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老刻刀 2014-04-19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天麻种子繁殖,是将箭麻开花人工授粉后所结的种子与共生萌发菌拌匀,和培养好的蜜环菌材一起伴播。萌发菌促进种子发芽形成原球茎,原球茎接蜜环菌后经5-6个月形成米、白麻,或经16-18个月后形成米、白麻及箭麻。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无性繁殖栽培产量低而不稳,天麻品质差的矛盾。利用有性繁殖获得的种麻栽培,不仅其抗逆性增强,且显著提高了种麻的繁殖系数,比无性麻种增产1-3倍以上,3-5代内科学种植,可保障高产优质、在天麻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项技术既可于播种当年的10-11月采收米白麻以供扩大栽培,也可第二年的10-11月采收米白麻及商品箭麻。具体选择,根据需要。
      一、播种前的准备
      1、播种期的选择
      天麻种子在15-28之间都可发芽,播种期越早,萌发后的原球茎生长时间越长,长的就越大,接蜜环菌的机率和天麻的产量也就越高。5月中下旬播种,精心管理,11月份收获时即有大量白麻达到移栽标准。
      天麻种子从4月到7月(高山)都可播种,播种期主要决定于种子的采收期,采用温室育种的,可提早收获提早播种。天麻果穗上中下部的蒴果分批采收,所以播种也应分批进行,做到随成熟随采随播,短期播不完的,应在冰箱低温(3-5)下贮存,保障种子有很高的发芽率。
      自然条件下,因不同地区海拔高度不同,种子成熟期和播种期是不同的(温度不同),一般500米以下的低海拔可在4月底-5月下旬播种;500-1000米的地区可在5月下旬-6月下旬播种;1000米以上的地区,一般在6月中旬一7月中旬播种。
      2、播种场地
      场地的选择与无性繁殖栽培天麻的场地条件基本相同,室外一般选半阴半阳,坡度较小,沙壤土层深厚,PH值在5.5-6左右的林地与荒地、忌用熟地。室内可用清洁的细河沙,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充分满足其对温、湿等条件的要求。干旱的环境既不利种子萌发,幼嫩的原球茎也会脱水死亡;所以首先要考虑水源条件。此外,播种需要足够的蜜环菌材,碎树枝与树叶,所以选场时还应考虑这些材料的供应。
      播种前铲除场地上的杂草、石块,坡陡的地方应先作成小梯田,菌材伴播的,则边挖穴边伴播,如用预先培养好的菌床伴播,也应开挖菌床与伴播同时进行。穴的大小与深浅与无性繁殖基本相同。
      3、树叶与碎树枝
      适量的落叶阔叶树树叶(最好是壳斗科)与新鲜碎树枝(拇指粗)是蜜环菌喜欢浸染的培养物,可显著提高原球茎的接菌率,有助于提高单位产量。
      使用的树叶越纯越好,要剔除里面混杂染有其它杂菌的树叶、小树棍,使用前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吸足水后使用;播种时,将拇指粗的青冈或桦树,或野樱桃的枝条切成6-10cm的小段,撒入播种床,枝条力求新鲜,避免过干感染杂菌。
      4、菌材与菌床的准备
     预先培养的菌材、菌床都可用来拌播天麻种子。不过应选择培养时间短,菌索幼嫩,生长旺盛,菌索已侵入木段皮层内,尤其是无杂菌感染的菌材使用,才能有好的效果。
      菌材与菌床的培育时间,以年前的10月与年后的3月均可。培菌时,如果播种当年采收的,选用6-8cm粗的软杂木段,如桦木、野樱桃等培菌均可。播种后第二年秋采收的,应选10cm粗的硬杂木段(青冈)培菌,以保障后期的营养供给。长度为50cm60cm为宜。
      菌床的培育是在选好的场地上进行,原地伴播;使用菌材播种则是一地培菌,异地播种,较为灵活,具体操作方法与管理,见《天麻栽培技术操作规程》,需强调的是,有性繁殖培菌多在低温季节,所以应采取覆盖地膜等增温措施;促使蜜环菌生长。
      虽然一个天麻蒴果中有2-3万粒种子,但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既使借助萌发菌,其萌发率也只有40-60%,所以,利用天麻种子数量多的优势,酌情加大种子播种量,保障发芽后的原球茎有较多的数量,增加与蜜环菌接触(接菌)的机率,是目前生产上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生产上每穴(10根菌材)播种量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播种当年采收的,每穴播种量20个左右为佳;播种后一年半采收的,则每穴10-15个蒴果即可。种子采收后时间较长,蒴果较小,或其它条件不够完美时,都应酌情增加播种量。
      5、播种穴深度与播种层数
      播种穴深度以20-30cm为宜,播种2层,顶覆土10cm左右,当然,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深度不同。
      海拔800米以下,播种2层,覆土10cm厚,冬季可自然越冬,海拔800米以上,气温较低,则播种深度以15-20cm为宜

又,播种一层(或一层菌材2层种),覆土7-10m,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地温,冬季后再加盖覆土或覆膜越冬。
      播种较早,地温较低时,或者播后的晚秋初冬季节,覆盖地膜增温,可延长生长时间,有效提高单产,冬季覆膜还可防冻。
      二、播种方法
      1、萌发菌拌种
      播种前将已培养成熟的萌发菌在干净的洗衣盆内撕成片状(指树叶菌种)、条状(木屑菌种)或枣核状(木屑菌种)。每穴用萌发菌种2袋。种子首先抖在洁净干燥的罐头瓶中,瓶口蒙一张较光滑的纸,上面用针密密地刺一些小眼,再将刺有眼的纸翻过来蒙住瓶口,用橡皮筋套牢,最后将种子均匀地筛撒在萌发菌上,撒后拌匀再撒,种子应多次筛撒,避免集中粘在一起,影响发芽与接菌。撒种与拌种应2人分工合作,避免湿手粘去大量种子。拌种工作应在室内或背风处进行,防止风吹走轻小的种子。拌种24小时后,待菌丝恢复再播种,效果更好,但不应延长,还应严防堆积高温烧菌。
      2、播种
      1)蜜环菌菌床(菌材)播种法
     利用预先培养好的蜜环菌床伴播,播种时只需挖开菌床,取出蜜环菌材,用耙子耙平畦沟,即可进行播种操作,利用菌材伴播的,是将一地培养好的菌材,择优运至另地伴播,需在选好的场地上另挖畦沟,长不限,宽60-70cm,深20-30cm。其它操作相同。
     先在畦沟底部平铺一层浸泡过的湿润树叶(手捏出水),压实约一掌厚,(有白蚁活动的,需在树叶层下撒施防白蚁药),然后将拌种萌发菌分为2份(每穴即2袋种),一份先均匀撒在铺好的湿树叶上,并将切碎的细树枝撒盖在拌种菌叶上(每穴10根菌材约用2-3斤),空隙处稍撒混合土(锯末沙等)或细河土填盖,隐约可见为宜(不可过厚),然后将菌材上菌索多的一面朝下,盖压在碎枝条层上,菌材间距2-3cm空隙处仍用拌有谷壳或木屑的沙壤混合土(混合土含水量60%)填盖至菌材平;菌材上面再撒湿树叶后如前法播种第二层,最后覆土10cm厚,表面盖一层树叶保湿。
     菌材或菌床播种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播种法,此法可有效降低空穴率,产量较稳定,不过要多花一些工预先培养菌材。
      2一步法播种
      所谓一步法,是指不需预先培育菌材,直接利用拌种萌发菌、纯蜜环菌枝条种与鲜木段一起伴播的方法。此法要求蜜环菌枝条种用量不能少,否则影响接菌。由于蜜环菌纯度高、生长势强,营养充足,且节省劳力,特适宜一年半采收,是目前推广的一种育种、栽培方法。
      首先在选好的场地上挖20-30cm深,60-70cm宽,长度不限的畦沟,挖松整平后,撒施防白蚁药,然后平铺一层浸泡过的湿润树叶,约掌厚,在树叶上均匀撒放拌种萌发菌,用量同前。再将购回已成熟的纯蜜环菌枝条种掰成一根根菌枝,均匀撒盖在拌种菌叶上,每穴(10根菌材)用量2-3袋(约60根菌枝/袋),并间撒一些新鲜碎树枝,间隙处仍用拌有谷壳或木屑的混合沙土填充,然后将砍有鱼鳞口的新鲜木段,口朝下盖压菌枝层上,间距3-5cm,再盖土至木段平,在木段上撒湿树叶如前法播第二层,最后覆土10cm厚,表层盖一层树叶保湿即可,覆土与填充土的湿度不得低于60%,否则边播边喷水增湿。
      三、田间管理
      1、温度
      播种前期如果温度偏低,可适当覆膜增温,促进早萌发、早接菌。低海拨地区,夏季要搭棚遮荫,严防高温烂麻。后期温度下降,仍可适度覆膜增温,延长生长时间,防止低温冻伤。总之,尽可能调控温度15-28之间。
      2、水分
      有性繁殖对水分的要求尤为突出,播种时如果湿度不够,要喷水增湿,土壤湿度不能低于60%,播种前期(2-3个月内),要始终保障适宜的含水量,干旱时要喷水抗旱,清除畦床上的杂草,但雨季也应注意开沟排渍,严防积水湿度过大;后期维持土壤含水量在35-40%,如逢阴雨,可用覆膜调控。一年半采挖的,来年4-6月,适度增加湿度至55-60%,促进蜜环菌生长,促使天麻二次接菌,后期继续控水35-40%
     3、阳光
      伴播后,夏季高温期间,特别是低海拔地区,应搭荫棚遮荫,严防阳光直射造成高温,加速水分蒸发缺水。畦床上一定要覆盖树叶层,以利保湿。当年不采挖的,高海拔地区冬季除覆膜外,还应拿掉遮荫物,利用阳光照射提高地温。
      4、透气性
      注意透气性的管理,是为了促进蜜环菌长得好,有利天麻对营养的要求。
      具体管理上,主要是干旱喷水时不要直接喷在盖土层上,应在盖土层上先盖一层树叶后喷水,避免土壤板结。土壤已板结的,可用浅齿耙松表土3-5cm,然后盖树叶喷水,其次是不要在畦床上踩踏,避免踩伤天麻,造成土壤板结。
      5、防害
      伴播天麻种子后,畦床四周应打好栅拦,防止人畜践踏,山老鼠、白蚂蚁、病虫等危害,也应引起重视,避免危害造成损失。
      四、采收
      天麻种子播种后,不要经常翻挖,否则影响幼麻的生长,在播种当年,如精心管理,11月底即可收获达到移栽标准的米麻与白麻,如果放到第二年的11月底采收,则可收获大量的米、白麻与箭麻,箭麻约占总重的30%,种麻约占70%,比例的变化,往往与当年原球茎接菌率及休眠后第二次接菌率有关。
      采收办法与天麻无性繁殖栽培的采收办法相同。一定要小心仔细,避免种麻的损伤,采收时将白麻、米麻、箭麻分开盛放,病、损的天麻另放一处。
      收获的种麻或移栽,或贮藏;商品麻应及时加工处理。

 

宜昌三峡天麻基地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篇

时间:2011-11-24 19:23:28  来源:天麻种植技术  作者:天麻种植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使用的是茎粗36cm的枝桠、小材及阔叶落叶,每0.5平方米的栽培穴当年可获得4kg左右的种子麻,次年冬每穴可获得成品箭麻20kg左右,每穴效益在4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一、种麻的选留与贮藏



在野生区或人工栽培地选留顶端箭芽饱满、新鲜、肥壮、无伤痕、无病虫害且重量在200g左右的箭麻,经摊凉,表皮水分有所损失后,进行贮藏以备春栽使用。存贮地点,室内、室外都可以,关键是预防冻害。埋箭麻使用的中粒沙含水量20%左右,宁干勿湿,以防麻种腐烂。在室外贮藏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避风向阳的场所;室内贮藏,必须通风良好;埋麻穴的大小可根据贮量多少而定,一般室外以35cm深的条形小窑为宜,室内可用沙箱藏。贮存时窑底铺一层10cm左右的粗沙与煤渣混合料,然后在上面铺一层中粒沙,在沙层上以间距5cm摆放箭麻,一层摆满后盖沙再摆第二层,如此可摆放23层,之后盖细沙土10cm,表面盖稻、麦草等作物秸秆,防寒保暖,并定期检测覆盖材料含水量,并及时谓节,以确保麻种质量。

二、箭麻栽培与管理

利用温室或拱棚培育麻种,是目前较为实用的方法。温室及拱棚搭建可仿蔬菜用棚室建造,大小可根据育种规模而定,若一家一户进行少量育种,可在当地箭麻出土的自然季节前20d左右用小拱棚地池育种。但不论使用哪种方法育种都要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且能够进行通风的场所。使用棚室育麻种可提前成熟一个月以上,有利于早播(5月上旬)高产,缩短成麻周期。箭麻栽培多采用箱式栽培法,栽种时在箱底铺15cm左右的粗沙与煤渣混合料,然后在混合层上铺中粒沙,在中沙层上呈""字型栽种箭麻,麻间距10cm以上,操作时切勿碰伤麻皮和箭芽,否则极易造成种麻腐烂。栽培后表面覆盖8cm左右细沙或砂壤土。箭麻栽种后管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遮阳天麻花葶最忌阳光直射、直射光会导致花葶变黑,造成倒伏。遮光的最佳方法是在棚室的塑料薄膜下,拉一层遮阳率为60%的黑色遮阳网,少量育种可用其它材料创造四分光照六分阴的遮光效果。

(
)保湿天麻抽薹、开花、结果在47月的高温期,培养基质水分损失比较大,必须及时给培养料补水,保持基质湿润而不水渍。

(
)打顶天麻顶端花序成果机率低,应在现蕾结束后将顶端"花蕾堆"摘掉,既可减少养分损失,又可使整株蒴果饱满,保证种子质量。

(
)防倒伏天麻花葶中空,一般200g重箭麻,葶高在1m左右,如通风吹或果穗过重极易发生折断,因此插杆固葶非常重要。
三、人工授粉技术

由于天麻花构造特殊,花药被药帽盖住,药帽不会自行脱落,花药粘润成块状不会自行散发,尤其是温室或拱棚育种,很少有传播昆虫活动,所以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天麻花序始花后必须每天给天麻实施人工授粉,为保证授粉成功率,应遵循开一朵授一朵的原则,授粉时间以上午912时为最佳,授粉最迟于次日上午完毕。授粉时,一手轻捏子房,另一手用竹签下压唇瓣,然后挑出花药块,准确地放在平滑的柱头上。同花或异花、异株授粉均可。异花授粉杂交优势强,产量高。人工授粉只要按规程操作,一般授粉成功率在90%以上。

天麻种子由下而上成熟,用手轻捏,种子发软且种皮纵裂线欲裂时,说明它上部的几个蒴果也已成熟,应及时采收备用。收获种子最好随采随播,最迟应在纵裂线裂开前34d播完。若一时无法播完,最好放置在4左右的冰箱内保藏,严禁曝晒蒴果。成熟葫果内的种子松软易撤,色淡灰黄色,在果实开裂前是最佳播种期,过早种子白色未成熟不会撒开;过迟种子呈棕黄色已失去发芽率。如将种子先播于萌发茵中用塑料袋装着,可延长穴播时间。

四、拷前准备

每穴准备714根,茎粗36cm,长70cm的栗类或其它阔叶树枝桠、木段,伐后用0.25%的硝酸铵浸泡24h,并在木段上间隔15cm砍鱼鳞口备用;每穴需200kg干净无污染的河沙,沙粗度以中粗粒为好,河沙在使用前2h用清水冲洗;每穴使用前年栗类落叶2kg,使用前用清水浸泡4h,淋去多余水分备用;每穴使用茎粗1.5cm、长46cm小木段3kg;另外每穴需优质蜜环菌、萌发菌各12瓶,麻蒴816(双层需16个左右)

播前关键的一项工作是萌发菌与天麻种子的充分拌匀,操作时先把萌发菌的树叶培养基用利刀块成1.5cm见方的小片,然后放大干净的盒中,右手轻捏蕨果使之纵裂线裂开,把天麻种子抖落在盆内萌发菌上,然后双手翻拌,每抖一蒴果翻拌一遍,并把果皮捏碎撤人萌发菌中,此项工作应在无风的环境中操作,以防微小的种子被风吹走。

五、播种技术

播种穴可用小树干或木板或砖围成90cm见方的箱池,规模栽培可制模具。首先在穴底部铺1ocm粗沙砾,再铺河沙10cm,把浸过水的树叶撤一层并拍平,然后把拌有天麻种子的萌发菌碎叶片均匀地撒在树叶层上,在该播种层上码放木段7根,然后把蜜环菌菌种摆放在鱼鳞口处及木段两端,再把小木节在棒间斜形摆放,以引导蜜环菌上棒,上述工序完成后轻轻盖河沙厚约5cm,然后采用同样方法播第二层(也可以单层播),最上层覆盖河沙20cm并拍平。

六、惜后管理

麻穴播种后首先进行遮荫保护,可使用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覆盖顶层及四周,也可用枝叶盖围,给麻穴创造一个阴凉的环境,便于蜜环菌的生长及安全越夏。据试测,遮阳良好的室外,夏季麻穴与地表之间温度一般不超过30,通风良好的室内麻穴与地表温度不超过26。其次是保湿问题,接种后沙基含水量55%左右,有利于两菌及麻种的生长,实践中播后一周左右,可在穴围材料砖、木板及人行道上喷水,也可给穴表沙层喷少量水,1月后可在穴表沙层重喷水。同时栽培场所要通风良好,特别是室内栽培必须定期通风,对防止菌材感染,促进麻种萌发生长及夏季降温会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利用天麻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生产,只要进行科学管理,6月上旬以前播种的,当年就能长成白头箭,成箭周期仅为一年半,确是一条短、平、快的致富新项目。

