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百货,是淮海路上的一个骤然的断点。从地图上看,笔直的路线忽然折了一下,然后继续朝前坚定延伸。这一“折”,在视觉上是一个醒目的跳跃,由此开始,淮海路由幽静的西区,转入渐渐热闹的商业地带,衔接得如音乐中的转调。 大学时光,有一段日子里总是朝美美百货的转角跑,从华山路走到常熟路,经过一排个体服装小店,直到淮海路口,美美百货赫然出现于眼前,那中间耸起两边倾斜的大楼,仿佛苍穹下有一只展开翅膀的雄鹰。 1994年建立的美美百货,打开了上海奢侈品消费的潘多拉盒子,她如一个女王从天而降,巍然又倨傲地占据了淮海大楼,供人崇拜。淮海大楼解放前叫恩派亚大楼(EMPIRE MANSIONS),与纽约帝国大厦同名,的确具有王者之气。这座纯美式风格建筑,ART DECO装饰艺术气质强烈,在七十几年前与全世界最流行的建筑流派同步,有十足的底气。难怪当初美美百货能相中这幢老公寓,而不是任何一座新建的高楼。 想想1994年的时候,我们所见的精品百货商厦还是太平洋、巴黎春天那些,可美美百货一问世,她们顿时沦为洋装瘪三身边的少奶奶。美美百货的“奢侈”气概是如何让人不必踏进店门就领教的?关键就是那店铺临街的玻璃橱窗。上海人第一次看见那么漂亮的商店橱窗,大面积醒目的色块里,只摆放一只包,或者一双鞋,低调又无比绝对地强调着它的磁场。如此被摆放的一件物品,才可以掌握人的灵魂,它们在来来往往路人的眼中美得孤独又无情。 可是,上世纪90年代的穷大学生,一次又一次前往华丽的美美,毕竟不是去购物的。美美百货附近有戏剧学院和音乐学院,爱浪漫的文艺男女约了去“压马路”,约定的地点经常就在美美百货门口,因为显眼,好找。 印象里不少长头发的男孩子喜欢坐靠在美美百货外,一边抽烟一边等待爱迟到的女朋友。待到女孩子到了,他们直起身来牵住女孩的时候,忍不住回头朝背后的橱窗叹一句:“设计得真好。”学美术的孩子都对美美的橱窗情有独钟,他们想要出人头地的野心,也就此被启蒙。在美美百货的一楼有一间很精致的洗手间,长途跋涉逛街前,女孩子往往先进美美借用一下洗手间。于是,男孩站在自动门的外面,看着女孩径直走进里面那个不属于他们的世界,她一路穿梭,尽量让目光不要停留下来,去朝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多看,也努力逃避着营业员冷冷的目光。 当少男少女从那片足以使人心瞬间失重的诱惑前挪开时,就走到了华亭路,那里是上海山寨文化的发源地,挤进华亭路服饰街,心里就欢快了。 一个二十岁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的年轻人,假如每天逛美美百货,只会逐渐性格扭曲,假如每天逛华亭路,那么他一定身心健康。这其中的道理,和你天天面对的是正宫娘娘还是亭子间嫂嫂,导致的后果是一样的,前者只能让你像举止低顺的太监,后者却让你成为善解风情的小混混。 华亭路,曾是许多上海人的心头好,那里服饰街在的时候,路口曾开了上海第一家真锅咖啡馆,十几年前24小时营业的咖啡馆可稀罕了。后来服装市场搬走了,华亭路的心跳仿佛从此终止,那里开什么死什么,真锅也关了。直到后来,人们渐渐遗忘掉,这里曾经的人声鼎沸。 当年华亭路的那些场景,以及约定在美美百货门口的年轻男女的爱,如今回想起来,就如同是大都会的春潮,生机勃勃,又有一些不安分,汹涌地来了,夭折过后又消失得一干二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