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庄印象(3)

 云天123 2014-04-21
李庄印象(3)—市井风情

    市井风情自然要从李庄白肉说起,我们找好住处便下楼解决午餐,吃李庄白肉是必须的,虽然在成都也能吃到正宗的李庄白肉,不过到它的发源地吃意义就不同了。不仅吃了,还可以跑到后厨去看看大师切片的过程。
    民间流传李庄白肉是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沾上蒜泥分而食之演变而来的,因其肉片薄而长,切用一根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脚肉”,抗战期间,在内迁李庄的文化人淘孟的建议下,饭庄老板欣然接受将“裹脚肉”改为“李庄白肉”。
   吃完饭,走出餐厅,挤进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竹器,是李庄的特色商品,竹编一条街吸引了众多游客。这大概是川南生产竹子,更因为蜀南竹海的声誉。
   游走在古镇上,除了当地特色的东西,再一个重要的就是当地人了。李庄古镇的居民跟尧坝镇的居民很接近,同处川南地区,风俗基本相近。
  
    在李庄,还有一种有名的食品就是白糕,用糯米芝麻加工制作而成,遍街都是。对这类东西我心里一直有恶感,总想起黄龙溪、街子满街叫卖的芝麻糕,曾经买过一回,很难吃,甜得腻人,又硬梆梆的。而这里卖白糕的摊位上围满了人,买的人也很多,出于好奇我尝了一口,感觉味道不错呢,软软的,很香,又不是太甜,于是先买了几块。
    每一次走进古镇,我最喜欢拍摄的是当地的人文风情,觉得这是最接地气的东西,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直接反映了它的面貌。
    毕竟李庄古镇在很大程度上受了那时的文化熏陶,连市风都觉得透出文化底蕴,看了爽心悦目!
   其实李庄还有一个重要的市井文化风俗—酿酒文化,因为拍了一个专辑,将在下集作专门的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