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考古记》读书报告

 怡然复苏 2014-04-17

 

关于考古学,考古工作,以前除了在小说和央视纪录片上有所了解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认识。其实在选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面还想的是探险和宝藏,就像电影里考古学家经常发现巨大的宝藏,或发现一处未知的墓地,充满神秘和危险。在这我的特别感谢这本书写序的杨镰先生,确实是他写的这篇序文让我下定决心读完此本书。因为在这篇序中,正如我想象的一样,到处充满着神秘的探险气息,优美的语句和令人陶醉的意境,让我特别坚定的拿出图书馆,尽管正文部分和序文有着天壤之别,但我终究是看完了。

我看的这本《新疆考古记》的作者是瑞典的贝格曼,是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列丛书。本书写于1939年,全书总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第二部分为新疆史前考古发现,第三部分为历史时期的罗布泊地区,第三部分为罗布泊北缘考古发现,第四部分为罗布泊南缘考古发现,第六部分为关于本次考古发现的附录。这本书全面的记录了贝格曼他们在新疆的考古过程和发现,让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考公学者的工作状态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我不得不佩服他们对于古迹细致的考察,不放过一片砖瓦和陶瓷。对于考古发现的记录也是仔细到家,一片瓦砾,一片陶瓷,一堆不平常的土堆……这些都会一一记下来。总之看完这本书我对考古学及考古工作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从序讲起,杨镰这篇序的题目是《“小河”之谜与新疆考古探险》 ,全文大致描述了贝格曼所在的这支探险队的行程与经历,还有“小河”墓地的发现。这篇文章更像是一部小说,里面情境勾画,人物描写都引人入胜,特别容易使人联想到电影中的寻宝和探险,我正是因为这篇序才决心看这本书。序中当然除了交代探险队的行程,也描述出他们在戈壁沙漠上辛劳和无助。接下来是斯文·赫定的原序,介绍了这本书的出书过程,和此次新疆探险考古之行的前因后果,无可例外,他介绍了这次考古活动的主要参与人,和本书作者贝格曼。最后是贝格曼的前言,前言中贝格曼详细讲述了这次新疆之行和以前其他考古学者的新疆之行,大致描述了这次考古发现的成果和本书的大体内容。

接下来是正文第一部分新疆史前考古发现。这一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史前遗存,第二章为彩陶遗址,第三章为无彩陶遗址。第一章主要讲了新疆主要的三个史前遗址(三道岭子、七角井子、阿克苏)。第二章主要描写了在庙儿沟地区,胜金口,托克逊和车臣地区的彩陶发现,并详细编号收集的陶片,详细的描述了出土文物的外貌,内部形态,以及对其花纹的解释和制作年代的推测。其后还附有作者对于出土彩陶的评论,其中讲述了作者对于这些彩陶的思考和认识,对前人的认识做了一定纠正和怀疑。第三章讲的是无彩陶地区,在这些地区虽然没有彩陶的发现,但却发现了相当多的石器。作者对石器也进行了收集编号,并对不同的石器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将自己对于这些发现石器的地区的思考和意见写进结论。这是第一部分的全部内容,我相信所有抱着看《盗墓笔记》的读者一定很是失望,因为正文部分没有动人的情节,没有让人提心吊胆的悬念,有的只是对考古工作详细而平实的记载,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考古,考古需要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一个人热爱这个工作,有足够的耐心,要足够的仔细。

