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加工茯苓?

 老刻刀 2014-04-19

怎样加工茯苓?

http://www. 2010-6-17 中国食品科技网

    茯苓的初加工也采用干制法,但具体操作与一般菇类有所不同。主要步骤如下:

    (1)发汗去掉茯苓所含水分,使其干燥缩身的过程称发汗。发好汗的茯苓,菌核内部组织紧密,切口光细。反之,组织疏松,切口粗糙。发汗的方法是先刷掉茯苓表面的泥沙和杂物,放于干燥凉爽室内,地面铺稻草,然后将茯苓逐层堆放,一般堆34层,上面再用草席或麻袋盖严,让其自然发汗,蒸发掉多余水分。每隔45天翻堆1次,经1015天反复几次,待菌核表皮面上起皱纹,呈暗褐色即可结束,再置阴凉处晾至全干。

    (2)切片切片的顺序是先皱后整先小后大。切片前先剥去茯苓皮,剥时尽量不带茯苓肉。苓肉一般为白色,靠苓皮部位的受伤处呈褐色,切时先用刀将苓肉白色及褐色部分分开,然后分别将白色苓切成白苓片或白苓块。切片或切块时,握刀要紧,刀片应向下同时用力向前推动,使片()表面均匀、光滑,并尽量避免块片缺角。

    (3)干燥切成片或块后,随即摊在簸箕或晾席里晒,夜间收回让其阴凉回潮,第二天翻面再晒。晒23天,其水分可蒸发掉70%,当表面出现微细裂纹后,收回放进屋内,将簸箕重叠压放,使苓片()再回潮,经12天后,裂口合拢,再稍压平复晒。如果遇上阴天或雨天,可用炭火烘干,烘烤应用无烟火,烘时火力不能过大,一般控制在50℃55℃为好,并经常翻动,烘干后堆积起来,用草席或稻草盖严,使其回潮57天,再进行第二次烘烤。复烤的菌核可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即成商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