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人体为什么会生病

 中光清洁 2014-04-11

第1章              人体为什么会生病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养护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人体疾病严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寿命。所以,了解人体生病的原因与途径,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加以克服,对养护生命具有积极意义。医疗是养护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当前社会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为中国人求医看病提供了选择的余地。然而,两大医学体系的学理不同、疾病观不同,进而导致医疗手段的不同,当然对效果的评价也会大相径庭。

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自西学精进以来中医被淡出主流社会,被视为“玄学”、封建迷信的残余,几乎被民国政府取缔。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了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祖国的传统中医学坎坷前行,也一直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中医在西医思想的系统“结合”之下已经被挤到边缘,甚至同化,中医药在国际所占份额已被日韩甩到后面。

近年来党和政府重视传统医学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春天。但是从社会对中医药、中医养生科学的普及程度,与现代医学相比,还相差甚远。现代医学的“消灭病原、与疾病做斗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已成为人们信奉的真理。而中医学“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思想,虽然有两千多年历史,还是让现代人觉得新鲜。我想,归根到底,原因在于人们还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得病。

知道为什么会得病,才能主动防病。目前,人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否则,人们就不会有一点儿问题,就只会找医生。其实医生也不明白,否则就不会有“医不治己”的说法。笔者写本章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从中、西医学两个不同的角度,了解人体为什么会得病,从而引发掌握防病养生知识的愿望,为中医及养生原理的普及做一铺垫。

一、          中、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

(一)     体验过程

从科普读物的角度出发,不想引用学术定义的概念。我们每个人都去过医院,从大夫为我们检查看病的程序中,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的身体有异常或到医院体检,必须经过化验(血、尿、便等排出物),或X光、B超、CT、胃镜等检查,有病的依据是化验的指标异常或是发现实体病源、病灶。如果化验、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那么结论是“没病”,也不管你有多么痛苦,如果病人症状反映强烈或长时间不得恢复,就有可能被建议您去“精神科”看看。如果检查发现异常,就要采取一系列的针对于消灭“结果”的治疗——杀菌消炎、激素或干扰素、放化疗、手术等等,这种“敌我不分”的方法在无情地考验身体的自我平衡能力。

我曾经请教过许多专家,为什么不对病因进行治疗?得到的答案多是“很多病的发病原因不明”,或是浅层次的回答。例如医生会给你解释:“癌细胞就是细胞组织无序生长,老百姓的理解就是‘疯长’”,再问“为什么会疯长”,答案还是原因不明。再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被认为你脑子“有毛病”。然而,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无不是在不断地回答“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的过程中实现的。现代医学只对处理“结果而不对原因的研究、只从化学和解剖学(形而下)而不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去研究,不从生态环境与人体密不可分的“机制”和人体自身的运行机制(形而上)去研究人体疾病,将永远是不完善的,同理,其治病的方法也必将是不完善的。

根据藏象理论可知,由气、血、精、津、液的耗伤导致的脏腑功能下降,进而影响脏腑五行生克制化的相对平衡,人体出现体能下降而不适的疾病状态时,找不到实体病灶,在《内经》、《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统称为“虚痨”,专有“虚劳门病脉证并治”的章节,其中根据病因、病证详述了理、法、方、药。而现代医学对无菌炎症、退行性病变,“无因发热”等束手无策。近年来,现代医学界把一切仪器检出之前的人体不适,命名为“亚健康”。对“亚健康”的调理,被赋予新的名词“治未病”,为此在医院里成立了“治未病科”,但是,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处于摸索阶段。

(二)     中医学较西医学疾病观前置

中医学认为,五行生克制化出现异常,进一步引起脏腑功能异常,即可使人出现病症,这一阶段正是现代科学仪器所发现不了的,长期体内代谢的不协调、形成不良环境(酸化等)造成某一器官或某一部位长出了实体病灶,或化验指标异常,才能被仪器发现,才可以称做有病。可见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要比西医前置得多,有利于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以下总结归纳了中西医对待疾病认识的几个方面,对照列表1

1可以看出,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疾病观下的自然科学体系,应该说各有千秋。能用“对抗”消灭病原物、病灶的方法,符合中医“急症先治标”的原则。例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止疼药”、“降压药”、“降糖药”、“退烧药”等等。但“对抗”解决不了恢复正气的问题,往往有两败俱伤的可能。例如,人们最了解的毫无选择性的极端措施——放、化疗,就是很好的例证。