 

 

 

低海拔培育有性天麻种

时间:2012-01-21 01:11:41  来源:天麻种植技术  作者:天麻种植

 

在自然界天麻的分布和栽培的区域是海拔700米以上,天麻开花结果在6月中下旬,播种的有性天麻种子当年只能长到4―6厘米。如在低海拔200米左右,培育有性天麻种,天麻开花结果在五月上中旬,播种的天麻种子当年能长到6―8厘米。多年来,我们在低海拔100米的地方大面积的培育有性天麻种,在高海拔种植,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1、箭麻的采挖及移栽时间。一是在11月份采挖,选取150克以上形态饱满,形体周正,无病虫为害的箭麻,装入箱或筐时,一层箭麻,一层填充物(苔鲜、湿润树叶等),以防损坏箭麻。最好边挖边包装好,运到低海拔的地方,及时移栽贮藏;二是在2月下旬或是3月上旬采挖箭麻,再运到低海拔的地方移栽。在春季采挖箭麻移栽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温度要在零度以上;二是时间不能超过320号。

  2、移栽及管理。作厢宽60厘米,长不限,厢间留40―50厘米作人行授粉道,先在底层铺2―3厘米细沙,再在上面摆放箭麻,然后覆盖10厘米左右的细沙。如在室外移栽,需注意设置防风措施,或用竹竿和木桩插于箭麻两侧,以防箭麻抽苔、长高、开花、结果时被风吹倒。移栽后的管理。1)保持沙床湿润即可;2)环境通风透气、洁净;3)防鼠害和虫害。

  3、授粉采果。在海拔100米的地方移栽的箭麻,四月上旬即出苗,开花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天麻开花后在3天以内授粉均有效,但应提倡及早或是及时授粉,最好是当天开的花当天授粉。天麻授粉期间的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为宜。授粉后18―20天果实成熟即可采摘。

  4、果实采摘后的去向及处理。海拔100米的地方,在5月上中旬温度已较高,尤其是在晴天温度可达20―25。因此,果实采摘后有四条去向或处理:

1
)迅速拿到较高海拔的地方播种;

2
)将天麻种子拌入萌发菌种之中保藏。种子、拌入萌发菌种之后,均记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通风透气,放在阴凉干燥处。二是放置时间不能超过5天,就要立即拿到高海拔的地方播种;

3
)将采摘的天麻果实放入冰箱()中贮藏5―7天;

4
)就地播种。

  在海拔100米左右的地方播种有性天麻种子,也要提前二个月培养好蜜环菌枝或是蜜环菌材。播种以后的管理主要是保湿,防止温度过高,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将栽培床内温度调控在28以下。否则,还要定时在栽培场周围喷洒药物,防治病虫为害天麻。

 

 天麻的有性繁殖  天麻用种子繁殖叫有性繁殖。在天麻产区会出现这种现象:一面坡原先并没有长过天麻,烧山垦荒种了庄稼,不几年就有天麻生长。这些天麻是从哪里来的呢?无非是种子从其它有天麻的地方飞过来的。天麻种子象面粉一样细小,肉眼看不清楚,它们的大小随地区,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一般 只有0.690.97×0.080.14毫米,只有用放大镜放大50倍以上才能看清它的形态(图1),它的种子像椿树种子。中间深色的是胚,周围透明部分是单层细胞的种皮,种皮如同两个翅膀。成熟的种子随风飘落到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遇共生萌发菌建立了共生关系就能发芽,发芽后的原球茎分化生长出营养繁殖茎,营养繁殖茎再接蜜环菌就能继续繁殖长大。再说一遍:成熟的种子随风飘落到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先后与共生萌发菌、蜜生菌建立共生关系就能发芽生长成一窝天麻。
  一、培育种子
  (一)育种圃培育种子技术
  1、育种圃场地的选择:育种圃最好选择较平坦的沟漕地树荫下,土壤以砂质壤土为宜,无石块。
  2、箭麻的选择:选择好作种箭麻是育种成败的关键之一。应在11月份天麻收获季节,在收获穴内就注意选择箭麻。严格防止挖伤和其它机械损伤,顶芽应保持完好,饱满、红润,无病虫为害,重量在3两以上者较好。挖出后小心放入筐中,转运期间严防撞伤。
  3、箭麻栽培时期:在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冬季地温不低于0左右的自然条件下,在冬季天麻收获后可立即栽培。秦岭以北较寒地区,不宜冬栽,选作种麻的穴,冬季可以不收,自然越冬,可改为春收春栽,或冬栽后加厚盖土,并用稻草覆盖作好防寒措施。东北严寒地区应在春季解冻后栽植。
  4、箭麻栽植方法:箭麻本身贮藏着丰富的养分,完全能满足抽苔开花结果所需要的营养。据我们试验,箭麻用菌材伴栽和不用菌材伴栽,对抽苔开花后的结果率及种子产量无显著差异。故栽箭麻时可直接栽植在土壤里,不用菌材伴栽。方法是作宽二尺的畦(南方作高畦也叫厢)两畦中间留1.5尺宽人行授粉道。栽箭麻时块茎应平放但顶芽应朝上、向畦内边,两箭麻之间留34厘米宽的株距。如果冬栽,在顶芽旁插一小树枝为标记,以防次年插杆时使箭麻受伤。高度以高过盖土为宜,复土35厘米,春栽者,应边复土边插1.5米以上一根竹杆。复盖的土应疏松,没有石块,防止石块压住顶芽,影响出苗。
  5、育种圃的管理
  (1)防冻:冬栽箭麻应作好防冻措施,在原盖35厘米复土上,再加10厘米一层土壤,还可在盖土上,再盖一层稻草,春季解冻后,可揭去加厚的土和稻草,有利天麻出苗。
  (2)插杆:除春栽箭麻,栽植当时已插竹杆防倒,冬栽箭麻,解冻后,应拔出原插小树枝标记,在原孔处插上一根1.5米长的竹杆,出苗后用细绳将花苔捆在竹杆上,防止大风吹倒花苔。
  (3)遮荫:天麻的花苔最怕直射阳光的照射。照射后会使受光面的茎杆变黑,下雨后倒伏。因此,凡在敝阳地栽植的箭麻,出苗前都应用树枝搭棚遮荫。棚的荫蔽度以能见到花花太阳为宜。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授粉期间正值雨季,在阴雨天授粉,一方面操作不方便,另一方面也降低结实率。故应在树枝荫棚上面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雨水降入育种圃内。
  (4)浇水:天干时应及时浇水,保持湿润。尤其是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棚,雨水淋不进棚,容易干旱,每周应浇一次水。
  (5)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日灼、块茎腐烂病,常见的虫害有伪叶甲、蚜虫等,其防治方法,请参考田间管理中的内容。
  (6)打尖:天麻顶端几个花朵,结的果实很小,种子量少也不饱满,故应在现蕾后,将其顶部23个花蕾打掉,可减少养分消耗。这样,结的果实饱满,可提高种子产量。
  (7)授粉:在自然条件下,天麻靠昆虫授粉,人工培育种子,尤其在室内育种,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方法是左手捏住刚开放的花朵,右手拿小摄子或针伸入花筒内,将唇瓣压平展,或轻轻拿掉唇瓣,以便利于授粉。从另一株天麻的花朵内摄取冠状雄蕊,放在被授粉花筒内的匙形柱头区(图16),移放时,花粉粒一端应靠紧柱头,使花粉粘着在柱头上,在自然条件下,如看到柱头上已有花粉,即为昆虫已传粉,不必再作人工授粉。
  (8)采收种子:一般授粉后20天种子成熟,观察果实纵缝线突起,但还未开裂,或用手指轻捏果实,如已变软,即为最适宜的采收期。采收时,可将其上下56个果子采下,装入纸袋备用。果实采收顺序是从果穗下端开始,逐渐向上依次采收。
  (9)种子的保管及运输:种子采收后应及时播种,但有特殊情况时,应将未脱粒果子装入玻璃容器内保存在低温(23)条件下。有条件的应放在冰箱内。在1个月之内仍有近50%的种子可以发芽。
  (二)温室育种:
  早春温室育种,可以提早采种和播种的时间,对种子提早发芽及早期接上蜜环菌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有温室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温室提前栽种箭麻,无温室条件的地方,则应建造土温室或塑料大棚育种。如果栽种少量箭麻,也可将箭麻栽在木箱内,利用有保温的室内条件育种。
  二、播种技术
  (一)播种期:田间育种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湖北西部海拔1500米的山区,在7月中、下旬播种;陕南宁强县海拔1100米的地区,在6月中、下旬播种好;北京室内自然温度下,在5月底至6月中旬播种。将播种期提早是高产的关键,采取温室育种,如能争取在5月初播种,等于延长了播种当年天麻的生长期,则播种当年即可收获到高产并可作种栽的白麻。
  (二)播种量:天麻一个果实中,有种子35万粒,按此数量推算,在0.5m2的一个播种穴中,播12个果实就有610万粒种子。目前采用共生萌发菌拌播,种子发芽率可达3070%,但大量的发芽原球茎不能和蜜环菌建立共生关系,得不到营养而死亡,只有少数原球茎萌生的营养繁殖茎被蜜环菌侵染得到营养而生存下来。接蜜环菌率低,是目前科研和生产上还未能完全解决的难题。由于天麻种子数量较多,这是天麻有性繁殖能保存后代的一种有利条件。所以目前我们也只有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加大播种量。一般0.5m2的播种穴中,播1015个果子为宜。
  (三)播种深度:天麻有性繁殖播种穴的深度,仍应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选择坑播、半坑播及堆播的方法。坑播穴深30厘米左右,半坑深1015厘米,一般播两层,用纯砂覆盖,砂厚不得少于1315厘米,砂壤土中播种后覆土1012厘米。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树叶菌床法,另一种是纯菌种伴播法。先介绍树叶菌床法。
  (四)播种方法
  1、树叶菌床法
  树叶菌床法虽是利用树林中的落叶,自然感染土壤中腐生的萌发菌,使种子接菌萌发,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林间地块、有无萌发菌分布及萌发菌的种类、林中树叶的干湿度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种子能否感染萌发菌,直接影响到天麻播后成窝率和产量高低的变化,但它完全附合天麻种子自然萌发的规律。在陕南部分产区推广后,取得较好的效果。成窝率达88.5%,平均窝产天麻1.63kg,缓解了当时发展天麻与种麻奇缺的矛盾。培养生活力旺盛的种麻,使种麻得到复壮,防止了天麻退化起了很好的作用。目前虽然紫箕小菇等萌发菌伴播天麻种子成功,但一些无条件生产萌发菌种、且本地土壤中有较多萌发菌分布的地区,采用树叶菌床法,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1)搜集树叶:树叶菌床法成败的关键,是搜集适宜伴播天麻种子的树叶。天麻种子播种在树叶上能够发芽,是由于树叶感染了土壤中的紫箕小菇等萌发菌。在天麻产区不同山坡土壤中萌发菌分布情况不同,或因土壤质地、荫蔽条件、降雨情况的差异,造成不同小环境土壤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的差别,树叶感染萌发菌的机率也出现差异,因为树叶必须保持湿润状态,才能感染萌发菌,因此在生产中常会出现从不同山坡上搜集的树叶伴播天麻种子,发芽率和产量有较大差异。从树上直接采摘的枯黄树叶和地面已风干的树叶,虽然垫入菌床后也可能被土壤中的草根、树根等有机物上感染的萌发菌所浸染,伴播天麻种子后有些种子也可发芽,但发芽率极低,且缓慢,故不宜选用。
  搜集树叶的时间是在6月份种子成熟前就搜集头年和早春落在树林中壳斗科植物的枯黄树叶和细碎树枝,以紧贴土壤稍朽的潮湿树叶最佳。因为这些树叶感染了土表原枯枝落叶上的萌发菌,伴播天麻种子后萌发菌浸染种子才能起到供给种子发芽营养的作用。将搜集到的枯枝落叶应经常淋水保湿,保持树叶上感染的萌发菌的生活力,伴播种子才能发芽。
  (2)播种方法:种子采收后,立即挖开已培养好的菌床,揭去上层菌棒,将下层菌棒之间缝中的土壤铲掉,在两棒之间垫入一薄层(压实后0.5cm)潮湿的壳斗科树种的树叶,将种子从果中抖出,轻轻撒在树叶上。撒时手应紧贴树叶,防止风吹走种子,大风天不能播种,最后将果皮也一块播入菌床,填土后播种上层。如果用大坑培养的菌材伴播,或菌床中蜜环菌生长旺盛,也可将下层菌棒也揭起,垫树叶和细碎树枝后撤入种子,将原菌棒按原来的摆放方法放入菌床,然后盖一薄层土壤,以填好棒间缝隙并与棒平为合适,在土壤上再垫一层树叶,用同法播种上层,最后覆土10cm左右,播种穴顶再盖一层树叶要保持土壤中的湿度(图17)。细碎树枝也是萌发菌及蜜环菌很好的培养物,播种时将新鲜幼嫩的树枝条切成510cm长的小枝段,撒在树叶层上,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纯菌种伴播技术
  (1)菌叶拌种播前将专业菌种厂已培养好的紫萁小菇等萌发菌的三级树叶生产菌种,由培养瓶中掏出,放在洗脸盆或搪瓷盘中,每窝用菌叶1瓶,将粘在一起的菌叶一片片分开备用。
  采收天麻嫩果和将裂果的种子由果实中抖出,轻轻撒在菌叶上,边撒边拌,种子应分多次撒播,撒后拌匀再撒,免得种子集中粘在几片叶上,影响发芽和接菌效果。撒种与伴种工作应两人分工合作,免得湿手粘去大量种子。菌叶拌种工作应在室内或背风处进行,防止风吹丢失种子。
  (2)播种方法
  纯菌种伴播技术,播种时新挖播种穴,铺树叶一层将拌种的菌叶对半分开,一半撒在上层,撒拌种菌叶后,摆较粗的新棒56根,两棒相距2cm左右,将预先培养好的三级蜜环菌种由培养瓶中掏出,每瓶大约有菌枝4050根,在两棒之间和棒头旁放56根小菌枝,即可盖土。上层放较细的棒78根,用同法播种。穴顶覆土10cm厚并盖79cm厚一层树叶(图18)。每窝用蜜环菌2瓶。用纯菌种伴播,蜜环菌和萌发菌都是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的纯菌种,无杂菌、菌生长旺盛,同时穴中完全用新鲜木段伴播,营养丰富,种子发芽的原球茎接蜜环菌快,接菌率高,天麻产量高,此法是目前试验成功的较好的播种方法。用这种方法,蜜环菌、萌发菌都是纯菌种,树棒也是新鲜的,再用大粒砂覆盖,如浇水适当,杂菌污染率很低,树棒营养丰富,新鲜天麻产量高。如穴顶再铺一层树叶,高温期用遮阳网遮荫,效果会更佳。

一、种植季节和种植方法

  天麻种子的成熟期即为种植期,一般在67月份。以室内种植为例,先把室内打扫干净,用5%10%的多菌灵将地面和墙壁四周喷洒一遍,如果是水泥地坪,排水不畅的,要铺一层10厘米厚的鹅卵石。

  有性繁殖一般每穴一瓶萌发菌、一瓶蜜环菌、810个天麻果子。其中蜜环菌多为枝条菌,称为菌枝;萌发菌多为树叶菌,称为菌叶。种植穴的规格是长50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

  种植时先把萌发菌倒入一个干净盆内,用剪刀把树叶菌剪成指甲盖大小,把天麻果子用手捏开,将果子里的粉末状种子轻轻弹撒在菌叶上,要尽量撒匀,并不断翻动使种子和菌叶混合均匀。把拌过种子的树叶菌分为两等份,然后把蜜环菌菌枝倒入另一个干净盆内,均分为两份。

  种植时要靠墙成行种植?先在底层铺一层10厘米的沙拌过木屑,再在沙上面铺一层2厘米厚的浸泡过的树叶,然后把拌过种子的萌发菌的一等份均匀撒播在树叶上。平行摆放一节蜜环菌菌枝,两头各放一节,摆放时要尽量贴近砍口。将另一半菌枝撒在木材空隙处,用沙将空隙填实,填至木材微露即可,用同样的方法再播第二层。播好后,再盖10厘米厚的沙,最后再盖3厘米厚的稻草等覆盖物。用同样的方法接着种第二穴,种第二穴可间隔10厘米,中间用沙填实。

  二、播种后的管理

  1.调节温度:天麻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是2225,若播种初期温度低,要加盖塑料薄膜或稻草提高地温。78月气温较高时要搭阴棚或在四周洒水降温。

  2.控制湿度:种植的沙要经常保持湿润?要及时洒水,做到勤洒、少洒、宁旱勿涝。

  总之,有性繁殖的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其中30%的成品天麻可直接出售,剩余的下一代可直接进行无性繁殖。

 

