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幸福梦麟图书馆 2014-04-11

 

                

 

因为学校最近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农村学校均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行动措施,要求教师要按课程表的安排进行上课,那么原来的付课(常识课)现在都要求教师认真上课、备课。昨天我就在网上下载了20首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少先队队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具有传统影响力的儿童歌曲作为一年级的音乐教材,并且把它打印出来了便于使用。其他老师看到了却评说不一。有的说你不是按国家教材内容来教学的;有的说,你不要把带有爱情的搂搂抱抱也选进来吧?也有的说你能把这些歌教准吗?等。这些话既像是告诫又像是训斥,我听了大家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我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完成学校的布置和要求进行教学,二是我早期也想给孩子们教点歌曲,给他们整天单纯的文化课学习增添一点乐趣,让他们从小能接受一点音乐熏陶,也许今后能对音乐产生一点兴趣多学点才艺,将来以后有点唱歌基础要是再学的时候可能方便多了。然而同事们却是说这样、评那样,把我说的诚惶诚恐不知如何应对。

 

晚上回家我还是寻思白天大家的话,心想人要想做点事还是真难。现在许多人怎是抱着墨守成规不思改进的定式思维习惯,对自己工作的事只是时间上应付过去就行了,留点精力打牌玩玩、抽烟喝酒、做点家务等。可是一旦别人搞点文化创作写点文章,教学上做点新的尝试,他心里就难受生出一些嫉妒的心情,设法来让你退步或打消念头不去做了,一句话是不愿别人出了自己的头。要是你各方面比他优秀,他就会对你戒备、疏远甚至攻击;要是你各方面都比他落后,反而他要说你人不错,老实、勤快能吃的亏等优点。这种怪现象我不知遇到过多少回,可别人都认为自己没有错,这是公认的就是看不惯有人“出风头”,大家都说你不好你就是不好,只看人的说法,不想事情做得好坏,也不想是非正确错误与否。

 

 
 
 
 
 
 
 

 

我认为看人应该用欣赏的目光,看他做的事是否有益于社会,是不是有进取精神,是不是代表了先进的文化内涵。一句话是不是能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即使不成熟或不周全也要给与鼓励。而不要总是用责备的语气,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人,应该多给人以鼓励,鼓励别人追求进步,多做实际工作并要力求做出成绩;不要求全责备,把别人说的怎是不如自己,专挑别人的不足之处来指责。这样的工作氛围不利于人的成长,也遏制了希望进步人的积极性。希望单位的领导一定不能把一些毫无工作激情,只不过是能听话而庸庸诺诺先生说成是好人;而把一些工作热情高涨,积极肯干善于闯关的人说成是出风头,脑子有毛病的人。领导应该善于发现人才,鼓励人才的成长,做一个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20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