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名画名家(十三):马奈-印象派承前启后的大师

 還舊樓主. 2014-04-20
 
    马奈(1832-1883)擅画巴黎生活。马奈是地道的巴黎人,出身于上流社会。父亲是法官,希望马奈也能成为律师或官员,但他执意学画。他的作品取材于巴黎的生活,主要是画那些在阳台上、公园里、赛马场、游船上的人们。他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肖像画家。在印象派初期,他表现了一个画派领袖的才干,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师。代表作品有《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等。

    1、吹笛少年 马奈 油画 1866年 160×98厘米 巴黎 奥赛博物馆 ,爱德华·马奈 法国
   
在这幅带有日本绘画风格的画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委拉斯贵支以及戈雅不用任何背景和装饰的画风。画中的吹笛少年以右脚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倾斜,手指在乐器的孔洞上按压,悠扬的音符流泻而出,脸上神情专注,谨慎的演出。这幅画中运用三种基本色调--红色裤子、黑色上衣以及赭石色的背景。红色裤子两边的黑色边线,与黑色上衣连成一气,红、黑两色间的关系,被马奈以金黄色的衣扣和吹笛少年肩上的白色披带突显出来。赭石色的背景,是既无横面又无竖面的抽象背景,赭石色的底色,以人物为中心,渐次向外加深,使吹笛少年处于明亮的空间中。


 

    2、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 油画 1863年 213.4×269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马奈在经过年轻人在所难免的多次动摇之后,终于在1863年,走出了他决定性的一步,这一步影响了他此后的整个一生,那就是他在落选沙龙上展出了“草地上的午餐”。这幅作品把一个裸女同两个着衣男子放在一起。当时,只能在传说场面里表现天神时,才允许画裸体。画面更是造成了一种向深处扩展的线的节奏;可是,马奈为了避免完全立体感,放弃了这种节奏,他只是利用大片的平涂颜色来突出画中的一个个对象。相当成功的设色效果是靠了纯蓝色、灰色或深黄色调子之间的对比而取得的。风景的表现手法轻柔而概括,很引人注目。静物的色彩也很夺人。人物都画得很生动。左边男子的头画得很结实。裸女的身体没有施加阴影,塑造得却很好。但人物同风景并不协调,风景既不像是背景,也不像是人物周围的环境。画中有几处色彩画得很精彩,但就整体来说,这幅画是不成功的。前面我们已经说了马奈艺术所特有的一些描绘特点,所以,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草地上的午餐”——这是介乎文艺复兴时期的所谓描绘现实和马奈所特有的中世纪式的“创造形象”之间的一种妥协。这两种观察方法在这里是彼此对立的,而不是混合的;由此而产生了构图的不稳定性。图中女主角为模特维多琳·默兰,男主角是左拉。



 
    3、画作名称:《酒馆女招待》 创作者:爱德华·马奈 (法国)  创作年代:1879年 类别:布面油画  风格:印象派  题材:风俗  规格:77.5×65cm  材质:布 油彩  存藏处:巴黎 奥赛博物馆藏
   
酒馆女招待 1879 爱德华·马奈 77.5×65cm 奥赛博物馆
    为了表现咖啡歌舞厅里人满为患,烟雾弥漫,人声嘈杂的景象,画家将人物拉得尽可能的近,他们主要是五类人,代表经常出现在这种地方的各个阶层:一个女招待,一个身着蓝上衣的工人、一个资产者,人们只看见他头戴的大礼帽,一个妇女,一个女歌手。他们的面孔都被故意截去一部分,目的是给人一种这是自然一瞥所见或任意截断空间的快镜照片的印象。女歌手的身子只有一半,即使其他印象派画家,尤其是德加,也运用这样的手法,这仍然让人觉得怪异。除了女招待注视着观众,其他人的目光都投向女歌手那清晰地出现在舞台上的半透明的侧影。 画家这是通过画中人物的目光来安排画面空间,以使画的前后景之间有一个相向联系。画中的人物像是给压平了。惟有女招待的面孔、啤洒杯、烟斗、黑色帽自子、分枝吊灯在整个有点朦朦胧胧的构图中清晰可见。为了使咖啡歌舞厅的气氛活跃,使灯光耀眼,马奈采用一种快速和刚劲有力的印象派画家的笔法,用平行或交叉笔法着色,这样的笔法不会留下任何勾勒轮廓的边线。画中明亮、鲜艳的色调,特别是酒馆女招待充满光感的色彩,自然地反映了人物复杂而微妙的性格和心理。