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

发布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天麻为名贵中药材,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主要依靠消化侵入体内的蜜环菌等真菌获得营养。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甙类、维生素a类物质、结晶性中性物和微量生物碱以及粘液质等,有益气养肝、镇惊、息风和止痉的功效。 天麻人工栽培的历史不长,但栽培技术却发展很快,过去人工栽培天麻一般采用无性繁殖,种麻逐代退化,产量低而不稳,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天麻有性繁殖是克服种性退化的有效方法,天麻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即采用箭麻开花授粉后所结种子进行栽培繁殖。采用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能较好地利用空间、节约费用、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可以解决大田播种需繁殖场地大,易受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且不易管理的问题。现将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介绍如下:  

  前期工作准备  

  1.1 花粉种子培育 天麻地下块茎生长的时间长短与个头大小,从外形上分为箭麻、白麻、米麻、母麻和大白麻、箭麻和大白麻均可入药,又叫商品麻。箭麻能长出地上茎,并能开花结籽,它在抽茎时,茎秆似箭故称箭麻。选新鲜、健壮,无破损、霉烂、无病虫害、块重在100200g左右的箭麻作种。箭麻必须在立冬至春季出苗前采挖,春栽成活率明显高于冬栽。因箭麻本身贮存有丰富的养分能满足抽苔开花结果的需要,不必用菌材伴栽,一般采用室内栽培。室外栽培应搭建遮雨荫棚并注意防风;天旱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采用打尖、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等措施,可显著提高箭麻结果量和单粒重量。需要注意的是,天麻果实成熟后,开裂前与开裂后采收,发芽率相差很大。采摘将裂果和成熟后的嫩果及时播种是保证较高发芽率的重要措施。天麻果子成熟的标志是:手摸果实由硬变软;果缝未裂,泛白发亮;剥开果皮种子能散开。种子保存切忌阳光曝晒。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贮存的时间对种子发芽率有极大的影响,果实自然开裂前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4%;果实自然开裂当日种子发芽率降至88.4%;在室温下贮藏3d发芽率降至22.3%。天麻种子采摘后应尽快播种,最好边采收边播。不能立即播种时应将种子放入玻璃器皿内或装入纸袋,贮存于冰箱35的低温条件下,在半个月之内播种,可保证发芽率。  

  1.2 萌发菌拌种 天麻种子萌发,需萌发菌伴播,紫萁小菇伴播发芽率较高。播种前将已培养好的紫萁小菇萌发菌的二级菌种或三级树叶栽培菌种,由培养瓶中取出,放入已清洗消毒的搪瓷盆中,每袋用菌种一瓶,将二级菌种掰碎至核桃粒大小或将粘在一起的菌叶一片片分开备用。将天麻成熟嫩果和将裂果种子由蒴果中抖出,轻轻撒在菌种块(叶)上,边撒边拌,种子应分多次撒播,撒后再拌均匀,以免种子集中在少量菌块或菌叶上,影响接菌和发芽效果。播种量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每袋播饱满蒴果57个。均匀拌上蒴里面的粉末状种子后的萌发菌,在盆上面盖干净报纸或薄膜,放在背风荫凉、潮湿的地方。24h后待菌块(叶)上长出一层白毛状的气生菌丝,把种子完全包住再装袋。这样天麻种子与紫萁小菇萌发菌结合后萌发率高,生长快。  
   天麻的有性繁育技术

  播种方法目前推广使用的有两种:即:天麻有性繁殖——金星蕨根、树叶菌床法共生萌发菌——阳畦播种法

  金星蕨根、树叶菌床法:目前在中国天麻之乡湖北宜昌下堡坪天麻种植网广泛使用。采用此法播种,平均发芽率7.43%,最高达18.9%,播后一年半收获,乌天麻平均产量3.2千克g/平方米。该法的发芽率及产量高低,与播种使用金星蕨的根、树叶是否被紫箕小茹等萌发菌感染密切相关。为此,各地应先试验再推行。播种时揭开培养好的菌床,在穴底铺一层金星蕨的根(砍碎)厚度以压实后0.5厘米左右,将种子(约播种量的1/2)均匀撒播在金星蕨根树叶上,薄薄铺一层树叶(看不见种子为宜),按棒间距12厘米左右摆放好下层菌棒,再在棒间撒少许种子,充填土至高过棒1厘米左右,再如第一层方法播种好第二层,盖土(砂)710厘米左右(阴坡7厘米、阳坡10厘米)。

  阳畦播种法:通过宜昌天麻基地多年试验。该方法平均发芽率35.9%50.4%。播后一年半收获,红天麻平均产量8.512.1千克/平方米以上。是目前天麻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生产成本低,单产高,生产工艺简便,技术易掌握。该方法是天麻生产持续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

  播前准备将采收的果实按播种量大小搭配好,抖出种子一份一份的包好,按每口二瓶共生萌发菌计算准备好菌种,带上掏挖,盛放菌种的镊子、铁钩、盆、盘等工具。

  掏拌菌种按上面所需菌种量,用干净的镊子,铁钩,挖出(并非砸烂)瓶中树叶菌种,放入千净的大盆中,把成团、重叠树叶菌种块轻轻撕开成单张;塑料袋菌种可用切菜机切碎;花粉籽抖出后,果壳用粉碎机磨碎,然后将一份种子均匀撒拌入萌发菌种,分成二等份备用。

  播种揭开提前培育好的菌床,在穴底铺一层湿润的青杠树叶(厚约0.5厘米),将拌入种子的树叶菌种1/2均匀撒在树叶上,按棒间距12厘来摆好下层菌棒,填砂高出下层棒0.51厘米,然后按上法播好第二层,上面盖土(砂)710厘米(阴坡7厘来、阳坡10厘米)。

播种量

一般在1平方米播种面积上,播入1520个果实为宜。

 

  有性繁殖法 
  有性繁殖"先培菌床法"5-6月份用萌发菌种拌天麻果子播种。11月份收获有性麻籽,第二年11月收获商品麻。该法稳产、高产,经济效益显著。两菌一种拌栽法:每年5-6月份用蜜环菌种、菌材或树枝、天麻果子、萌发菌种一次性播种,11月份收获有性麻籽,第二年11月收获商品麻。该法操作简便、产量高,效益显著。

种子繁殖 选择重100克以上的箭麻,按上法随采随栽,抽薹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播种时,将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土层菌材,最后覆土1015厘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为块茎繁殖的种栽。

 

零代天麻种的培育亦称天麻无性繁殖:选择重100克以上的箭麻,于天麻采挖后随采随栽,应在室内进行,抽薹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播种时,将萌发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土层菌材,最后覆土1015厘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白麻、子麻和米麻,即零代天麻种,可作为块茎繁殖的种麻。

 

 

适播期
有性栽培每年4――6月,。

天麻四下池伴栽技术

发布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摘要: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就是将天麻种子、萌发菌、蜜环菌菌种、菌材一起下池伴栽,被称为四下池伴栽法。这种伴栽法既省工、省时,提高天麻产量,又节省木材,可获得双重收益,值得推广。 一、种麻的选留与贮藏 选留顶端箭芽饱满、新鲜、无伤痕、无病虫害且重量在200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就是将天麻种子、萌发菌、蜜环菌菌种、菌材一起下池伴栽,被称为四下池伴栽法。这种伴栽法既省工、省时,提高天麻产量,又节省木材,可获得双重收益,值得推广。 

    
一、种麻的选留与贮藏 

    
选留顶端箭芽饱满、新鲜、无伤痕、无病虫害且重量在200克左右的箭麻,经摊晾,表皮水分晾干以后,进行贮藏以备春栽使用。室内、室外存贮都可以,关键是预防冻害和腐烂。埋箭麻使用的中粒河沙含水量在20%,宁干勿湿,以防麻种腐烂。在室外贮藏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背风向阳的场所。室内贮藏,必须通风良好。埋麻地方的大小可根据贮量多少而定,一般室外以35厘米深的条形小窖为宜,室内可用木箱沙藏。贮存时箱底先铺一层10厘米厚的粗沙或煤渣混合料,然后在上面铺一层中粒沙,在沙层上以间距2厘米摆放箭麻1个,一层摆满后盖沙5厘米,再摆第二层,如此可摆放23层,之后盖细沙10厘米,表面再盖稻、麦草等作物秸秆防寒保暖,并定期检测覆盖材料的含水量,调节好湿度,以确保麻种质量。 

    
二、箭麻的栽培 

    
利用温室或拱棚栽培箭麻育种,可提前成熟1个月以上,有利于早播(6月份),可缩短成麻周期。温室及拱棚搭建可仿照蔬菜大棚的建造方法,大小可根据栽培规模而定,若一家一户进行少量栽培,可在自然季节里箱栽后,放入温室或拱棚内培育。但不沦使用哪种方法栽培,都要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通风较好的场所。 

    
如箭麻箱栽法,可先在箱底铺10厘米厚的粗沙或煤渣混合料(又称培养料或培养基质),然后在沙层上呈字型栽种箭麻,箭麻间距10厘米,操作时切勿碰伤麻皮和箭芽,否则极易造成种麻腐烂。栽完后表面覆盖8厘米厚的细沙,放入温室或拱棚内管理育种。 

    
三、箭麻栽培后的管理 

    1.
遮阳 天麻花葶最忌阳光直射,直射光会导致花葶变黑,造成倒伏。遮光的最佳方法是在棚内的塑料薄膜下,拉一层遮阳率为60%的黑色遮阳网,少量育种可用其他材料创造四分光照六分阴遮的光效果。 

    2.
保湿 天麻抽薹、开花、结蒴果是在56月份,培养基质水分损失比较大,必须及时给培养料补水,保持基质湿润而不水渍为宜。 

    3.
打顶 天麻顶端花序成果概率低,应在现蕾结束后将顶端花序尖摘掉,既可减少养分损失,又可使整株蒴果饱满,保证种子质量。 

    4.
防倒伏 天麻花葶中空,一般200克重的箭麻,葶高在1米左右,如遇风吹或果穗过重时极易发生折断,因此插杆固葶非常重要。 

    
四、人工授粉 

    
由于天麻花构造特殊,花药(即花粉)被药帽盖住,药帽不会自行脱落,花药黏润成块状不会自行散发,尤其是温室或拱棚栽培育种,很少有昆虫传播活动,所以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天麻实施人工授粉时,为保证授粉的成功率,应遵循开一朵授一朵的原则,授粉时间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为最佳。授粉时,一手轻捏子房,另一手用竹签下压唇瓣,然后挑出花药块,准确地放在平滑的柱头上。同花、同株或异花、异株授粉均可。异花授粉杂交优势强、产量高。人工授粉只要按规程操作,一般授粉成功率在90%以上。 

    
天麻种子由下而上成熟,用手轻捏,种子发软且种皮纵裂线欲裂时,说明它上部的几个蒴果也已经成熟,应及时采收备用。收获种子最好随采随播,最迟应在纵裂线裂开前34天播完。若一时无法播完,最好放置在4左右的冰箱内保藏,严禁暴晒蒴果。成熟蒴果内的种子松软易散,色淡灰黄色,在果实开裂前是最佳播种期,过早种子呈白色,未成熟不会散开;过迟种子呈棕黄色,已失去发芽率。如将种子先播于萌发菌中用塑料袋装着,可延长播种时间。 

    
五、播种前的准备 

    
每平方米准备直径310厘米,长为60厘米的鲜柞(麻栗树)木棒30公斤,用0.25%的硝酸铵溶液浸泡612小时,并在木棒上每间隔37厘米砍鱼鳞口一个,共砍3面。每平方米需400公斤干净无污染的中粗粒河沙,河沙在使用前6小时用清水冲洗一次为好。每平方米使用柞树落叶1公斤,使用前用清水浸泡4小时,沥去多余水分备用;每平方米使用直径为1.5厘米,长为6厘米的柞树枝桠3公斤,另外每平方米需优质蜜环菌菌种4瓶、萌发菌两瓶(或两袋)、天麻蒴果1620个。 

    
播种前关键的一项工作是萌发菌与天麻种子的充分搅拌,操作时先把萌发菌用利刀切成1.5厘米见方的小块,然后放入干净的盆中,用手轻捏蒴果使之纵裂线裂开,把天麻种子抖落在盆内萌发菌 

 

 

二、有性繁殖
  
  天麻进行有性繁殖,不仅能防止长期无性繁殖种质退化,而且可以扩大种源,提高产量。天麻种子极小,构造简单,由胚和单层细胞的种皮组成,无胚乳,胚不到100个细胞,因而发芽率极低。一般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萌发,即使有极少数的种子得以萌发,也难以与蜜环菌建立营养关系,成活率甚低。因此,进行人工栽培难度较大,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1.培育菌床。于3--4月选择质量好的菌材作原材料,按培育菌床的方法进行培育。
  
  2.种麻选择。选择顶芽饱满,个体新鲜、健壮、无伤、无病虫害、重量250克左右的箭麻作种麻。
  
  3.种麻栽培。冬栽、春栽均可。栽培时适当放几排菌材,种麻平放,顶芽向上,间距15厘米--20厘米。一般冬栽为简易温室栽培。选择背风向阳地方,搭设温室要东西走向,北高南低,顶盖塑料薄膜,两边留有通风口。温室内铺厚20厘米左右的沙壤土,保持适宜的含水量。于冬季随采收箭麻随栽种。栽后要求温度由低到高逐步上升,一般-1--0的低温约40天,而后逐步升至5--88--1515--24,生育期保持在25re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4--5月即可出薹、开花。春栽在室外栽培,4--5月结合采挖进行栽种,适宜在林下或背风向阳的沙壤土上栽培,上覆5厘米腐殖质土。出苗后要搭架固定,防止倒伏。搭棚遮阳,天旱时要注意浇水。
  
  4.人工授粉。天麻主要靠滑胸泥蜂属的小土蜂传粉,而自然界小土蜂较少,授粉率甚低。因此,庭院或室内栽培必须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在花开后次日上午10时左右进行,其方法是左手固定花托,右手持小镊子轻轻深入花颈,用镊子把药帽取下,同花粉块一起夹到另一株花底部有黏液的柱头上,轻轻按下,使花粉紧密与黏液结合。进行人工授粉时要注意不能刺破子房。天麻为无限花序,基部花与顶端花开放时间约差10--15天。在人工授粉时可分期进行,并要做好标志,以免遗漏。
  
  5.果实收获。一般于6月下旬种子相继成熟。应每天进行检查,于果实裂缝时采收,要分期分批收获,收后将果实用纸包好,放在阴凉干燥处2--3天,然后抖出种子,即可播种。
  
  6.播种方法。一般多采用树叶菌床进行栽培,于3--4月挖开培育的菌床,铺3厘米--5厘米厚的沙壤土或腐殖土,然后摆1层蜜环菌长势最好的菌棒,再铺1层树叶,轻轻压平,用120目箩底做成的小筒播种器播种,播后再铺1层树叶,其上再播第2层种子,覆土3厘米--5厘米,盖1层树叶,放上菌棒,最后覆土10厘米--15厘米。每窝放10根菌材,播蒴果5--10个,约有种子20万粒--30万粒。也有的采取单层播种方法,播种时留下菌床底层菌棒不动,加铺1薄层潮树叶后进行播种,放回上层菌棒,覆土至与地面平。

天麻有性杂交育种传统天麻品种的区别以及管理

时间:2012-01-21 01:10:14  来源:天麻种植技术  作者:天麻种植

 

选定当地具有生长优势的品种,与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所产出的种子就是天麻有性杂交种。天麻有性杂交种,是如同粉末状的非常细微的种子,必须再加入萌发菌进行种植;待其长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利用蜜环菌为其提供营养。天麻有性杂交种子如同玉米种,明显具有杂交优势,解决了长期无性种植过程中种麻退化、产量下降的问题,并且种植1平方米当年所产出的麻种一般以5-15倍的种植面积扩大,其种植产量稳定期为3-5年,从第二年起,栽培天麻就不需要重新购买麻种了,小投资就可获得规模化持续发展的效果。在培育天麻种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挑选出优质、高产、早熟、抗病力强的天麻品种,同时还可以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培育出新的更高产的品种。

  天麻一般生长需要6个月以上,每年10月下旬至来年的5月可以进行无性种植,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5月均可收获。当然,由于各地的气温不同要根据实地情况安排收获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当年可产鲜麻30斤左右,每年只喷10次左右水,可在56789每月喷二次水,每平方米每月两次,共用水20斤左右,管理非常简单,不需单独人员管理。  

天麻的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一、种植的季节和种植的方法  天麻种子的成熟期即为种植期,一般在6~7月份。以室内种植为例,先把室内打扫干净,用5%~10%的多菌灵将地面和墙壁四周喷洒一遍,如果是水泥地坪,排水不畅的,要铺一层10厘米厚的鹅卵石。  有性繁殖一般每穴一瓶萌发菌、一瓶蜜环菌、8~10个天麻果子。其中蜜环菌多为枝条菌,称为菌枝;萌发菌多为树叶菌,称为菌叶。种植穴的规格是长50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  种植时先把萌发菌倒入一个干净盆内,用剪刀把树叶菌剪成指甲盖大小,把天麻果子用手捏开,将果子里的粉末状种子轻轻弹撒在菌叶上,要尽量撒匀,并不断翻动使种子和菌叶混合均匀。把拌过种子的树叶菌分为两等份,然后把蜜环菌菌枝倒入另一个干净盆内,均分为两份。  种植时要靠墙成行种植先在底层铺一层10厘米的沙拌过木屑 ,再在沙上面铺一层2厘米厚的浸泡过的树叶,然后把拌过种子的萌发菌的一等份均匀撒播在树叶上。平行摆放一节蜜环菌菌枝,两头各放一节,摆放时要尽量贴近砍口。将另一半菌枝撒在木材空隙处,用沙将空隙填实,填至木材微露即可,用同样的方法再播第二层。播好后,再盖10厘米厚的沙最后再盖3厘米厚的稻草等覆盖物。用同样的方法接着种第二穴,种第二穴可间隔10厘米中间用沙填实。  二、播种后的管理  1.调节温度:天麻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是22~25若播种初期温度低要加盖塑料薄膜或稻草提高地温。7~8月气温较高时要搭阴棚或在四周洒水降温。  2.控制湿度:种植的沙要经常保持湿润要及时洒水,做到勤洒、少洒、宁旱勿涝。  总之,有性繁殖的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穴产鲜麻5公斤以上其中30%的成品天麻可直接出售剩余的下一代可直接进行无性繁殖。采用有性繁殖技术种植天麻每穴投资不到20元纯利润可达80元以上很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天麻在有性繁殖成功率低是为什么

