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力推荐丹阳形意拳名家——朱伟俊

 水晶宫114 2014-04-12
008年5月3日,丹阳著名形意拳家朱伟俊老师应邀来南京一中参加南京市形意拳界的活动,下午也应邀去玄武湖金陵国术拜访同道,甚好、甚好!
  之前,朱老师与笔者通话希望我也在,不巧也无奈,早与家人讲好“五一”外出旅游去了,好在朱老师与大版永恒也熟。
  笔者自去年与朱老师相见,交流拳理、切磋拳技以来,互相拜访,并电话联络交流不断,笔者深感朱老师为人厚道率直,形意拳功力深厚,非一般练者能比,且拳理透彻,并有多篇形意拳少见且精要之理论、功法等帖于“金陵国术”。然应者寥寥、和者寡寡。
  为此,笔者借“金陵国术”平台,强力推荐朱伟俊老师、强力推荐他的形意拳!同时,将去年5月16日写就《开眼界观形意拳之本相》一文再次帖于版上,以表笔者之强力、以期阅者之同感!
                                     开眼界观形意拳之本相

    5月13日下午,素味平生的丹阳拳师朱伟俊、翟锁林“慕名”来访,很是荣幸地在鼓楼公园茶社与之品茗谈拳,好不惬意!做陪的有胡春晖老师以及笔者的学生杨志祥、陈树美。
    朱先生是练形意拳的,翟先生是练杨式太极拳的,他们2人的来访是想与笔者切磋探讨内家拳共性的有关问题,比如内功、发力、整劲等等。
    入席座定,举杯把盏,寒暄数句,切入主题,好不爽快!
    朱先生以为,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形意拳如同太极拳一样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形意拳了,绝大多数把传统的练功方法丢光。当年孙禄堂大师能将四个膀大腰圆的日本武士掀翻,靠得就是形意拳内功发出的整劲。朱先生如今的内功已经练到可将睾丸吸入盆腔内的境地。只见他站起来,运气一提,右手掌猛拍裆部数下,若无其事,可见并非虚言,亦非笔者所练所达。
    形意拳的“三体式”是该拳的基本功,但大多数练者手形错误,右手掌树立,大拇指挺直,左手臂挽夹角。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右手掌平不能树立,大拇指虎口呈圆形,左手臂挽也是圆形。笔者就此也讲了太极拳掌不能坐腕,否则气息达不到末梢等要求和道理。朱先生很是赞同,认为本来如此!
    形意拳要求行拳时臀要收敛,不能翘(起身示范),这样丹田的发力才能出而整。这与笔者对太极拳的看法一致。我们很多太极拳者讲提肛而不讲收臀,还提出了什么“泛臀”的要求,简直惨目忍睹。
    翟先生的杨式太极拳也别具一格,讲究发力,其观点与朱先生同。其间,我们之间不凡有些争论,然,越是争论越有意思,许多问题在争论中趋于统一,有些问题各自保留或存疑。
    朱先生的形意拳学自其舅父,练法独特已有近40年。因此,功力深厚,拳势酣畅,发力雷霆,朱先生是搞销售工作的,经常全国走动,访了很多民间拳师,但他这种形意拳不曾见过其二,一些老形意拳师只听说,一旦见朱先生演练,往往激动不已,不敢再练。
    光说不练,岂是为武之道。我们在争论中不时站起示范,讲解。朱先生演练的形意拳中的五形以及绷拳、钻拳,丹田起伏折叠,拳出迅疾,力整威大,发声雷霆,确实非同一般。笔者也算是“老江湖”了,从未见过这样的形意拳。笔者有几十年时间与张金生老师在太平公园(郑和公园)为伴教拳,也没有见过张老师以及弟子的形意拳如此练法,真是开眼界了。为此,笔者要郑重宣扬,形意拳应该正本清原!
    不仅如此,笔者观此形意拳犹如笔者陈氏太极拳之2路练法。于是笔者也演练了陈氏太极拳2路炮捶,其丹田折叠,蓄发裹缠,发劲震脚、哼哈发声等极似,在场的朱先生、翟先生见笔者之2路炮捶,也说不曾见这种太极拳发劲,与他的形意拳很像,同仁们也直喊“太像了”,由此大家颇觉惊诧。其实并不奇怪。陈鑫的《三三拳谱》早已讲到。
    陈鑫以太极拳理法修订形意拳谱十之二、三,故定名为《三三拳谱》。1935年陈照丕编著《陈氏太极拳汇宗》收入此论,标题为“用武要言”。后陈氏诸书均有转载。按陈氏太极拳理法,2路炮捶练至刚柔相济,疾发整劲阶段,近似形意拳,而形意拳的理法与太极拳相通颇多,所以陈鑫予以修订。比如,“上达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肋并中心”;“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等等。笔者练之陈氏2路就是寻觅这种意境,所以与朱先生演练形意拳极为相似。
    呜呼!笔者以前只是从古籍书上了解形意拳、想象形意拳,今见实例在此,不由大加感慨,哇噻!原来形意拳的本相如此!反之,也证明,笔者练习太极拳以及2路炮捶的路径是正确的。
    笔者抱拳施礼,说,“宏扬太极文化,还太极拳本来面目,系余之所想。而朱先生有如此形意拳,是否也要‘还形意拳本来面目呢?”。翟先生听了,拍手叫好,说朱先生是有此想法,与其不谋而和。
    朱先生曰,你我之间的交流、切磋,都收益匪浅,是双赢的显现,像我们今天的谈论、交流,一万对拳术爱好者里面找不到一对。对此余调侃,“你是否孤独求败?”,朱、翟听之莞而……。
    夕阳西下,已而在庭,茶水无色,谈性仍浓。不觉已3时有余。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畅叙离合。把言告别,期待择日再见!

        (此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