带)制成后,电影需要放映系统,电视需要播放系统,同时还需要接收系统。与观众见面了,整个制作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电视是依靠电子设备进行生产,按照电视传播方式输出,因而能获得最快、最广的社会效果。在表现上,对时空有更大的自由,完全摆脱了舞台的限制;根据剧情变化,有选择地将其中一个个画面连续播出。题材简洁精练,角色不多,剧情紧凑,再加上摄制成本比电影低,生产周期短,覆盖面广,应用、实用价值都比较高。

    电视是一门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正式播放电视节目,标志着电视的诞生。50年代,电视迅猛发展,很快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1954年美国正式播放彩色电视节目,彩色电视的出现是现代科技为电视带来的一次重大飞跃。在此之后,卫星转播电视的成功,更使得全世界数十亿人能够同时看到电视节目。录像机的问世,以及有线电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出现,更加扩大了电视的影响。

    电视给当代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介,电视既具有与报纸、广播相媲美的新闻属性,还具有传播知识的教育功能,更是继电影之后新崛起的一种综合艺术,在世界各国拥有数量最多的观众,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播放《霍元甲》时,以及近些年的“春晚”,都出现过全城空巷的现象,这是其它任何艺术都难以与之匹敌的。电视艺术凭借着现代化的科学传播手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视与电影的美学特征之异同。从审美特征上看,电视与电影作为姊妹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综合艺术,又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都采用画面、声音、蒙太奇等艺术语言,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不少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因此,人们常常将影、视并提。但是,电视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又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

    首先,电视技术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特性。由于电视和电影分别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原理,加上电视荧屏较小的特点,因而,电视画面的面积较小,清晰度较差,难以表现众多的人物和较大的场面。在镜头运用方式上多用中、近景和特写,少用远景和全景,场景转换不宜太快,以便看清人物和剧情。

    其次,电视介入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观赏特点。由于电视观众一般都是在家里看,观众可以随意收看并当场评论,因此像电视剧应当照顾到观众对剧情内容的兴趣,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吸引观众,在情节、场景、表演诸方面根据观众的审美心理做出特殊的艺术处理,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和介入的机会,尽量使观众对剧中人物产生移情和共鸣,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再次,电视迅速性形成了这门艺术更加生活化的特点。像电视剧制作周期短,成本较低,又具有轻便灵巧的技术设备,室内戏较多等特点,因而能够深入生活,及时将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与此同时,电视剧在剧情内容、演员表演、服装道具、环境布置等方面,都要求更加亲切、自然和生活化,直接和逼真地反映生活。

   复次,电视与与广告联系起来成为消费文化导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也逐步开始进入消费时代,特别是大都市和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商品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广告、时装、流行歌曲不仅深入人的日常生活,而且成为亿万人形成自己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主要资源。电视商业广告便铺天盖地而来,45分钟的电视剧之间竟插播长达10多分钟的广告,确实为电视台赚得杯满瓢溢,可电视观众却遭了罪了。像江苏电视台的《非诚勿扰》,每出一个男人就播10分钟广告,若出五个男生广告就达50多分钟,想看,就得白白浪费掉这些时间。电视广告“烂”……确实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

    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综合艺术,电视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之中,尤其是电影与电视在20世纪下半叶共同组成了一种影视文化,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种影视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史上自语言、文字、印刷术产生以来,在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