1中西医疾病观对照表

比较项目

中医

西医

病原:

内伤七情,正气不足, 外感六淫

外来病原物,病菌病毒等

疾病本质:

阴阳失衡,正邪相争、升降失常

病原物对人体的破坏

康复思路: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治病求本

消灭病原物,治标为主

常用方法:

恢复正气,调整身体的阴阳五行平衡

抗生素,手术,理疗等

特点:

人与病原和平共处

和谐解救危机,和为贵

对抗为主,你死我活

区别:

形而上+形而下

形而下

致病因子+(条件)=得病

             

      

 

着重于解决“缘”的问题改变身体的内环境,就像种蘑菇,条件不适,蘑菇自然不能长出来

用抗生素等消灭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手术拿掉结果,如癌瘤等

着重于结果、消灭致病因子

(三)     中医及养生所面临的困境

1.  普遍存在的认识问题

由于人们对中西医本质的认识不同,有人把中医及养生看作是“封建迷信的残余”而横加指责。这些人极端相信“眼见为实”,对现代的实验科学(结构解剖学、化学)崇尚尤嘉。有人说,是“西医使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我说这不完全对。这其中有经济社会发展使人的生活、营养水平提高的贡献,这方面可以通过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的人口寿命状况证实。正如《人体使用手册》的作者吴清忠先生所说:现代医学自从抗生素的发明,能迅速控制疫病的蔓延外,没有听说哪个慢性病医学难题被攻克,每年的医学诺贝尔奖都有人领,但这些成果都是给未来人类带来某种“希望”。

我想也不用这么悲观,现代的环境卫生医学、染色体基因科学、器官移植、微创手术等,已对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为降低治病痛苦,延长人的“生命”做出了很大贡献。一句话,现代医学发达的结果,是不管出生什么样(质量)的人都能活着,要比“物竞天择”、自然生存的年代好多了,但对未来人类遗传素质的影响是好是坏就很难说了。

2.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有专家学者说过:现代中医所面临的病人,是用现代医学理念充分武装了头脑的群体,同时也多是被“对抗疗法”摧残的奄奄一息的人。很多是被“专家”宣布无计可施、回去准备后事的时候,才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去相信一回中医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有许多医院不治的病人,在中医“养生恢复正气、调整阴阳平衡”的施治下恢复健康。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正是笔者多年学习实践中的正见,从而迪信“天人合一整体观”下的中医及养生科学。

笔者体会,现代中医很少能见到自然状态下的病人,多数是西医治疗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来找中医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医及养生文化,包括传统的自然哲学,缺乏向现代数理化这样,从幼儿时代的系统灌输,直至培养成现代科学家的过程。值得现代教育认真研究。

二、 人体为什么会得病

(一)     中西医学的认识有本质的不同

现代医学理念,人体得病多属病原物入侵的结果。例如有细菌性炎症、结核、痢疾等;病毒性感冒、乙型肝炎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还有真菌性炎症等;精神疾病是受某种刺激引起;免疫系统、淋巴系统疾病、甚至肿瘤,也是化学毒素引发细胞组织、染色体发生奇变的结果。总之,几乎所有疾病,都是外源性致病(西医对创伤也只能用抗生素预防病菌感染,没有促进愈合的药物和方法,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病原物进入身体到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叫“潜伏期”人体抵抗病原物入侵或发病与否的能力叫“免疫力”。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就会发病。

传统中医学理念认为,人体得病是“邪盛正衰”的结果。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免疫力最强的状态,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是免疫力低下、最易得病或已经生病的状态。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取决于脏腑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正常与否,以及脏腑各自的阴阳平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取决于正(气)、邪(气)双方的较量。正气,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防御功能,简称为“正”;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即病因,简称为“邪”。人体的正气充盛,邪气就不容易侵入,正如古人所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相反,人体正气虚弱,抗病能力低下时,邪气就容易乘虚而入,引起发病,正如古人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有另外,人体正气不虚,但邪气过于强盛,超过人体的抵抗能力时,如严寒、酷暑、火烤、汤浇等极端情况下,健康人也会生病。

由于对病原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采取的针对措施方法也不同。现代医学侧重于研究如何消灭病原物和其所致的病灶,而传统中医学却侧重于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驱邪外出而病愈。所以中西医学本不矛盾,只是对疾病的本质认识不同、施治的着眼点不同而已。

