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拟经营模式的优势与缺陷

 昵称16722093 2014-04-12

    1994年创立的温州品牌美特斯·邦威却在短短十年间,已经把规模爆炸性地做大了300倍,从初创时的年营收入500多万元,发展到了15亿元。正如其铺天盖地的广告所宣传的那样,“美斯特·邦威——不走寻常路”,美斯特·邦威,以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经营之路。
    虚拟公司的概念最早是1991年由罗杰·内格尔提出,如今,虚拟经营模式,正以其柔性的组织结构,灵活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斯铎克(G.J.Stalk,1988)说:“传统的企业竞争方式是成本与规模竞争,而现代的企业竞争方式通过灵活制造、快速反应、多品种与创新来赢得竞争优势。”
    虚拟经营,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由多个具有独立市场利益的企业集团通过非资本纽带媒介生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或者临时性的产品生产、营销和服务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合同制造网络与策略联盟等主要形式。
    虚拟组织的模式是,公司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把重心放在他们擅长的、关键性的、高附加值的工作上,而其他工作外包给外部完成,从而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市场日益呈现出需求个性化和需求快速变化两大基本特征,在传统的规模效益的战略思想日益受到批评与质疑时,虚拟战略却有效地防止了规模经济缺乏灵活性和反应迟钝的弊病,表现出强盛的生命力。
    虚拟的核心思想就是企业仅控制某些核心环节,如专利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而把低增值部分虚拟运作,如虚拟生产(OEM)、网络营销、虚拟行政等,其实质就是借用、整合外部资源,“不求拥有,只求利用”,企业只着力于高端研发和终端营销,而中间部分,则尽量全部外包。
    
    虚拟模式的竞争优势
    
    柔性结构&快速反应
    
    在组织结构方面,美斯特·邦威没有采用传统企业需要亲自实现自己的设计、生产、营销、财务等职能的全功能管理模式,周成建总裁明智的看到,自己资本有限,肯定不能象传统企业一样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模式,经过充分考虑,美斯特·邦威把有限的资源都集中在了两个模块:高端研发和终端营销。高端方面,美斯特·邦威不惜血本的设立了和意大利、法国合作的上海设计中心,为中国年轻人量身定制最前卫、最时尚的服装款式;终端方面,美斯特·邦威从请明星作代言到立体的市场活动,这十年来,已经成功地打造出优秀品牌。当拥有了这两个核心资源后,其生产和销售则统统采用外包和特许的方式运作,通过借助外部的资源进行生产和销售,自己则可以把注意力充分集中在信息流、科研开发和品牌建设上,这样的柔性组织结构跳出了大型企业“管理病”的困扰,以其高度弹性化的运作方式,做到了在最短时间内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其市场行为特征就是:分工、竞合、联盟、快速反应与创新,而合作、双赢、共享与学习正是美斯特·邦威及其企业联盟的经营主题。这种虚拟企业柔性结构最大的优点在于整个组织的灵活性,因为企业联盟既可以是长期性的,又可以是临时性的,一切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和重新分化组合,在这中间,利润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是虚拟企业联盟存在的全部理由。
    
    有限资源&无限功能
    
    美特斯·邦威一方面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高端研发和终端营销,同时又将低附加值的生产和销售全部外包和特许给外部完成,自己只进行指导和监察。在生产方面,美特斯·邦威采取定牌生产策略,先后与广东、江苏等地的100多家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公司进行定牌生产,如今已形成年产系列休闲服1000多万件(套)的强大生产基地,这个环节如果都由美特斯邦威投资的话,则需要约3亿元资金;在销售网络建设方面,美特斯·邦威采用特许经营的模式,充分利用“美特斯·邦威”品牌效应,吸引代理商加盟,拓展连锁专卖网络,目前美特斯·邦威的1000家专卖店已经开到了全国,只有20%是直营店的品牌形象店,其余80%都是特许连锁专卖店,如果这些专卖店都是美特斯·邦威自己投资,则至少需要2亿元资金。荀子曾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便是聪明睿智的君子也并不比常人厉害,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只是善于利用外物罢了。美特斯·邦威这种虚拟经营模式,通过借用外部资源与能力,实现了以有限资源完成无限功能的目的,大大延伸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实时经济和零沉没成本
    
    如今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不再仅仅是大企业吞并小企业,更多表现在反应快的企业吞并反应慢的企业的竞争上,企业之间越来越多的是时间的竞争。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不久的未来,任何一个企业面临的都将是全球化的竞争对手。虚拟经营模式的实时经济导向,适应了新经济时代环境快速变化、未来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快速反应的速度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追求针对市场需求响应时间缩短至零的能力。同时,由于虚拟企业没有在核心功能之外进行过多的专用性资产投资,一旦环境改变,组织结构需要调整和组织流程再造(BPR)时,其沉没成本几乎为零。现在,美特斯·邦威与其定牌生产厂家和特许加盟店之间,各自都是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如果某一天美特斯·邦威需要调整经营战略或者组织结构,可以随时让这个虚拟企业联盟解体,美特斯·邦威以其品牌资源和开发能力,做到了完全主导和控制这个虚拟企业的运作,同时不必担负资产投入的风险。
    
    虚拟经营模式的理论依据
    
    个性化市场需求
    
    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都是以牺牲顾客的差异化需求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顾客在获得低价格好处的同时,失去了个性需求的满足。随着需求个性化的发展,企业如何把大规模生产和个性产品制造结合起来,日益成为时代的新课题。目前,大量定制化(mass customization)、灵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和柔性组织(flexible organization)等概念正在颠覆着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而虚拟组织形态,以其无固定边界的非正式组织、层次很少的扁平组织结构、成员之间能有效沟通的网络平台,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模式无法解决的难题,把用户定制、柔性生产和高效率有机结合起来,适应了当前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
    
    市场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
    
    信息经济时代的市场的快速变化的特点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使曾经所向无敌的、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环境相对稳定基础上的波特理论饱受批判和质疑,今天的战略将何去何从,哈默(J.Hamel)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1990)曾提出了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战略新思维,但是,这个思维框架至今没有形成具体思路,企业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市场变化该如何制定战略,仍然处于探索和迷茫之中。虚拟组织模式以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柔性,表现出更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竞争能力,以其“小而精”、“归核化”的特点,显现出了卓越地竞争能力。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成为保障

    虚拟经营的最大特点在于虚拟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如此一来,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势必成为企业运作成功的关键,而当今正是信息技术主宰的时代,Internat/Intranet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MI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S)、全面质量管理(TQ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技术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成本也越来越低,这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强有力的支持了虚拟企业运作,成为其取得成功的技术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