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平之战中白起阬杀的都是赵国兵卒吗?为什么秦国要总动员?

 where5 2014-04-13
  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是那个时代最惨烈的战役,赵军战败。据《史记》记载四十万降卒被秦军“尽阬之”。对于阬杀四十万降卒事,历来就有人怀疑:例如,赵军当时不可能在前线聚四十多万兵力,赵国国力不可能长期支持这么庞大的军队等。
  这样怀疑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认真考虑,这些怀疑并不能否定司马迁的记载。
                                         
  一,阬并不一定是活埋
  阬本意为大坑之意,转意为坑陷、杀害之意,并不一定是指活埋。四十万降卒“尽阬之”并不意味着皆活埋,而是尽杀害的意思。在《史记·白起传》中是这么说的,而在同一书的《秦本纪》中,则说是“尽杀之”,可为证。
  另外,在钜鹿战后,项羽令“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万”,这里的“阬”就很难单纯理解作活埋,而应是杀戮之意。还有,项羽攻打外黄,外黄抵抗了几天后才投降,项羽生气,“悉令男子十五以上诣城东,欲阬之。”应理解作项羽要杀戮平民,并没有说项羽挖了个大坑,准备活埋。《史记·黥布传》说黥布造反后,刘邦召诸将问曰:“(黥)布反,为之柰何?”皆曰;“发兵击之,阬竖子耳。何能为乎!”“阬竖子”就是‘宰了那小子’之意,并没有‘把他活捉,挖个坑把他活埋’那样复杂的意思。
  在长平之战的古战场(现山西高平西北)已经发现多个尸骨坑,多是已经死亡或受重伤后被掩土下。虽然可证实确有大量降卒被杀害,和白起下令将四十万赵卒“尽阬之”不矛盾。  
                                                
  二,四十万降卒都是赵国兵吗?
  这得从头说起。秦军占领了韩国的野王,上党和韩国本土交通断绝,于是决定投赵国。赵王“乃使平原君往受地,以万户都三封其太守为华阳君,以千户都三封其县令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然后,秦国“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可见这时大量的上党人(原韩国人)离开了家乡,聚集在长平赵军所在地。
  在长平之战中,白起诱使赵括攻到秦壁前,以两万五千人隔绝和其它赵军联系,“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初看来,五千骑这个数字太小一些,能绝粮道吗?从历史进程上看确实做到了。这可以解释为:一是赵括还带走了赵军主要军官和主力中的大部分,二是在原赵国壁垒(不是赵括被困在秦壁前为等待救兵所筑壁垒)中大量的是原上党居民。这样,只要卡守住几个险要关隘,就可能在短时间里使之被隔绝。待被围兵卒醒悟过来,再组织起来,拼命向外冲,秦国的后续部队也可到达。
  如果原赵军壁垒中,有几十万经训练的赵国军队,战神白起绝不会妄想以几千人将之隔绝。但若其中大多数都只是原上党民,那就是可能的。
  在白起战胜赵括后,他说:“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于是挟诈而坑杀之。由此可知,他下令杀害的包括两部分:原上党民和赵国派来的军人。
  不过,这里还有个问题,史书记载“卒四十万人降”,然后才有坑杀之事,所以,这四十万似乎就是军人而非居民。不过,卒字不同于兵字。兵应该是执武器的人,也就是军人;而卒可以指士兵,也可指差役,一般说来‘走卒’并不是指军人,汉代徭役也有称‘卒更’的。
  所以,这里的卒四十万不宜理解作赵国派来的军人四十万,而应包括原上党居民。也就是包括那些在秦军攻占上党时,逃往赵军驻地的人,在战争中为赵军服务,甚至可能全民皆兵的和赵军共同对抗秦军,称之为卒,也是可能的。
                                             