(二)     中医学对致病因素的认识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远比现代医学宽泛的多,它除了现代医学理念所包含的病因以外,还包括①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②人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③食之五性:温、热、寒、凉、平。④食之五味:酸、苦、甘、辛、咸。⑤包括人的言行等,不及和太过。

“风、寒、暑、湿、燥、火”六大自然因素,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而致病,被称为“六淫”邪气;过度的情志波动对脏腑的伤害,以及饮食、劳倦房事等生活方面的导致正气不足的疾病因素。被传统中医学概括为“三因”学说,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人被五脏情志所伤为内因,被六淫邪气所伤为外因,饮食、劳倦、房事、跌仆、金刃、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至于现代医学理念的病原菌、病毒,在中医学里被称为“疫疠”,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lì)气或杂气。

疫疠致病有发病急骤,传染较快,病情较重,传染性强和临床症状大体相同的特点。《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和自然界或气候的严重反常有关,如久旱、洪水、酷热、地震、湿雾、瘴气等,亦与卫生条件差、社会环境有关。致病途径多自口鼻而入,极易广泛流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疫疠致病,与现代医学流行病的传染特点一致,现代医学所指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霍乱、流行性腮腺炎、菌痢、白喉等,天花、鼠疫和2003年发生的非典等,都属其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由于防治措施的加强,天花、鼠疫、霍乱等已很少见,有的已经绝迹。

现代所称的“流行性传染病”,例如病毒感冒、肝炎、痢疾肠炎等病毒、细菌性感染疾病如不加控制,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就会造成大规模爆发“疫疠”。中医学认为,这些疾病往往伴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发生,例如伤风感冒多发生于春秋,痢疾肠炎多发于夏季等,这些往往与风、寒、暑、湿、燥、火伤人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力同时发生。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所以古人医治这类疾病一样采取的是“扶正祛邪”的方法,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而病愈。也有人说,古代科学技术落后,没有能力发现什么病毒、病菌之类,这也是事实。但这不妨害人体恢复健康,恢复正气要比消灭病原实用、安全。

三、 认识人体的内生疾病

兵法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养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了解自己比“知彼”更重要。控制环境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无能为力,保护好自己身体这个小宇宙,使之正气内存,时刻警惕来自内部的不和谐因素,人人可为。以下我们首先了解“堡垒是怎么从内部攻破的”。

(一)     先天禀赋与人的体质

1.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除了以上字面可以理解的人体左右差别外,由于太阳与地球相对位置的关系,天不足西北,是指西北方阳热较少,阴也,地就满西北,其精并于下,人体则下盛上虚。可以理解为北方人四肢发达,身高体壮。太阳在东南,阳热就满东南,其精并于上,地不满东南,人体则上盛下虚。可以理解为南方人头脑聪明,而四肢不发达,人体矮小,头与身体比例,明显大于北方人。《内经》产生于中国的中原地区,南北是相对于中国而言的。从太阳地球相对运动关系推断:靠赤道较近,可以理解为“天足而地不满”,两极明显阳热不足,故“地满而天不足”。所以地球上靠近赤道的人,身高明显低于靠近两极的人。

人体阳气生于左,降于右。故人体统一的先天禀赋为在上左强、右弱,右耳目不如左明;在下指手足,左不如右灵便。南方人(靠近赤道的人)上强下弱;靠近两极的人下强上弱。邪气易居于人体的薄弱环节,则在上多右病,在下多左病。这是天地南北阴阳寒热分布不均所造成的。

2.  五运六气与人的先天禀赋

中医运气学认为,人出生离开母腹的年、月、日、时,天地间五行运动状况,能给人打上终生的烙印,除先天发育不足、不全者外,年运气候还要对后天体质造成影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批八字”。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笔者从怀疑到坚信,自认为是理清了中医基础原理以后的事,它是理解“天人合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面在理清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一节中提到五运六气的概况。古人几千年前就发现太阳系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每年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对地球运气产生影响,这就是年运(也称大运)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记载(甲己土、乙庚金、丁壬木、丙辛水、戊癸火),其中奇数为太过,偶数为不及。例如2012年农历壬辰年,“壬”为木运太过,这就是今年的年运。

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给地球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运气学将其细分为六步主气(见表二)。这六步主气每年相同固定不变。由于各大行星的影响,除每年的大运外,还形成六步客气,加临于六步主气之上,对一年的气候产生影响,给人造成春夏秋冬气候的明显异常,甚者形成灾害。古人将这六步客气的形成规律,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记载,每年行程顺序不同,造成每年的四季都有不同的反常气候特点。例如,2012年是壬辰年,辰戌太阳寒水司天,指的是加临于今年第三步主气“少阳相火”的客气,是“寒水”,是造成今年全球大水的原因。据此预测,2012年的第六步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太阴湿土在泉。一个“寒水”,一个“湿土”,所以今年冬天雨雪多,气候湿寒甚于往年。

