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约维| 咖啡书香(08.9.11)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过了瑞金宾馆后,马路就安静下来了。市声渐行渐远。那日午后,我其实是去汉源书店怀旧的。曾与陌生朋友在那里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

谁知就在绍兴路上邂逅了它。“哦,这里还有个咖啡书店呢!”推开深咖啡落地玻璃,里面是黑墙黑壁,黑桌黑椅,黑吧台,服务员的着装也是一色黑。

黑色书架高高低低,横切竖隔,分割出一个个空间与层次。一格格木质格子柜里,是瓶装的葡萄酒、啤酒、软饮料等。很现代的调子。

里里外外都是书,还有无数种杂志。架子上,桌子上,随处都是。信手翻开书刊。东一本西一叠的。有些扔在地板上;有的倒扣在里间的白色沙发上,仿佛看书的人刚刚走开。我随手拿起一本,是《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再拿一本杂志,是《兵器》。

我要了一杯咖啡,是卡布其诺。我喜欢温柔的咖啡。清咖啡太硬了。不适合我的神经。我喜欢静静地看浮面的奶与潜入深处的咖啡搅拌在一起,有粘着,有分离,又丝丝入扣。看着泡沫一层一层荡开来,翻动,生成,跌落,就象看某种幻想消失的过程。于是趁泡沫稍稍回落的瞬间,轻轻抿第一口——我享受那种爆破的绚烂,那种淡淡的浮华,我喜欢这样喝上第一口。仿佛抓住了我的幻想。

咖啡好,精神就上来了。本来正好可抓紧看几本好书的,可我却陷入某种不可救药的发呆状态。想着某个人,或缠绵在某种遐想中。也许,我潜意识里面渴望的就是某种依恋状态,好让我靠一靠,哭一哭。也罢,卡布其诺原本是应该公主喝的。总觉得,再华美的咖啡,也渗透某种细细的委屈,暗香浮动中,是那种浓浓的孤单的安宁。

正是这点,让我着迷。

书多,人却不多,已近黄昏时分,暮色苍茫,几个零落女子。临窗的一个端坐着,仿佛在等人。躲在角落里专心翻书,身边都是喝空的咖啡。啊,寂寞才是这里的好处。总觉得,读书的地方就是要人少。人多就不灵。人少才好。这种好又是说不出的好。也许,说不明白的好才是真的好。就像没有理由的爱情,是没有功利,没有算计的。

忽然想到,什么使女人如此着迷咖啡?是咖啡的馥郁,还是升腾在馥郁里的文化气息?女人走进咖啡馆,是享受人气?还是享受人气之中的孤单?是享受思考的愉悦还是享受温情?或者潜意识里面等待邂逅,等待爱情?在一个喝茶传统的国度,异国情调的咖啡为什么能够如此深刻掀动我们的文化触觉,改变我们的饮品习惯?

总觉得,咖啡打动女子的,可能与灵感有关,也与忧郁有关。咖啡好喝,香醇,贵族,却氤氲一种忧郁的气息。忧郁与抑郁是两回事。忧郁是轻愁,是诗,与精神有关,弄的好可以成为气质的源头。抑郁是厚度,与神经有关,弄不好成为抑郁症。

当然这种女子可能本身是艺术气质的。是忧郁型的。忧郁是需要提升的,就象咖啡需要背景。咖啡给忧郁融入湿漉漉的感性,滴滴香浓。忧郁提升咖啡的厚度,使它在优雅的面纱下渗透沉甸甸的思想含金量。总觉得,忧郁是咖啡的底,咖啡是忧郁的神。诗意总是最能打动女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