时间:2011-11-27 00:35:17  来源:天麻种植技术  作者:天麻种植

 

 、有性繁殖育种存在着盲目性  天麻有性繁殖是近年才研究成功的高新繁殖育种技术手段,要求相当严格,因天麻属多学科(植物学、菌类学、土壤学、自然科学等等),某一个学科不精通或一个小小环节失误,即可导致全盘皆输,不像农作物小麦、玉米那样易种好管,南北均可种,不少引种者不论自己地处纬度和海拔高低,自然环境条件如何,是否掌握了全套技术,却大批盲目引种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播种季节推迟  天麻性喜凉爽自然环境,适宜的育种时间为3月~4月份,萌发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生命力会减弱直至死亡,目前大多数靠有性繁殖设备简陋,没有加温催剑设施,靠其剑麻在自然温度下生长结实,成熟时恰遇不利天麻种子萌发和萌发菌生长的高温季节,细小的天麻种子根本得不到萌发菌的及时充实而萌发,形不成原球茎而失败。  

三、选择密环菌种不严  天麻是一种和密环菌结合的特殊产物,没有优良旺盛的密环菌,种植天麻只是一句空话,密环菌是天麻技术中一项重要学科,品种也较多,有密环菌、黄绿密环菌、假密环菌,从菌索分类有细线菌、粗丝密环菌和扁状宽带密环菌等。大多数引种者对技术一知半解,对菌种认识不足,死菌活菌难以辨认,菌种品种真假优劣更弄不清楚了,不论菌种生命力强弱死活,只管多施一些,力求增产,结果第二年采收时颗粒不见损失惨重,大大损伤了元气。  

四、“急于求成,一步到位”不科学种植方法  天麻一生必须靠密环菌供给营养方可生长发育,麻种与密环菌必须及时结合,产生良性循环关系。是天麻成功关键所在,密环菌虽不是天麻的粮食,但它是为天麻打胜仗运送粮草的一支精锐部队,在天麻生长中担负着至关重要任务,人马未到,粮草须先行。大多引种者忽视了先培菌材后种麻,天麻结成大疙瘩的这个关键环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步到位,麻种、密环菌种、新材一次性种植法,导致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后,而密环菌由于时间短还不能接入新材,原球茎因得不到及时供给营养而全部饿死,造成采挖时只见密环菌索缠满杆,不见长有天麻娃的空窝现象。

  五、播种时干湿度把握不准  天麻种子十分细小,生命力极弱,寿命也很短,对播种时沙和树叶干湿程度要求十分严格,干燥或过湿均可在短时间内将麻种致死,不少种植者对这一点不够重视,干湿不标准者多,其实这个小小环节的粗枝大叶,造成了不少人劳而无获。

  六、精种植 粗管理  种植业是三分种七分管,天麻是一种特殊种植行业,要求方方面面,面面俱到,十分严格,只投大面积规模发展,不求精益求精细管,是很难成功高产的,一部分人在小面积的林缘、果园也种植成功,自以为也没啥学问,很简单,就大田规模种植,赶赶时运赚他一把子,忽视了它的生长特性,不搭设荫棚,创造适宜小环境,在高温的夏季强光直射曝晒,地温升高,超出了天麻适温界限,致使已长大的天麻也难受炎热而闷死,小天麻更不用说了,造成采收时天麻变成大空皮,所谓菌丝吃天麻的反常现象,投资大损失也大,想发家反致穷了。要想种好天麻必须认真科学种植与管理,才能达到预期之目的。

 

 

天麻有性繁殖经济效益及成本核算

天麻有性繁殖育种栽培(又叫天麻有性育种):我们研究成功的天麻杂交种有性快繁夏栽新技术,即采用宜红优1天麻杂交蒴果(花粉)种子、萌发菌种、蜜环菌种同步栽培法,每平方米播宜红优1杂交天麻蒴果种20个,萌发菌种2袋,蜜环菌种3瓶,杀虫灵半瓶,生长素半包。辅以适量木棒、河沙栽种。45个月可收获有性杂交天麻0代原种58公斤,每粒麻种的大小在257克之间。然后转入无性栽种,即用采收的麻种再与蜜环菌种、杀虫灵、生长素、木棒、河沙同步栽培,可扩繁1020平方米。当年繁种当年受益,成功率100%,是种植天麻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唯一快捷方式。

天麻有性繁殖配套供应:5月至6月可配套供应宜红优1有性杂交天麻蒴果种、树叶萌发菌种、蜜环菌种。每101800元,可种10平方米。内装宜红优1天麻蒴果种200个,树叶萌发菌种20袋,蜜环菌种30瓶,杀虫灵5瓶,生长素(双效素粉)5包,栽培技术资料1份。保鲜包裹邮寄或火车托运。

天麻有性繁殖育种栽培成本核算:1平方米有性繁殖所需的天麻蒴果种、萌发菌种、蜜环菌种、药剂(杀虫灵)、生长素(双效素粉)共80元,鲜木棒33公斤6.69.9元(其中直径约48厘米的粗木棒30公斤和直径约23厘米的细树枝3公斤),洁净中细河沙0.25立方米5元,人工费和其它费用约5元,共需投资100元左右。播种后45个月可收获有性杂交天麻0代原种358公斤,目前市场价120/公斤。如果按照最低产量3公斤和市场价折半即60/公斤计算,产值180元,还可收获蜜环菌材20余公斤,价值20元。总产值是200元,减去成本100元,1平方米的净收入是100元。1公斤有性天麻0代种可扩繁(无性繁殖)栽培56平方米,那么,1平方米有性繁殖收获的3公斤天麻0代种最少可以扩繁栽培15平方米,10平方米的天麻0代种就可以扩繁栽培150平方米,而且当年育种当年收获,这就是天麻有性繁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意义之所在。不过,天麻有性繁殖季节性很强,只能在56月进行。因而,抓住时机,把握机遇是至关重要的。

 

天麻有性繁殖的效果好

而有性繁殖天麻是指选择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伤痕、大小适度的红秆、绿秆、乌秆等健壮的东北箭麻经过人工栽培,采取异株异花受粉,采下孢子果实,拌入萌发菌、蜜环菌一起播种而起收的米麻、白麻的过程。据了解,蜜环菌和萌发菌在天麻有性繁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蜜环菌是促进天麻生长的惟一养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天麻的产量;萌发菌是有性繁殖种麻的必要物质,对提高产量起重要作用。

有性繁殖怎么

莫炳耀说,首先在6月份左右,把天麻种子和萌发菌叶均匀地沾上天麻种子,选择湿润的粗沙土或者砂壤土进行播种,以防浸水和积水,然后把拌好的萌发菌叶均匀地撒在树叶上,再把萌发菌叶上铺上树枝,紧挨着树枝摆放蜜环菌,上面盖上砂土,这样第一层就播种完毕了。按着上面的顺序,播种第二层,最后在土层上铺上树叶以防止光照和雨水冲刷。在播种结束后,要半个月灌一次水以促进天麻发芽形成原球茎,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大量果水,这样会使萌发的种子腐烂。到了11月,天麻可以采取并同时进行储存或者分栽。莫炳耀介绍,如果在天麻休眠期进行分栽,产量还会增加15%―20%

给天麻人工授粉时应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摘要:

    必须注意花粉成熟的时间,花粉成熟时才能进行人工授粉,没有成熟的花粉决不能进行人工授粉。 

    
可用大针挑放花粉,但不要刺破花底部的子房。 

    
必须采用异花授粉,特别是应采用不同品种的异株花朵授粉,这样产生的种子生命力强,繁殖系数高,后代的抗病力和抗寒性能强。 

    
在雌蕊柱头上有粘液时,进行人工授粉最为合适。投放到柱头上的花粉数量应尽量多一点,并使其与粘液粘合在一起,这样授粉的效果好。 

    
人工授粉时,最好在无风的晴天进行。 
      
 
  
 

 

何时摘下天麻蒴果为宜

发布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天麻花朵授粉后,子房逐渐增大,蒴果为淡褐色或粉红色,呈长卵圆形,有6条纵行棱线。每个蒴果内有1万~5万粒种子,最多达8万粒。种子细小。呈粉末状,肉眼难以辨认其大小和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成熟的种子呈纺锤形,长0.61毫米,宽0.140.2毫米。胚长170180微米。种皮白色半透明,如同翅状,由薄壁细胞组成,中无胚乳,胚呈淡褐色或黑褐色,无黑褐色者为没有成熟的种子,称为秕子。成熟天麻种子的横剖面和纵剖面在显微镜下观察分别呈椭圆形和圆形。 

    
天麻一般从抽茎到开花需2130天,从开花到果实完全成熟需2735天。蒴果自然开裂后的种子,如放的时间太长,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因此,不要等到蒴果自然开裂后采集种子。当蒴果果皮表面有光泽、纵沟凹陷不明显、指捏稍软时采种较适宜。这时果皮将要开裂还没有开裂,剥开果皮后,多数种子已散落,易抖出,种子呈乳酪色。这样的种子比自然裂开的种子发芽率高60%以上。因此,当发现蒴果下部棱线裂缝时,即可剪下,及时抖出种子进行播种,最好将该种子抖到蜜环菌的液体菌种内,然后再播种。 
      
 

 

野生天麻有性繁殖制种技术

发布时间:2010-05-22 14:26  来源:青海农业信息网

贵州是我国中药材生产的第三大省,已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省,中药材是我省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印江成为我省首批中药材基地县之一。为充分合理利用中药材资源优势,将印江十分丰富的野生天麻尽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此引进中国科学院徐锦堂教授研究成功的"天麻种子有性繁殖播种技术"原理,在罗场乡村民曾纪勇家进行室内制种栽培,授粉后在室外种植,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

1
、材料选择。梵净野生天麻"箭麻"种、砖、木(纸)箱、河沙、萌发菌、消毒药液、镊子、菌棒、菌枝塑料袋。

2
、制种方法。20023月中旬选用优质梵净野生箭麻645个(单个鲜重200-450克)在室内按25×25平方厘米的株距播种在消毒河沙泥的箱中,(箱规格为长4.0米、宽1.0米、厚0.2米用砖砌成)休眼30天后,20天出土,长出茎苔,现蕾开花,于上午9-下午5点,按操作规程进行异花授粉,种子成熟后,应立即与萌发菌播种(因为天麻种子没有贮藏养分的胚乳),按0.5公斤萌发菌播。

二、结果与分析

1
、制种效果。播种645个箭麻,实际收获箭麻成活株数613株,成功率95%共收蒴果3.19万个,总重量达4060克,单株蒴重达6.6克,单株蒴平均为52个。

2
、室外栽培效果。1123日对播种的天麻种子进行随机取样3窝进行观察,表现为:米麻长势良好,菌材上长势旺盛。

三、小结与讨论

1
、野生天麻有性制种的成功和种麻基地的建立,解决无性繁殖中的品种退化严重,天麻素含量低,质量差,产量逐渐下降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天麻的市场竞争能力。

2
、采用野生天麻有性繁殖,培育成的天麻,其质量佳、利于向中药材科技产业化标准靠拢,加快产业化速度,并能体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实现特色经济的飞跃。

3
、天麻种基地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满足发展商品麻的供种要求,同时带动周边的乡镇发展。

4
、天麻生产具有不占耕地,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生产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

 

高产杂交有性繁殖的天麻种植要领学习篇

时间:2011-11-24 23:55:18  来源:天麻种植技术  作者:天麻种植

 

 为兰科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B1. 的干燥块茎。 〔别名〕明天麻、赤箭。 〔产地〕主产于湖北、云南、贵州等地省

湖南、陕西、吉林、台湾省亦产。 〔生长环境〕多生长于海拔 600 1200m 的向阳坡,要求透水、透气,疏松保温的肥沃中性红壤土或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生荒壤土, P H 5 5.5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60 %- 80 %,切忌用热土。土壤过粘(通气不良)、土质过砂(保水性差)或杉松林地(白蚁为害重)都不宜种天麻。

〔栽培〕( 1 )整地:砍去灌木杂草,挖掉树根,翻松土壤,整平作畦,宽 1.3m 。选择半阴半阳、滤水性好的斜坡地,泥色最好是红沙、白沙、黄沙 3 种壤土。

2 )选好天麻种:天麻品种很多,一般选用米麻白头麻等优良品种。翻窖时,将米麻白头麻分窖栽种,便于收获。注意白头麻要年年换新窖,防止杂菌感染,以免烂窖。

3 )培植菌材:天麻菌材有 2 种:一种是培殖菌棒,另一种是培殖菌棍。培殖菌棒,每年在 4 6 月,将青红树或化桷树等砍来,砍成 0.8 1m 长,挖成方坑,将野生天麻菌丝与棒的斜口接触,放入窖内,用土盖好,待 10 11 月中备用;菌棍培殖(时间同上),将青杠树枝条断至 8 10cm 左右,挖一个坑(窝),再将菌棍和菌丝混和埋在坑(窝)内,待 10 11 月栽麻时,把菌棍与新棒斜口接触,再将天麻种斜插在菌棍的岔岔里。 6 10cm 粗的杂木树棒或枝干(最好是粟树、柞树、楮树等),锯断成 50 60cm 的小棒木,按 10cm 左右的距离砍 2 排鱼鳞花(用利刀以 50 60 斜角,砍 2 3cm 深,使树皮成鱼鳞状)。再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成 50 60cm 宽、 60cm 长、 30 40cm 深土坑,坑底顺山坡成斜面挖松 3 4cm ,再垫 3 4 砂石,砂石上铺 3 6cm 培养料(用 3 份树叶或木屑加 1 份细砂配制而成),然后把小棒木整齐排放在坑里,撒一层密环菌种(向菌种场、站购买),面上盖一层 3 16cm 培养料,再与第一层小棒木交叉重叠放第 2 层棒木,再撒菌种和盖培养料。如此重叠 2 3 层。最面盖 10cm 厚的木屑封顶,并用 10 %的马铃薯水( 10kg 马铃薯,加水 100kg 煮沸过滤后冷却)淋湿浇透,保持湿润,防止阳光直晒, 2 个月后即可长满菌丝成为菌材。

4 )栽种方法:一般有 2 种,其一是将翻窖后的菌棒和当年的新棒套用(即一新一旧排放),间隔 6 8cm 左右,并将天麻的屁股插在旧棒的斜口部位,再用细土填至真菌棒斜口处,培紧,避免土松下跌,形成天麻离不能吸收营养。其二是新棒砍成 2 3 路斜口,把培殖出来的菌棍安放在斜口部位,再把天麻种的屁股插在棍的斜口处,第 2 年即成商品天麻。

5 )田间管理:栽种后不可翻动畦土,见草即应拔除,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年冬初,撒上 3 6cm 厚的半腐殖枝落叶,作为肥料。还注意干旱浇水,雨涝排水,暴雨后覆土,高寒山区要培土保湿、保温,低山区要遮阳防暴晒,及时防治病害和鼠害。

天麻有性繁殖 1 )选种和栽植:有性繁殖选无病斑、无破损、体形完好、箭芽粗壮、重量在 100g 以上的箭麻作种栽。秋栽和春栽均可,也可以箱栽和露地栽植。栽箭麻时,不放菌材均可,因天麻抽苔是靠自身的营养。但放菌材后,箭麻除能抽苔、开花、结实外,还能长出少量的米麻或中小白麻。秋栽箭麻可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进行。选择背风向阳、土壤通透性良好坡地。入冬前一般要防寒土 30cm 厚,土上覆盖树叶、玉米茎、稻草等(厚 30cm 左右),周围设立防风障。春栽一般在 4 月中旬左右进行。箭麻抽茎后,花茎较脆弱,易折断,要设支架支撑。

2 )人工授粉:天麻的花从第 1 朵开花到整个花穗全部开放完毕需 7 10 天,花粉多数在开花第 2 天上午 9 点至下午 14 点成熟。天麻自然授粉着果率很低,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方法是,当花瓣刚放开且显露出花柱上部的花帽时,以左右固定花托,右手用小镊子或注射针轻轻伸入花颈并略松镊子观察,如见到冠状帽顶起,花粉块松散时,便可取下冠状帽,将花粉夹放到有粘液的雌蕊柱头上,即可达到授粉的目的。异花和异株授粉产生的种子生命力较强。

3 )采种及收获:每日上午 8 10 点观察,如发现蒴果下部棱线裂缝时,即可连周围相邻的 2 3 个果同时剪下,放入纸袋中。要做到随熟随采收,随收随翻种。采收时要防止把蒴果挤裂,以免种子被风吹散。

