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布,最后一哆嗦没哆嗦好!

 西园倦客 2014-04-21

吕布,字奉先。是三国时代的一员战将。若论武艺高低,按照武打小说排名次的说法,吕布应该是《三国演义》里的第一条好汉了。

关羽能吧,张飞能吧?两个人都是万人敌。再饶上一个刘备,三个人在虎牢关前跟吕布走马灯般地厮打,大战了几十回合,哥儿三个都累稀了,每人大概都出了一身臭汗,才勉强把吕布打跑。就有了三英战吕布之美谈(三个打一个,还美谈呢?不嫌丢人么)。吕布还有百步穿杨的功夫,辕门射戟的场面,够惊够险够刺激,遥遥一射,便使得袁术乖乖退兵,给刘备解了围。仅这两件事,吕布算得上英雄。无愧。

可是人们对吕布颇有微辞,后来人指责吕布,意见多多,总结起来,也无外乎两条:一说他是三姓家奴(这是骂人的话,指责吕布经常变节,不忠不义)。二说他好色(见了漂亮女子便走不动路了),算不得好汉。顶多是匹夫之勇。

这两点咱们得分析着说,关于三姓家奴,说吕布本来姓吕,先是跟着丁原掌柜的干,还认了丁掌柜当干爹。这其中有没有别的事儿?比如说,是吕布主动找上门去认干爹的?还是丁掌柜自己托人发展吕布加入他的干儿子行列的?书上没有讲。或许老丁对吕布有什么大恩?当年帮着老吕家还过高利贷?也或许吕布是看上了老丁家的家产,想老丁百年之后,他能够继承?书上也没有讲,不好瞎猜。话说回来,旧时代,凡那些当大官的,那个没有几个干儿子呢(至今这陋风也没有完全除掉。谈歌有一个熟人,早几年就认了一个市领导当干爹了,大庭广众之下,爹爹的,叫的亲着呢)。可是吕布并没有跟着丁原姓了丁啊?由此说,第二姓,不成立。老丁跟董卓闹矛盾。董卓挺怵吕布,其实是心下生了爱惜之意,就派吕布的老朋友李肃来劝降吕布,送金送银,还送给吕布一匹赤兔马。吕布立场不坚定,就真降了,还杀了丁原(读到这里时,谈歌一叹,丁原这个干爹还不值一匹马呢。这种干爹不当也罢),并认了董卓当干爹(看来这干爹也容易认,也容易当。这里奉劝当代当上干爹的各级领导们,容易的事儿你可别当真)。可是吕布也没有随着董卓去姓董啊?这第三姓,也不成立。

由此分析,三姓家奴之说,站不住。

再说吕布好色,指他后来又因为一个名叫貂婵的女子跟董卓闹翻脸了。这事儿是那个名叫王允的人捣的鬼。王允因为工作上的矛盾,跟董卓闹不来,为了挑拨董卓和吕布的父子关系,使下了阴毒的连环计。他先是答应把貂婵嫁给吕布,然后又偷着把貂婵送给了董卓,这事儿的确够损的。一个漂亮女子同时爱上两个男人(真爱也罢,假爱也罢,这里边或多或少有些游戏成份),或者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一个女人(肯定是真爱,男人做这种事儿比较认真),这还不得出事儿啊?得出大事儿!王允算是得逞了,董卓肯定倒霉了。其实王允这种人种够阴险的,这种人物至今没有绝版。就说报纸上讲的一件事,说某市有一个地税局副局长,因为市委书记看不上他,他就投其所好。市委书记好色,这位地税局长为了给市委书记找女子,竟把手下一个哥们儿的女朋友给贡献了出去,后来他的这个手下翻脸了,把市委书记给告了,还联合女朋友一起告,就牵扯出市委书记许多经济问题。这位地税局长美滋滋儿的说:我当初就看出这个女子得揭发他。您说这位地税局长阴险不?抛开政治不讲,这种人就是现代的王允。各位领导,您们真得小心点儿啊。

西人有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有人讲,吕布只是为了爱情,才把干爹董卓给杀了。也有人讲,吕布更是为了自由,才把干爹杀了。因为这时候董卓已经跟吕布翻脸了,如果吕布不早下手,或许董卓领导就得要吕布的脑袋了。由此说,董卓才真是爱情至上主义呢。吕布大概想,算了吧,我杀了你吧。我就没有人管了。于是,有人对此事做了结论:在凤仪亭上,吕布与董卓已经反目成仇,后来吕奉先痛下杀手,是为了争取自己人身自由。这么说对么?

