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博(121)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 该馆共收藏有关科举文物1000余件,其中木石匾额600余件,仅石刻匾额就达50方之多。收藏有明清32名状元题写的匾额40余方,13名榜眼和12名探花题写的匾额。年代最久明永乐十六年的“状元及第”匾额,距今近600年的历史,收藏的元代科举门,系该馆镇馆之宝。 该馆单就每件藏品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连城的国宝,但这些匾额所集中展示的厚重文化,绝非上亿元的元青花可比。科举制度所形成的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它决定和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忽视了它,同样会影响我们全面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精髓。 北京,800年帝王之都,使其成为800年科举的中枢所在。800年间,科举最高等级的会试、殿试、多数都在北京举行。此间在北京考出了约250名状元,近5万名进士,何等的辉煌,何等的隆重!遗憾的是,偌大的北京城现在除了孔庙中的元明清进士题名碑外,其他有关科举的遗迹甚少。现在的人们对科举文化并没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也疏远了对科举文化传承。 当前,解读国学,弘扬传统文化,已被举国关注。为此,我们参访科举匾额博物馆,以科举文化为切入点,了解历史文化,弘扬我国的历史文化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们在了解科举制度的同时,进一步解读国学,更好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