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回伟达饭店(襄阳路市场)(06.11.7)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在这里在上海

  读过淳子那些关于张爱玲的文字后,就会了解到她对那位天才女作家的喜爱有多深。“张迷”何其多,但淳子可能是最不一样的,她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走访了张爱玲曾经在这个城市里留下的点点滴滴,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更是与这位多才又敏感,孤僻却深情的绝代女子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灵魂对话。此次出版的《在这里———张爱玲城市地图》作为《张爱玲地图》的重写本,更详细再现了张爱玲在上海生活过的地方,具体描绘张爱玲在上海留下的足迹,而且与张爱玲作品的解读联系起来。
  在寻访的过程中,有惊喜有感动更有淡淡的哀伤,因为这个城市中有很多东西已经跟随张爱玲一起远去,包括那些人,那些建筑,还有那些曾经让上海人引以为傲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一切大约都追不回了。

  ◎文/黄隽洁
  这是一个精致优雅的地方,坐落在充满异国情调以及俄国大菜的气息中,是张爱玲命运被改写的序曲,或者说是契子,是容不得忽略的。
  伟达饭店七层,欧洲风格式,规模不大,格局紧凑,设施精致,每层十套客房,分置于走廊两旁。走廊宽且长,有小广场的意味。其中七楼最豪华,是酒店老板的居所。八层一个大平台。按照1930年代上海建筑的等高线,伟达饭店的顶层,好比巴黎的蒙马特高地,足可以观赏上海了。
  盛宣怀的孙女盛佩玉曾经在这里小驻。她说:“这幢房子像旅馆,又像别墅,除了西崽,没有见到过一个中国人。”那时节,盛佩玉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女儿,心情忧郁,一日一日的坐在酒店的小阳台上饮泣。佣人来送饭了,才可能打断黑洞一般的情伤。
  著名学者施蛰存对伟达饭店的回忆如下:“远东反战大会于九月三十日在上海秘密召开,当时很少人知道,我也不知道。伐扬·古久列是法国著名作家,《人道报》主笔,文艺界对他最为注意,《现代》上也译载过他的小说。十月二日,他和马莱爵士出席了上海电影文艺界同仁主持的晚宴招待会,才公开与上海文艺人士见面。十月三日下午,我得知古久列住在伟达饭店(今淮海路上),就打了个电话去,要求访问。得到他的允许之后,我就和杜衡同去,还找了一位震旦大学同学,当律师的法学博士,一起去为我们传译。古久列让我们在他房间里的阳台上谈话。———我们要求他给《现代》写一篇文章,作为这一次来到中国的纪念。他同意了,但是他第二就要回国,没有时间写长文。我们说:不敢要求写长文,只要能留一个书面谈话给中国作家就很感谢了。他答应我们第二天早晨写,写好就交给饭店的账房间,约我们第二天中午去取,而那时他已上船了。果然,他没有失信,我于十月四日午后到伟达饭店取得了他留交的文章。一共是抄本纸四页,题目是《告中国知识阶级》。”
  1950年代,伟达饭店改做民居,更名为钱塘大楼。因为以前是酒店,没有厨房,就拿出一套客房改做厨房。到了做饭的时间,每家每户的佣人拿了自家的碗碟聚集的厨房里,说完东家的家常或是家乡的新闻,这饭也就做得了。文革了,佣人们遣散了,厨房里还是女人,是一群失去了话语权的知识妇女、行政妇女,一样有闲聊的,只是克制而谨慎。
  学林出版社的编辑钱丽明在这里住了30多年。她说,住进去的时候,开电梯的先生是很有风度的,手套制服,中规中矩。一天,突然开口说起了英文,把当时还是小孩子的钱丽明吓了一跳。于是,对他刮目相看。渐渐的,熟了,从他的嘴里知道,他会好几国语言。因为以前,这里住的大多是外国人。
  伟达饭店附设一个伟达舞厅,因为舞厅太著名了,所以,在1947年地图上,酒店反倒是附设了。舞厅在底楼,四开的玻璃门,一如巴黎老酒店的风格,小,然而绝对精致。钱丽明曾经的功课就是在舞厅里蹦达,因是弹簧地板,忍不住的要在上面踏几脚。进城的解放军是不跳舞的,索性拿了来做了仓库。
  伟达舞厅一长排的窗子,对着一条叫钱家塘的小街,那里有一个著名的公共浴室。小的时候,姐姐领我去洗澡。洗完澡,我们穿过弄堂,到伟达饭店边上的克来夫特(旧上海,它是规模最大的西点店)买柠檬蛋糕或者是拿破仑,也会到陕西路口的公泰水果店买糖炒栗子和冰冻橘子汽水。
  以后认识了钱丽明,常无端端的跑到她的家里,坐在他们家的内阳台上,喝茶聊天、看淮海路上的风情。当年张爱玲家的小姐们也喜欢坐在这里的小阳台上,想心思,编绒线的。
  伟达饭店在1996年拆除,成了知名的襄阳路市场。前些天读报纸,知道襄阳路市场也要终结了。如此看来,倒是文字更坚固了,不容易被挪动的。

  曾经襄阳路市场

  ◎文/黄隽洁
  伟达饭店1996年被拆除,建成了后来名噪一时的襄阳路市场。襄阳路市场曾经就是上海的一道风景,以卖服装和礼品而著名,无论是上海本地人,还是到上海的外地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它的名字的,它的名字几乎和南京路、淮海路一样的响亮,居然成了上海的旅游景点之一,据说每天都会有好几辆大轿子车兴致勃勃地开往那里,导游摇着小旗子带着游客走下车来。在北京,还有一条和襄阳路相媲美的街———秀水街。就连它们的名字也像是天对地、雨对风的一幅对仗句。“襄”对“秀和“阳”对“水”,都可谓绝配。
  千万不要小看襄阳路市场里任何一家其貌不扬的小店,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态度。因为即使是一间小得可怜的亭子间,也可能挂满了街头最时髦的包包。
  襄阳路里什么都有,无论是淑女、前卫、嬉皮还有雅皮,但关键看想买的人了不了解自己,价值观是否坚定。到这里六神无主的人,往往从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另外就是什么都要尝试。有人喜欢把买衣服当作一个任务,在特定的时间很认真地执行。这样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去襄阳路,就算去也会很受折磨,因为这样的人最喜欢的是有秩序的方式,通常在四处视察之后,就马上被这里的满眼繁杂吓坏了,非走不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