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德(肇良)序 鄂城孟氏宗族。源于我祖宗政公,仕南宋,守襄蜀,为荆鄂都统制,累赠太师永国公,谥忠毅王,卒,葬鄂城原武昌县。由于三代墓在鄂城,不忍迁徙,谷铭公始移居鄂城,此乃鄂城孟氏占籍之源也。 溯源孟姓本之于山东邹县,邹谱本《三迁志》历史、名字、史传均班班可考,据明史儒林传载颜、曾、孟三家皆从孔派,盖有所谓历代御赐四氏派者均为圣裔。鄂城孟氏东南二分,萌于清乾隆戊寅(公元1758年),完成于同治乙丑(1865),故光绪丙午(1906)合修宗谱时,均自五十六世“希”字派起,历代遵循山东《大宗谱》御赐四氏宗派,延袭至今,世代不紊,实为他姓之不及,亦是孟姓子孙之荣膺,皆赖亚圣公之仁义教诲耳。 阖闻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史》所以著忠奸,而明法戒,古往今来毋相异也。《族谱》所以辨尊卑而别亲疏,水源木本毋相忘也。按山东亚圣谱修,《支谱》应三十年一修,由于历史的原因,从民国二十七年戊寅谱后,已逾历五十七年之久,然而族谱之续修,具有敬宗收族之功,俾疏者亲之,远者近之,断者续之,结合在形式,而团聚在精神,故吾族后裔思之良苦,欲举维艰,遵先祖之遗训,后代之企望,孟姓子孙能无责乎。大势趋此,事应为之,经族裔首集黄良之后,协商修谱之事,并通知各支派进行会商,经多方筹划,使续谱之事,始为定局,旋于公元一九九二年(壬申)腊月研究确定,以塔桥黄良孟氏祀堂为驻点,正式成立《孟氏宗谱》谱局,并着手进行续谱中各项事宜。 孟氏定籍鄂城后,清初分建东孟、南孟二祠,东祠今被鄂州公安局后交安全局占用;南祠鄂州房产局宿舍占用。并各置有祖产,祖业和坟山,以作祀事及济族贫之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产主义制度所致,祖祠被拆毁,产业被归公,坟山田地也被占用,堪作历史考据之世祖遗迹,有宗祖宋太师永国公宗政公之墓,葬灵溪乡清水潭北山寺,宋太师吉国公珙公之墓,葬贤庾乡、金紫山、徐家桥(今涂家垴镇、下杨村、孟古陵、茶场内),今鄂州市文物管理部门立有石碑一方以志。始祖谷铭公之墓,葬于鄂城小西门外天地人山,现被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占用,市公路段住址,武昌大道中段十字环循路盘之西北侧。现唯一尚存的东孟祠之石刻门额“孟氏祠”之石匾一方,绪由和平组织族人等,收藏于塔桥、黄良“亚泉享堂”,此乃孟氏之珍贵遗物,留待子孙瞻仰祖迹,怀宗探源之依据。然祖迹虽无多存,但家族仍繁衍昌盛,祖宗之德,岂能因迹殁而疏焉。凡我族裔责无旁贷,填终追远,光耀氏族,能不为已任乎。此次续修宗谱,族众群情激昂,足证孟氏子孙,本孝悌之教,敦睦团结,溯源相聚,上慰列祖列宗,下泽子孙后代,则幸莫大焉。 社会在变革,时代在前进,鄂城孟氏子孙谱应乎其潮流,散迁者全国皆是。然而,宗系鄂城孟氏,而藉已游离,有的已在他地定居,有的仍因工作调动频移,要寻枝归根,不无困窘。缘续谱之举,肯在敬宗收族,聚远联亲,俾后代子孙寻根有本,瞻之燎然,不忘孟姓氏族藉在鄂城矣。