 

    4、白色牡丹花 马奈 1864年 油画 31×46.5cm 伊萨克·德·卡蒙多伯爵1911年遗赠给奥塞博物馆
   
在印象派画家中,马奈被人看作是最伟大的静物画画家,尤其是花卉画画家,他生前主要有两个时期都在画花卉,即19世纪60年代中期和他一生的最后时期,由于病重,不能画大幅画,他便转向画静物,因为这样便于找原型。1864年马奈有了丰富的参考材料,画了一系列表现牡丹的画,牡丹是他喜欢的花,但是很难画,因为它凋谢得早,花瓣雨一般地骤落。画家画了第一幅画,画中他把达到不同成熟程度的花放在一只花瓶中,这样表现牡丹从花蕾至花瓣凋谢的生命的周期。他又以同样主题画了一幅较小的画,画中只有两朵牡丹花,放在整枝剪旁,整枝剪子的出现令人想到剪下来的花是肯定要死亡的。画家选择的深色背景使轮廓朦胧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瓣的娇弱得以烘托出来,画是用画笔挥洒而成,笔蘸的颜料多而浓,有质感。简明地放在花的周围的绿叶丰富了辅助色点的组成,把花的主题固定在画的左上角。这些数笔画在布上的花,是画家献给自然主义先驱,他的朋友,也是库尔贝的密友,作家和艺术评议家尚弗勒里的,以表达对他所做出的有利于现代绘画的斗争的敬意。

 

    5、奥林匹亚,画家用一种可以在平面上展现整个身体的角度来表现裸体,既不求充分表现立体感,也不求半立体感,而是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压缩式立体感,结果身体却比乍一看来所显得更有体积感。这种裸体观念很符合画面其余明亮部分——枕头、褥单、花色围巾和女黑奴衣服的结构方式。在这些东西的表现上,显示了在裸体形象上所缺少的一种明暗交替或者跳动,它使整体具有了一种特别的轻巧感和光彩。而它们的形式依然有如衬托在画面深色背景上的一块明亮的浮雕。这里说的是带蓝纹的白色,是突出在深棕色背景上的黄色、绿色和玫瑰色。由于从亮色到暗色其间没有中间调子,因而我们看这个压缩式浮雕判若一块设色镶嵌,它的黑白对比就像形象本身一样强烈地作用于观者的想象力。
    维多琳·默兰,作为印象派画家马奈及其同时代画家的模特,也许是19世纪最著名的面孔和身体。在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中,默兰或裸身躺在床上,或裸身坐在两个男人之间,目光坚毅、淡定还夹杂着些许傲慢,俨然不是被看者,而是一个以反维纳斯的姿态注视着观看者的色情故事的女主角。
    《奥林匹亚》完成于1863年,1865年5月在沙龙(官方展览会)首次展出,但立刻遭到媒体挑衅的批评,乃至于被封杀,而马奈也被迫逃往西班牙——尽管这之前很多人都画过裸女。不难理解,封杀的理由就是因为默兰被视为看的注视表情颠倒了人们的性别政治。

 

    6、福利·贝热尔的吧台 ,又称苦艾酒,无疑是马奈所曾画过的一幅最富于幻想性的作品,也是马奈逝世前一年完成的一幅重要作品。不仅构图很有气魄,更重要的是他运用光色效果真实地表现了巴黎这一著名酒吧间的气氛。作为这一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站在柜台后面正在接待顾客的女招待。马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个青年妇女青春的肤色和圆润的手臂,以及她面前质地各不相同的各种瓶子,鲜美的水果和芬芳的花卉。有意思的是,马奈利用女招待身后的一面大镜子,将女招待与顾客在谈话,以及坐在餐桌上的许多顾客,都朦朦胧胧地表现了出来,使有限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酒吧间的开阔场景和灯光闪耀、人声嘈杂的气氛。也正是这种富有整体感的气氛,把广阔的场面和繁杂的细节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气概不凡的构图。

