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岁儿童教育

 爱爱书房 2014-04-21
六岁儿童教育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家宝宝七岁了。 先说说我的看法,首先你的宝宝一定很聪明的,因为她已经能够据理力争。 要想教育好孩子,一定不要简单粗暴,你要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这种说法似乎 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可是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比方说,孩子到吃饭的时候眼睛 还离不开电视, 很多家长都会大声呵斥,可是如果大人遇到一个非常好看的电视 节目不也是要看完了再做其他的事情吗?我们凭什么要求孩子这些连自己都难 以做到的事情呢?我的办法就是,在开饭之前尽量避免打开电视机,或者提前就 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 再有一个我的小建议,说不上好,可是也管用,那就是对孩子要有一定的强 权,管一次必须管到底,树立家长对孩子的权威。 最后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前后一致,这样孩子性格的形成才会一致,不会 出现两面性。比如我们教育孩子要懂礼貌、和小朋友和睦相处,但是面对一个非 常很不懂礼貌很难相处的小朋友,我们的孩子就会吃亏,这时候家长如果想让孩 子改变以前待人的习惯,一定要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让她这样做,你心里是怎 样认为的,这样孩子在面临以后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就会慢慢积累起自己的经验。 说完上面这点,再啰嗦一下,在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时候, 一定要向她解释,这是为什么。 有的时候,孩子实在不听话了,你不妨试试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讲道理,看来 不可思议,但效果出奇的好,我是在一个讲座上听到的。我孩子有时候不吃饭, 我就编一个不吃饭的小孩子的故事,以表明不吃饭的后果多么严重,事实上,孩 子不反感,我们的目的还能轻松达到。 五到六岁几乎就是有记忆的年龄了! 大人的行为举止印象深刻都回家在脑子里, 所以大人们在孩子这个年龄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还有谈吐, 其次,在这个时候孩子容易模仿,但是要注意孩子模仿的是好的还是坏的, 好的呢,我们要去鼓励,坏的呢,我们不要表现出明显的斥责,而是要用孩子容 易接受的方式去告诉他那不是对的,比如,自己的孩子看见别的孩子玩比较危险 的游戏, 可是他只是觉得好玩, 便也学着玩危险的游戏, 这个游戏让大人看见了, 我们不是把孩子拎到屋里面大揍一顿,也不是,告诉他那个游戏有多危险,我们 要做的是, 让孩子在脑海里有一个对这个游戏的印象, 这个印象告诉他说危险的, 这样比你训他让他产生叛逆的好哇! 再就是,孩子在五六岁期间,大人们不要逼他们学什么现代的“四书五经”不 要让他们小小的年纪就对学习产生一种恐惧,要记住,兴趣才会让他们主动的学 习,我们重要的是先培养兴趣,而不是强加于他们压力! 明白了上述的问题..其他的应该依次吧! 自信的孩子会更快乐、更独立,更容易取得成功。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通 常家长会认为只要表扬孩子就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真的是这样吗?那么更具启 蒙意义的六岁儿童的教育好方法是什么? 自信是孩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我们将传统的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与更 具启蒙意义的新方法进行一番比较,父母们会发现,如今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 作为社会人的角色,更加讲究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1. 传统方法:赞不绝口。 儿童教育专家过去坚持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不存在过分表扬的说法。如 果你三岁的孩子向你展示了一幅他手绘的图画,你完全可以给他打个满分,告诉 他这幅画简直棒极了。 如果这幅画并不是他最出色的一张,你至少可以找出某个 角度说一些鼓励的话:“这种蓝色选择的非常好。 !” 不宜过多表扬,但是应该言之有据。 接二连三的表扬让人听了感觉空洞、乏味,即使对儿童来说也是如此。真 心实意的称赞远比敷衍了事的随口表扬好上百倍。 如果孩子为某件事付出了极大 的努力,你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他并没有这样做,你就没有必要对他进 行褒奖。 你不应该只对孩子完成的工作予以表扬,更应该对他为了实现目标而付 出的努力大加赞赏,并且教导他艰苦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与空洞的赞扬相比, 这样的信息更容易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2. 传统方法:批评会扼杀孩子的自信心。 儿童教育专家过去认为,批评会打击孩子培养起来的自信心。他们总是告 诉父母:“如果你找不出任何鼓励的话,你最好就什么也别说。”曾在幼年时期 受过父母严厉斥责的人,在为人父母后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建议。但是最新的研究 结果发现,伤人自尊的批评与充满爱心的实话之间存在巨大差别。 用诚恳、关心的态度告诉孩子实情。 如果五岁的孩子把他写给奶奶的致谢信交给你看,你发现信上的字非常潦 草,你不应该只说:“这是什么呀?