4 )播种:天麻种子不宜久放,露地播种最好,在清晨日出前或阴湿无风天进行,播种前做好播种床。床深 30cm ,宽 60cm ,长 1m 。床底铺一层树叶,接着摆一层菌棒,覆土 3 5cm ,再铺一层树叶,平摆一层菌棒,覆土 8 10cm ,外覆树叶进行培菌。也可用栽麻箱培菌,播种时撤掉床上的覆盖物,取出上层菌材,在下层菌棒上面铺一层潮湿的树叶,轻轻压平,将天麻种子均匀地播在树叶上。播后再盖一层湿树叶,放回上层菌材培土壤床(土厚 10cm 左右),再覆 60cm 左右厚的树叶即可,每床播蒴果 5 10 个。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经过 20 天左右,胚芽即突破种皮形成圆球茎, 30 40 天营养茎突破芽苞片生长,形成侧枝。如能及时接上密环菌,营养茎可迅速膨大,在各分枝的顶端形成米麻或小白麻。

5 )种后管理: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天麻管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种子播后不要立即浇水。播后床温控制在 20 25 O C ,湿度控制在 50 %- 60 %。播后 1 年内不翻动,以免伤幼芽。播后有少量种子可以当年发芽, 3 年可收到白麻和少量商品麻。 〔采收加工〕冬、春两季采挖。冬采者名冬麻,质量优良;春采者名春麻,质量不如冬麻好。挖出后,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用清水泡,及时擦去粗皮,随即放入清水或白矾水浸泡,再水煮或蒸透,至中心无白点时为度,取出晾干、晒干或烘干。 〔商品等级〕天麻分冬麻、春麻两类。以前分特王、麻王、贡麻、栋麻、脚麻、统装天麻等多种规格;现多为 1 2 3 等或统装。 〔质量规格〕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为春麻,质次。 〔市场分析〕天麻为常用名贵药材。近年来,由于生产发展不够稳定,新技术推广应用差,连年减产欠收,产销不平,供需矛盾突出,市场价格不断上升,野生和特等优质天麻,市场价格每公斤已突破 200 元大关,且价格每年每公斤递增 60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天麻的用途大大拓宽。用于食疗保健,治疗头晕目眩等有显著效果,医疗配方用药日益增加,医药工业用原料制成品药也在大幅度上升,如天麻片、天麻口服液等。此外,外贸出口和港澳台市场用量也大大超过了以前的用量。另一方面,目前天麻生产虽有好转,但产销仍有一定的差距,市场基本平衡,以增强市场的繁荣。 〔地方习用〕云南、广西试验种子繁殖成功,经研究有与天麻类似的疗效。 〔运输与贮藏〕属贵重药材,宜专人直线运输,密闭包装,干燥,防潮;置通风干燥处,防虫蛀。

 

提高天麻有性种植成活率与产量的技术关键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天麻有性种植关键技术。
  
  一、菌种的质量和数量是保证天麻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基础
  
(
)天麻种子萌发率取决于种子萌发菌的质量和数量实践证明,8104号种子萌发菌拌播天麻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笔者试验结果,每穴(05平方米)用萌发菌叶05kg,天麻果10个,65日播种,76日检查,天麻种子已萌发成原球茎,平均每片沾有天麻种子的菌叶长出原球茎7个,多者15个左右。这证明,足量的生长旺盛的萌发菌叶能够保证天麻种子大量萌发。为了保证萌发菌生命力旺盛,必须严格控制菌种使用代数,并不断进行复壮。萌发菌种播种到野外,再从天麻原球茎中把它分离回来,这是保持萌发菌性能稳定的最有效途径。
  
  
(二)天麻原球茎的接菌率和天麻产量取决于蜜环菌的数量和质量蜜环菌播种量多为每穴二瓶。笔者实践证明,蜜环菌数量应加大,加量方法一是大量使用细嫩树枝,二是提前繁殖蜜环菌枝。每穴平均用4-5kg以上的细嫩树枝,剁成8cm左右斜茬短节,播种前1-2月用蜜环菌种2瓶拌匀盖沙或沙土发菌成菌枝。播种时使用菌枝,发菌快,接菌率高,避免因蜜环菌不足带来的损失。蜜环菌的质量应把住三个关键。一是生长速度快,二是分枝密(1cm左右即分枝),三是生长健壮。我市生长野生天麻的山区有大量的野生蜜环菌,每年采一次种(组织分离得到纯种),可保持蜜环菌优良种性。引种可用"234"号,拌栽天麻产量高。
  
  二、严格把握播种季节,是天麻有性栽培成功的又一关键

  我市天麻适生区海拔高度从300m-2000m不等。300m-800m地区于6月上旬播种完毕,最好提前到4月份播种;800m以上至1200m6月中旬前播种完毕;1200m以上至1500m6月底以前播种完毕;1500m以上至2000m左右于7月上旬播种完毕。适时播种或提前1个月以上播种成功率可提高到100%,而播种期推后10-20d,成功率可能下降到50%,甚至更低,这方面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播种期过迟,主要危险一是病虫害,二是高温导致萌发菌死亡。
  
  三、栽培环境的选择,是栽培成败的第三个关键

  室内栽培应选择夏季气温不超过28,且通风良好的地下室、防空洞、土屋等;室外栽培应选择地势朝东、朝北而不能朝西,气候阴凉湿润的林地或人工荫棚;土壤为沙质土、油沙土、腐殖质土,当然以清沙最好。
  
  四、因地制宜采用播种和管理方法

  我国目前天麻有性种植区主要是用沙栽培,而我市山区大多有土无沙,露地栽培特别是山上林地栽培难度较大,常规方法难以成功。笔者研究出一种仿野生露地栽培技术,适用于本地山区栽培。湖北山区土质特点是,多油沙土、泥沙土、腐殖质土,没有象汉中地区那样的黄沙,野生天麻生长的地方不是沙土,通常是风化的泥沙土和腐殖质土,这种土含水量较高,通常在45%以上,下雨后达70%左右,表面容易板结,透气条件没有汉中那种黄沙土好,这是我地土壤生态的最大特点。另外一个特点是我地比汉中产区降雨量稍高,土壤较保墒耐旱,这是野生天麻生长旺盛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特点,栽培方法不能照搬别人的先进经验。笔者研究的仿野生天麻有性种植技术要点:1.单层种植,只种一层天麻种拌菌;2.蜜环菌棒在下层,天麻种种上层。穴内先摆放菌棒,棒间填细枝,再撒菌枝,然后撒拌菌天麻种,表面再撒些蜜环菌枝;3.播种浅,盖土浅。因本地土壤含水量大,透气差,不宜深播厚盖,菌棒基本摆放在地表,穴内填满细土加树叶或腐殖质土,盖土不超过10cm,且分2次盖土,播种时盖土加树叶7cm左右,种子萌发(30-45d左右)后再加土保墒防高温;4.因地制宜采用遮雨措施。山上栽培最大的危险莫过于暴雨泡穴。除利用地势排水防洪外,穴表面盖足树叶。其上再盖以下遮雨物:山草把,盖成朵形如帽遮雨;麦糠,盖一层可保下雨不湿;麦草或稻草捆,盖成锥形;树枝叶绑成捆覆盖。都可以达到遮雨保温而不影响透气的目的。但应注意的是,只覆盖播种层,周围留进水空隙,少量雨水从周围渗入,可保持穴内湿润,而多余的水分渗进穴内菌棒及腐殖质土层内,泡不到拌菌层。由于处理好了透气、利水、防渍、保墒、保温等关系,没有沙也能种好天麻。这种技术适用在山区推广种植。

 

天麻有性播种前要做什么准备?

时间:2011-11-25 18:33:42  来源:天麻种植技术  作者:天麻种植

 

 天麻的有性繁殖是采用天麻的杂交实生种子,在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繁殖的。有性繁殖的天麻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其特点是投资小、成功率高、产量稳定,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一种天麻高产种植技术。 

   一、种植场地的选择 天麻的生长几乎不需要阳光,所以在地下室、防空洞、山涧等有一定通风条件的地方以及院边、地边、路边、坡边、林边、竹园边等一切闲散用地均可种植,在半山区和平原区等气温较高的地方提倡室内种植。天麻有性繁殖尽量采用河沙、麻骨石沙等,实在没有河沙的地方,也要选择含沙量在 50%以上的沙壤土。 

    二、备料 1.备沙。数量要根据种植规模而定,一般三担沙可种两穴,沙以绿豆大小的粗沙为宜。若在室内种植,是水泥地坪的,还要备核桃大小的鹅卵石,数量以种植场地能铺满10厘米厚为宜。2.备木材、木屑、树枝、树叶。木材以栎类树种较好,此外桦树、糖梨木、牛奶子等阔叶数种均可。木屑、树枝、树叶同样采用上述数种,不能使用针叶树种。木材、树枝要新鲜的,可于种植前半月内采伐或随采随种。木屑要颜色黄亮、无杂菌感染的新鲜木屑。树叶要上年的落地叶,以半腐烂为宜。木材每穴10节,粗度68厘米,长度50厘米,木屑每穴l1.5公斤,树枝和树叶每穴各1公斤。为灭杂菌,另备多菌灵或来苏水一瓶,硝酸铵化肥少许。 

    三、木材、树枝、树叶的处理 种前先将树叶装入编织袋内,用水浸泡 1224小时。把木材统一打截成50厘米长,用利斧砍口,每隔10厘米砍一个,深度以刚达木质部为宜,木材两侧各砍一行,较粗的可砍34行,把树枝砍成10厘米长的小节,两头都砍成斜面,然后把木材和树枝浸泡在0.2%-0.25%的硝酸铵溶液里,810分钟后捞出备用。把种植用的沙和木屑按31的比例拌匀,保持60%含水量备用。 

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

时间:2012-01-21 01:10:53  来源:天麻种植技术  作者:天麻种植

 

天麻为名贵中药材,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主要依靠消化侵入体内的蜜环菌等真菌获得营养。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甙类、维生素a类物质、结晶性中性物和微量生物碱以及粘液质等,有益气养肝、镇惊、息风和止痉的功效。 天麻人工栽培的历史不长,但栽培技术却发展很快,过去人工栽培天麻一般采用无性繁殖,种麻逐代退化,产量低而不稳,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天麻有性繁殖是克服种性退化的有效方法,天麻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即采用箭麻开花授粉后所结种子进行栽培繁殖。采用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能较好地利用空间、节约费用、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可以解决大田播种需繁殖场地大,易受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且不易管理的问题。现将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介绍如下: 

  前期工作准备 

  1.1 花粉种子培育 天麻地下块茎生长的时间长短与个头大小,从外形上分为箭麻、白麻、米麻、母麻和大白麻、箭麻和大白麻均可入药,又叫商品麻。箭麻能长出地上茎,并能开花结籽,它在抽茎时,茎秆似箭故称箭麻。选新鲜、健壮,无破损、霉烂、无病虫害、块重在100200g左右的箭麻作种。箭麻必须在立冬至春季出苗前采挖,春栽成活率明显高于冬栽。因箭麻本身贮存有丰富的养分能满足抽苔开花结果的需要,不必用菌材伴栽,一般采用室内栽培。室外栽培应搭建遮雨荫棚并注意防风;天旱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采用打尖、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等措施,可显著提高箭麻结果量和单粒重量。需要注意的是,天麻果实成熟后,开裂前与开裂后采收,发芽率相差很大。采摘将裂果和成熟后的嫩果及时播种是保证较高发芽率的重要措施。天麻果子成熟的标志是:手摸果实由硬变软;果缝未裂,泛白发亮;剥开果皮种子能散开。种子保存切忌阳光曝晒。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贮存的时间对种子发芽率有极大的影响,果实自然开裂前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4%;果实自然开裂当日种子发芽率降至88.4%;在室温下贮藏3d发芽率降至22.3%。天麻种子采摘后应尽快播种,最好边采收边播。不能立即播种时应将种子放入玻璃器皿内或装入纸袋,贮存于冰箱35的低温条件下,在半个月之内播种,可保证发芽率。 

  1.2 萌发菌拌种 天麻种子萌发,需萌发菌伴播,紫萁小菇伴播发芽率较高。播种前将已培养好的紫萁小菇萌发菌的二级菌种或三级树叶栽培菌种,由培养瓶中取出,放入已清洗消毒的搪瓷盆中,每袋用菌种一瓶,将二级菌种掰碎至核桃粒大小或将粘在一起的菌叶一片片分开备用。将天麻成熟嫩果和将裂果种子由蒴果中抖出,轻轻撒在菌种块(叶)上,边撒边拌,种子应分多次撒播,撒后再拌均匀,以免种子集中在少量菌块或菌叶上,影响接菌和发芽效果。播种量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每袋播饱满蒴果57个。均匀拌上蒴里面的粉末状种子后的萌发菌,在盆上面盖干净报纸或薄膜,放在背风荫凉、潮湿的地方。24h后待菌块(叶)上长出一层白毛状的气生菌丝,把种子完全包住再装袋。这样天麻种子与紫萁小菇萌发菌结合后萌发率高,生长快。 
  
 


天麻萌发菌种制作与天麻拌播

徐锦堂在天麻有性繁殖试验中,发明了天麻种子与萌发菌拌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天麻种子的萌发成麻率。现将萌发菌种制作与伴播技术简介如下:

  1.萌发菌的种类

  现已报道的天麻种子萌发菌均属口蘑科、小菇属的4种真菌,它们的名称是:一是紫萁小菇;二是兰花小菇;三是石斛小菇;四是开唇兰小菇。1999年,我们分离、培养出另一类天麻种子萌发的真菌,为多孔科的大白栓菌。此菌在较高温季节生产和应用要优于上述四种菌类。

  2.萌发菌的制作技术

  萌发菌母种的分离与培养:在天麻的栽培场地和野生产区很容易采到蜜环菌子实体。但很不易采到萌发菌的子实体。目前分离萌发菌种只有两种较好的方法。一是采取紫萁小菇、石斛小菇、大白栓菌等子实体,用子实体的组织或孢子分离法获得菌种。萌发菌的孢子分离法与蜜环菌种的孢子分离法完全相同。二是用天麻种子形成的原球茎作分离材料。但从原球茎上分离获得的菌种,一定要进行生产试验后才能用于生产。这是因为帮助天麻种子萌发的真菌,现已知道不只是一属或一科的几个种类,而是多个属、科的多个种类。而且有些种类真菌的菌丝体对促进天麻种子萌发的效果较差。所以,建议要从科研单位或正规的菌种厂家购买萌发菌母种或原种用于扩大生产。

  栽培种配方:现在生产中应用的萌发菌栽培种大多是用阔叶树落叶配制的。有两种生产方法,一是将树叶粉碎后配制,二是用完整的树叶配制的。无论是用碎叶,还是整叶,均要将其放入清水中浸泡34小时后,捞出沥去浮水,再撒入麸皮20%,石膏1%,蔗糖1%。拌和均匀后即可装瓶或塑料袋、灭菌、接种。也有用锯木屑、棉籽壳配制萌发菌栽培种的。

 3.萌发菌与天麻种子伴播技术

  播种前将已培养好的萌发菌栽培种,由培养瓶或是塑料袋中掏出,放在洗脸盆或塑料盆中,每平方米用菌种2瓶,如是树叶菌种,要将粘在一起的菌叶一片片分开备用;如是锯木屑、棉籽壳菌种,要将菌种捏成小颗粒状备用。

  将天麻种子由果实中抖出,轻轻撒在菌叶上,边撒边拌,种子应分多次撒播,撒后拌均再撒,以免种子集中粘在几片叶子上,影响发芽和接菌效果。撒种与拌种工作应两人分工合作,一人专撒播种子,一人用手专把种子拌均在菌叶中。撒播天麻种子时,应在室内和背风处进行,防止风吹丢失种子。最好的撒播方法是选择一大小适中的玻璃瓶,将要撒播的果实和种子捏碎放入瓶中,用小针在塑料上扎些大小、距离适宜的小孔筛,然后把塑料小孔筛用橡皮筋或线索扎在瓶口,再倒过来缓缓把天麻种子分三至四次筛入萌发菌叶中。

  将天麻种子与萌发菌叶充分拌均匀后,就可以与事先发好的蜜环菌材或菌枝进行穴播或是箱播了。

怎样观察天麻有性繁殖生活史

发布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摘要:天麻的种子是由胚及单层细胞构成,无胚乳。种子很小,平均长0.69毫米,宽0.14毫米,胚长平均187微米。6月上旬播种,半月后,种胚细胞开始分化,胚直径明显增大,种子中间膨大,胚柄颜色深,胚顶端新分化的细胞色浅,然后靠此端种皮破裂,胚突破种皮。 7月份正好为产区雨

    天麻的种子是由胚及单层细胞构成,无胚乳。种子很小,平均长0.69毫米,宽0.14毫米,胚长平均187微米。6月上旬播种,半月后,种胚细胞开始分化,胚直径明显增大,种子中间膨大,胚柄颜色深,胚顶端新分化的细胞色浅,然后靠此端种皮破裂,胚突破种皮。 

