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昵称13390081 2014-04-19

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故事如下——
德国北部风光如画的波茨坦小城,位于柏林市西南27公里处。全城最有名的名胜,当数无忧宫,这是一座国王的行宫。这座占地面积很大的豪华行宫掩映在一片绿树林中,在不远处,有一座旧式的风车磨坊。这种磨坊在德国早就不使用了,多数早已不复存在。而这座磨坊能保留到今天,并且是在国王的行宫附近,是因为有一个磨坊主告国王的故事。
1866年10月13日,普鲁士大公国(德国的前身)的国王威廉一世,前呼后拥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无忧宫。说起威廉一世,在德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在世界历史上也算是一个不可小视的角色。他一上台,就马上对周围邻国发动战争,攻城掠地,连战连捷,普鲁士的版图大为扩大。当日,他正是刚打胜了对奥地利的战争,从维也纳凯旋归来。威廉一世登上了无忧宫的顶楼,欣赏周围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一座破旧的风车磨坊高高耸立,和豪华行宫,和周围的景致,十分不协调,甚至可以说是大刹风景。威廉一世命令下属,花钱把磨坊买下来,马上拆掉。磨坊主是个老头,说什么也不肯卖。威廉一世说可以多给钱,老头说磨坊是他祖上传下来的,世代靠它为生,给多少钱也不卖。威廉一世一怒之下派宫廷卫队拆掉了磨坊。

威廉一世的行为激怒了磨坊附近的父老乡亲。他们终于集合起来,来到了柏林最高法院的门外,高呼要状告国王。磨坊主老头郑重地向最高法院呈递了一份史无前例的起诉书:原告人是一个磨坊主,被告人是当朝国王!
小百姓告大国王?整个欧洲都惊动了。柏林最高法院开庭那天,威廉一世拒不出庭,也没有派代表来应诉,被告席空着。旁听席上挤满了人,审判也照样进行。法官们义正词严地宣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官只有一个上司,那就是法律!法官只忠于一个上司,那就是法律!”不久,法院作出判决:“国王触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现判决如下:责成被告人威廉一世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并赔偿原告人误工费、精神损失费、诉讼费等费用150马克。”威廉一世接到判决书后,迫于方方面面的压力,不得不向法律低头,按判决书去照办。一座崭新的磨坊又耸立在原地,磨坊主老头也得到了赔偿金。
几十年之后,威廉一世与磨坊主老头都已先后去世了。威廉一世的孙子当上了国王,称作威廉二世。而磨坊主老头的儿子,也当了磨坊主。种种原因,磨坊生意萧条,面临倒闭破产,磨坊也残破不堪。万般无奈之下,磨坊主想起了那桩陈年官司。他给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表示想达成前辈人未达成的交易,即把这座旧磨坊出售给威廉二世。他认为威廉二世肯定会接受,因为这既可以不再损害无忧宫的风景,又可以销毁威廉一世败诉的物证。
威廉二世接到信后,亲自给磨坊主写了一封回信,随信赠给磨坊主一大笔钱,让他渡过难关,并说这磨坊是国家司法独立公正的纪念,也是他们家族的光荣所在,要求把这磨坊世世代代传下去。磨坊主用威廉二世赠给的钱对旧磨坊进行了大力整修。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说什么呢?
1,作为国王,虽然拆一个磨坊没有一点问题。但是一旦法院有了判决,那就必须不折不扣地照办。为什么?榜样啊!国王如果带头不尊重法律,大臣就会效法,最后法律就成了一纸空文。如今国王服从法律判决了,那就相当于说:我都不敢僭越,,看以后你们谁还敢!
这位威廉可圈可点,那么他的儿子,威廉二世就更睿智了。为啥?他老爹那个故事是拿钱都买不来的。那磨坊是磨坊吗?是法律独立和公正的象征,是威廉王朝的光荣象征,是对国王再多歌颂都换不来的物证!
2,作为法官,尊重法律、有法必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是最高准则。既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国王权力再大,他也是“人”啊?是“人”就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所以国王败诉就是板上钉钉了。因为人家法律上写着“私人财产不容侵犯”。
3,作为磨坊主,对于磨坊具有私人产权,谁侵犯我的私有产权我都可以诉诸法律,哪怕被告是国王!
所以,当时的德国有这样的国王,有这样的法律和法官,有这样的受害人,演绎一出这样一个故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一点儿意外和牵强。
那么,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呢?会不会发生同样的结果?我就来想像一下:
第一:假如在中国,国王拆磨坊还用问磨坊的主人是谁吗?还要招招摇摇打官司吗?这国王也忒掉价了吧?所以顶多由善后人员做些“国家赔偿”而已。
第二:如果法官打开卷宗一看,官司的一头儿是磨坊主,一头儿是国王,谁输谁赢立定,剩下的就是法官如何“转圜”了——如何绕着圈子解释国王拆除磨坊具有法律依据!
第三:如果国王告诉磨坊主,说你这挡了我的视线,磨坊主的态度是什么呢?
“拆了我的磨坊那是我的幸福——国王您是谁呀?您是天子!我为天子做些奉献难道还不幸福吗?这事就连我的后代都要永远记住:他们的祖上了不起!后代脸上也有光!”磨坊主说。
因为中国人压根就没有想过他跟国王在政治上和财产上平起平坐。别说财产,就连人,都是国王的!
这就是所谓中国国情吧。威廉国王的磨坊故事之所以成了人类法制史上的经典,是因为故事发生在德国。即使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那它绝对是一堆烂泥
据《旧唐书.李元紘传》记载:公元710年,唐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参与后来当皇帝的李隆基发动的宫廷政变,拥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当皇帝,这就是唐睿宗。太平公主以为自己立了大功,从此把持权柄,左右朝政,为所欲为,连宰相都要听从她的话,京城里的百官更是对敬若神明,竭力奉承。身为当朝贵胄的太平公主,家里有的是钱,但她并不满足,还到处搜刮钱财,侵夺土地。有一次,她纵容家奴霸占了一座寺院的磨坊,寺院为此告到官府,要求主持公道。主审这个案子的是雍州负责地方民政等事的司户参军李元紘。李元紘为官清正廉洁,审理案件一向秉公依法,不畏权势,不徇私情。他查明那个磨坊确系寺院所有,不怕得罪显贵的太平公主,将磨坊判还寺院。李元紘的上司雍州长史窦怀贞得知这个事后,怕有权有势的太平公主会怪罪下来,影响自己的前程,因此马上召见李元紘,催促他赶快改判。李元紘的亲朋好友也极力相劝,让不要得罪皇亲国戚的傻事,以免惹来杀身之祸!虽然秉性刚直的李元紘没有听从上司和亲友的话,当场在判决书上写下两句话:“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然而,他深知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于是,写完这两句话之后,他把笔丢下,仓皇逃离……


你看,不是人家不给我们机会。我们的故事比人家早900年呢,“经典”却成了人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