无论怎么讲,这就有了吕布反复无常之说。这事儿得公正地议论一下。这董卓是一个什么东西?书上大讲特讲了董卓的罪恶。是国贼。吕布开始也是董卓的帮凶。吕布杀了董卓,不管是为什么,只能说吕布觉悟了(至于为什么觉悟?咱们先不论。就是真的为了爱一个女子,也值得翻一回脸。爱情么!冲冠一怒为红颜,吕布虽然算不上第一份,但也绝不是历史上最后一份。后来的吴三桂也算上一份。为女人翻脸有什么不对了?)。既然觉悟了,就没什么可追究的了。站队站错了,站过来就是了么。人们指责吕布好色,也就是貂婵这么点儿事儿。可是细分析,这里边跟吕布好色似乎关系不大:一则,是王允亲口答应把貂婵嫁给了吕布(吕布并不知道这是王允的连环计啊)。既然嫁给我吕布了,我能不为这事跟董卓急眼吗?凭什么我吕布的女人你给抢了去啊。别说是干爹了,就是亲爹也不行啊。二则,见了貂婵这样漂亮的女子,谁不爱啊。写到这里,讲句闲话:骂吕布好色的一些正人君子,你们也扪心自问一下,你们大概比吕布还色。男人本色。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谈歌在大街上见了国色天香的女人,也愿意多瞅几眼。反正瞅了也不要钱。不瞅白不瞅。白瞅谁不瞅?瞅了也白瞅!人之常情么。

再说吕布的匹夫之勇,这种指责也无力。如果吕布没有这匹夫之勇(也叫万夫不当之勇),他能够在董卓之后,雄立天下吗?若说吕布有勇无谋,也不客观。吕布原也是有心眼儿的,他也不是纯武夫一个。他败到徐州时,是来投靠刘备的,为什么投奔刘备?吕布已经暗暗地盯上了徐州。能说吕布没心眼儿?啧!他的鬼心眼儿还不少呢,他绝不是什么匹夫之勇。如此分析,吕布肯定对当时徐州的情况知道了一个大概齐,吕布绝不会盲目地跑到徐州来的。吕布是有心计的。有心计的人,能叫匹夫之勇么?

咱们就说说吕布占徐州这件事。

徐州市原来是陶谦老爷子的地盘,陶市长在徐州已经经营了多年,不好说有什么突出的政绩,但他的市长也当得优哉优哉。可他不小心把曹老板得罪了,曹操他爹在徐州地面上被人杀了。曹操火了,他一时半会抓不到凶手,就拿陶市长出气,他非要把徐州屠城不可。陶老爷子或许真是老了,干不动了,面对曹操就要赶来屠城的大军,他有些心慌意乱,胆小了。这市长还怎么当啊?老陶着急把这市长的位置让出去。行了,你们爱谁当谁就当吧,反正我是不干了。他连着让了三回,硬是把这徐州市长的职务,像只烫手的山芋死活塞给了刘备。《三让徐州》是言菊朋先生有名的唱段,唱得真好,那唱段的中心意思是,曹操就要来了,刘先生您就接了我的班儿吧,您也为全城的老百姓想想啊。这陶市长也够虚伪的,明明是他自己害怕曹操,却拿着老百姓说事儿,一个劲给刘备戴高帽子。于是,刘备便成了徐州代市长,吕布心时肯定想,凭什么你刘备当这个代理市长啊。我得去看看,逮住个机会,这徐州市长就是我吕布的了。

刘备会不会知道吕布的心思呢?他的屁股可还没有在代市长的位置上坐热乎呢,刚刚给曹操打败的吕布就来投靠了。这是好事啊,这又扩大了势力啊。关羽张飞一边看得清楚,都不同意吕布来,大哥啊,咱们可不能收留他,这吕布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收留他可是收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啊。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响了呢?刘备却不听这哥俩的,他说,你们二人都不要说了,人家千里迢迢来投奔我,我怎么能拒绝呢。刘备就这样收留了吕布,让吕布先住在徐州的直辖县小沛当代理县长。

咱们试着猜测一下刘备的心思。若说他们哥仨跟吕布在虎牢关也真刀真枪的干过。刘备应该记仇才对啊。可是利益时代就是这样,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陶谦老爷子凭什么三让徐州啊?也就是怕曹操来攻打徐州,自己对付不了,才让位给刘备的。若是天下太平无事,谈歌想,陶市长绝不会提前退休的,动员他退,他也不会退,他宁可改户口本,改身份证,改档案年龄,他也不愿意退休。凭什么退?当市长多舒服啊,有吃有喝有公车,一天到晚前呼后拥的。刘备接收了徐州,等于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他接纳吕布,真实的想法是要让吕布给他当个帮手,一同对付曹操。利人利己么。这本账,刘备算得清楚。张飞关羽未必算得明白。他们哥俩或许还记着虎牢关前那点旧仇呢。就这点胸怀?要不怎么刘备当老大呢。

可是刘备还是小觑了吕布,你算计吕布,吕布还想算计你呢。吕布岂是甘居人下的?他暗暗地盯上了徐州。初来乍到,吕布还不能放肆,很听话地去守小沛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吕布就算是在刘备手下当了一个部门经理。虽然也算入股了,也算是一个只举手,不做主儿的董事了。用俗人的眼光儿看,吕布你应该知足了。可是,吕布乘着刘备外出的机会,占了徐州。总算没有翻脸,他让刘备去小沛。行了,刘老板,咱们换换岗位吧,我当总经理,你去当部门经理吧。这是典型的反客为主啊。

