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陵穴(附图片)

 馆藏与原创 2014-04-14
外陵-体表示意图外陵-体表图外陵-解剖图
外陵-体表示意图(点击放大)外陵-体表图(点击放大)外陵-解剖图(点击放大)

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

【定位】 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19)。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①腹痛,疝气;②痛经。
【操作】 直刺 l~l.5寸。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

取穴方法:
外陵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外陵穴解析:
外,指本穴气血作用的部位在经脉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脾土微粒输送胃经之外。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诸穴,胃经下部气冲穴等穴传来的天部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尘埃,上下风气交会后在本穴形成了一个风气场的驻点,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则随着在本穴的风停气止由天部沉降于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积的土丘,故本穴名为外丘穴。
外陵穴意义:胃风吹扬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地部脾土。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随气态物冷降并由天部沉降于穴外的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胃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
主治疾病:
腹痛,疝气,痛经。
〖人体穴位配伍〗配子宫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生理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