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怛罗斯之战——盛唐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博奕

 哈哈哈一笑 2014-04-17
 
        我在把中亚的地图贴出来,大家好好看看中哈之间的地缘关系,及新J的地缘结构就明白了,只是中哈之间能够加强合作。新J地区并没有地缘和政治上的机会分裂出去。

[转载]大中亚地区——怛罗斯之战

        在整个亚洲的历史上,西域的土著民族其实并没有多少机会独立展示自己的存在的。这一地区更多的是中亚、北亚以及东亚民族争夺的地区。由于东亚华夏族离这一地区的距离有些远,加上河西走廊的安全并不能长期得到保障。因此必须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一地区是中亚及北亚游牧民族的天堂。另外青藏高原上的农牧民族,在他们强盛时期也曾经通过帕米尔高原将势力向南疆地区扩张过(主要是唐时的吐蕃,后来他们改信佛教后,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

  在历史上中国曾经三次将势力范围扩张到西域,并越过天山进入中亚低地地区。分别是汉、唐、清。这三次所使用的方法有共通之处,又不尽相同。

        汉朝主要是采用以夷制夷的方式,即主要以政治手段管理当地的小国,并使之互相牵制。如果需要再以远征军的形式直接展示武力(如那次著名的“汗血马之战”)。

  唐朝则因为之前的南北朝时期胡汉相杂,本身就带有更多的游牧民族的基因。因此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招揽游牧民族加入国防军,并一视同仁的政策。这些马上民族的加入使得唐朝可以直接派军进驻西域及西亚地区。这一时期的中国是非常具有扩张性的。

  清朝本身就是马上出身,因此对于西部的开拓是在情理之中。这一时期的贡献是最终能够将西域直接纳入中央集权的范围。

  前面有朋友说应该把国防线推到巴尔喀什湖东岸。其实中国最强盛时期曾经将势力范围推至西岸地区,但都时间不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我们马上就会分析到。

        在很多资料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唐朝的势力曾经达到巴尔喀什湖以西。那我们就来看看军力最为强盛的唐朝最远所到达的地区是哪里。

[转载]大中亚地区——怛罗斯之战

        对于华夏族的特点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是相比于草原民族的机动性,华夏族其次是更精于防守的。即使是融入了许多胡人在内的唐军也并不可能在无险可依的草原地区长期坚守。

  对于中亚地区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北部为哈萨克丘陵,南部为图兰平原。而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正是哈萨克丘陵地区。这一地区的地形相对限制了草原民族的机动性,使得唐军有可能获得一些地形上的帮助。所以在军力最为强盛时,将这一地区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并驻扎是有可能的。不过这毕竟只是一些海拔不太高的丘陵地区,并不象西域有的高大的山脉作为屏障。从地缘上讲还是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北亚蒙古高原,中亚图兰平原,乃至东欧平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攻击。因此并无可能做为长期经营之地。

        当然还有一条可能的防线就是巴尔喀什湖,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防守的压力会大为减少,由于丝绸之路最主要的通道是从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一线向西,然后延着天山以北进入中亚。因此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的战略位置就变得很重要了。无论是唐朝还是清朝,对这一地区的经营都要长些。

  在这条通道上有一个在世界史上很著名的城市叫“怛罗斯”。唐朝军队曾经在这里与阿拉伯军队展开一场决战。最终的结果是阿拉伯人(大食人)取得了胜利。我并不认为这战役后唐朝就退出了中亚,不过唐朝在这之后停止了向中亚地区的渗透,而将经营重点放回西域却是。因此西方的史学家将这一战役做为东西方文明碰撞的标志性事件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那我们就以“怛罗斯战役”为例,分析以下地缘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当时唐朝在西部的基地是在南疆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绿洲上,称之为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因为汉朝最开始选择的通西域的道路就是通过这一地区,或沿天山南麓西行,或沿昆仑山北西进。总而言之就是围着塔里木盆地走,最终越赤帕米尔高原进入伊朗高原或南亚(唐三藏就是走的这条路)。由于这条路线可以较少的受北亚游牧民族的侵扰,因此虽然跨越帕米尔高原的道路十分艰险,但直到唐朝这一地区仍然是主要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之后唐朝破东西突厥,解除了北方的压力,终于可以占据北疆地区,打通天山北麓的道路,并在这一地区设立北庭都护府管理至巴尔喀什湖以西的事务。由于通过准噶尔盆地穿过西边那些断续的山脉进入中亚地区更为通畅,因此直到现在都是中国通往西亚的重要通道(目前等于是中哈在掌控两边)

        怛罗斯之战的背景实际上就是唐朝需要将天山南北两侧的通道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在此之前,唐朝已经成功的让帕米尔高原以及巴尔喀什湖地区的小国臣服了。不过由于这些处在边缘地区的国家很容易从另一侧受到其他势力的干扰,因此经常会出现摇摆。