以上只是对一年的气候框架的解读。每个月、每一天、每个时辰,都有阴阳生长化收藏这五种力量的分布,人在天地间形如微尘,必然受宇宙天体强大力量的影响,人出生时辰的五行气运,为后天体质打上烙印是必然的。据多年观察,生于冬天的人,多阳虚怕冷寒湿体质;生于夏天的人多阴虚内热;生于秋天的人皮肤细腻,肤白体胖;生于春天的人肝气盛,易怒等。人体因先天、后天的一些原因,都有自己最薄弱的环节。同样都是上火,每个人的表现不同,正像人们所说“人各走一经火”。有的人先天的脾胃弱,成为自己生命中最薄弱的环节,每当身体不适,几乎都因此而起。所以了解自己,时刻注意防范,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3.  “批八字”就是看生辰五行

五行“生长化收藏” 这五种力量,时刻对人体产生影响,看人生辰时的五行气的分布,人体禀承此时的气运,据此判断人体的后天弱点,与地摊算命有本质的不同。由于过去对五行的理解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人们很难理解五行与人体的关系,常被称为迷信。从五行赋像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有人说中医是气象医学的道理。在《中医运气学》中,地支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为:巳亥厥阴风木,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其中给人两组五行信息:一是气象信息,风、火、湿、燥、寒。二是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对应关系,厥阴肝经(心包经)木(风)、少阴心经(肾经)火(温)、太阴脾经土(湿)、少阳胆经(包括三焦经)火(暑热)、阳明胃经(大肠经)燥(肺)金、太阳膀胱经(小肠经)肾水(寒)。可以沿袭传统“金木水火土”之象说明人体状况。举例如下:

某女,19790714日子时出生,根据年、月、生辰、时的天干、地支(可从《万年历》查得)排测结果是:

八字:己未 辛未 壬午 庚子 

五行:土土 金土 水火 金水

五行个数0个木,1个火,3个土,2个金,2个水

显然,该生是五行土旺缺木。由此,我们就可知道,该生一方面:八字五行土太旺,气象干扰因素为“湿”,“湿困脾”,脾、胃、肠机能比较弱,容易有腹胀,腹痛,腹泻,消化吸收不良的问题。脾主统血,脾弱会有肌肉无力、渗血倾向。另一方面:该生八字缺木,肝的生气不足,肝不主筋,容易疲累,体力差。容易形成“土反侮木,土臃木郁”,肝为解毒器官,活力差,要少喝酒,戒酒最好,要维持正常作息,早睡早起,才可以保护先天比较弱的脾胃、肝胆功能。

(二)     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打破的

后面第二章中,《内经》关于“男子八八、女子七七”的规律,是人体生死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节奏,是随着肾气兴衰而变化的,从而我们知道了保护肾气的重要性。这个规律还告诉我们: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打破的,寿有极时,人不能通过养生而长生不死,也不可能一生不得病,人生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明显特征和身体器官盛衰所出现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要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学了养生知识后,会把握调养和治疗的方向,把健康的主动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里,在接受医生治疗时,具有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和选择医生的能力。这就是笔者撰写这部科普读物的初衷。

应该明确:养生只能有效地相对提高每一阶段的生命质量,最高目标是一生无病而终。留住青春是一种美好愿望,象《内经》所讲的圣人、真人等,我们一无所见,但也给我们指出了努力方向——节阴阳、保肾精,能相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老寿星,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特别是一些会保养的影视明星,他们鹤发童颜、活力四射,需要我们总结学习。总之,健康长寿,多因一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规律性的东西,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贵在养成习惯,都能达到目的。

