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钱人和没钱人

 情系你我0571 2014-04-19
         

人们总喜欢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正如现在网络上流行把人分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这种分法无疑是针对人家女博士来的,多少有点偏激和不地道了。尽管我一直不太喜欢这种做法,但作为凡夫俗子却还是会不自觉地参与到其中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社会地位和等级的国度,而在现代社会里,和社会地位与等级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财富,所以有钱人和没钱人之分就不可回避地在社会中广泛存在。

把所有的人仅仅分为有钱人和没钱人,多少会有些笼统和不准确,但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这样评述,所以在这里暂且不聊及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

有钱人和没钱人这两种说法,是相对的,从不可以有绝对的界限,撇开有钱人去说没钱人和撇开没钱人说有钱人都会无从谈起。

钱虽然不是全能的,却还是有着巨大的魔力。因为相对拥有钱财的多少,有钱人和没钱人在现实中总会有一些广泛典型的不同,关于这方面的说法有很多,尽管不敢全部苟同,但我还是有点个人的体会:有钱人可以用钱买健康,没钱人却会用健康换钱;有钱人养狗花钱,没钱人养猪赚钱;有钱人在室内骑车休闲,没钱人在马路上骑车赶路;有钱人用别人给的钱投资,没钱人用别人借的钱创业。等等,诸如此类。这些未曾约定但俗成的定律却似乎一直都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想不认这个理都不行。有钱人和没钱人就是可以有着如此大的天壤之别。

尽管如此,但有钱人和没钱人却还是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一个人再有钱也只能有一个身体和一次生命,每天也都只能拥有24个小时,身体的健康程度、生命的精彩度和长度以及每天的时间也至少不会和财富的多少成完全的正比。

我自视自己完全不是一个有钱人,但我是还可以品尝着许多有钱人也难得到的幸福和快乐,金钱对于幸福和快乐来说最多只是一个外因,起根本作用的还是人的思想和灵魂,健全的人格、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活适可而止的追求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在这一点上没钱人或许可以更容易做到和拥有。

如果以幸福与否来评判人生好坏的话,那么上帝是非常公平的,他从来不会给予任何一个人幸福的全部,有钱人和没钱人谁都不可以完全一辈子拥有幸福,有钱人和没钱人都会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但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谁都不会放弃,有钱的人要克服有钱人的麻烦,没钱的人要找出没钱人的快乐。一个成功和聪明的有钱人,总会很自觉地把自己放到包括没钱人在内的大众行列,从来不会让人觉的钱财是他成功的关键,他更习惯从大家能够平等追求的才气、善心和人格魅力上取胜,这样的有钱人更容易得到人们的推崇,他们的成功是高于金钱之上的。一个没钱人如果不笨的话,也绝不会在金钱和物质上,或者是在金钱的衍射范围之内和有钱人较量。他会在金钱的光辉照耀不及的精神世界多花功夫,用人格魅力和精神内涵去取胜。这个人如果再聪明点的话,就不会心存攀比和较量,无论是否有钱,只要健康快乐便拥有了一切。

中国人似乎自古就有着一种“仇富”心理,这与中国的人文背景和大多数富人的“为富不仁”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的有钱人成为富人付出的成本自古以来大多数就异常的低廉,在他们的发家史上,往往与“暴富”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暴富都往往是社会对资源分配机制的极端不平衡和对于公平机制的极端不健全的产物,而与这些人的暴富构成强烈对比的是,另一部分社会群体由于社会公平机制的不健全而日益穷困,有的甚至直接是因为暴富者对他们权利的践踏所造成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在超过了一定程度之后,这种仇富心理也就自然急剧地膨胀起来了。与此同时,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总习惯用财富界定自己的地位,他们在富起来之后,首先是要通过摆阔甚至是斗富来获取世人的艳羡,他们对财富占有的优越心理不是通过对穷人的捐助来实现,而是通过财富的具体化和物质化来实现。相反,他们往往还会借助于财富带来的便利对穷人进行直接或者变相的欺压,这些都是形成中国人“仇富”心理的关键。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话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关于财富观的话题,谁都不可以理出其中的条理,有钱人和没钱人谁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对于其中的奥妙向来都是不可以有定论,往往都只能泛泛而谈。

总之,有钱人和没钱人都各有短长,无论你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只要你懂的扬长避短并且有正确的财富观,只要你能快乐和幸福,你的人生都是成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