因而,续谱任务,首重寻枝采访工作,由于《民国谱》所记载之省、县、乡地名今多变易,使查访工作难度增多,经多次商讨,首由谱局通知鄂城各乡分支族众,旋由庆东(长房槐祖贞嗣公支)、庆龙(四房容祖贞法公支)去湖南湘潭及省内当阳,和平(四房宣祖、宸祖支繁斐)去浠水、百丈冲、沼山、大垅等地,进行采访。诸公以睦族之任不辞劳瘁,往返历程数千里,使远流得以归源,即应为之备载,俾后世子孙仰之。 本届续修之编篡,仍遵循《民国谱》之凡例,并将谱首之祖像、姓源、谱源、大宗派、小宗派、传记、家范、祖训、祖述等均全部印载,俾孟氏后代能溯其源,明其族,世序不紊,亲疏备悉一览,而知孟氏子孙籍居鄂城,递传不已,以上荫亚圣之德,下承圣裔之荣,为名族子孙者,能不欣庆乎? 历史之迁,虽邦兴族旺,而灾劫亦难避之,续谱必须承前启后,无前届谱之为依,何可以续之?然而,年久时迁,遍罗于鄂城各支族,《民国谱》均无完整之卷,后经和平吾弟多方寻觅,则多系虫蚀鼠啮、破缺之残本。吾弟则不畏艰辛,昼夜悉心选择整理,方拼成全集,使篡辑工作有据可索,为续谱工程提供了资料。 鄂城孟氏族繁宗大,源远流长,根固叶茂,瓜瓞绵绵,人旺则族盛,族睦则国祚,史之如斯,今之亦是能不悦乎?展瞻《民国谱》时,男丁驻有二千,本届续谱男丁已达二千有五,衍增五分之一强,学者、仕者亦迎时代剧增。所不足者,四川、盐源、逢溪,河南淅川,陕西汉中等地,多次去函联系均未获复,不能不为本届续谱中一大遗憾,尚希阖族谅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续谱之能以告成,其功归和平、庆和、祥金、庆荣、庆龙、庆东、宪琳、庆兆、昭金、广淼、庆喜等族人之敬宗热忱。昭隶、昭慈、繁德之协导,特别是庆偿之大力支持,湖南南县族人祥江(时任湖北省水利厅樊口电排管理处处长),以宗族之谊,予以鼎助,使续谱和付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当经费之拮据、人力缺乏之关键时刻,而和平则担当局务,并精心编排和校稿,夜以继日、坚持不懈、克服困难,使此次续谱工程得以完成,功何在显诚则感人,今当志之而不忘也。 此次重修《鄂城孟氏宗谱》系从公元一九九二年壬申十二月筹备,经过宗族各分支四次商讨,制定工作计划,拟定章则,确定坐局人选,正式开展续谱中之各项工作,公元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序稿初成,委托湖北省水利厅、樊口电排管理处印刷厂承印,经过多种周折和烦琐、编辑、审校工作,庆幸于公元一九九五年二月告成。追忆历程,甘辛备至,并感昭穆之灵,阖族诚挚,不负本届续谱之重任,并得圆满成功,藉以上慰祖宗,下泽后世,使鄂城孟氏宗族,根深叶茂、繁衍昌盛,世世亲睦,永葆长青,则不愧亚圣之裔仁义之泽惠耳。 民国篡修族谱,吾正值学子之年,族公遴指谱稿誊缮工作,作为孟姓子孙,当毋敢懈迨毅然而从命为之,赓续两年之多敦叨祖教匪浅,谱章之载莫荣焉。新中国建立后,吾曾几度返梓祀,适族人述及谱事,忆及民国修谱之艰,以当时情况,人、财、物、地点之筹措,谈何易事,故弗敢承喏,公元一九九三年三月族人电陕促其返鄂旋偕,昭慈公趋黄良“亚泉享堂”晤叙,对和平、庆和等族人之热忱筹创与工作,深为感动,既是亚圣之后裔,续谱能无责乎。故承应协同谱事之导索工作,由于年事已高,记忆减弱,心有余而力不及,尽责浅显殊感愧予,敬希诸族谅之,谨以片言致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