(三)     内伤情志

情,指七情“喜、怒、忧、悲、思、恐、惊”。志,指五志“喜、怒、悲、思、恐”,简称情志。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脏腑是有情之器,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后面在脏腑一节,初步介绍 “心主神明,总统魂魄”是通过“五神藏”发挥作用的。所谓五神藏,是指人的“神魂魄意志” 由对应的心、肝、肺、脾、肾所藏。当五脏气血不足的时候,对应表现的是“心神不定、魂不守舍、魂飞魄散而悲忧、意乱情迷而过度思虑、意志不坚而惊恐害怕”;对应表现于外的是人的七情“喜、怒、忧悲、思、恐惊”异常。 五脏气血过盛时,有肝气过盛,表现为易怒;心火上炎时,表现喜不自控,或心烦意乱;肺气足时,气粗而有魄力;脾实,登高而歌;肾气盛,意志坚定。五脏中唯肾没有过盛的病。每一脏发生生理异常,都会表现七情的变化,以上是“物质决定精神”的方面。

“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为过度的七情会直接伤害对应的脏器。直接表现本器官的阴阳失衡(内生风寒暑湿燥火,详见“六淫致病”),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功能,进而破坏五行生克制化的动态平衡,导致营卫气血失调,使人体表现“虚劳”等疾病状态,降低了人体免疫力,为外缘致病因子侵入人体,打开方便之门。所以说脏腑的阴阳盛衰是人体堡垒的最底层防线,从内部攻破这层防线的“敌人”,正是人体过度的七情六欲。即过喜伤心、怒伤肝、忧悲伤肺、多思伤脾、惊恐伤肾,这是人体内伤的主要原因。饮食、劳倦、房事也会直接伤害脏腑,与情志刺激致伤无本质区别,也属内伤,是人体不能“节阴阳”的结果。

另外,按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五志之间也存在生克制化的规律,具体详见《调情志,和喜怒》一章。利用五志生克制化来养生治病,是养生技能中极具操作性的部分。应该成为“治未病”的主要手段,这与现代“心理学干预”的方法不同,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到“异曲同工” 之妙。据了解现代医学不承认脏腑的情感属性,对此研究几乎是空白。但他们承认心情愉快、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身体健康。这点与传统中医学不谋而合。从自我养生的角度看,善养生者从来都是自我情志控制的高手。生活中也常可见到,身体健康的人常是那种“没心没肺”、乐观豁达的人;疾病缠身的人,多属于那种“多愁善感”、斤斤计较的人。写到这里,使我想起有个哲人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她)一生是否幸福”,这句话寓理深刻,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四、 认识人体的外感六淫

前面我们讨论了现代医学的认识只停留在“有生命”的病原物致病,要经过显微镜、或是化验“验明正身”,再用特异性药物杀死病原物。后来,应用动物提取病毒经过灭活制成低毒疫苗,注入人体,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对预防天花、脑膜炎、流感等疫疠的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方面,现代医学研究很深入,对人类作出了极大贡献。对于环境因子致病却研究不够。跌仆、金刃、虫兽所伤也属于外源疾病,中西医学对病原认识没有区别,也不属于养生问题,故此处从略。本节只想介绍“风寒暑湿燥火”使人致病的特点,让人们在生活中知道自然因素致病的规律,以利掌握趋利避害的要点。

相对于其他致病因素,风寒暑湿燥火致病被称为“六淫”致病,“淫”即太过的意思。风寒暑湿燥火本是一年四季的六种自然气候,称为“六气”,即春风、夏暑(火)、长夏湿、秋燥、冬寒。当人体因抵抗力衰弱,或因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适应能力时,六气就侵入人体而发病。这种致病的“六气”就被称为“六淫邪气”。

六淫邪气致病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或居住潮湿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第二、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使人致病,也可以两种或三种邪气同时侵入人体而发病,如风寒、风热感冒、暑湿泄泻、风寒湿痹等。

第三、在使人发病过程中,六淫邪气常互相影响,并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可以化热,暑湿久羁可以化燥伤阴等等。

第四、六淫致病,一般从口、鼻、皮毛侵入人体,所以被称为外感病。

另外,脏腑的功能活动失调,也会出现类似风寒暑湿燥火的症候,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因属内因致病,分别见于脏腑各节。

(一)     风邪

风是春季的主气,风邪多发于春季,其它季节也可染疾。自然界的风是无影无形、流动迅疾、无孔不入、变化多端。所以风邪致病有如下特点:

1.       风邪为百病之始,能兼其它邪气

寒、湿、燥、热多依附于风而侵入人体,如伤风、风疹、风寒、风湿、风热等症。所以,风邪常常是外感病的先导,正如前人所说“风者,百病之始也”,古人有“避风如避箭”之称。有效地驱风避害,对预防六淫致病意义重大。

2.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伤人阳位

风为春季之主气,具有生发、向上、向外的习性,故属阳邪。所以风邪易伤人体阳位,如头部、背部、肌表,并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3.  风性善行数(shuò)变

