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月欧游:让希特勒死不瞑目的斯特拉斯堡

 云天123 2014-04-20

          

        小时候读过一篇课文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说的是普法战争后,一位法国老师,在被德国占领的法国小城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很动人的一篇小说,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愫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法国阿尔萨斯大区的首府,一个优美古老的法国边境城市。

       早春二月,漫步在斯特拉斯堡的街巷,我仿佛又听见了那句曾经回荡在德意志上空的著名演讲:“只要阿尔萨斯的上空还飘扬着法国的国旗,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控诉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这个人就是希特勒。据说,每每说到这里,他都会泪流满面。

       斯特拉斯堡是阿尔萨斯大区的首府 ,也是法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隔莱茵河相望。早在古罗马时代,斯特拉斯堡就已是欧洲重要城市, 凯尔特、高卢、日耳曼、法兰克和查理曼等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成为德法长期争夺的焦点。1871年普法战争后,该市并入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成为德国阿尔萨斯-洛林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认为是不平等条约),斯特拉斯堡又回归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沦陷后,再被并入德国。1945年,法国军队重回斯特拉斯堡,这座城市又成为法国领土。 

       由于历史原因,斯特拉斯堡德法民族混居,说德语的据说比说法语的还多,即使说法语,通常也带有浓重的德国口音。


斯特拉斯堡教堂广场






1176年开建,历经300年完工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高142米的哥特式尖塔 
墙体用法国孚日山的粉红色砂岩石料筑成 







教堂内的天文钟高11米,建于1838年,每隔15分钟有代表人生4个阶段的儿童、青年、壮年及老年机械人出现,每一整点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至今准确无误。到中午12点30分,会有众多的人物轮流出场,生动活泼、风趣幽默。 
















曾经是渔夫、皮匠及磨坊工人聚居地的小法兰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