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金属材料制品】燕国货币合金成分特点

 水西公主 2014-04-22
【古代金属材料制品】燕国货币合金成分特点
2012-07-09 08:55

  燕国货币是先秦货币中的重要一支,它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铸行年代较早,根据考古界的研究,尖首刀始铸于春秋早中期,是先秦货币中比较早的一种;二是有比较明确的发展序列,从尖首刀到明刀,从大弧尖首到小弧尖首,从弧折明刀到方折明刀,发展脉络清晰可辨;三是铸行量大,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尖首刀出土了30余公斤又5000余枚,明刀出土了1900公斤又5800余枚,如此庞大的数量在先秦列国中是绝无仅有的。近年来,燕国货币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如利用田野考古资料对尖首刀和明刀类型、分期的重新划分,大量出土实物科学检测资料的公布等。这为燕国货币合金成分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即是基于业已发表的140枚燕国货币的定量检测结果,利用数理统计等手段,从钱币学、金属化学和铸造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的一种尝试。

  一、合金成分的特点

  考量140枚燕国货币的定量分析数据,我们认为燕国货币的合金成分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高铅低铜。高铅低铜是燕国货币合金成分最显著的特点。140枚实物中,铜含量最高62.49%,最低27.60%,平均44.11%;铅含量最高67.29%,最低27.82%,平均49.75%。可见,无论是最高值、最低值还是平均值,铅都高于铜。因此,从现代冶金学的角度来说,燕国货币已不能算作一般概念上的青铜合金,而是铅(基)铜合金。

  2.锡含量普遍很低且波动很大。锡含量普遍很低是燕国货币的另一大特点。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约有16%的样品锡含量在1%以下,有52%的样品锡含量低于2%,但最高值达9.52%,显然变化很大。但从数值统计分布来看,图3的统计结果,仍表明燕国货币的含锡量是有规律的:它在低含量区间(0—3.5%),成正态分布,主要分布在1—2.5%(有77枚,占55%),但整体状况呈指数分布(X-n),充分显示了燕国货币普遍低锡含量这一特点。

  3.合金组成不随时代而变。根据燕明刀及其铸范在燕下都遗址出土的地层关系,石永士将明刀按年代顺序分成六种版式,这六种版式的明刀分别属于不同的时期,最早的I式铸行于春秋晚期,最晚的VI式铸行于战国晚期。

  将尖首刀与明刀相比较,合金组成也大体相当,所不同的是,尖首刀的含锡量要稍稍高一些,特别是较早期的尖首刀。

   可见,从尖首刀到明刀,燕国货币的合金组成基本上未有变化。尖首刀铸行于春秋中期前后,Ⅵ式明刀铸行于战国末期,前后跨度三百余年,合金组成基本保持不变,这无论是在先秦其它诸侯列国,还是后来的各朝各代都是罕见的。

  4.铁含量较低。铁是青铜中最常见的杂质元素之一,常常被忽视,以致不被检测或检测了置之不理。但青铜中铁杂质的含量,与合金元素铜、锡的冶炼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燕国货币中锡含量很低,因此,铁杂质可以认为是随原料铜而来的。从理论上讲,铜中铁杂质的含量取决于铜矿的类型与冶炼技术水平,但一般来说,完全不含铁的铜矿是极其稀少的,因此,铁杂质的含量直接取决于冶炼技术。早在1970s,S.R.B.Cooke和R.F.Tylecote等人就指出,铁杂质是在冶炼过程中进入铜中的。在青铜文化的早期,人们采集到的常常是浅表层的高品位氧化铜矿,只需简单的还原过程即可成功地获得金属铜,在这种炼炉中,还原温度较低,不足以将铁还原出来(要将铁成功地还原出来温度至少要达1000℃左右),当炼铜技术进一步成熟以后,由炼铜炉出来的铜就会有规则地含百分之几以上的铁杂质,以致需要经过精炼方可使用。燕国货币的年代在春秋战国,这时的中国,早已进入铁器时代,冶炼温度已具有还原铁的能力。根据近年来对大冶铜绿山炼铜遗址的研究,春秋战国时期黄铜矿炼铜已很成熟,一般从炼炉出来的铜锭,杂质铁的含量在3~5%。根据我们的统计,有80%的燕国货币铁杂质含量在0.5%以下,平均含量为0.34%。由此可见,当时在将铜用于铸钱之前是经过精炼除铁的,而且精炼技术程度较高。

