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惟颖|神秘的邬达克故居(13.11.22)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4

 我一直认为,假如上海的城市建筑曾经有过一位教父级建筑师,不会是任何一位大亨,而会是那个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几乎所有上海的文化人,都是邬达克的粉丝,他们搜集着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印记。二十五岁就流亡到上海的邬达克,在30年里为老上海设计铸造了太多漂亮、出色的建筑,浦江西面那份独特的洋气,就是邬达克赠予的。邬达克事业上的黄金时段统统奉献给了上海,也把这座城市当成了他另一个故乡。和写出《太阳帝国》的英国作家巴拉德一样,邬达克在上海的“家”就在旧时的“哥伦比亚区”——番禺路。

在番禺路北段生活了十几年,直到最近才知道,距离我家百米处,竟然有一座邬达克故居。那是一处非常神秘隐蔽的老宅,走过无数遍,你都不会注意到,因为它不沿街,藏在里面,外面还被一幢小酒店遮挡着。小酒店本身就神秘兮兮,不事张扬,门口标着番禺路127号,顺着它的入口,朝酒店深处走,里面藏了一个被遗忘的院落,那里是129号,即邬达克旧居。

其实,早在几年前,曾经陪同一位女摄影师去那栋深藏不露的旧房子拍过照片,当时我们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她起劲地拉我去看,只说“我在你们家附近发现一个很漂亮的房子,里头一个人没有,你快穿件好看的裙子,我带你去那里拍照!”于是,在某个炎炎夏日,我穿了碎花裙子跟摄影师来到了番禺路129号。我们绕到酒店后面,看见一片杂草丛生的院落,跨过两道形同虚设的栅栏,一座破旧、古老的洋房出现在眼前,布满灰尘,窗户都破了,房子前面的院子里,胡乱长满了植物,好多蚊子嗡嗡飞过来。当时我们觉得很可惜,这房子一看就不是一般的人住过,它像是狄更斯小说里那种身世神秘的主人公住的,虽然破损不堪,但也不能掩盖它曾经的荣华,像是一个衰老的、遭人冷弃的美人,她的心空洞冰凉。

后来我才听闻,那座老房子竟然是邬达克的故居。也不知道是什么缘由,这栋神秘的老宅子一直处于废弃状态。去年,上海市政府开始对其修建,要“整旧如旧”改建为邬达克纪念馆。如果你现在路过进去瞄一眼,就能看见它在美丽“苏醒”。这幢老洋房,是建于1931年的三层别墅,占地600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陡峭的石板瓦双坡屋顶占立面高度近一半,两端是高耸的砖砌烟囱,南立面设对称的山墙造型。哥特式三连列窗、圆拱形大门、深红色高耸的柱状烟囱,都体现了英国都铎式风格。这房子的花园曾经很大,后来被划分给隔壁一所旅游职校当操场了。1931年至1937年,邬达克居住在这里,他是一位对周边社区有贡献的“好街坊”,因为番禺路上还有好多住宅也是他设计的,比如孙中山之子孙科的故居,现为生物制品研究所;再比如番禺路215号的开滦煤矿大班住宅,建于1935年,也是一幢英式乡村别墅,新中国成立后被房管所分隔成许多单元租给住户。

今年是邬达克诞辰120周年,他神秘的故居,必然会变得不再神秘。据说新改建的邬达克纪念馆,依照建筑原样进行恢复,连使用的旧瓦片都按照原件进行寻找挑选。这个修复工程,到目前还在进行,许多人期盼着它赶快“明了”。到时候,不知道又会有多少邬达克的粉丝会在番禺路上徘徊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