    7
月份正好为产区雨季,地温在25左右,土壤湿度在60%左右,天麻种子相继发芽,播后26天,长到长0.8毫米、直径0.49毫米的发芽原球茎。发芽端不整齐,但以6月份发芽较多。发芽原球茎继续生长,播后3040天,到7月中旬,原球茎平均长1.19毫米、直径0.77毫米左右,部分原球茎开始有明显的乳头状苞片突起,营养繁殖茎突出苞被片生长,可达78节,每节可长出互生侧芽。8月下旬可观察到有的原球茎和营养关系,蜜环菌丝或菌索浸染,浸染的部分是原球茎和营养繁殖茎,播种后发芽早的原球茎,如能及时接上蜜环菌,越冬前生长成的米麻就越大,短而粗壮,再在顶端当年可生出新米麻或白麻,长2厘米以上。到11月份,最大的白麻长2.3厘米,直径1.4厘米,重3克以上。侧芽生长方式与主茎相似,并在侧芽上可生出胖的三级芽。11月以后就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用种子来作繁殖材料的种植方法称为有性繁殖栽培法。用种子繁殖生成的白头麻和米麻作种麻,生命力强,不易退化,而且繁殖系数大,是栽培天麻的一个重要途径。天麻进行有性繁殖,特点是投资小、成功率高、产量稳定,这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一种天麻高产种植技术,可得到生长势强、抗逆性也强的一代种麻,不仅能防止长期无性繁殖种质退化,而且可以扩大种源,大幅度提高天麻产量。

天麻种子极小,构造简单,由胚和单层细胞的种皮组成,无胚乳,胚不到100个细胞,因而发芽率极低。一般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萌发,即使有极少数的种子得以萌发,也难以与蜜环菌建立营养关系,成活率甚低。因此,进行人工栽培难度较大,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1.种麻选择

选择顶芽饱满,个体新鲜、健壮、无伤、无病虫害、重量250克左右的箭麻作种麻。

 

23.种麻栽培

冬栽、春栽均可。栽培时适当放几排菌材,种麻平放,顶芽向上,间距15厘米―20厘米。一般冬栽为简易温室栽培。选择背风向阳地方,搭设温室要东西走向,北高南低,顶盖塑料薄膜,两边留有通风口。温室内铺厚20厘米左右的沙壤土,保持适宜的含水量。于冬季随采收箭麻随栽种。栽后要求温度由低到高逐步上升,一般-1―0的低温约40天,而后逐步升至5―88―1515―24,生育期保持在25RE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4―5月即可出薹、开花。春栽在室外栽培,4―5月结合采挖进行栽种,适宜在林下或背风向阳的沙壤土上栽培,上覆5厘米腐殖质土。出苗后要搭架固定,防止倒伏。搭棚遮阳,天旱时要注意浇水。

 

4.人工授粉

天麻主要靠滑胸泥蜂属的小土蜂传粉,而自然界小土蜂较少,授粉率甚低。因此,庭院或室内栽培必须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在花开后次日上午10时左右进行,其方法是左手固定花托,右手持小镊子轻轻深入花颈,用镊子把药帽取下,同花粉块一起夹到另一株花底部有黏液的柱头上,轻轻按下,使花粉紧密与黏液结合。进行人工授粉时要注意不能刺破子房。天麻为无限花序,基部花与顶端花开放时间约差10―15天。在人工授粉时可分期进行,并要做好标志,以免遗漏。

 

5.果实收获

一般于6月下旬种子相继成熟。应每天进行检查,于果实裂缝时采收,要分期分批收获,收后将果实用纸包好,放在阴凉干燥处2―3天,然后抖出种子,即可播种。

 

6.播种方法

培育菌床

3―4月选择质量好的菌材作原材料,按培育菌床的方法用蜜环菌种培育新菌材

一般多采用树叶菌床进行栽培,于3―4月挖开培育的菌床,铺3厘米―5厘米厚的沙壤土或腐殖土,然后摆1层蜜环菌长势最好的菌棒,再铺1层树叶,轻轻压平,用120目箩底做成的小筒播种器播种,播后再铺1层树叶,其上再播第2层种子,覆土3厘米―5厘米,盖1层树叶,放上菌棒,最后覆土10厘米―15厘米。每窝放10根菌材,播蒴果5―10个,约有种子20万粒―30万粒。也有的采取单层播种方法,播种时留下菌床底层菌棒不动,加铺1薄层潮树叶后进行播种,放回上层菌棒,覆土至与地面平。

二)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1、准备工作 每平方米需直径5—10厘米、长40厘米的阔叶树鲜段木20根(以柞木为好),在段木两侧每隔5厘米砍上鱼鳞口,用湿沙培好备用。干柞树叶或栗叶2千克,栽培前用水浸泡。1立方米河沙,1麻袋锯末(也可用山林中腐殖质土),可栽培5平方米。河沙和锯末(或腐殖质土)按体积21拌匀,含水量50%(用手握能成团)。 2、栽培时间及操作方法 4—5月份。经人工有性杂交所获得的天麻种子,细小如灰。播种时需用萌发菌进行培养,使其萌发,约经二月的培养萌发,肉眼能见到细小的原球茎时便可转移到蜜环菌材继续进行培养,这样培养的麻种即为原种。 通过萌发菌经一段时间培养后转入用蜜环菌材培养其操作方法是:6—7月份先在地面铺5厘米厚纯沙(水泥地面铺10厘米),后铺2厘米厚树叶,然后取1份种子的1/2撒匀,接着每隔5厘米摆1根段木,在每根段木的一侧摆菌枝3—4根,并用混合沙填实覆盖,再按上述方法种第二层,最后覆盖10厘米混合沙。此外,也可用菌材和段木间隔摆放栽培。


  种子繁殖:选择重100克以上的箭麻,按上法随采随栽。抽苔时要防止日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上午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播种时,将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上层菌材,最后覆土10厘米~15厘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为块茎繁殖的种栽。

 

因为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使用的是茎粗36cm的枝桠、小材及阔叶落叶,每0.5平方米的栽培穴当年可获得4kg左右的种子麻,次年冬每穴可获得成品箭麻20kg左右,每穴效益在4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一、种麻的选留与贮藏
  
  在野生区或人工栽培地选留顶端箭芽饱满、新鲜、肥壮、无伤痕、无病虫害且重量在200g左右的箭麻,经摊凉,表皮水分有所损失后,进行贮藏以备春栽使用。存贮地点,室内、室外都可以,关键是预防冻害。埋箭麻使用的中粒沙含水量20%左右,宁干勿湿,以防麻种腐烂。在室外贮藏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避风向阳的场所;室内贮藏,必须通风良好;埋麻穴的大小可根据贮量多少而定,一般室外以35cm深的条形小窑为宜,室内可用沙箱藏。贮存时窑底铺一层10cm左右的粗沙与煤渣混合料,然后在上面铺一层中粒沙,在沙层上以间距5cm摆放箭麻,一层摆满后盖沙再摆第二层,如此可摆放23层,之后盖细沙土10cm,表面盖稻、麦草等作物秸秆,防寒保暖,并定期检测覆盖材料含水量,并及时谓节,以确保麻种质量。
  
  二、箭麻栽培与管理
  
  利用温室或拱棚培育麻种,是目前较为实用的方法。温室及拱棚搭建可仿蔬菜用棚室建造,大小可根据育种规模而定,若一家一户进行少量育种,可在当地箭麻出土的自然季节前20d左右用小拱棚地池育种。但不论使用哪种方法育种都要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且能够进行通风的场所。使用棚室育麻种可提前成熟一个月以上,有利于早播(5月上旬)高产,缩短成麻周期。箭麻栽培多采用箱式栽培法,栽种时在箱底铺15cm左右的粗沙与煤渣混合料,然后在混合层上铺中粒沙,在中沙层上呈""字型栽种箭麻,麻间距10cm以上,操作时切勿碰伤麻皮和箭芽,否则极易造成种麻腐烂。栽培后表面覆盖8cm左右细沙或砂壤土。箭麻栽种后管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遮阳天麻花葶最忌阳光直射、直射光会导致花葶变黑,造成倒伏。遮光的最佳方法是在棚室的塑料薄膜下,拉一层遮阳率为60%的黑色遮阳网,少量育种可用其它材料创造四分光照六分阴的遮光效果。
  
  ()保湿天麻抽薹、开花、结果在47月的高温期,培养基质水分损失比较大,必须及时给培养料补水,保持基质湿润而不水渍。
  
  ()打顶天麻顶端花序成果机率低,应在现蕾结束后将顶端"花蕾堆"摘掉,既可减少养分损失,又可使整株蒴果饱满,保证种子质量。
  
  ()防倒伏天麻花葶中空,一般200g重箭麻,葶高在1m左右,如通风吹或果穗过重极易发生折断,因此插杆固葶非常重要。
  三、人工授粉技术
  
  由于天麻花构造特殊,花药被药帽盖住,药帽不会自行脱落,花药粘润成块状不会自行散发,尤其是温室或拱棚育种,很少有传播昆虫活动,所以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天麻花序始花后必须每天给天麻实施人工授粉,为保证授粉成功率,应遵循开一朵授一朵的原则,授粉时间以上午912时为最佳,授粉最迟于次日上午完毕。授粉时,一手轻捏子房,另一手用竹签下压唇瓣,然后挑出花药块,准确地放在平滑的柱头上。同花或异花、异株授粉均可。异花授粉杂交优势强,产量高。人工授粉只要按规程操作,一般授粉成功率在90%以上。
  
  天麻种子由下而上成熟,用手轻捏,种子发软且种皮纵裂线欲裂时,说明它上部的几个蒴果也已成熟,应及时采收备用。收获种子最好随采随播,最迟应在纵裂线裂开前34d播完。若一时无法播完,最好放置在4左右的冰箱内保藏,严禁曝晒蒴果。成熟葫果内的种子松软易撤,色淡灰黄色,在果实开裂前是最佳播种期,过早种子白色未成熟不会撒开;过迟种子呈棕黄色已失去发芽率。如将种子先播于萌发茵中用塑料袋装着,可延长穴播时间。
  
  四、拷前准备
  
  每穴准备714根,茎粗36cm,长70cm的栗类或其它阔叶树枝桠、木段,伐后用0.25%的硝酸铵浸泡24h,并在木段上间隔15cm砍鱼鳞口备用;每穴需200kg干净无污染的河沙,沙粗度以中粗粒为好,河沙在使用前2h用清水冲洗;每穴使用前年栗类落叶2kg,使用前用清水浸泡4h,淋去多余水分备用;每穴使用茎粗1.5cm、长46cm小木段3kg;另外每穴需优质蜜环菌、萌发菌各12瓶,麻蒴816(双层需16个左右)
  
  播前关键的一项工作是萌发菌与天麻种子的充分拌匀,操作时先把萌发菌的树叶培养基用利刀块成1.5cm见方的小片,然后放大干净的盒中,右手轻捏蕨果使之纵裂线裂开,把天麻种子抖落在盆内萌发菌上,然后双手翻拌,每抖一蒴果翻拌一遍,并把果皮捏碎撤人萌发菌中,此项工作应在无风的环境中操作,以防微小的种子被风吹走。
  
  五、播种技术
  
  播种穴可用小树干或木板或砖围成90cm见方的箱池,规模栽培可制模具。首先在穴底部铺1ocm粗沙砾,再铺河沙10cm,把浸过水的树叶撤一层并拍平,然后把拌有天麻种子的萌发菌碎叶片均匀地撒在树叶层上,在该播种层上码放木段7根,然后把蜜环菌菌种摆放在鱼鳞口处及木段两端,再把小木节在棒间斜形摆放,以引导蜜环菌上棒,上述工序完成后轻轻盖河沙厚约5cm,然后采用同样方法播第二层(也可以单层播),最上层覆盖河沙20cm并拍平。
  
  六、惜后管理
  
  麻穴播种后首先进行遮荫保护,可使用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覆盖顶层及四周,也可用枝叶盖围,给麻穴创造一个阴凉的环境,便于蜜环菌的生长及安全越夏。据试测,遮阳良好的室外,夏季麻穴与地表之间温度一般不超过30,通风良好的室内麻穴与地表温度不超过26。其次是保湿问题,接种后沙基含水量55%左右,有利于两菌及麻种的生长,实践中播后一周左右,可在穴围材料砖、木板及人行道上喷水,也可给穴表沙层喷少量水,1月后可在穴表沙层重喷水。同时栽培场所要通风良好,特别是室内栽培必须定期通风,对防止菌材感染,促进麻种萌发生长及夏季降温会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利用天麻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生产,只要进行科学管理,6月上旬以前播种的,当年就能长成白头箭,成箭周期仅为一年半,确是一条短、平、快的致富新项目。

 

 

一、种植季节和种植方法

  天麻种子的成熟期即为种植期,一般在67月份。以室内种植为例,先把室内打扫干净,用5%10%的多菌灵将地面和墙壁四周喷洒一遍,如果是水泥地坪,排水不畅的,要铺一层10厘米厚的鹅卵石。

  有性繁殖一般每穴一瓶萌发菌、一瓶蜜环菌、810个天麻果子。其中蜜环菌多为枝条菌,称为菌枝;萌发菌多为树叶菌,称为菌叶。种植穴的规格是长50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

  种植时先把萌发菌倒入一个干净盆内,用剪刀把树叶菌剪成指甲盖大小,把天麻果子用手捏开,将果子里的粉末状种子轻轻弹撒在菌叶上,要尽量撒匀,并不断翻动使种子和菌叶混合均匀。把拌过种子的树叶菌分为两等份,然后把蜜环菌菌枝倒入另一个干净盆内,均分为两份。

  种植时要靠墙成行种植?先在底层铺一层10厘米的沙拌过木屑,再在沙上面铺一层2厘米厚的浸泡过的树叶,然后把拌过种子的萌发菌的一等份均匀撒播在树叶上。平行摆放一节蜜环菌菌枝,两头各放一节,摆放时要尽量贴近砍口。将另一半菌枝撒在木材空隙处,用沙将空隙填实,填至木材微露即可,用同样的方法再播第二层。播好后,再盖10厘米厚的沙,最后再盖3厘米厚的稻草等覆盖物。用同样的方法接着种第二穴,种第二穴可间隔10厘米,中间用沙填实。

  二、播种后的管理

  1.调节温度:天麻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是2225,若播种初期温度低,要加盖塑料薄膜或稻草提高地温。78月气温较高时要搭阴棚或在四周洒水降温。

  2.控制湿度:种植的沙要经常保持湿润?要及时洒水,做到勤洒、少洒、宁旱勿涝。

  总之,有性繁殖的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其中30%的成品天麻可直接出售,剩余的下一代可直接进行无性繁殖。

天麻有性繁殖的播前准备

发布时间:2010-06-12 11:03  来源:四川农经网

天麻的有性繁殖是采用天麻的杂交实生种子,在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繁殖的。有性繁殖的天麻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
  一、种植场地的选择天麻的生长几乎不需要阳光,所以在地下室、防空洞、山涧等有一定通风条件的地方以及院边、地边、路边、坡边、林边、竹园边等一切闲散用地均可种植,在半山区和平原区等气温较高的地方提倡室内种植。天麻有性繁殖尽量采用河沙、麻骨石沙等,实在没有河沙的地方,也要选择含沙量在50%以上的沙壤土。
  
  二、备料1.备沙。数量要根据种植规模而定,一般三担沙可种两穴,沙以绿豆大小的粗沙为宜。若在室内种植,是水泥地坪的,还要备核桃大小的鹅卵石,数量以种植场地能铺满10厘米厚为宜。2.备木材、木屑、树枝、树叶。木材以栎类树种较好,此外桦树、糖梨木、牛奶子等阔叶数种均可。木屑、树枝、树叶同样采用上述数种,不能使用针叶树种。木材、树枝要新鲜的,可于种植前半月内采伐或随采随种。木屑要颜色黄亮、无杂菌感染的新鲜木屑。树叶要上年的落地叶,以半腐烂为宜。木材每穴10节,粗度68厘米,长度50厘米,木屑每穴l1.5公斤,树枝和树叶每穴各1公斤。为灭杂菌,另备多菌灵或来苏水一瓶,硝酸铵化肥少许。
  
  三、木材、树枝、树叶的处理种前先将树叶装入编织袋内,用水浸泡1224小时。把木材统一打截成50厘米长,用利斧砍口,每隔10厘米砍一个,深度以刚达木质部为宜,木材两侧各砍一行,较粗的可砍34行,把树枝砍成10厘米长的小节,两头都砍成斜面,然后把木材和树枝浸泡在0.2%-0.25%的硝酸铵溶液里,810分钟后捞出备用。把种植用的沙和木屑按31的比例拌匀,保持60%含水量备用。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提早育种,提早播种是缩短天麻生长周期的一条重要措施。天麻种植区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气温较低,育种收果期在7~月,因天麻是当年育种、当年播种,故要注意抓节令。为缩短天麻的生产周期,可采用低海拔高温地区育种或进行温室育种。在冬季采挖天麻时,按选择种麻的要求,留足下年的种麻。用土将种麻盖好,使之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在次年2月下旬就可进行温室育种,并注意控制好温室的温度和湿度,在4月份时就可收果,接着就可播种。这样,当年种下的籽种就可萌发成米麻或小白头麻,在第二年冬季时就会有箭麻长成,可缩短天麻的生长周期。天麻生产周期缩短,可节约菌材,降低消耗:一是可用细材(直径为1)栽培天麻,二是粗材可二次使用。

 

 

 

有性繁殖的播前准备

天麻的有性繁殖是采用天麻的杂交实生种子,在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繁殖的。有性繁殖的天麻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其特点是投资小、成功率高、产量稳定?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一种天麻高产种植技术。

