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勉| 流连书店(11.4.30)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4

我许久不曾光顾书店了。就像是袁枚在文章里写的 “书非借不能读也”,自有其道理所在。年少的时候,能够读到的书籍很有限,所以愈发拼了命地要借到那些无力购买的好书;年纪愈长,渐渐就被工作和家庭所累,读书的兴致也就少了许多。等到网络书店兴起,因为购买的便利和价格的低廉,逛书店便在议事日程里销声匿迹了。

直到自己的新书出版,我忽然心血来潮地想要好好逛一次书店了。对于自己的计划,我美其名曰 “考察新书的发行情况”。想想自己即将开始的书店之旅,心里竟充溢起忐忑与期待。原来,无论时代如何改变,爱书的心情却是亘古不变的。

福州路,大概是上海书店的代名词了。爱书人轻描淡写的一句 “到福州路去”,便标榜出了自己的身份。而书城就好像是现如今的大卖场,书籍浩如烟海、分门别类,带给购书人的是实实在在的满足感。去的那天友人因为工作的需要直奔营销类专区,而我则去楼下的文化类书籍专区打发时间。

上海人往往喜欢用 “老鼠掉进米缸里”来形容心愿得逞时的窃喜,而一头钻进文化书籍专区,我还真有种“老鼠掉进米缸里”的欣喜。这边走走,可以遇见大部头的文学专著,那里看看,又偶遇了新收录的散文专辑。不想竟看到了拙作赫然上了书城每周的排行榜,好像已连续三周了,这真让我又惊又喜,再看友人却在边上窃笑,我已知是他的预谋。于是,我故作没事一样走过。转个弯,可以看见满墙满架的历史专著,盛唐、明清一一展现,仿佛串起了华夏五千年的古文明史。如今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装帧精美的精装版,摩挲着书本,好像看见了许多年前自己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瞬间就触动了心底深处的记忆。

大概太久没有逛书城了,一路走走看看竟然颇觉疲劳。而结账的时候,排队的长龙更是震撼到了我。虽说媒体人常常感叹文化的缺失,可原来爱书依旧大有人在。逛累了,也可以在书城里新开的星巴克小憩一会儿,咖啡香混着书香,浓浓的小资情调轻易便能够打动文艺青年们的心。

不想凑热闹的时候,我偶尔也会造访绍兴路上汉源书店。上了年纪的街道,悠长而寂静,游人不多,越发凸显出她的人文情怀。街道两边有着成排的法国梧桐,树荫未密,阳光便透过枝丫与树叶的缝隙倾洒下来。星罗棋布的屋宇也是旧上海的式样,人还未走入店里,满满的书香便已经溢出来了。

同随处可见的书城和新华书店不同,汉源书店走的是精品路线。书籍的品质自不用说,许多还是别处搜不到的限量版本。其中不乏中信书店、古籍书店或是中华书局的新品图书,即使养在深闺,也不怕爱书人寻不到。周末的时候,书店里也看不见人头攒动的喧闹。挑两本好书,点一杯咖啡,窝在靠窗的沙发里,很容易地便能消磨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到了结账的时候,挑几本心仪的书籍带走,接下来几周的时间里,精神食粮便有了着落。

多年前去台湾考察的时候,终于有幸造访仰慕已久的诚品书店。作为亚洲著名的文化品牌,“诚品”可以称得上是书店营销的成功范本了。在这里,你完全见不到蹲坐在一边阅读的人群,也见不到大面积折扣的痕迹。书店里,有专门辟出的阅读休闲专区,也有装修优雅的餐厅。客人可以在不受干扰的状态下阅读自己心爱的书籍,自然就拥有了令人艳羡的好口碑了。台湾的生活节奏快,因此也衍生出了一大批披星戴月的“都市夜归族”。

诚品书店看准了营销契机,打出了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口号。从此以后,夜归族们不再只有便利店一个选择,也可以在书店里收获挑灯夜读的享受了。服务的品质叫人找不到瑕疵,书籍的价格也就不再是顾客考虑的重点,诚品书店的红火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由此一来,心里不免同情起上海的文艺书店经营者来。上有新华书店和书城的高压,下有网络书店的低价诱惑,夹缝中求生存的日子想来不会太好过。前几年,上海也颇有些文艺精品书店的,像是贝塔斯曼、思考乐,书籍的品质和客户服务都做得不错,可是如今却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因而销声匿迹了。到了现在,汉源书店和季风书园成了仅存的几枚硕果,也成了爱书人最后的阵地。周末的时候,终于还能找到一个安静而充满文化氛围的去处,想来还是颇觉安慰的。有人把文艺精品书店经营不善的理由归结于上海的文化土壤,其实是有失偏颇的。现如今,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文化水平,上海已经不逊于台湾或是香港了。唯一的差别大概是消费的理念,只要摸准了上海人的脾气,沿着本土化的路子一路前行,成功想来不会太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