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继夏技高结良友

 eat飞 2014-04-23
   陈继夏,字炳南.陈氏十二世,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陈继夏小时候学拳很用心.也善思考,平日将太极拳的内劲练习用于劳动之中,连走路、种田都有在练功。因家贫,平日以给人磨面为生.于是,他便借推磨练内劲.以手拨磨转动,渐次用单手、四指、三指直至一指。众人见了无不叹服。其在太极拳上有惊人功夫,武功登峰造极。平日善用肘,与陈敬柏齐名,有“陈继夏肘,陈敬柏靠”之称,陈家沟至今还流传着“陈继夏大街分双牛”的故事。


    一天,陈家沟大街上人声嘈杂。原来是两只公牛相斗,直抵角儿咚咚作响。左边的牛儿已断了一只角,还红着眼,夹着尾巴,不肯退后。


    对于农户来说,一头牛比半个家当都紧要。这两头牛如果这样口下去,势必两败俱伤。两个放牛小孩在旁边急得直流眼泪,周围围观的人也急得直搓手,却无人敢出手去拦。这一幕被闻讯赶来的陈继夏看到了,只见他忽然一个箭步冲到场内,倏地伸出双手,扳住两只牛角。两头牛瞪着四只血红的眼,急得哞哞直叫,八只蹄子在地下乱蹬,弄得土沫乱飞,却干着急挣扎不开。


    就这样,人畜僵持了一会儿,陈继夏忽然叫道:“乡亲们闪开!”众人闻听,急忙后退。


    只见陈继夏陡然发力,左右手向两边一分,两只公牛各自向后退了好几步,站立不稳,滚倒在地。爬起来,再也不敢相斗,顺着大街飞也似地跑了。


    陈继夏不仅武功出众,还善丹青,每幅画俱能传神入妙。闻陈继夏大名.附近古圣寺方丈央求他为新修大殿空着的粉墙作壁画,陈继夏答应了.连夜构思了一幅山水草图,第二天一早.来到了古圣寺。


    此时正是农闲季节,村里人闻听陈继夏作画,便熙熙攘攘围在身后观看。直到吃饭时,才渐渐散去。大殿中,只剩下陈继夏一人。


    这时,陈继夏已用较清爽的笔法和浓重的墨色勾勒完了远山,他放下手中画笔,蹲下身子,看着画面,想歇一会儿再干。


    忽然,他听到背后传来脚步声,以为又是看画画的乡亲.或者是小和尚前来送茶,没有在意,两眼仍盯着墙上草图,寻找需要改动的地方。猛然.他觉得脑后一阵疾风袭来.这才知道不好。说时迟那时快.他急站起,已来不及。只觉得有两只手按住了自己的双肩,力道沉猛,便知来人是武林高手,但他是什么来意.却不知道。


    陈继夏猝然遇袭,虽惊不乱。他运足内力.一抖双肩,只听按肩之人“哎呀”一声,早从陈继夏头顶越过摔到陈继夏面前来。


    来人果然武功精湛,虽然身体悬空,却未见惊慌,一个倒翻,两脚已然落地。只是踉跄了一下,就站稳了。便就是那么踉跄一下,他脚下的方砖,早已烂了几块。


    陈继夏这才立起身来,打量了来人一眼,见来人正当而立之年,生得身躯凛凛.膀大腰圆.肩宽胸阔,相貌堂堂。


    只见他立在那里,渊停岳峙,拱手为礼,满面笑容,声如洪钟地说:“人言我兄文武兼优,果然名不虚传。”


    原来偷袭者名叫苌乃周,黄河南岸汜水人,字洛臣。祖籍四川,后迁汜水苌村,因家学渊源,幼年受家庭教育和兄长等人影响,有较高文化素养。他生性爱武,至今汜水、荥阳、巩义等地,还流传他不少传闻、轶事。


    苌乃周习武之余,潜心周易,洞察阴阳之理,并融之于武术,造诣虽越来越深,但总感所学不足。他久闻陈家沟太极拳博大精深,深得阴阳之理,又听说当代拳师中,陈敬柏、陈继夏等是其中佼佼者。于是特来陈家沟拜访。谁知在村里却听说陈敬柏已经作古,心中十分惋惜,又问及陈继夏,说在古圣寺作画。他来到古圣寺,在山门外远远望去。见作画的是一个文弱书生.以为三里没真信,便想试试陈继夏的武功,于是,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陈、苌二人虽然互相慕名已久,但未识面,今日相见,分外高兴。


    陈继夏见苌乃周虽然生得五大三粗,状如桓侯,但文武兼优,开口见胆.自然愿意倾心相交,苌乃周见陈继夏文武造诣不凡,但为人极其谦虚,不由被他高尚武德所感动。二人席地而坐.交谈之下,均觉相见恨晚。


    从此以后,二人于农闲季节,聚在一起讲黄庭,说阴阳,读周易,谈吐纳,习文论武,切磋技艺。分手后,又书来信往。时间长了,二人竟成至交。至今,民间仍流传着许多二人游开封、治盗贼、奇功盖世的传奇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