  一、种植场地的选择天麻的生长几乎不需要阳光,所以在地下室、防空洞、山涧等有一定通风条件的地方以及院边、地边、路边、坡边、林边、竹园边等一切闲散用地均可种植,在半山区和平原区等气温较高的地方提倡室内种植。天麻有性繁殖尽量采用河沙、麻骨石沙等,实在没有河沙的地方,也要选择含沙量在50%以上的沙壤土。

  二、备料1.备沙。数量要根据种植规模而定,一般三担沙可种两穴,沙以绿豆大小的粗沙为宜。若在室内种植,是水泥地坪的,还要备核桃大小的鹅卵石,数量以种植场地能铺满10厘米厚为宜。2.备木材、木屑、树枝、树叶。木材以栎类树种较好,此外桦树、糖梨木、牛奶子等阔叶数种均可。木屑、树枝、树叶同样采用上述数种,不能使用针叶树种。木材、树枝要新鲜的,可于种植前半月内采伐或随采随种。木屑要颜色黄亮、无杂菌感染的新鲜木屑。树叶要上年的落地叶,以半腐烂为宜。木材每穴10节?粗度6~8厘米,长度50厘米?木屑每穴1~1.5公斤,树枝和树叶每穴各1公斤。为灭杂菌,另备多菌灵或来苏水一瓶,硝酸铵化肥少许。

  三、木材、树枝、树叶的处理种前先将树叶装入编织袋内,用水浸泡12~24小时。把木材统一打截成50厘米长?用利斧砍口,每隔10厘米砍一个?深度以刚达木质部为宜,木材两侧各砍一行,较粗的可砍3~4行,把树枝砍成10厘米长的小节?两头都砍成斜面,然后把木材和树枝浸泡在0.2%~0.25%的硝酸铵溶液里?8~10分钟后捞出备用。把种植用的沙和木屑按3:1的比例拌匀,保持60%含水量备用。

 

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关键

    天麻,另名赤箭、仙人脚、回笼籽,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均可入药,是一种紧缺的名贵中药材。天麻的繁殖方法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用种子繁殖即为有性繁殖,它不仅能解决种麻缺乏问题,而且还可避免因长期五性繁殖而造成的品种退化。现将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关键推荐如下,以供借鉴。 

    
一、场地的选择。培养种子的场地应选在管理方便、避风、土壤不积水的地方。培育窖要浅,呈长方形,铺放已培养好的菌材12排,再盖腐殖土610厘米。收挖天麻时,要选择发育完好、无损伤、芽嘴健全、个重在100克以上的箭麻做为培养种子的母麻。母麻应随挖随种,不宜久放。栽种时,在培养好的菌材两边每隔15厘米栽一个母麻,芽嘴向上,栽好后在种麻上盖土10厘米厚,并覆盖防冻草席等物。 

    
二、人工授粉。天麻花是两性花,由于其花柱头位于唇瓣基部,顶端的药帽盖不会自行脱落,花药呈块状而粘润,不能散出。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才能获得较多的种子。授粉时,应左手轻握花茎及子房,右手拿一把小镊子伸入歪壶状口部内,把壶口张开张大,随即夹住药帽盖及花粉块,伸入下部稳准地放在柱头上。次日授粉时检查,没有药帽盖的花就是已经授粉。在开花期,需天天授粉。直至授粉结束。每天自上午10时至下午14时为授粉最佳期。授粉时要掌握花粉块的成熟度。其成熟标志是:松散膨胀,将药帽盖稍顶起,药帽盖边缘微现花粉,此时授粉最适合。 

    
三、天麻果实于6月下旬至7月中上旬陆续成熟,成熟后的果皮逐渐开裂为六瓣,种子由缝隙落出飞散。因此,在种子成熟期要经常查看,以免种子散失。当下部果实初裂时,就将邻近35个果实剪下收回,并照此分批采收。采收的果实放入纸袋内,带回室内摊晾,记录果实数;待果皮开裂,抖出种子,应及时播种,不宜久存。 

    
四、天麻的培养菌床以每窖培养菌材20根为宜。窖深2025厘米,采用固定菌材培养,材间距离23厘米,在填实材间空隙后,在材上铺一层青枫、桦栎树叶3厘米厚左右,再淋以充足水分,而后盖草或落叶610厘米厚。 

    
五、播种时先揭开菌床上的覆盖物。掀出播种层上的落叶,将种子均匀播下。播后盖上经灭菌处理的树叶34厘米,再放新材一层,间隔610厘米为宜,最后用腐殖土或沙覆盖菌材10厘米厚,同时盖草保湿。一般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幼麻生长。播种后第二年冬季11月便可收获移栽,移栽方法同块茎繁殖。 

 

1.1有性繁殖

当少数天麻抽出地上茎并开花时,应保持沙土湿润,用竹竿固定花茎,遮蔽阳光直晒,花蕾成形后,花朵自下而上每天开一至几朵。如果缺乏授粉昆虫也可就近养蜜蜂或进行人工授粉,用镊子拨开花冠,去花药帽盖,取出药粉块,置于柱头上。授粉时间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授粉成功,则子房膨大,花冠枯萎,子房缝线明显,一旦开裂就会扬出大量种子,当一个果实裂开,就将相邻3―5个果实剪下,置于器皿中待自然开裂后取种。散于器皿内的种子立即播种,不可放置。将已培养好的菌床的菌材掀起,下面垫铺厚约1cm的阔叶树叶,种子撒于树叶层间,每平方米播10―20个果实的种子,后将菌末恢复原状,撒一层树叶,盖填覆物,让其生长出强有力的天麻,成为高产的杂交种麻。在种天麻时,多作几个菌床,不要下麻子,准备摘天麻有性繁殖用。
天麻种子用菌液浸种如何播种

发布时间:2010-05-23 07:23  来源:中国种子网

摘要:1)准备菌床4月份开始准备菌床。因为东北地区气温低,冬天室外栽天麻易遭冻害,所以都采用木箱种天麻,用木箱作菌床。在木箱底部放一

1)准备菌床

4
月份开始准备菌床。因为东北地区气温低,冬天室外栽天麻易遭冻害,所以都采用木箱种天麻,用木箱作菌床。在木箱底部放一层基础培养料,再放5根优质菌棒,用腐殖土或锯末加沙(31)填空,上面再覆盖18厘米厚半腐熟的枯枝落叶,并浇水保温,等待采下种子,即行播种。

2)播种方法取培养料好的液体蜜环菌菌种,用无菌水稍加稀释。将刚刚采下来的天麻种子倒入菌种内,浸7-8小时。将菌床上的枯枝落叶除去,马上将菌液和菌种均匀地撒在备好的菌床的菌棒上。再把原来的半腐熟的枯枝落叶放回原处,再覆盖4厘米厚的腐殖土即可。或者把原来半腐熟的枯枝落叶取下半层,留下半层,把带有天麻种子的蜜环菌液体菌种直接均匀撒在落叶上。之后把另一部分落叶取回来,放平,上面覆盖4-6厘米厚的腐殖土。采用此法,天麻种子发芽率高,成活率也高,生长迅速.

 

天麻杂交种两法快繁新技术

时间:2012-01-21 01:10:07  来源:天麻种植技术  作者:天麻种植

 

一、天麻箭芽母体盆栽选育法(以宜都红天麻为例)

1
、盆栽育苗:清明节前后室温稳定在15以上时,挑选新鲜健壮、芽顶饱满、无损伤、重100-150克的高山野生红天麻箭芽母体(标记野红)与平原家植的红天麻箭芽母体(标记家红),分别用河沙栽种在塑料脸盆或搪瓷脸盆内,每盆均匀摆放箭芽母体4个(株),箭芽头(鹦哥嘴)向上距盆边3-5厘米,覆盖5-10厘米厚的湿润河沙。温度达19以上经15-20天培养,天麻抽薹开花。

2
、授粉育种:天麻抽薹开花形成花须后,依花序高低逐一进行人工异株异花有性杂交授粉。具体操作:左手持小塑料盘,将标记野红天麻的花托固定,右手执大号针剥离花朵外层花筒,露出蕊柱,用针尖挑开药帽,粘盘上淡黄色花粉团即粘附针尖,轻置于塑料盘内。再照前法粘住标记家红天麻的花粉团直接挑到野红天麻花果的粘盘上,轻压;移针尖将塑料盘里的野红天麻花粉团挑到家红天麻花朵的粘盘上轻压即成。经15-25天生长,授粉花朵逐渐膨大成蒴果果实(花粉种子)。当蒴果由硬变软,即将开裂时及时采收,将1个和相邻的几个果实连体采下,置于5-10冰箱内保存或随收随种。1个天麻箭芽母体经有性杂交授粉后,可长成40-50个天麻杂交蒴果,全生育期45-50天。

二、天麻杂交蒴果沙床快繁法(以1平方米为例)

1
、材料准备:果粉种:树叶萌发菌种3瓶,掰成枣粒大小,取20个天麻杂交蒴果,抖出蒴果内的花粉种子,与少许干锯末拌匀,再与树叶萌发菌拌匀,静置1夜。枝段蜜环菌种3瓶,分别掰成枣粒大小的单根枝段。洁净中细河沙约100公斤。新鲜杂树木段25-30公斤。其中直径4-8厘米、长30厘米的粗木段14根,直径2-3厘米、长20厘米的细木段24根,分别置入0.2%多菌灵水溶液浸泡24小时。稍沥水后于每根木段上对边各砍2道鱼磷口,鱼鳞口内接植1根枝段蜜环菌种(用种量约1瓶);直径1厘米、长4-5厘米的枝段3公斤。落地干树叶4公斤,用0.2%多菌灵水溶液浸泡湿润。杀虫灵半瓶,双效素粉半包。

2
、沙床栽培:用红砖或水泥空心砖在室内陆平面摆放成宽80厘米、长125厘米、高15-20厘米的长方形框体。框内铺放5厘米厚的湿润河沙为沙床第1层,平铺1层湿树叶为第2层,第3层是均匀撒播半瓶枝段蜜环菌种。第4层是均匀撒播果粉种,第5层是均匀撒播半瓶枝段蜜环菌种。第6层是平铺1层湿树叶,第7层是均匀摆放粗木段和细木段,第8层是在粗木段和细木段空间均匀接植1瓶枝段蜜环菌种,第9层是填充1厘米厚的湿润河沙,第10层是用细枝段填空,第11层是均匀撒播碎粒蜜环菌种,第12层是盖5厘米厚的湿润河沙,第13层是盖5-6厘米厚的疏松湿树叶。调控温度20-25,调节空间湿度75%-85%,保持床面树叶湿润。经4-5个月培育,杂交天麻种成熟。扒开沙层和蜜环菌材采摘,可收获黄白浆足、圆润饱满的原(0)代杂交麻种5-8公斤。然后参照上法或按"天麻蜜环菌同步栽培法"科学栽种,可连种5年,年年高产。

一、什么是天麻的有性繁殖?
    
如果以箭麻作种栽,使其抽苔、开花、结果,并采用蒴果内的成熟种子繁殖后代,就叫天麻的有性繁殖。
二、为什么要进行天麻有性繁殖?
    
天麻在人工栽培条件下连续两三代以后就会产生生理退化,产量剧减,箭麻变长又细,一级品率下降。而我县引种天麻已近三十年,天麻麻种退化严重,产量不稳,一级品率大幅度下降。
    
采用有性繁殖,有如下几个优点:1、增殖倍数高。天麻蒴果内种子数量多,一个蒴果内有种子15万个,最多达8万多个。2、防止退化。选择有性杂交的后代做栽进行无性繁殖,这种种栽繁殖系统数高,增重快,是无性繁殖的优良种栽,也是防止天麻退化的极好方法。3、抗逆性强。有性繁殖的天麻种栽生活力强,对病虫害、寒冷较高的抗御能力。4、用有性繁殖的种麻栽种,产量比无性繁殖的要高3040%,且箭麻短、粗,一级品率提高30%以上。
三、怎样进行天麻有性繁殖?
1
、繁殖种子
    
繁殖种子的第一步就是准备好箭麻。采收天麻时要选择完整无病的100克以上的箭麻。选择时特别要注意箭麻顶芽周围是否有深褐色的斑块以及芽基部是否有深棕色的痕迹,这都是带病的象征。如果箭麻要留作繁殖种子用,冬前采收时间宜晚不宜早。过早采收,箭麻前端的表皮还未老化,采收时容易受伤,虽然肉眼看起来还是好的,实际上它已有病菌侵入,经过越冬以后,病害就逐渐表现出来。越冷以后采收的箭麻,如在外表上看来是好的,一般不易产生病害。因此,繁殖种子用箭麻,最好在2月下旬采挖,2月底至3月上旬种植。
1)种植箭麻:
    
箭麻越冬以后,4月份气温达到15℃左右可抽苔露土,不同类型的天麻出土时间相差很大,原产地深拔较高的出土较晚,箭麻的抽苔、开花及结果不需要蜜环菌,也与光没有关系,唯一的需要就是保持天麻必要的水分,所以栽种箭麻是很简单的。如果数量少,可用木箱、花盆栽种,芽头向上,盖上砂子锯末或细沙土均可,这样可以随便移动,防止刮风的伤害,放在室内室外都行。如果数量较大,可在地面挖15厘米左右深的坑栽种,上面再覆盖约5厘米厚的砂土或砂子和锯末即可,以防止倒伏并保持温度。此时的管理主要是防止干旱和刮风。箭麻之间的排列距离,应在10厘米以上,否则授粉时操作不便。
2)授粉和采种:
    
天麻花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45月份。花葶上开花顺序是由下而上。每天开花时间并不固定,白天和晚上都可能开花;在自然界是靠滑胸泥蜂来授粉,人工授粉并不只限于上午10时左右,一天24小时都可授粉。每朵花开后24小时以内授粉都是有效的,但是,我们提倡及早授粉。人工授粉具体操作方法是:左手固定花托,右手持小镊子或长针轻轻伸入花颈。如见到冠状帽顶起,淡黄色的花粉块松散时,便可取下冠状帽,将花粉夹放到异花朵,或不同品种的蒸发量花朵底部有粘液的雌蕊柱头上,即达到了授粉的目的。给天麻人工授粉时应注意:①必须注意花粉成熟的时间,花粉成熟时才能进行人工授粉;②也可用大针挑放花粉,但不要刺破花底部的子房;③必须采用异株异花授粉,这样产生的种子生命力强,繁殖系数高,后代的抗病力和抗寒性强;④在雌蕊柱头上有粘液时,进行人工授粉最为合适。
天麻花授粉之后,子房逐渐膨大,一周后蒴果变色,种子逐渐成熟。果子成熟后,果上的几条缝就会裂开,这时种子就会从缝隙中流出,因种子细小,流出后就会随风吹走。所以种子成熟期要勤观察。只要看到有果实裂开小缝,就要将它和相邻的23个果实同时剪下,放在盘中摊开,使其自然干裂后,将种子从果实中抖出来,不要密闭,以防生霉。
2
、菌及树叶的准备
   
进行有性繁殖必须同时具备种子萌发菌和密环菌。
  
1)优质天麻共生萌发菌一紫箕小菇菌种。要求菌丝洁白、生长粗壮紧密、菌龄3个月左右。
  
2)优质密环菌材,一般在冬末春初培育,播种时,密环菌生长良好、菌索健壮、均匀,无杂菌污染。
  
3)阔叶树落叶,以板栗、尖栗、青杠树落叶为好,在冬季晴天收集保管。在播种使用前10天,用清水洒湿堆集,薄膜覆盖润透。
3
、播种
种子收获后,宜及早播种。播种时将萌发菌菌叶撕开,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菌叶上,一边撒一边翻动菌叶,每袋菌叶拌入相当1020个果子的种子量,每袋菌叶可播1平方米(一层),面积在0.5平方米以下的窝子用一袋菌叶就可以。天麻种子直接撒在菌叶上的好处是使种子早接菌多接菌。然后将拌有种子的菌叶进行播种。
1)播种方法:
①直接播种法。
先在窝子底部铺一层厚约35厘米未腐烂的落叶,这些落叶用前必须用水浸泡,用以保证湿度,然后撒上带有种子的菌叶,在菌叶上面再如无性繁殖那样摆布菌材(菌材强壮的可在两根菌材间放一根新材)。菌材之间和两端也要放一些落叶和菌叶;一般菌材两端蜜环菌生长旺盛,可多放些菌叶,最后用土覆盖。如法放二层。室内或地下室用清水沙播种最好。
②种子摧芽移栽法:
a
:播种:一般采用木箱或农药箱播种。木箱内先垫一层塑料地膜,垫底地膜打23个小针孔。先在底部铺放一层预先准备好已经湿润的落叶,厚度约3厘米,然后掏出萌发菌用手撕开,把树叶菌种一片一片排放在树叶上,排放不重选。再把天麻果实在纸上剥开,抖出种子。用新毛笔或小刷子粘上种子,在箱内轻轻来回抖动,把种子均匀播撒在萌发菌上。盖上一层树叶,厚度以遮在播种层即可,再在上面放萌发菌后播种,如此播种34层。最上面盖树叶稍厚一些,然后用单层塑料纺织袋覆盖在上面,填5厘米厚湿沙土。再把箱四周多余的地膜折回,盖住箱面。
b
:移栽:播种后5060天后选晴天早上、阴天全天雨天雨后移栽。先在准备好移栽的窝内铺放一层落叶,摆放已培养的蜜环菌技段、蜜环菌材,间距5厘米,然后把育种室内已发芽的天麻种子连同树叶一起移放到菌材上和间隙中,注意轻拿轻放,千万注意别让已发芽的种子脱离树叶。栽完一层,又摆放菌材,再移栽一层。一窝可移栽二层,面盖落叶后覆土5厘米,土面覆盖茅草保湿。
2)管理
①保温、播种后要保持2225温度。高山栽植地可用摭荫棚调控。室内用搬动木箱位置,放阳光下或阴凉处进行调控。应严格控制在允许温度范围内,特别注意不能超过25温度。
②在播种后30天内不要浇水,室外阴雨天要用地摸覆盖,防止雨淋。
      

配制乌红杂交天麻种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1-12-25 19:49:52  来源:  作者: 点击:15

 不论在野外种植或者用箱式栽培种植杂交用的父母本,到花期,都要用网罩隔离,防止昆虫窜花。每颗花箭除去去过雄的外,都要剪除。去雄要在花未全开的时候,受粉要父母本的花瓣都完全展开的时候,时间要在中午<span>11点到16点,晴天进行。要保证每一朵去过雄的小花,都是受上父本的花粉后得到的种子。天麻的人工授粉,必须在开花前<span>1天或开花后3天内完成。也就是说在花粉块成熟并处于较旺盛的生理活动时授粉,才能保证较高的结实率,过早(花粉块未成熟)或过迟都会降低结实率。花粉块成熟的标志是:花粉块松软膨胀,将药帽盖稍顶起,在药帽盖边缘微现花粉。

 

天麻怎么种的,好种吗?