  丝绸之路在南疆的两条线路最终都要越过帕米尔高原,因此保证高原上那些部落(史书上称之为“国”)的忠诚度就变得至关重要。很不幸,唐朝所处的时代不仅是华夏族在古典期的一个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藏族的祖先)最为强盛的时候。出于地缘上的原因,吐蕃人一般向东侵扰河西走廊,甚至直接攻击黄土高原上的政治中心——西安。不过他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向西攻取帕米尔高原,然后进入南疆地区。

  在怛罗斯战役的主角高仙芝镇守安西四镇之前,吐蕃人就成功的使帕米尔高原上的主要部落倒向了他们(用的是联姻的方法,当然是有实力做后盾的)。事实上帕米尔高原上的部落有足够的理由选择吐蕃人做为他们的保护者。毕竟同为高原上的民族,吐蕃人的威协会更为现实一些。何况高原民族如果能够形成联盟,那些从中原而来的汉人似乎并无可能发挥他们的军事优势。

  不过高仙芝并没有将这种地缘优势看做是可逾越的障碍。在这种联盟刚刚开始,吐蕃人尚未真正进入帕米尔高原的时候展开了一场史诗式的攻击。用一万人深入帕米尔高原,平定了反叛的部落,并将吐蕃深入兴都库什山脉的据点一并拔除。至此大唐帝国的声望达到一顶峰。南线的丝绸之路掌握在了帝国的手中。

        实际上在高仙芝西征之前,唐帝国由于对占据中亚地区的西突厥已经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这一地区本来已经被纳入帝国的势力范围了的。当时除在南北疆地区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直接控制这两个盆地地区以外,对于帕米尔——天山——阿尔泰山以西的地区则采用的加封当地部族首领官职的羁縻手段控制,事实上只要他们臣服于大唐帝国,不侵害大唐的利益,并不需要承担太多的义务。

  当时不仅中亚的低地国家,包括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兴都库什山脉地区(阿富汗北部)亦皆臣服于唐帝国。由于7世纪阿拉伯人的兴起,伊朗高原的波斯人正处在衰弱期。所以甚至有一个波斯王接受了唐帝国的封号。

  不过要想跨越这些高大的山脉去实施影响力始终是一件困难的事。在唐帝国内部陷入混乱时,帝国便失去了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力。

  帝国的敌人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老对手吐蕃人,他们主要是在帕米尔以西的高地上给帝国找麻烦。当然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够进入西域,这些在唐帝国衰弱时都曾经做到过。

  昨天讲到的高仙芝的那场高原之战就是为了不让青藏高原上的势力继续向西向北扩张。

  高仙芝实际上在这一地区共进行了两次远征。由于两次远征的连续性,我们称之为“第一次西征战役”。这次战役的结果是帕米尔地区——兴都库什山脉地区——克什米尔地区的战略要地又重新回到帝国的掌控之中,那些生活在高地上的小国也重新臣服于大唐。吐蕃的势力暂时被压缩在青藏高原上了。

  这次西征的战略意义在于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的南线(经帕米尔高原南部的“瓦罕走廊”进入伊朗高原及南亚的路线)。我们说过丝绸之路一共有三条。那么处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以北的中线就成为高仙芝下一个目标了。为了试探这条通道周边小国的政治忠诚度,必须在天山以西寻找一个合适的目标。这个目标最终被锁定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据点——石国(现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做为唐朝的属国,这个国家似乎有倒向新兴的阿拉伯帝国的迹向。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阿拉伯帝国已经完成了对伊朗高原的征服,也正有意图向中亚的低地地区扩展势力。

  于是高仙芝决定越过帕米尔高原进行他的第二次西征战役。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走的是帕米尔高原北部与天山之间的那条通道,也就是丝绸之路的中线。由于这两次战役都是延着帕米尔高原西进,因此很容易被人误解成为使用了同一路线。事实上很多在介绍怛罗斯之战的资料上都对此语焉不详(这两次战役一般是作为怛罗斯之战的背景资料而出现的)。大部分人只是对高仙芝两次跨越“葱岭”进行远征感到不可思议,并认为更多的只是高仙芝的个人行为,却没有对其中的地缘因素加以分析。事实上沿着这两条丝绸之路的通道进行远征是完全可行的,如果唐帝国想继续保有对中亚及兴都库什山脉的影响力,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这种远征是必须的。

  附:怛罗斯位置示意图。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三条西进的路线,这也正是高仙芝三次西征的路线。

[转载]大中亚地区——怛罗斯之战

       高仙芝的第二次西征取得了完胜,对于丝绸之路中线的安全他应该感到满意。不过对于帝国来说这些小国从来不是问题。自从对西突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这一地区并没有强大到足以对抗唐帝国的力量。

  不过现在情况又有所不同了,阿拉伯人已经开始从伊朗高原向中亚低地地区渗透了。在两个强大帝国面前,中亚的小国不可避免的出现分化。

  对于阿拉伯人,唐帝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把它当成对手。因为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波斯人,出现在唐帝国面前的形象更多的是商人。对于中国人来说,丝绸之路的西端很大程度上就是伊朗高原。至于再往西的路线是由阿拉伯人还是伊朗人控制并不重要。中国对于西域乃至中亚的军事行动,更多的是为了消除北亚及中亚的游牧民族的侵扰。因此做为这种商业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伊朗高原上的商人们一般并不会与中央之国发生矛盾。商人嘛!求财不求气。

