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恶性肿瘤成南通市民死亡首因 警惕早期症状实现早诊

 ntgxy1993 2014-04-18

恶性肿瘤成南通市民死亡首因 警惕早期症状实现早诊

中国江苏网4月18日讯 本周为全国第20个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走出癌症误区,实现早诊早治”。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2013年,我市市民因恶性肿瘤死亡占全部死亡原因的30.02%,成首位死亡原因。

  肺癌成“头号杀手”

  市卫生局疾控处处长杨卫超介绍,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是乳腺癌,其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从2009年开始,肺癌取代肝癌稳居“杀手榜”首位,根据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肺癌比例40年里涨了3倍,已成江苏“第一杀手”。

  杨卫超表示,肺癌的发病因素很多,其中吸烟是高危因素。国内相关调查显示,20岁之前开始吸烟、每天吸烟20支以上、烟龄超过20年的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群的20倍。空气污染、职业因素、肺部慢性疾病、人体内在因素等都可能导致患病。

  不良生活方式可致癌

  癌细胞是如何产生的?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张一心教授介绍,所谓癌细胞是在正常细胞衰退、衰老的过程中产生癌变形成的。一般而言,人体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产生变化的细胞并将之“处理”好,一旦这种识别系统能力下降或细胞癌变速度高于“处理”速度,就会形成癌症。一个正常细胞变成肿瘤细胞,最快要5年,通常需要10至20年。一个癌症细胞形成一个直径为1公分的肿块约1年半时间。

  “不良的生活方式会造成致癌因素的侵入。 ”张一心表示,导致癌症的因素非常多,但肿瘤的形成与市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或防止癌症的发生。如合理膳食,多吃“粗、淡、素”的食物,不吃霉变、腌制、熏烤的食物可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大量饮酒则是肺癌、胃癌、食管癌的高危因素;不吸烟可降低肺癌发病率;长期心情抑郁容易导致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等。

  定期体检,实现早诊早治

  张一心介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50岁以上的市民、吸烟者,以及曾患过胃炎、肝炎、宫颈炎等慢性炎症的患者、有家族肿瘤病史等的人群都可视为癌症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肿瘤专项体检。

  张一心表示,很多肿瘤是有前期症状的:干咳、痰中带血、胸痛等久治不愈,或者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要警惕肺癌和喉癌;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内异物感或胸骨后疼痛不适需警惕食管癌;女性乳房出现可疑肿块、乳头溢液需警惕乳腺癌;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及上腹部疼痛,警惕消化道肿瘤等。一旦出现了前期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切莫讳疾忌医,也不要迷信所谓“偏方”耽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