“善行”指风的病位游走不定。如痹证疼痛部位上下左右走串不定,被称为“风痹”或“行痹”。

“数变”指风病变化较多而且迅速。常见的外感病,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比较快。

4.  风性主动

动,指动摇不定。如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甚至颈项强直、抽风、直视等症状,都属于风病症候。

(二)     寒邪

寒是冬季的主气,寒邪伤于肌表为“伤寒”。寒邪直中脏腑为“中寒”,多发洞泄寒中,是人体阳气不足的反应。素体阳虚怕冷之人,两种类型常可兼得,互相影响,反复发作,伤人阳气。

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伤寒束表,卫阳被郁,多发恶寒、高热、无汗。若寒邪直中损伤脾胃之阳,就会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状。若寒邪损伤脾肾阳气,就会肢体不温而身寒肢冷、水谷不化而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水肿等症状。

2.  寒性凝滞

寒邪使人体的气血凝结阻滞,不能通畅流行,往往发生疼痛,正所谓“不通则痛”。外伤于寒,营卫凝滞则周身疼痛;内伤于寒,脘腹疼痛。

3.  寒性收引

即收缩的意思。肌表伤于寒,毛窍收缩,卫阳闭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紧。寒凝经络、关节,则经脉拘急,可致关节不利,形寒肢冷。

常见的寒症有:风寒证、寒痹症、寒伤脾胃等。

(三)     暑(火邪)邪

暑是夏季的主气,由火热之气所化。其发病独见于夏日,中医学有“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之说。

1.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感暑而病者,常出现高热、口渴、脉洪大、汗多等症状。

2.  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侵入人体使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伤津,见口渴喜饮,小便短赤等症。汗出太多,气血随之耗损,出现气短乏力,甚则引起冷汗不止、喘息气微,脉微气绝的虚脱症。

3.  暑多夹湿

暑季炎热,也是多雨季节,所以常暑、湿同感,而有“暑多夹湿”的说法。多见温病而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呕恶、大便溏泄,脉濡苔腻等“湿”证。

(四)     湿邪

湿是长夏的主气。夏秋之交,多雨湿天气,所以多湿病。外湿伤人除与季节有关外,还与生活环境有关。如水上作业,涉水淋雨、居住潮湿等都是感受湿邪的条件。内湿,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内湿与外湿虽有不同,但相互影响。外湿困脾,脾失健运,则生内湿;内湿困脾,又易招致外湿侵袭,属同气相求。其湿邪致病特点如下:

1.       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凡湿邪致病,常见肢体沉重困倦。如头部有湿,清阳不升,则头重而昏。若湿留关节,则滞重不移,沉重难举。浊,即秽浊,指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如小便浑浊,大便溏泄,下痢脓垢,妇女白带多等,均属湿浊的病变。

2.  湿性粘滞

粘滞,指粘腻、滞着。突出表现病变过程较长,多缠绵难愈。如湿温病等。

3.  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

湿与水同类,故为阴邪。由其粘滞,极易遏损脾阳,使水湿不运,发生水肿、泄泻等症;由其重浊粘滞,极易阻碍气机,使阳气不通,升降失常,出现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大便溏泄不爽等症。

(五)     燥邪

燥是秋季的主气,故燥邪发病多见于秋季,又称“秋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起病多从肺胃开始。初秋温热,多夹夏暑之余气,易成温燥;深秋转凉,多夹近冬之寒气,易成凉燥。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或痰粘量少,咳而不爽,胸胁疼痛,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舌干等。凉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咳嗽少痰或无痰,舌苔薄白而干等。燥邪的致病特点如下:

1.       燥盛则干,易伤津液

燥邪伤人以人体津液亏耗为表现。常见口鼻干燥、皮肤干枯皲裂,毛发不荣,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干燥等。

2.  肺为娇脏,燥易伤肺

肺喜清肃濡润,开窍于鼻,燥邪从口鼻而入,故易伤肺。多见干咳少痰,胶黏难咯,甚则痰中带血,胸痛喘息等。

(六)     火邪

火与暑热同为阳邪,常互称。但火与热又有区别:暑热多由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等;火则多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上炎等。人体正常的阳气称为“少火”。热常指邪气,火的热像较热更为明显,且多表现上炎的特点,故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的说法。火病的发生,可直接从感受热邪引起,也可由风寒暑湿燥火通过皮肉入里化热、化火而成。脏腑机能失常或情志过极,也常可化火,所以有“气有余便是火”与“五志化火”之说。火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如下:

