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昵称mt5Lu 2014-04-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探寻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痤疮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痊愈60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1.0%;对照组中,痊愈34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30例,有效率为7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其临床疗效显著、见效快,是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痤疮;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痤疮是毛囊及皮脂腺中慢性炎性反应引发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容易反复发作。临床特征常常表现为脓疱、结节、丘疹、部分可有豆渣样粉汁挤出等。多发于青年脸面部及颈背部,影响着人们的外观,同时给患者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单一中药或西药治疗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显著,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91月~201012月期间我院皮肤科门诊痤疮患者共200例,所有患者入选标准均符合《中医皮肤病学》诊断标准[1]:①好发部位:颜面及躯干部等部位;②临床特征:结节、丘疹、脓疱、粉刺、瘢痕及囊肿等,常伴皮脂溢出。其中临床病情分级介于Ⅱ~Ⅳ度。其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1436岁,平均22.9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1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结合治疗组,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复方维A酸凝胶(芙晴)(规格:维A0.025%与红霉素4%)先用中性肥皂和水彻底清洗用药部位,后再用指尖轻涂本品于该处,1/d,于睡前使用,不要揉擦,注意不要用于眼、口、鼻等黏膜附近,以免刺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涂药量不能过多。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治疗,具体配方与方法如下:赤小豆20 g、细辛6 g、麻黄3 g、银花10 g、泽泻8 g、茯苓15 g、车前子8 g、神曲15 g、红花3 g、甘草6 g。煎汤代茶,1/d,并用药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两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1.3疗效判定: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2]:痊愈:只有少许色素斑,痤疮全部消退;显效:大部分痤疮消退,少许丘疹状痤疮遗留,留下的痤疮面积小于30%,有较深色素沉着;有效:部分痤疮消退,遗留痤疮面积介于30%70%之间,色素沉着明显;无效:治疗后余留面积任大于70%,痤疮消退不明显,或反而加重。有效率=有效/(有效+无效)×100%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有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100 34 24 12 30 70.0治疗组100 60 20 11 9 91.0

3讨论痤疮是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又名面皰或粉刺、毛囊炎、青春痘,人群(除儿童外)中约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经患过本病(包括轻症在内)。现代西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与毛囊中微生物的作用、毛囊皮质角化异常、雄性激素水平高低等有关,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表皮游离脂肪酸异常增生,刺激毛囊引起炎性改变、导致皮损,微生物及游离脂肪酸进一步侵入真皮,在毛囊周围造成深部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中医学认为痤疮发病的内因是素体血热旺盛,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是致病的条件,这些均可导致患者痰湿凝结或肺胃积热,引发痤疮[3]。临床上应用广谱抗生素是治疗痤疮的方法之一,但是长期应用,一方面容易引发菌群失调,另一方面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近年来,临床应用的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能起到降低皮脂分泌、减轻炎性反应病变、抗角化等作用,但药效不甚明显,往往需要加大剂量。但是过量使用维A酸类药物,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脱皮、口干等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中药结合适量的西药维A酸治疗痤疮,不仅可以减轻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提高临床疗效[4]。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而言,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且具有较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