  三,赵国在前线兵力不会有四十万之多
  一般认为,白起杀降卒四十万,那么,赵军的兵力至少应有这么多。但如果,认识到被杀的降卒中应有大量的原上党韩国居民,那就不能执着的认为赵军兵力一定有这么多。
  按理说,赵国的兵力不应太大。原来赵王派廉颇领兵来接收和安抚投向赵国的原上党居民,为这样的目的,绝不会以倾国之兵四、五十万前来。赵括代廉颇为将,是因为赵王嫌廉颇只守不攻,不作为,而不是因为廉颇兵少。以赵括走马换将,当然可能带些人来,但也不会带太多,终久只是为争夺一个小地区,而不是两国决战。
  以赵国的国力,派四、五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但那必须是全国动员,抽调大量壮丁。从这段时期的历史记载中,看不出来赵国有这样的迹象。可能在数量上大体上仍是廉颇原来接收安抚上党民的那样规模的兵力吧,不会有四十万人之多。
                                         
  四,为什么秦国要大动员
  为了保证长平之战的胜利,“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应是把当地男丁都派到长平前线了,如果赵军没那么多,秦国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发神经?(有种说法是秦国动员全国十五岁以上男丁,两种说法似皆可。从情理上说,动员河内,即今河南沁阳、焦作、新乡及其附近地区,距上党不远,而动员秦国其它地区男丁,太远,恐来不及赶到战场。即使只动员河内全部男丁,已经是相当大的数量了。)
  先考虑下秦国有多少兵力。原王龁率领的秦军是为到上党这里来占便宜的,并没有准备和赵国进行战略决战,所以,兵力也不会很大。后来,白起来了,是秘密来的,也不可能大张旗鼓的率大军前来,所以,白起和赵括开战之初,秦军兵力也不很强。
  白起派二万五千军抄赵军(赵括率领的主力)后路,赵军既不能攻下秦垒,也无法退回,这意味着秦壁垒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兵力,再加上封锁赵国壁垒及断粮道的军队(五千骑是突袭部队,应该还有后续部队),秦军的兵力在七、八万上下可能是合理的。
  白起要求秦王这样动员,应该有他的理由。一是虽然赵国派来的兵力不是很多,但已经和赵军站在一起的原上党民是会很多的。以二万五千军加上壁垒中的秦围堵赵括率领的主力,可能已经很吃力了。而以兵力不占优势的军队去封锁几十万的军民,短时间内尚可以,时间一长,几十万被围的人知道这样下去死路一条,都豁出去拼命,漫山遍野,人力不足是堵不住的。救援赵括被堵在秦壁前的赵军也是可能的,此外还要防止赵国从后方来的援军。所以,必须有大量的人力,不止占据一些重要关隘,而且要的以可能走人的地方全堵上。野外考古发现秦所筑长城,可证明此点。
  另一条理由,也是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天才,白起可能先已有了进攻赵国首都邯郸的谋划,全国总动员可能就有白起为此的伏笔。事实上,在得胜后,白起就分兵三路继续进攻,自己则亲率大军准备攻邯郸,如果没有预先谋划,并得秦王首肯,大将领兵在外是不应如此的。
  这还可以有一旁证。《史记·白起传》中说,秦在长平战后,“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从第一个问话看,这是白起刚胜利后不久,而范雎就非常肯定的说是要围邯郸。合理的解释就是这都预先设计好的,应是白起去上党前就提出来的。
  这样,秦国大动员就不止是为了胜赵括,而是有攻邯郸的后手。邯郸上党直线距离不过二三百里,挟大胜之威,赵国军民仍在惊恐之中,发起一场闪击战,赵国来不及总动员,魏、楚等国也来不及派兵救援,取胜的可能性极大,秦国也不需用另行大动员,白起是很高明的。可惜权臣在内,怎能容大将立功于外。白起不但不能实现其战略意图,最后连命都搭上了。
                                            
  如果在秦国总动员前,秦国军队不超过十万,那么可以推断,赵国军队大体也应在这个数量上。不会有四十万之巨。
  这样,长平之战就够不上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至少稍后一些的邯郸之战的规模就要更大一些。当然,如果白起攻邯郸的计划得逞,那恐怕就真是战国规模最大的战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