  二、合金组成的成因与合金配比

  1.锡的来源。锡是我国古代青铜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从目前公布的各类青铜器成分数据来看,从青铜时代一开始,锡即成为青铜合金的基本元素被广泛采用,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末期的青铜器中,锡含量的分布范围为7—20%。据此,比较燕国货币,其锡含量是非常低的。再看图3的数值统计结果,有80%以上概率的燕国货币锡含量在0—3%的范围,而且分散性较大。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不大可能是有意配加,而由原料夹杂而引入的可能性则很大。然而,无论是铜矿还是铅矿,与锡矿共生的现象都很少,况且,即使偶有伴生,从当时的采矿冶炼技术来看,引入锡的可能也不大。因此,燕国货币中的锡来自于青铜旧料的可能性很大。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燕国战事不断,连年的战争,武器消耗很大,每一场战争以后,都会有许多报废的青铜兵器。这些报废的兵器,以及其它损坏的礼器、工具等,很可能即充作铜原料用于铸币。

  2.原料配比。上文已经述及,燕国货币有83.6%的概率铜含量分布在36%—56%的范围,中心值为42—44%(取平均值43%);有78.6%的概率铅含量分布在40%—60%的范围,中心值52—54%(取平均值53%)。再逐枚比较铜铅锡的含量,我们发现,(a)70%左右的燕国货币铅含量高于铜含量;(b)铜含量大于铅含量的燕币,锡含量普遍较高,并且,铜含量集中在50%左右,铅含量集中在40%左右,平均值为:铜52.5%,铅40.7%,锡3.5%,折合100%为:铜54.4%,铜42.0%,锡3.6%。据此,笔者认为,燕国货币很可能是按如下两种方式配料铸造的:第一种,铜料(铜+青铜):铅料=1∶1,货币实物中铜铅锡含量的百分数随所用青铜旧料的量的不同,有所波动,但铜的含量总是低于铅的含量,青铜旧料使用量越大,其中的铅、锡含量越高,相应的铜的百分比就越低;第二种,用新料铸造,根据上述折合值,再考虑到原料熔炼过程中的损耗,铜、铅、锡的配比大约可定为55.5∶40∶5。

  三、燕国货币的质量问题

  熟悉古币的人都知道,在先秦货币中,燕国货币的质量是比较差的,常常锈蚀严重,表面粗糙,易断易变形,在分析了燕币的合金组成之后,我们有必要来讨论一下其的内在原因。

  1.高铅是造成燕国货币低劣的直接因素。铅是一种价廉易得的金属,熔点低,流动性强,很适合于铸造,所以,铜中加铅,不仅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熔液流动性,有效地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而且可能充当填充原料,节省铜料。所以,纵观中国古代铸币,基本上历朝历代都采用高铅青铜。但是,铅并不溶于铜,只是以机械混合物的形式分散于铜中,但这种分散混合并不是无限制的,一般来说,铜铅合金当铅含量达到36%时,铜与铅在液相就分成两相⑩,因此,在浇铸时,即使是快速冷却,也会产生纯铅相大颗粒,严重影响铸币的机械强度和抗蚀性能,所以,出土的燕国货币大都腐蚀严重,一折即断。常见的燕刀表面坑坑洼洼、非常粗糙,即是由于表层铅因腐蚀而流失造成的。

  2.低锡是燕币质劣的另一重要因素。锡元素在青铜铸币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适当的含2锡量(5—20%),不仅可以改善铜的铸造性能,而且可以提高铸币的强度、硬度、光洁度和抗蚀性能。正常的含锡青铜的铸造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激冷层“硬皮”,可以有效地阻止腐蚀介质的涉入。80%以上燕国货币的含量在3%以下,显然缺少“锡”的保护作用。这也是造成燕国货币质劣的重要因素。

  另外,合金熔炼与浇铸技术水平也是影响铸币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制范和浇铸温度等方面控制不当,会发生诸如冲砂或发气等问题,如表1中第109号,表面极其粗糙,字迹模糊,但合金组成为铜61.46%,铅27.82%,锡8.24%,与北宋钱类同,显然,这种明刀是浇铸工艺质量差造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