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画苑掇英:苏轼(北宋)

 鸟语花香香 2014-04-17
古画苑掇英:苏轼(北宋)
         
    苏轼《水调歌头》词意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作为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失意的官员,和自由画家的苏轼,没有留下多少绘画作品,更确切地说是没有留下多少绘画真迹,但其在中国绘画史上却举足轻重
                                                           苏轼《墨竹图》
       他早年进入仕途,成为朝廷命官,中年因受政治事变牵连而入狱,几度放逐,临终弥留之时才获赦免。他命运多桀,文人思想极为复杂。晚年感叹不该参与政治仕途,甚至希望自己的后代不要太聪明,只要朴素务实,迟钝一些才好。他多么希望自己来世能做一个真正的自由画家,无牵无挂、无忧无愁、无为而致,道家的清静无为和知足不辱,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乐天知命,佛家的超脱和四大皆空,以及道教的玄虚和养生延年,都成了他后半生,尤其是晚年所信奉的,或者说在他晚年时身上都兼而收之。                                                                 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轼本人不以只画一些枯木、丛竹、怪石。仅存的苏轼作品,是因米芾、刘良佐等人的题诗而得到确认的。写诗作画,是苏轼用于取乐自娱的业余活动,以儒家对“君子”的行为规范来讲,艺术在苏轼这里回到了它原本应该的位置。“技近乎道”,文人通过习艺,固然得到身心的放松和娱乐,同时也加深了对“道”的认识和体验。苏轼说:“常形之失止于所失”,“常理之不当,举废之矣”。意思是,自然物象没有固定的常态,某方面的缺失恰恰也是其具体性的表现;“常理”也就是“道”,违反道就是失去“常理”,会导致满盘皆失。苏轼曾不无刻薄地评论唐代吴道子“吴生虽绝妙,无以画工论”,他对于拘泥“形似”,屈服于自然的工匠式摹写予以嘲笑和贬低。
                                                           苏轼《竹石图》
       他在评论好友文同的作品时说:“与可画竹时,见物不见人。……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文同以画竹见长,文同画竹,眼里只有竹,而非像常人及“画工”那样面面俱到。进入物我两忘、人与自然融和、身与竹化、寓意于物的状态,这正是苏轼高度肯定的。一旦文人画家面对自然景观和物象时,他们的思绪就因教养的完整性立即获得转化,从物理世界转向抽象的精神层面,从中得到娱乐和修养。是能“得之于象外”的王维、文同等具有深厚文化教养的文人画家。“得之于象外”就是突破形似,得到“常理”。自然物象是画家抒发胸臆的凭借,画家是自然的,将物的物性与人的意志融合,然后从笔端流淌出自己的真性情。他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苏轼书法
        苏轼的朋友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好收藏名迹。米苏二人均为超一流书法家,他们俩与蔡襄、黄庭坚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名家”。米芾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米友仁作画题跋,也常把自己的画作称为“墨戏”。在绘画意境上,苏轼讲求“萧散简远”、“清新”、“简古”、“淡泊”;米芾则推崇“平淡天真”和“高古”。可见两人不仅性格相近,艺术见解也是相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