时间:2011-11-25 15:07:15  来源:天麻种植技术  作者:天麻种植

 

 选择重100克以上的箭麻,按上法随采随栽,抽薹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播种时,将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土层菌材,最后覆土1015厘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为块茎繁殖的种栽。

3 种植

31 备料 天麻有性繁殖每穴需蜜环苗 100g 1 萌发菌 1 (400  500g), 天麻人工授粉成熟朔果 810 个,长 36cm、粗 50cm 阔叶杂木(栎类即柞树棒最好)10 根,干栎()树叶 1kg,长 36cm 的细树枝 1kg,净沙 100kg左右。

32 育种 每年 10 月挖天麻时,选顶芽饱满、无虫蛀、无病斑,150g 以上大箭麻,选好后埋于沙 中过冬眠期。也可到小满前后在山上挖出苔野箭麻。培育种子要经过培土育麻、抽苔、开花授粉、打顶摘果。主要是授粉,杂交或异花授粉最好,天麻花是从下向上依次开放,开一朵授粉一朵。授粉后 1719 天朔果成熟,成熟的朔果上面有 6 条突起的黑线,用手摸感觉微软,眼观透明即可采收,果成熟一个采摘一个。天麻种子寿命短,应当天摘当天种。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播种,将果晾 23 小时,用牛皮纸袋包好 放于 4℃冰箱恒温贮藏。另外可将种子拌入萌发菌内保存,最长不超过 5 天就要播种。

33 播种 造穴 穴大小为 60x70cm,平地;材料最好用砖,其它亦可,但必须通风、保湿、沥水。山上开穴,要注重保水沥水。坡度 510 度,最好顺坡开,15 度以上最好横开穴,但切记要开排气孔。菌种拌种 将萌发菌叶用手慢慢撕碎,把成熟的天麻朔果 810 个,分 3 次掰开贴紧树叶均匀将种子拌入菌叶中(最好 2 人操作,一人撕菌叶,一人播种子),搅拌次数不少于 3 遍。原材料的处理 把准备好的干树叶头一天浸泡在清水中,将新鲜树棒砍成鱼鳞口,深度以砍到木质部为宜,把指头粗细的长 2cm  1kg 树枝,在种前同时浸泡于 02%的硝酸铵水中 10 分钟。穴种 先铺 5cm 厚的沙,在沙土上均匀铺放泡好的湿树叶 250g,将 12 拌有种子的萌发菌均匀撒于 树叶上,然后放新棒 5 根,间距 8cm,棒两头留 8cm 空,再放 12 的蜜环菌(放鱼鳞口处),再放上泡好的 细树枝,然后填上沙,以遮住菌棒为好,第二层种法同上。种好后用 56cm 厚的沙封项。在山上种时, 种好后将顶部覆土踏实,以防种后穴顶部下陷积水,种后上面用编织袋盖好,或先培菌柴(),再用萌发 菌、种子种植也可。

34 收获加工 收获最佳期 天麻收获最佳期是在当年的 11 月至次年的 3 月,如果 4 月以后天麻 出土采挖,天麻质量就会下降。 加工 收获的箭麻不宜久放,应及时加工,蒸煮:在 5kg 水中放 100g 明矾,待水开矾化后放入天麻。 分级煮:150g 以上煮 15 分钟;80g 以上煮 710 分钟;80g 以下煮 58分钟,不能过熟,否则会影响折 干率和药效。天麻煮好后用硫磺熏 2030 分钟,再晾干或烘干熏后色白净,质量好,可防虫。

 

23 有性繁殖天麻有性繁殖的增产技术是通过“四新”的种植管理达到“四高”的增产效果。 “四新”:一是菌种新,老菌柴传菌慢、菌丝老化、杂菌污染;二是菌材新,避免营养不足;三是麻种新,避免因种子退化而减产;四是种植方法新,新场、净沙土、小穴、短棒、细材。“四高”:一是萌发率高,用有性繁殖的天麻种子配上 优质的萌发菌播种,萌发率比传统种植萌发率提高一百倍以上;--是成活率高,用萌发菌和蜜环菌种植成 活率比传统方法提高 80%;三是管理技术水平要高,用新方法种植管理方便;四是产量高,用有性繁殖的种麻,6070cm 一窝,每窝下种 250g,产量可达 15kg 左右,比传统的种法产量可提高 20倍以上。

   24 调节气候天麻栽培增产的关键问题是人为地控制调节气候使天麻高产。人工保湿、控温、避 太阳光直接辐射、防雨淋、创造通风排水条件是高产的关键技术。夏季必须搭遮荫棚,特别是在低海拔、易热区要先搭荫棚后播种,使温度保持在 830℃,土壤湿度保持在 50%—60%。播种后 40 天内要采取 遮雨措施,保证种子萌发。冬季要增温保湿延长生长时间,提高产量。要采用杂交育种或异花授粉培育种子,采用 50%辛硫磷防虫,保证成活旺长。

 

三、有性繁殖栽培天麻
   
每年5—6月未采收的箭麻开花结果,用果内的种子下种繁殖麻种。此法技术性强,非专业人员一般种不成功,故生产上推广受限。
   
病虫害防治:1、杂菌感染。病原是真菌中多种担子菌。防治方法:(1)菌材及菌种质量要好,不能有杂菌感染;(2)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雨季排水,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下,土壤湿度应在80%左右。
    2
、山白蚁:无论室内或室外栽培,常受白蚁危害。防治方法:(1)栽种前,在坑穴附近挖几个深30厘米的诱集坑,坑内放入新鲜松柴,上盖松针,用石板盖好,发现白蚁,可用灭蚁喷杀;(2)将敌百虫、乐果等喷洒在山白蚁经常活动的地点,污染其食物和水源等方法进行诱杀。
   

室外有性繁殖栽培天麻

(一)有性繁殖播前准备

1、树棒:播前3-5天,砍伐6-8厘米粗的杂木树杆,截成30厘米长的短节,在棒节的2-3面砍成鱼磷口,每窝准备树棒30根左右。

2、树叶:青岗树木落叶,每窝约需10斤。

3、树枝:将1-2厘米粗的枝条截成8-10厘米长的短节,每窝约需10斤。

4、浸泡:播种前一天,用0.25%硝酸溶液,将树棒,树枝浸泡1小时,捞出沥干备用,树叶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备用。

5、拌种:播种前将天麻萌发菌从培养袋(瓶)中取放入盆中,每窝用菌种2-3瓶,将其用手撕成单项片,菌叶干燥时,需洒一点清水拌湿。拌种时将天麻种子从萌果中抖出。轻而均匀地撒在菌叶上,边撒边拌,多次播种工作应两人分工合作,且要在室内或背风处进行,防止风吹丢失种子,播种量不宜过大不宜过少。饱满蒴果每窝以10-12根菌棒计算则需要播10-15颗蒴果,每增加一要菌棒可增加一颗蒴果。

(二)、室外有性繁殖播种

1、选地:树林粗沙土或沙壤土,腐殖土最好,死黄泥土不宜栽培天麻。

2、挖坑:坑长一长工般为70*6070*70厘米,深30厘米,坡地坑底随坡顺水呈缓坡形式。挖坑不能过深,坑底要平,以免积水。

3、播种:坑底土壤干燥时,一定要洒水,干土不能播种。洒水后先在坑底铺一层树叶,厚1厘米左右。2、将拌好的天麻种子的萌发菌叶取半袋撒于树叶层上,即为播种层。3、取5根树棒均匀摆放在播中层上,棒与棒之间间隔3厘米。4、在棒间回填少许沙土。5、将半瓶子密环菌枝条摆放时每节枝条均匀摆放于各树棒两侧及两端,摆放时每节枝节菌必须一端斜靠在树棒上(尽可能靠在树棒磷口处)以利密环菌传菌,每窝用密环菌菌种5瓶左右。6、摆放树枝:将播种前准备好的细树枝均匀填入各树棒之间。7、填土:用沙土将树棒四周盖住,棒上盖土的厚度为3厘米。

至此,第一层播种完毕。重复23456步骤,播种为二层,播后用沙土覆盖,覆土厚度为15-20厘米呈坟形,坑面加盖农膜和树叶防雨防晒。至此,全窝播种完毕。

(三)注意事项:

1、天麻蒴果中的种子寿命不长,不宜久放,种子采收后应立即播种,贮存时应放在3--5度的冰箱中保存,时间也不可超过15天。

2、天麻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2-25度,坑内温度不能超过30度,如果温度低应在坑表面覆盖稻草或树叶等,如果播种后遇到阴雨季节,应加盖塑料,在盛夏季节以不积水不干燥为宜。

(四)采收加工

有性繁殖5--7月份播种,到10-11月份就有大量米麻,此时可用种麻出售,第二年春也可翻栽移植,等到10-12月份再采收。

<<返回

 

  有性繁殖:目前实际生产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是天麻无性繁殖的退化。为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应该采用有性繁殖,也就是种子繁殖。从种子播种到形成种麻仅一年半时间,而且天麻高产优质。一个天麻可采种子2-4万粒,种子细小。一株天麻能采收果实30个左右。天麻用种子繁殖分春秋二季,其方法如下:
  栽麻:寒冷地方采用春栽,温暖地方采用冬栽。
  选种麻:在新鲜麻种中选优,体形健壮,顶芽粗壮,没有损伤的箭麻,用菌材伴栽一层。每窝用菌材9根左右,箭麻17个左右,每行菌材之间平放两个箭麻,顶芽向上。春栽上面覆土7厘米左右,盖树叶或麦草、稻草3厘米。冬栽同上,覆土18厘米左右,次年春扒去防寒士。出苗后要搭荫棚,或用树木等遮荫。棚高150厘米。箭麻抽薹时,绑架固定,防止倒伏。干旱地要及时浇水,涝时要注意排水。
  采种播种:57月开花结果,种子由下往上陆续成熟,果皮呈棕红色,开始裂口,当裂缝12条时,由下往上陆续采收。采回后把果放阴凉处晾23天,抖出种子,播到培养好的苗床。春天34月份,选择质量好的菌材,放在坑深30厘米,宽60厘米,长120厘米再放树叶5厘米厚,然后平放第二层菌材,仍用树叶和砂土填实空隙,放5厘米厚树叶,上盖沙土12厘米厚。播种时把苗床上的树叶和菌材揭开,种子均匀的播到床内的菌索和菌材上,立刻平放树叶和上层菌材,上面盖好树叶和砂土,播种后第二年冬季11月收获,分级移栽。栽法同无性繁殖。

 

3 种植 3 备料 天麻有性繁殖每穴需蜜环苗 100g 1 萌发菌 1 (400—500g) 天麻人工授粉成熟朔果 8—10 个,长 3—6cm、粗 50cm 阔叶杂木(栎类即柞树棒最好)10 根,干栎()树叶 1kg,长 3—6cm 的细树枝 1kg 净沙 100kg 左右。 32 育种 每年 10 月挖天麻时,选顶芽饱满、无虫蛀、无病斑,150g 以上大箭麻,选好后埋于沙 中过冬眠期。也可到小满前后在山上挖出苔野箭麻。培育种子要经过培土育麻、抽苔、开花授粉、打顶摘 果。主要是授粉,杂交或异花授粉最好,天麻花是从下向上依次开放,开一朵授粉一朵。授粉后 17—19 天朔果成熟,成熟的朔果上面有 6 条突起的黑线,用手摸感觉微软,眼观透明即可采收,果成熟一个采摘 一个。天麻种子寿命短,应当天摘当天种。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播种,将果晾 2—3 小时,用牛皮纸袋包好 放于 4冰箱恒温贮藏。另外可将种子拌入萌发菌内保存,最长不超过 5 天就要播种。 33 播种 造穴 穴大小为 60x70cm,平地;材料最好用砖,其它亦可,但必须通风、保湿、沥水。 山上开穴,要注重保水沥水。坡度 5—10 度,最好顺坡开,15 度以上最好横开穴,但切记要开排气孔。 菌种拌种 将萌发菌叶用手慢慢撕碎,把成熟的天麻朔果 8—10 个,分 3 次掰开贴紧树叶均匀将种子 拌入菌叶中(最好 2 人操作,一人撕菌叶,一人播种子),搅拌次数不少于 3 遍。 原材料的处理 把准备好的干树叶头一天浸泡在清水中,将新鲜树棒砍成鱼鳞口,深度以砍到木质部 为宜,把指头粗细的长 2cm 1kg 树枝,在种前同时浸泡于 02%的硝酸铵水中 10 分钟。 穴种 先铺 5cm 厚的沙,在沙土上均匀铺放泡好的湿树叶 250g,将 12 拌有种子的萌发菌均匀撒于 树叶上,然后放新棒 5 根,间距 8cm,棒两头留 8cm 空,再放 12 的蜜环菌(放鱼鳞口处),再放上泡好的 细树枝,然后填上沙,以遮住菌棒为好,第二层种法同上。种好后用 5—6cm 厚的沙封项。在山上种时, 种好后将顶部覆土踏实,以防种后穴顶部下陷积水,种后上面用编织袋盖好,或先培菌柴(),再用萌发 菌、种子种植也可。

 

 二、天麻种子的培育可通过采集初生的野生天麻做种苗,在密环菌材中培育到开花时,人工辅助授粉。进行这种人工有性繁殖的目的是提高天麻着果率。78月收获种籽,即可播在小窖里。小窖以宽6070厘米,长约100厘米,深2835厘米为宜,窖与窖之间留出土埂,以利天麻的块茎向四周生长。天麻和密环菌繁殖和生长旺期的最适温度是2025,最适湿度是80%左右,各地可根据情况适时播种。  

  三、天麻种籽播种光将窖底上挖松,铺入一层腐殖土,然后放育有密环菌的菌材块,用一些阔叶子树叶填空。若全部采用能培育密环菌丝体的树段,则要在段木的削皮处撒上切细的野生菌素。再将种籽按68厘米的距离栽放在菌材(或木段)上,上面覆盖一层树叶、锯木屑或草本植物的细须根,最后才加盖上层。窖的湿度,应常年保持在4560%。23年后,可进行采挖,大部分用于加工天麻药材,其余可作为种天麻继续扩大生产。  
 (1)有性繁殖:是采用天麻人工授粉的杂交实生种子进行繁殖。种植穴的规格是长50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从每年的4月下旬到6月下旬播种,经过56个月的生长期,当年11月底或次年3月翻窝,即可产出第一代种麻(米麻)。种植得当,每穴可产种麻1公斤以上,翻窝后每穴可分种46穴,即可进行第一次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有"先培菌床法""两菌一种拌栽法"。前者每年3-4月用密环菌种培新菌材,5-6月份用萌发菌种拌天麻果子播种,11月份收获有性麻籽,次年11月份收获商品天麻;后者每年5-6月份用密环菌种、菌材或树枝、天麻果子、萌发菌种一次性播种,11月份收获有性麻籽,次年11月份收获商品天麻。

1)有性繁殖:当少数天麻抽出地上茎并开花时,应保持沙土湿润,用竹竿固定花茎,遮蔽阳光直晒,花蕾成形后,花朵自下而上每天开一至数朵。如果缺乏授粉昆虫(也可就近移蜜蜂来养),应人工授粉,用镊子拨开花冠,去花药帽盖,取出花粉块,置于柱头上。授粉时间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授粉成功,则子房膨大,花冠枯萎,子房缝线明显,一旦开裂就会扬出大量种子,当一个果实开裂,就将相邻3—5个果实剪下,置于皿中待自然开裂后取种。散于皿内的种子立即播种,不可放置。将已准备好的菌床的菌材掀起,在垫铺厚约1 cm的阔叶树叶中,种子撒于树叶层间,每平方米播种10—20个果实的种子,后将菌床恢复原状,撒一层树叶,盖填覆物。让其生长出强有力的天麻,成为高产的杂交种麻。在种天麻时,多作几个菌床,不要下床子,准备摘天麻有性繁殖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