第二部分——历史时期的罗布泊地区一共有六章,第一章为历史概况,主要讲述了罗布泊地区的历史,其中重点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还有楼兰的历史。在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中作者根据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罗布泊地区的三条丝绸支路的分支进行考察,并分析为什么丝绸之路会出现三条支路。第二章是塔里木河下游水文地理概况,在这一章中作者详细描写了塔里木河下游的水文地理,试图通过塔里木河下游水文的变化来解释楼兰文明的消失之谜。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水量变化季节性明显,对下游生态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是小河文明产生消亡的原因。文中作者举出了大量专业的绘图工具和方法,地理名词。第三章是“小河沿岸的古代遗存,我不得不说这是这本书的重点所在,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在“小河墓地,可以看出“小河”墓地的发现在作者眼中的重量,这也可能是这次新疆考古探险最重要的发现。为了写着一章,作者专门写出一篇引言,讲述了去“小河”墓地之前的来龙去脉,和自己在途中的一些发现。此后详细描写了他们所发现的10号墓地,对墓地的描写细致而直观,并推断了其年代。然后发现了震惊考古界的5号墓地(奥尔得克的古墓群),作者首先描述了墓地概况,其地理位置,外形特征,然后分别描述各个历史遗迹,如木雕,棺木,衣物,个人饰物,小篓及其他容器和不明用途的木制品。此后又是7号墓地,6号墓地,4号墓地,正如5号墓地一样,作者对每个墓地都进行特别仔细的描述和分析,而且在这章结束时就这些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第四章是库姆河三角洲的古墓,这章主要讲的是斯文赫定一行人在库姆河三角洲发现一些古墓,其中最具特色的发现是丛葬墓,以前发现的墓地大多为单墓,这次发现丛葬墓,这是外来人的习俗,很可能说明汉人很早就到达“小河”地区。作者对丛葬墓1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使人很清晰的了解这个墓葬的特征,其中的文物作者更是一一标号,记录,如器皿,托盘,弓纺织品。作者根据这些文物进行合理而有理有据的联想,复原出古代这个地区的政治,商业生活。此后在这地区还有单葬墓,带葬墓,丛葬墓发现,这说明当时这儿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频繁。最后作者进行了总结,通过发现的墓葬文物,作者大胆的推断着当时库姆河三角洲地区的民族,社会发展状况,楼兰古国与中国中原的联系以及库姆河三角洲的变化和楼兰古国的消失。第五章是罗布沙漠中的废墟,那些由坍塌了的坚固粘土城墙、土坯建造的佛塔、墙壁不那么结实但用木料加工的房屋或庙宇构成的古代残迹,是这片已经绝对荒芜了许多世纪的荒漠中最为显著的遗存。作者列出了早期探险家在楼兰古城采集品,如汉五铢钱,箭镞,镜子,人物雕像、皮带配件等。第六章是罗布沙漠的零散发现,这是作者出于一位考古学家的职责不愿放过任何细节而写的一章内容,其中列举了途中发现的一系列文物。

这本书看到这个地方基本上算看完了,因为第二部分基本上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内容,可见其重要性。通过看这么多考古工作记录,我真正了解到考古学不仅仅需要的是渊博的历史知识,而且还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如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熟练的绘图技术和运用先进的探测工具,而且还要求考古者必须得有足够的耐心和仔细。很难想象将遗迹中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描述记录,将每一个文物进行编号保存,即使是碎片也要编号拼接,考古工作少了想象中的激情,多了一份对工作的负责和热爱。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考古活动中,考古工作者并不是一味的低头去整理那些文物,他们在整理文物的同时还得判断其年代,复原当时的历史图景,而且野外考古工作完成后,还需要考古工作者走进研究室,对这些文物一一进行研究记录,并应用与验证和复原历史的工作中。

以前总是以为考古学只是历史学的辅助工具,读完这本书后我清晰的认识到考古学是一门有别于历史学的学科,它更多的是一种科学。突然间特别赞成英国考古学家伦福儒和巴恩给考古学所下的定义“考古学部分是搜寻古代珍宝,部分是科学工作者缜密的研究,部分是从事创造性的想象。她即是在伊拉克沙漠里烈日下的发掘,在阿拉斯加冰天雪地里对爱斯基摩人的观察,对佛罗里达海域西班牙沉船的潜水考察,在约克市罗马时代阴沟里的勘探,她也是进行解释的艰巨工作。以便了解这些工作和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因此考古学既是野外的一种体力劳动,有时书房里和实验室里智慧的创造。这正是考古学最大的魅力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