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歌》的其中两句。全文如下: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的“雁”是指“鸿雁”,也称“大雁”。中国古代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到了这个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