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召南·鹊巢》乃贵族娶亲之诗

 昆曲及文史小站 2014-04-18
诗经《召南·鹊巢》乃贵族娶亲之诗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此首《召南》的第一首《鹊巢》,《毛诗序》指出:『《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鸠乃可以配焉。』朱熹《诗集传》指出:『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皆言诸侯娶妻的婚礼,虽是不是后妃与诸侯国君的婚礼不知,但迎送的所有的车马有百辆之多,必为贵族婚礼。

但对于『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一辞,则自古以来,只是比喻妇人出嫁到夫家,就像是鸠去居于本非它居处的鹊巢而己,到了今日,像是另有目的者,如高亨(1900-1986),举不出召南史实之下,而用想象力表示是『召南的一个国君废了原配夫人,另娶一个新夫人,作者写这首诗叙其事,有讽刺的意味』,并说『诗以鸠侵占鹊巢比喻新夫人夺去原配夫人的宫室』(高亨《诗经今注》,1980),后世以诗经此首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生出一个后世的成语『鸠占鹊巢』,而高亨拿了后世的成语倒夺去诗经的原旨。而程俊英《诗经注析》(1991)指出:『此诗言鸠居鹊巢,只作妇归夫室之喻,并无深意』,并举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里所说的:『不穿凿,不刻划,方可说诗』,以为研究诗经者之戒,是也。

而且,此首置于《召南》的第一章,于周皇室编定《诗经》时,必有其深意,此必为欢天喜地之南国喜事,一如《周南》以男女爱慕为人伦之始的《关睢》置于头一篇,如果真是还有新人入门旧人哭,这种诗经的编法,能做为教育贵族子弟良善品德的教材吗。故只要依《诗经》的编纂目的,即知。(刘有恒,取材自《天禄阁曲谈》,台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