1.       火为阳邪,其性上炎

火性热而向上,故为阳邪。常见心火上炎,口舌糜烂;胃火上炎,牙龈肿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2.  消灼津液

火热邪气,最易消耗人体津液。故火热病证除见热象外,常同时并见口干,喜冷饮,舌干少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津亏液耗症状。

3.  动血生风

动血,是指出血。①火热邪气易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部位出血,如吐血、衄血(鼻出血)、尿血、便血及发斑(皮下出血)等。②火邪还可聚于局部,腐败血肉而发为疮疡。③火热邪气内盛,燔灼肝经,热炽筋孪,导致“热极生风”,可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抽羊角风)等。

火邪病有实火和虚火之分。实火表现便干、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实有力。常见阴虚火旺是阴阳失衡的证状,表现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

五、 养生与医疗有什么区别

(一)     养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位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当人有病的时候,用药好还是用养生的方法好?”我说二者都很重要,俗话说有病“三分治,七分养”,没有“养”做基础,用药就是扬汤止沸。这使我感到有必要阐述一下,养生到底与医疗有什么区别。治病好理解,养生是尊重规律。

我们先看《内经上古天真论》中黄帝与天师的对话,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段话不难理解。黄帝问天师:我听说上古的人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现在的人五十岁左右动作就都衰老了,是时代的原因呢?还是人就应该这样?天师岐伯回答:上古的人知道天地规律者,生活、劳作的技能、节奏,符合阴阳运动规律,他们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超过自己的能力去劳作。这样他们才神形兼备,自然活到天年百岁而去。岐伯接着说: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人们把酒当作琼浆,以“妄想”为常态,酒醉以后夫妻房事,欲竭其精,耗散真阴;行、欲、食不知满足,不适时的耗费精神,起居没有了节制,随心所欲,这样违反了生命的规律,才半百而衰。
    
下边一段,岐伯接着说:上古圣人都这样教导说,避开不同季节、时间的虚邪贼风,心态保持恬淡虚无,让真气不散使精神内守,病就不会来保持闲情逸志而少欲,心而不惧身体劳而不;人人心情舒畅,得以顺,欲,都能如其所愿。这样吃什么都香穿什么都舒服乐其习惯,高下不相慕,这叫民风淳朴。不为别人的嗜欲劳目、不因别人的淫邪惑心,愚者、者、人对什么可怕的东西都不肖于顾这样才符合规律。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是因为“,才没有什么危险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了才打井该战斗了才造武器,不了吗

理解以上这三段,就没有必要在回答朋友的问题了。人要长寿必须遵循天地阴阳和人体生命的规律,身心都合于“道”,要克服许多人类随心所欲的恶习,并养成习惯,就苛疾不起,就能度百岁而不衰。人生了病用药,是扬汤止沸,也是起辅助作用,真正的康复还是要合于道——“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内容贯穿于人的生活起居、饮食男女、欢愉劳作等等各个方面和细节,将在以后的各章中分别介绍。

(二)     养生与医疗同出一辙而有别

养生与医疗所谓同出一辙,指的是二者都是以维护生命健康为出发点,由于对疾病的理论认识不同,采取的方法有别。养生与中医治病理论相同,方法、工具不同。分述如下:

1.       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医院把治病作为唯一的目的,甚至中医院虽然用的是传统中医理论,由于着眼点不同,就和养生有了截然的不同。医病是医生针对患者的暂时行为,对患者来说是被动的过程;养生是让百姓掌握养生文化后,用一生坚持实践,养成习惯的过程,对人来说是主动行为。让百姓掌握养生文化,必须有人建立和百姓沟通的平台,使养生理念达成共识,才可能真正达到目的。

2.  物理与化学的区别

在天地之间,唯人禀天地之气全,物禀天地之气偏,以物之偏纠正人体之偏,就是中医用药的道理。中医理论认为,人之病多源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其中六淫就指“风、寒、暑、湿、燥、火”的太过。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为通过合理用餐达到养生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医治病的原理,也是用这“风、寒、暑、湿、燥、火”来对治。就是用药物性味模拟,热症寒治、寒症热治。如风为百病之始,但风又可胜湿,又是药物。所以中医治疗和养生用的是物理的方法。西医治病用的化学方法,药理是生物化学原理。