刘备能不记这个仇吗?白门楼上,被曹操活捉了的吕布表示愿意向曹操投降,还一劲表忠心,曹老板啊,得,我的股份都归您了,我愿为您曹老板出生入死。我吕布可是一个能干的人才啊,曹老板您可别把我杀了啊。曹操有点犹豫了,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仍须努力啊。曹操爱惜人才啊,吕布见情况有缓,更是一个劲地说软话,就差管曹操叫干爹了。曹操真的心动了。乘着曹操送陈宫下楼的时候,吕布又央告刘备,刘老板啊,你怎么也得帮着我说两句啊,咱们过去可是好朋友啊。刘备点头微笑。吕布觉得这事儿十有八九差不多了。读书至此,长叹一声,吕布,你傻哟,人家朝你笑,你就以为人家要借给你钱花了?人家朝你点点头,你就以为人家张罗给你做饭了?曹操回来问刘备:刘经理啊,你看这事儿怎么着好呢?吕布也是个人才啊。咱们得用啊!刘备笑了:曹老板啊,我先不说自己上当的事儿,您别忘记了丁原掌柜和董掌柜是怎么死的了。曹操被提醒了,是啊,就算吕布认了自己当干爹,这小子也难免反复啊。还是杀了吧。杀!曹操下令杀了吕布。吕布气得大骂“大耳贼,你忘了辕门射戟的事情了?”刘备装没听着。吕布人生最后这场演出显得挺没劲。其实不光吕布,很多人都这样,自己做的不怎么样,平常对人家有一点好,就记得死死的,有点事别人不帮忙,他就嚷嚷:你忘了我当年对你如何如何?没意思。真要是刨根儿,你吕布如果不是先抢刘老板的徐州城,也用不着你后来射戟嘛。

此一时也彼一时。人到了这份上了,还提什么当年,没劲!读书读到这里,想起了一句俗话:二十四拜都拜了,就差最后一哆嗦了。吕布最后这一哆嗦真是没有哆嗦好啊。你至少也应该昂首挺胸,喊几句革命口号么,比如:打倒曹操!什么什么万岁!或者像阿Q一样,大喊一句: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吕布最后向曹操求饶这一事实,很是让吕布丢人现眼。一个大英雄如此贪生怕死,晚节不保么,便是毁了他一世英名了。张辽一劲提醒他:吕布,你还是个老爷们吗?死就死,怕什么?张辽比吕布有种啊!

总之,吕布这人生最后的演出,失败了!

吕布手下的几个人物,还要分析一下。吕布为什么失败?有人讲是因为吕布不会用人。这几乎是天下所有的领导者失败的通病。似乎也用不着分析。但是对于吕布,谈歌还是想多说几句。他从起事到白门楼被杀,似乎他手底下就没有什么出主意的谋士。若说吕布的企业当年也曾经是一个很风光的名牌企业,如果说他招不来几个知识分子,招不来几个有谋略有思想的文人策士,恐怕不是事实。可事实上就是没有什么知识分子到他手底下来工作。所以说,吕布不是不会用人,是他无人可用。实事求是地讲,吕布不是一个很称职的领导人,对于领导人的评价指标是全面的,你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只能说你可以担负某一方面的工作。可这不能标志着你作为一个领导人是否称职。你称职不称职,关键还在于你能不能发挥你属下的积极性。读《三国演义》,吕布几乎是一个不肯听从属下人意见的领导。如果属下的意见与自己相合,那么还行。如果属下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他就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处理问题。想想过去十几年间,谈歌所认识的一些乡镇企业家,其中不乏精明强干者,可是最后都把企业搞黄摊了。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他们大多是手下没有谋划之人,他们大多都是刚愎自用的性格,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也不能说吕布手底下一个谋士也没有。他手下有一个陈宫。就是捉放曹那位。陈宫是一个很挑剔的人。他救过曹操,却因为看不起曹操,他才又跟了吕布的。而吕布却没有怎么用他。动不动还对陈宫大发脾气,什么难听的话也说。想想看,这样一个不尊重知识人才的老板。谁肯跟他一起创业呢?他手下的侯成将军,对吕布忠心耿耿,就因为喝了点酒,就被绑起来痛打,也难怪将军们私下发牢骚说,吕布只爱惜女人,不爱惜部下。侯成宋宪哥儿几个一商量,算了吧,跟着这样的主子有什么意思啊,肯定没什么出路了,咱们去投奔曹先生去吧。便在下邳城楼上绑了吕布,送给曹操当见面礼了。

说到这里,应该说吕布的悲剧是角色的悲剧,他不是一个当领导人的材料。与他相同的还有历史上的项羽,项羽也不是当企业领导人的材料。吕布有一个陈宫,没有很好的使用,项羽有一个范增,也没大用,半路还给赶走了。这两个人失败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没有一个集体领导的决策班子。当一个领导人,关键还不在于你的能力如何,还真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很好的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里,你能不能发挥你手下各种人才的作用。否则,你再能干,也是独木不成林。

吕布是让曹操命令勒死的。唉,先别说什么英雄不英雄了,一个大男人落这么个下场,够窝囊的了。还不如砍头痛快。咔嚓一下,一了百了。

可是曹操不用刀,非得用绳子勒。鬼知道曹操是怎么想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