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自消失多年的广告业重回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后,便如水银泻地般无处不在,即如这辆20路电车的车身也是当时最热门的“百合花”牌电视机广告。 经过几十年的大浪淘沙,图像中的“百合花”牌电视机广告,与许多当年曾经热门一时的品牌一样,早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飘逝了,但对于当初生活中发生的电视机热,对于当年各种电视机品牌广告的眼花缭乱,在城中的中年人的生活记忆里,大概也是不会忘记的一块吧。 确实,自上世纪70年代末,在人们社会日常生活中消失已久的广告,随着城中主流纸媒刊登出瑞士雷达表广告为肇始,广告这一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开始以不同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此广告的发布、传播犹如水银泻地般无处不在,渗透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80年代后,城中的人们在某个早晨发现,来来往往行驶于道路的公交车上,原来颜色单一的车身忽然变得色彩缤纷,好看起来了。宽长的车身上,不仅有文字的表达,而且有人物图案等,就像这帧记录于80年代的图像所展示的一样。图像中的这辆20路无轨电车,是行驶在市中心主要道路的一辆东西向公交车,那时南京东路步行街尚未设置,它是驶经十里长街南京路的主要公交车之一,在这样的车身上发布流动商业广告,其受众面是相当广泛的,吸引的不仅有城中本地市民,还有大量的前来城中旅游的其他地区旅客,这样的广告效应有多大,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当时在公交车身上能不能发布商业广告,其实也是发生过争议的,记得当年的报纸上还进行过不同声音的讨论呢。 随着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在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中,许多事物的出现和消失一样,人们以往的观念一次次被打破、重构,车身发布广告的形式,如今在城中行驶的公交车上比比皆是,倘若忽然有哪辆车身上没有广告发布,倒也算得是一件稀奇的事了。 “百合花”电视机品牌早已消逝了,留下的车身广告形式已经成为城中日常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也算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