3.  治疗与调养的区别

养生的真正内涵是文化的传承,是引领人类回归自然、科学养生的正道,意义深刻。虽然养生用的是中医理论,但中医理论中包括治病和调养两部分。养生用的是调养部分,包括了人的饮食、起居等诸多遵循规律的问题,不是现代法定医疗的概念。故养生运用中医理论的思想,不等同于用中医的“工具”。可以通俗的理解,医病用的是针、药,而养生以“衣、食、住、行、睡和情志”为工具,预防和调理人的阴阳失衡。所以,养生与医疗同出一辙而有别。

4.  养生与医病繁简有别

健康是“多因一果”, 养生必须懂得如何处理“多因”。处理多因就是克服了后面要讲的各种环境致病因素、人的精神、行为,包括饮食、起居、房事、劳作等方面的不合理因素。养生调养的技能,按阴阳五行归类,故能化繁为简,以简制繁,例如,肝阳亢盛的人,有可能发生眼部疾病,也可能发生脾胃部的疾病,有可能发生腰腿部的疾病,甚至直接发生肝胆疾病,在养生调理中,就直接平肝阳就行了。

看西医,可能就要看眼科、内科和骨科。这些分科明晰的专家们,找不着器质性病变,就成了疑难杂症。至于在多问一个为什么,往往不能做出明确答复。原因出在西医学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忽视了人体组织、器官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往往把所有病症归于外因致病因素,病名繁多,药物繁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发展,将人体更加微观化,复杂化。使人的健康建立在不系统的保健宣传和昂贵医疗保障之上,百姓更加迷惑,难于把握自己的健康命运。

5.  治本、治因、治果的区别

养生调养和治病的诊断依据的是“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的藏象理论,通过体表器官神、色、气质等与体内脏腑的表里关系,分析判断脏腑的功能状态、病理变化和相互关系,从整体出发,通过辩证确定失衡原因,进而提出调理意见。西医的诊断依据是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与正常值的比较,或通过透视体内解剖结构做出判断,依靠的是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全无辩证过程。两相比较的结论是,西医只看“果”,中医通过“果”看“因”,即“中医治因,西医治果”。

养生是遵循规律,纠正所有可能的“因”。养生包括用中庸的智慧适应一年四季的变化,用良好的心态和精神活动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合理的饮食、起居、运动、劳作等多方面的内容。即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人体衰弱、染病的根本原因。所以遵循规律的养生才是治本之策。

(三)     世界观不同决定方法迥异

中医养生理论及方法,源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在其指导下的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及其调养技能。形成了与现代西医截然不同的理论与方法。简单的说,西医是在现代解剖学、营养生化和生理学指导下形成的营养结构调整或是对抗和消灭疾病的技能;而中医养生是要求人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调养脏腑的阴阳平衡,调动人体自身的潜能,使人体与环境和谐相处,进而使人体恢复健康的技能。可见,中医养生与医院的中医治病也不同。

概括地讲,治病就是对抗、是你死我活的方法;养生是和谐相处、调整平衡的方法。一个是极端的方法,一个是中庸和谐的方法。中庸,是不偏不倚,不能不及,也不能太过,是一种恰当的、平衡的状态。所以说,中庸是充满哲学思想的大智慧,中医养生就是这一智慧的应用

现代医学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已经普遍体会到了,用“对抗”方法的同时也伤害了人体免疫力,这也是造成体弱多病、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传统中医养生调理,渗透着“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哲学智慧,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老子讲:“天有好生之德”,一切生物存在,必有存在的道理。依靠“战争”的途径,把人体当成“战场”,消灭某种生物,是下下策。和为贵,与“敌”和平共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不战而胜,正是中医治病、养生的根本大法。

综上所述,从患者的角度看,养生是未病先医,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病是治已病、治已乱,如“临渴而掘井,临斗而铸锥”。但是,对危重病、创伤等病患,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外科手术早发现并及时对病灶进行处理,然后用养生的手段使病患尽早恢复健康,是养生与医疗(真正的中西医结合)结合的理想状态。

--------------------------------------------------------------------------------

中华医学及其养生,源于古代圣人探求自然奥秘的实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古代先秦以前医学及养生智慧大成的《内经》,是我们窥探上述“阴阳五行”规律,挖掘古人医疗、养生知识和技能的宝藏。

下一章笔者将带领大家先理清中华医学及其养生的历史脉络,从中医养生的文化、历史渊源、《内经》概要、和传承概况等知识入门,以便逐步掌握中医养生原理和技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