 

    7埃米尔·左拉像 马奈 布面油画 1868年 145×114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当马奈的画受官方和古典主义维护者的猛烈抨击时,年轻作家左拉勇敢地写评论为其辩护,他曾写道:“我们前一辈人嘲笑了库尔贝,到了今天,我们都在他的画前流连忘返;今天又在嘲笑马奈,将来又该在他的画前出神羡慕了。马奈先生一定是巨匠,我对此坚信不移。”马奈为报答左拉,特地在自己的画室为他画了这幅肖像。马奈有意在环境配置上安放有意义的画幅和书籍:诸如日本浮世绘、花鸟屏风、《奥林比亚》的印刷品,这都表明他们共同的艺术信条。书籍中有左拉的评论文集等,这些环境描绘向人们展示他们之间的友谊及左拉对他的支持。画面仍采用近乎平面化的单纯色块、强烈的明暗对比、不求圆浑的立体感,以最小限度的立体层次来造型,将画面主体部分的面孔、手和书本等置于光亮处,明暗之间没有过渡中间色调,以截然转换方式形成明和暗的强烈对比但并不生硬,反而衬托出主体部分更引人注目,以此画法来对抗古典主义传统造型方法。

 

8洛拉·德·瓦朗斯像


 

9、 杜伊勒利宫的音乐会

 

10、枪决国王马克西米连


 

11、威尼斯大运河


 

    12、西班牙芭蕾 ,在马奈的艺术活动初期,他曾一度热心描绘西班牙题材和人物形象,这与那个时期在巴黎艺术界刮起西班牙风有很大关系,主要是他倾慕西班牙大师委拉斯开兹和戈雅,从而受他们的影响。他在这幅《西班牙芭蕾》中运用极为纯净和简洁的透明色彩塑造舞蹈者形象,在深重的背景和伴奏者衬托下,显得格外鲜明响亮,这种新风格引起巴黎画坛的注意。


马奈简介:
   
马奈Adouard Manet(1832-1883)是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的著名画家,是亨利·凡汀·拉图尔的《巴迪侬画室》画作中位于中间的那个人,他对欧洲绘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尽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家的联合展览,仍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很早就被后来的印象派画家们视为大师。这些画家比马奈年轻10岁左右。尽管马奈得到了这个尊称,尽管他与这些年轻画家保持着友好关系并同他们一起外出写生,他却始终拒绝参加印象派组织的画展。由于希望得到官方的承认,他从1859年开始定期将画作送给沙龙评审委员会审查。他参加沙龙的运气时好时坏:有时他成功地被接受,如当他于1861年在沙龙上展出一幅名为《弹吉他的人》的画作时(现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时又被轻蔑地拒之门外,如当他于1866年向沙龙提交一幅名为《吹短笛的男孩》的画作时。
    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第一个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马奈早年受过学院派的六年教育,后又研究许多历代大师的作品,他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印象主义画派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可以说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很自然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吹笛少年》用几乎没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画法,表现人物的实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莫奈的才气和自负感。此画明显带有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

    真正画家——马奈他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上流公子,对衣食的讲究并没有抵触他对色彩的执著。黑与白之间,他完全屏弃渐弱的灰影带来的暧昧性,独爱由最光面直接引入黑暗的反差色彩构图,以及粗色差酿造出的活力与创造力。
    马奈革命性的现代色彩构图风格,在《吹短笛的男孩》中表现得更简洁有力。受当时风靡画坛的日本版画技巧影响,平涂颜色的笔触突出了色彩纯粹的力量。《吹短笛的男孩》画中男孩的黑衣和红裤,在淡黄蓝黑的纯净背景前呼之欲出。没有界限的背景下,我们只能隐约看到地上比墙上的色泽稍微明亮,然而男孩右脚用力,左脚向前斜立的姿态,画出了“地”的存在感,他红裤旁的黑条子,除了表现出裤子内肉体的质感,更强调了男童斜倾吹笛的姿态,而挂在他身上位于黑衣红裤之间的金笛子筒,马奈却以粗笔触强调金属感,这金属色在平涂的红白黑及单纯背景里,给我们某种视觉上的错觉——吹笛男孩就在咫尺之间,我们可以伸手触及他的金笛子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