  不过这次阿拉伯人和唐帝国都处在鼎盛时期,在突厥人构筑的游牧帝国解体后。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势力填补中亚的空间。因此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起因是石国的王子投奔了阿拉伯人,于是阿拉伯人决定为他出头。当然这只是个由头,没有这个石国王子,这场仗也是要打的。由于前两次西征的胜利,大唐帝国的信心达到了顶峰。于是高仙芝决定主动出击,这次的目标就是“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对于这种跨越天然屏障的远征,一二次的成功并不代表你一直会幸运下去。事实证明高仙芝的好运气到头了。

  尽管这次战役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史家们更关心的是中国核心区内的政治斗争。因此这次战役被很多后世的研究者认为又是一次跨越“葱岭”的远征。

  对了,我忘了说明,葱岭就是帕米尔高原的古称。

  如果我们肯静下心来研究怛罗斯的地缘位置就会发现,无论高仙芝走帕米尔高原南北的哪条路线,都不符合地缘上的选择。事实上高仙芝应该选择是从北线进攻怛罗斯。也就是说是走的丝绸之路北线,沿天山之北西行进入中亚的。如果这场战役取得了胜利,那么唐帝国就用实际行动宣示了对这三条丝绸之路所拥有的控制权。

  这一次双方除了自己的主力部队以外,还各自加入了许多小国的部队。事实上这时阿拉伯帝国已经将图兰低地地区的小国们纳入势力范围了。因此愿意唐帝国的盟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天山上的拔汗那人(在吉尔吉斯,也就是汉代的大宛国),一个葛逻禄部,他们的那时还在阿尔泰山及北庭附近游荡(也就是北疆地区)。

  这两个国家加入唐帝国的阵营可以理解。如果帝国获得胜利,前者可以帮助管理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地区;后者则可以获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地区。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这两个盟军一南一北,由于高仙芝所在的安西四镇是在塔里木地区,似乎应该走让葛逻禄部向南与之会合,然后走第二次西征的路线会更为合适。这也是后世的研究者们认为高仙芝又一次跨越了葱岭的理由。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上一次通过这条通道进攻石国实际上是一次奇袭。而现在阿拉伯人已经派军来保护这些小国了。如果再走一次这么艰险的道路,以逸待劳的阿拉伯联军不会给唐军任何机会的。

  因此更大的可能是唐军没有翻越葱岭,而是从塔里木盆地出发进入北疆,然后与葛逻禄人会合,沿天山以北的路线进入中亚,并最终在怛罗斯展开激战。

  关于这场战役的实力对比有不同的说法。其中葛逻禄人的临阵倒戈是导致唐军失败的直接原因。在此之后葛逻禄人仍然得到了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对于他们来说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这种利益是谁给的,并不重要。

  高仙芝的第三次西征以失败告终,这也喻示着唐帝国还是把势力范围控制在西域的山地——盆地区会更为现实。怛罗斯之战只是华夏族在西域与中亚地区博亦的一个典型。事实上在之前和之后还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件。

  1000年以后的清朝也曾经在中亚地区做过类似的努力,在这一地区没有强大势力出现时,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帕米尔高原地也都成为了中央之国的势力范围。但当取代北方游牧民族成为北亚新主人的俄国人开始强大时,中国又很自然的退回了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系以东地区。

  我们可以为几千年来的类似博弈找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理由,但在西域与中亚地区形成现有的分割线,更多的是地缘方面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两边的力量能够形成平衡的时候。当然由于西域目前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这一战略平衡线已经成为中国和中亚地区的边界了。

[转载]大中亚地区——怛罗斯之战

        最后要说一下,唐朝最终退出中亚地区以后,这一地区不可避免的伊斯兰化了。事实上在更多的时候,中央之国也很难保有西域地区。唐之后的宋、明两朝基本上都是属于内敛的朝代,无心也无力经营西域,因此在华夏族势力退回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后,西域也随之步中亚后尘伊斯兰化了。

  直到清朝,中央之国才又一次从蒙古人手中夺回了西域的控制权,由于这也算是“故土新归”,因此北京的皇帝给这一区域取名为新疆。如果东亚文明能够早于西方文明进入现代社会,也许中央之国能够保有巴尔喀什国以东地区。不过这一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即使没有俄国,也还会有英国或其他势力,处在衰弱期的中国还是很有可能会丧失在中亚的土地。

  事实上当时西域也很有可能会失去,不过中国退出中亚,更多的是因为那里无险可守。而西域的那些高大的山脉则对善于防守的中国人来说更有利。因此仅管这一次外部的势力非常强大(俄国的支持),中国还是保有了西域这块“高山——盆地区”作为自己的战略纵深。在此需要向左宗棠大人表示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