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达夫与陈仪

 五虎山 2014-04-21

郁达夫与陈仪

稿件来源:陈松溪文/

 

陈仪手迹

 

郁达夫

 

陈仪


    
□名人与福州陈松溪 /
   1936
2月,郁达夫应福建省主席陈仪(字公洽)之邀,从杭州到福州游览,被陈仪委任为省政府参议,开始了在福建两年多的做官生活。这是他一生重大的转折。一位著名文学家的名字与一位国民党军政界重要人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使人们感到惊奇,值得我们探索。
陈仪邀请郁达夫游闽
  
关于郁达夫(1896—1945)来福建供职的经过,最好先看看郁达夫本人是怎么说的。
  
郁达夫在193622日日记中写道:前月十五日——已逼近农历年底了——福州陈主席公洽来函相招,谓若有闽游之意,无任欢迎。但当时因罗秘书贡华,戴先生及钱主任大钧(慕尹)等随委员长来杭,与周旋谈饮,无一日空,所以暂时把此事搁起。至年底,委员长返京,始匆匆作一陈公复函,约于过旧历年后南行,可以多看一点山水,多做一点文章(《闽游日记》)。《福建民报》记者在193625日访问郁达夫后的报道:据郁氏语记者云,彼于民国十六年,曾来闽一次,是时适东路总指挥何应钦氏,克复福州,地方秩序尚未平定,不能舒意浏览,……惟闽省印象犹时留脑中。数月前本省陈主席赴北平后,曾往杭州,遇见郁氏,约其来闽一游。故此次来闽纯系游览性质,并无其他目的云云。
  
上述日记与谈话表明,郁达夫在1927年曾来过福建,印象很深,有意再来闽游览。近期,陈仪路过杭州时曾约郁达夫来闽一游,快到旧历年底,又写信欢迎他闽游。但他因忙于应酬,旧历年底才匆匆复信说,大约过了农历新年后才动身南行。郁达夫在日记上所记,与对记者所谈的,在时间上是相衔接的,而且是陈仪约郁达夫闽游的。
郁达夫早就了解陈仪
  
郁达夫了解陈仪,是在他留学日本时代。郁达夫在《海上——自传之八》曾写道:天气一日一日的冷起来了,这中间自然也少不了北风的风雪。……一套在上海做的夹呢学生装,穿在身上仍同裸着一样;幸亏有了几年前一位在日本曾入过陆军士官学校的同乡,送给了我一件陆军的制服,总算在晴日当作了外套,雨日里当作了雨衣,御了一个冬天的寒。这位送陆军制服的同乡是谁?郁达夫长子郁天民在《说郁达夫的〈自传〉》一文中针对此事写道:据说,那件士官学校陆军制服还是陈仪留下的。陈仪与曼陀(郁华)曾有过一面之交,因而辗转送给了作者。陈仪(1883-1950)是1903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17年再赴日本入陆军大学深造的;郁达夫赴日本留学是1913年秋,因长兄郁曼陀(1884—1939)奉北京大理院派遣赴日本考察之便,携其东渡,开始了留学日本将近十年的生活,曾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陈仪知道郁曼陀有个弟弟也在日本留学,才送这件制服给他御寒的。郁达夫对此印象深刻,在1935年写自传时还提到这件事。
陈仪支持郁达夫改革公报室
  
陈仪主持闽政后,就多方延揽人才,他十分赏识郁达夫的才能,知道他不仅文才好,也学过经济,曾在高校任教。26日,郁达夫在福州和陈仪见面时,陈仪当即表明欲以经济设计事务相托将委为省府参议,月薪三百元。翌日,他收到陈仪的委任状。半个月后,陈仪召见郁达夫:询以编纂出版等事务,要他做必要的准备。以郁达夫的文才,编纂书刊对他来说不是难事,省府参议又非实职,所以住在福州青年会的两三个月里,他接待来访者,上图书馆看书,逛南后街买古旧书,参加各种讲演、宴游、抽空做文章、写日记。
   6
12日,陈仪又委任郁达夫为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主任。公报室主要负责编辑省政府公报,有时也搞些翻译,曾被称为编译室,在省政府内部则视其为编辑室,一般勤务人员亦看不起这无足轻重的单位。郁达夫上任后,按照陈仪的意图,开始改革,请求再加派参议或咨议两人分任编辑,并介绍一位女同乡专司抄写,于是该室顿改旧观。
  
郁达夫还接办了原有的《闽政月刊》与《公余》,前者是阐述省政实施情况,着重宣传陈仪的政绩,并有专栏介绍福建风光,曾刊载郁达夫写的《福州的西湖》;后者是介绍国内外时事形势,选载国内外报刊上重要言论,并刊登一些文艺作品。7月中,他还创办了《建民周刊》,出版周期较短。925日,他在福州格致中学的演讲《国防统一阵线下的文学》,103日就发表在《建民周刊》。
  
为了加强编辑力量,1937年春夏,郁达夫经陈仪同意,又邀请进步作家董秋芳、杨骚先后来公报室工作。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把《闽政月刊》与《公余》合并,改名为《闽政与公余》(旬刊),以适应形势的需要。他以记者身份写的散文《全民抗战的线后》,记述抗战爆发之初,从沪返闽目击之事,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并例举我国的战绩,在该刊分三期连载,反映了抗战初的现实,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录。他写的《战时教育》也是在该刊分两期连载。在这篇论文中,谈了战时教育的意义,提出一整套战时教育的方案和实施措施之后,强调国民道德的培养是国民教育的核心之一,认为陈仪屡次训诫僚属及青年的立身处世三大警句:公正、认真、有能力就是国民道德的实际条项,并且逐句加以阐释。由此可见郁达夫是很重视宣传陈仪主张的,公报室的改革,充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