拿回去重写一遍。”你可以委婉地告诉他: “这上面的字不是你写的最好看的字。我见过你写的更漂亮的字。为什么不写一 张更漂亮的呢?”通过实事求是的评价,你可以赢得孩子对你的信任。用委婉的 方式表达出实际情况能够鼓励孩子在做事时尽更大的努力。 3. 传统方法: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越容易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先前的老话“大人说话时,小孩别插嘴”已经被人推翻了。有专家告诉父 母,应该鼓励孩子表达出脑海中的真实想法。有些人甚至允许孩子说这样的话, 如“我就不,傻瓜”,“你是个大笨蛋”等,他们认为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并无不妥。但是,如果任由孩子随心所欲地表达想法(不顾忌任何后果),会让他 们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自主权,而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有些自我表达方式会伤害他人??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如果你听到孩子说了一些不友善或者没礼貌的话,你应该坚决予以制止, 即使他当时是出于愤怒和伤心也不行。 千万不能为孩子找借口(“他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他感到很委屈”, 或者“他实在太累、 太饿了, 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 相反,你应该指出孩子的错误。例如,你可以说:“你太没礼貌了。”你应该告 诉孩子,以后你不希望再听到他用这样的语气说话,随后结束这次讨论。这样的 教育方式并不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事实上,这样一来,孩子以后就会逐步克服 情绪失控的问题,并且增强他的安全感。 4. 传统方法: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这一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据是:当你让孩子自己讲述他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 滴时,他会为自己独立做决定而感到信心备增。这并非完全正确,因为这样做容 易使孩子得意忘形。 许多父母现在不得不耐心聆听孩子细数身边发生的每一件琐 事。 有限的选择权可以让孩子生活的世界更真实。 事实上,生活中没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你不可能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 做出选择, 学会处理生活道路上出现的大事小情,即使是令你感到不快的事也没 有关系,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乐观通达的生活态度。如果你让孩子对他生活中的一 切事情做主??何时离校, 饭前是否该吃零食,看哪些电视节目??那么你帮助孩子 培养起来的不是自尊,而是特权意识。 5.传统方法:向孩子解释所发生的一切。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一条认识,他们有必要向孩子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要 求他做这做那。专家认为,如果家长不是简单地指使孩子,将有助于孩子培养自 我意识。但是有些时候向孩子解释某件事情的重要性却会难倒爸爸、妈妈。而且 解释和辩解会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他们分不清哪一个更重要。由于未来的世界 复杂多变,这样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滋生烦躁情绪,而不是自信。 有些时候,你只管发号施令,这并无不妥。 当孩子向你发问,“为什么我必须这样做”,你偶尔也可以这样回答他: “因为我是你的家长,我说你要这样做,你就得这样做。以后我会告诉你为什 么。”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明白,有些时候他们必须做某些事情,而且不必明白 为什么。最终,孩子会发现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是有道理的。这样的事多了,孩 子会逐渐明白,他可以完全信赖他最爱的大人,也就是你,因为你总是处处为他 着想。 6.传统方法:孩子越能干,就会越自信。 根据这条教育理念,孩子越早接触各种不同的活动,他们获得启蒙的时间 的就越早。结果,家长们在孩子还未出生时,便让他们聆听莫扎特的音乐,让他 们隔着婴儿床的栅栏看教育节目录像带, 孩子刚上幼儿园就带着他们去上各种培 训班。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儿童整日里忙忙碌碌,他们甚至需要用 PDA 来安排活动时间。 :少参加活动,多接触社会。 当孩子的日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时候, 他们有可能对各种活动敷衍了事, 而你最终可能成了试图干涉孩子生活的人,而不是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的生活。 各种后勤工作,接孩子上下学,帮助他们检查各种用具等将占据你的全部生活。 事实上, 把孩子管得团团转并不能有助于培养他的自尊心,反而让他疏远了和的 关系。所以,父母最好赶快减轻孩子繁重的负担,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家庭生 活的乐趣。孩子会因此觉得身心放松,你也同样能从中感受到快乐。你和孩子之 间的关系因而变得更融洽,而这种爱的纽带正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